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感染乙肝病毒的夫妻如有怀孕打算,应先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在孕前、孕中、产后三个时期接受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乙肝阻断成功率。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中约有1/3(约3千万)来源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有3种途径:
(一)宫内传播:HBV宫内感染率为9.1%~36.7%。宫内传播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由于胎盘屏障受损或通透性增强引起母血渗漏造成。
(二)产时传播:是HBV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占40%~60%。胎儿通过产道时吞咽含HBsAg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使胎盘绒毛破裂,母血漏入胎儿血循环。
(三)产后传播:与接触母乳及母亲唾液有关。据报道,当母血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时母乳HBV—DNA出现率为100%,单纯HBsAg阳性时,母乳HBV-DNA出现率为46%左右。
在准备怀孕前,乙肝女性必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判别自身目前的乙肝患病状况。如果是单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是小三阳”,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性,说明体内病毒处于稳定状态。这类带毒者虽可终身携带,却不影响正常生活,因此这类妇女可以怀孕。
若诊断显示大三阳”,同时HBV-DNA呈阳性,则说明有明显传染性,也可能伴有肝细胞损伤。而经研究证实,孕妇HBsAg、乙肝”e抗原同时阳性,几乎100%会传染新生儿,且大多成为慢性携带者。因此,对于这类妇女最好先考虑休息治疗,待乙肝”病毒e抗原、HBV-DNA转阴后再怀孕为好。此外,肝炎的急性期和肝炎后肝硬化不能怀孕生育,慢性乙型肝炎也不宜怀孕,这是为了母亲健康,同时也避免怀孕后将病毒传染给胎儿。
孕前:怀孕前做有效疗程的抗病毒治疗,大概时间需要一年以上,而后停药半年。同时,定期检查肝功能、乙肝两对半和乙肝病毒定量。如果长期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定量较低,则传染给孩子的可能性较小。
孕中: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怀孕三个月起,每月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临产前至少要注射3次,这样降低母血中乙肝病毒的浓度,也可以减少胎儿在子宫内受到乙肝病毒感染的机会。
产后:新生儿在诞生24小时内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剂量加倍,再于一个月后和六个月后作加强注射,对新生儿的保护率可达86.65%。
胎儿出生后即肌注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
(1)主动免疫: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肌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30ug,生后、1个月、6个月再分别注射10ug。新生儿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良好,体内产生抗HBs抗体,可有效保护肝脏不受HBV的感染,免疫成功率达75%。
(2)被动免疫: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肌内注射HBIG 0.5ml,生后1个月、3个月再各肌内注射0.16ml/kg。特别对乙型肝炎母亲所分娩的婴儿,可减少或阻止HBV进入肝脏,生后6个月查血清中HBsAg阴性为免疫成功,免疫成功率达71%。
(3)联合免疫:乙型肝炎疫苗按上述方法进行,HBIG改为出生后24小时内肌注0.5ml一次。在主动免疫建立之前,先获得被动免疫。使有效保护率达94%。
一般认为母血HBsAg、HBeAg、抗-HBc叁项阳性及后两项阳性孕妇均不宜哺乳;乳汁HBV-DNA滴度(阳性)者不宜哺乳;目前主张只要新生儿接受免疫,仅HBsAg阳性母亲可为婴儿哺乳。
如果准妈妈没有哪些不适症状,仅表面抗原阳性,而新生儿又经过联合免疫了,可以母乳喂养。不过,这类乙肝母亲在哺乳时要注意乳头有无破损、溃烂,一旦发现这些问题,就别再喂奶了。
众所周知,乙肝大三阳是常见的乙肝病毒感染疾病,乙肝大三阳妈妈更是特殊群体,由于乙肝大三阳体内的病毒复制比较活跃,传染性较强,而乙肝病毒又可以通过母婴进行传播,那么大三阳妈妈还能给宝宝喂奶吗?益成肝病专家陈教授特别提醒,乙肝大三阳母亲用母乳喂养小孩的时候要特别避开禁忌,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第一,乙肝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是通过母亲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等感染给婴儿。因此,在孩子出生时,要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乙肝疫苗,万一婴儿被感染,抗体就能中和病毒,立即起到保护作用。
第二,乙肝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血液传播。因此乙肝大三阳妈妈在给小孩儿打过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之后之后,就要小心注意哺乳。[1]
第三,流行病学对照研究已经证实,只要出生后立即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并且接种乙肝疫苗,就能给孩子起到保护作用,乙肝大三阳的母乳喂养就没有太大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