早产儿口疮病中医疗法-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月子百科 >产后注意事项 >早产儿口疮病中医疗法

早产儿口疮病中医疗法

2015-12-03

  引起口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轻者仅影响乳食的摄入,重者可出现全身不适的症状。应针对不同病因,做好预防。

  以下几种情况,要注意观察:1.对先天不足的早产儿或久病体弱儿,特别是消化不良拉稀的患儿;2.若婴幼儿突然不吮乳、不愿饮水,或有口臭、流口水增多时;3.幼儿及年长儿感觉口痛(除牙痛外)时;4.若孩子因病同时较长时间服用两种以上抗生素时。

  轻者可试用以下方法治疗,病重者应赶快去医院诊治。

  1.口服方剂:(1)仙鹤草30克,一日一付分多次口服。(2)板蓝根或大青叶15~30克煎服,一日一付多次服。亦可服板蓝根冲剂。(3)黑芝麻15克咀嚼,治年长儿口疮久不愈属虚者。2.局部外用药:(1)柿霜,每日少许搽患处。(2)百草霜、橄榄碳各等份,研成细末,撒患处,每日3次。(3)野蔷薇花露,搽患处,每日3~4次。(4)养阴生肌散,先用3%双氧水棉球洗患部,再用0.1%雷佛奴尔棉球洗去泡沫,干后再涂用此药。(5)冰硼散,少许搽于患处,每日5~6次。或用冰硼散药少许加蜜糖,调成糊状,涂患处亦可。(6)鹅口散,用于幼儿鹅口疮,外用少许涂口,每日3~4次。(7)锡类散或青黛散,用于口疮溃疡者,少许涂口,每日3~4次。

  关于预防和护理,要做到:1.注意口腔清洁,保证营养,注意补给含维生素B、C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2.注意纠正张口睡眠的不良习惯,因张口呼吸使口腔黏膜干燥而引起损伤。3.勿吃过烫、过咸、过硬的食物,以免损伤口腔黏膜。4.勤喂水,进流食,饮料宜温凉,多饮水,可保持口腔湿润防止口腔内细菌感染。5.注意搽药时要手轻,量要少,以免擦破小儿口腔黏膜。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与“早产儿口疮病中医疗法”相关文章
宝宝饮食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宝宝
老祖宗留下的给宝宝把尿裹腿等方
新妈妈遭遇感冒还要继续母乳喂养
新生儿的6种情感交流方式
有损宝宝视力的八种事
看过“早产儿口疮病中医疗法”还看
妈妈选择婴儿沐浴露应该注意的事
给爸妈敲警钟宝宝时刻注意居家安
伤口发炎怎么办
父母必读如何预防孩子跌伤头部
宝宝使用安全座椅时不要犯下七大
猜你喜欢
新妈妈产后的常见疼痛症状及分析
新妈妈产后子宫恢复的状况及保养
新妈妈产后子宫脱垂的症状及预防
新妈妈产后的常见疼痛症状及分析
新妈妈产后避免骨盆疼痛的方法有
产后新妈妈排尿不顺会导致的危害
新妈妈须知预防产后腰腿痛的方法
产后新妈妈必知防治产后关节痛的
新妈妈必知缓解产后尿潴留症的方
哺乳期新妈妈上火的原因及防护措
准妈妈怎样才能避免出现产后口腔
新妈妈产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护方
产后脱肛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护理方
哺乳期新妈妈患上乳腺炎的治疗注
新妈妈产后乳腺炎的表现症状有哪
新妈妈产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护方
产后妈妈如何避免急性乳腺炎?
产后新妈妈必知防治产后关节痛的
导致产后新妈妈失血性休克的原因
产后妈妈长痘痘的皮肤护理方法
预防新妈妈产后出血的方法有哪些
新妈妈产后子宫恢复的状况及保养
导致新妈妈产褥期感染乳腺炎的原
产后新妈妈必知防治产后关节痛的
新妈妈产后的常见疼痛症状及分析
产后新妈妈患上痔疮的原因及防治
导致新妈妈产后溢乳症的原因及治
新妈妈产后的常见疼痛症状及分析
哺乳期新妈妈患上乳腺炎的治疗注
产后新妈妈月子病的表现症状及防
导致新妈妈产后恶露异常的主要原
新妈妈产后出血应该怎样进行防治
新妈妈产后子宫恢复的状况及保养
哺乳期新妈妈患上乳腺炎的治疗注
产后妈妈恶露异常的情况有哪些?
产后新妈妈必知防治产后关节痛的
孕产妇产后不宜忽视的10大表现
导致产后新妈妈失血性休克的原因
哺乳期新妈妈上火的原因及防护措
导致新妈妈会阴疼痛的原因及缓解
新妈妈产后出血的主要治疗措施有
新妈妈产褥期感染的严重后果是什
导致新妈妈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
新妈妈哺乳期感冒可以吃的药有哪
导致产后新妈妈失血性休克的原因
新妈妈产后感到腰腿痛是怎么回事
产后出血的主要的表现症状有哪些
新妈妈产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护方
导致产后新妈妈失血性休克的原因
新妈妈产后的常见疼痛症状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