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5大感官的早教方法-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1-3岁百科 >幼儿生长发育 >宝宝5大感官的早教方法

宝宝5大感官的早教方法

2015-11-05

  神经细胞的发育除了需要营养供给以外,还需要外界给予一定的刺激。大脑虽然完成了运动和感觉神经的设置和髓鞘化,但是还需要通过应用形成神经回路而巩固下来。因此,对于新生儿来说,早期教育就是要给予五官和皮肤感、知觉方面的刺激。具体做法如下:

  宝宝5大感官的早教方法1

  视觉新生儿喜欢轮廓鲜明、颜色对比强烈的图形。如:环形和有条纹的黑白图形;喜欢看复杂、有丰富内容的图形;喜欢看人的脸;对红颜色有偏爱。且焦距约20厘米,太近太远都看不清楚。而且孩子还能记住所看的东西,因此还需要不断地变换新的东西,重新引起他的兴趣。我们要选择满足以上要求的玩具给予孩子视觉上的刺激。

  听觉孩子一出生不但能听声音而且对声音有定向力,也就说明出生时就已经完成了视听结合的神经连接。孩子喜欢听母亲的声音,喜欢听柔和的声音,拒绝噪声。所以我们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多和孩子说话,让孩子听优美的音乐。

  触觉孩子的皮肤、嘴、手、脚是触觉器官,而嘴和手是最灵敏的部位。新生儿可以对温度、湿度、物体的和疼痛都有感受能力。所以我们不应该给孩子包“蜡烛包”、戴手套。让孩子的手、脚能自由活动,去感觉外界。在这个时期可以让新生儿去抚触外界事物。可以用各种质地的玩具刺激孩子的皮肤和手脚。如毛巾的、绒毛的玩具,木棒或金属棒。这个时候孩子可能爱吃手,这是孩子探索外界的一种形式,也是在寻求安慰,这是情感发展的需要,不要制止,但是一定要洗干净手。

  味觉新生儿有良好的味觉,喜欢甜味,对于咸味、苦味、酸味不喜欢。适当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不同味道进行刺激,让孩子的味道记忆仓库更加丰富。在这个阶段不要养成孩子吃甜味的习惯,否则孩子就不爱接受其他的味道了。

  嗅觉刚出生的孩子能分辨不同气味,经过几天的母乳喂养,孩子就能够分辨自己母亲的气味,对沾有母乳气味的物件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经常让孩子闻闻各种气味有助于提高孩子对气味的分辨能力。

  总之,要抓住这段时间给予孩子感官最佳的刺激,促进孩子的感觉器官的发育。以上的刺激就是我们说的早期教育。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与“宝宝5大感官的早教方法”相关文章
宝宝奶头凸起小包当妈的被吓得半
宝宝“不达标”问题的诠释与建议
宝宝说话晚的危害有哪些
孩子说话晚是智商低吗?
孩子说话说得晚警惕8种情况
看过“宝宝5大感官的早教方法”还看
给孩子喝碳酸饮料易得白血病
世界各国孩子的早餐怎么吃?
孩子发育因人而异,不要比来比去
宝宝看电视有什么好处呢?
大长腿欧巴这样吃出来
猜你喜欢
造成新生儿脑损伤的原因很多
妈妈患生殖器疱疹婴儿很难幸免
带状疹的形式再次出现
新生儿癫痫俗称“羊儿风
干细胞治疗还是存在很多局限
宝宝窒息时该如何急救?
新生儿先天性食道闭锁的症状
许多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
如何有效的预防宝宝脱水?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
新生儿黄疸的对症处理
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措施
安定可预防宝宝高烧惊厥
重症胎儿水肿时有明显肝脾增大
新生儿窒息对健康的影响
酸中毒等代谢紊乱的症状
什么是婴儿先天性食道闭锁?
泪道病婴幼儿先天性眼病
新生儿先天缺陷检查内容
新生儿低血糖有哪些症状
预防吸入性肺炎三重点
腹泻宝宝一般都伴有脱水症状
新生宝宝低热不需要退热
正常新生儿体内含水量约占体重的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孕检能查出先天心病的宝宝吗?
新生儿易窒息的原因有哪些
新生儿脱水热的常见表现
该病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
有些遗传病,只传男不传女
生理性黄疸是如何产生的呢?
孕妇肥易引起婴儿先天性心脏缺陷
新生儿为何会患上低血糖
咳嗽以及肺炎常见的病症
新生儿惊厥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抽搐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为什么孩子经常歪着头呢?
新生儿死亡多是由于呼吸困难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及治疗
许多心脏疾病是无法检测的
早产儿感染性腹泻护理
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措施
采集宝贝的足跟血进行检查
黄疸可以用光线疗法治疗
治疗方法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
怎么观察孩子黄疸问题呢?
有些遗传病只传男不传女
宝宝脐带炎症的3个表现
最常见的神经发育缺陷之一
对宝宝智力有害的疾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