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胎动-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孕期百科 >怀孕症状 >二胎胎动

二胎胎动

2015-03-02

怀二胎多久能感觉胎动

感觉到胎动和是否二胎没关系。和第一条胎动时间相近,一般怀孕四个半月左右可以感觉到胎动。并不会因为是二胎而变得早一点。怀孕满4个月后,即从第5个月开始母体可明显感到胎动,胎儿在子宫内伸手、踢腿、冲击子宫壁,这就是胎动。

每个胎儿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昼夜之间胎动次数也不尽相同,一般早晨活动最少,中午以后逐渐增加。晚6点至10点胎动活跃。大多数胎儿是在孕妈咪吃完饭后胎动比较频繁,因为那时孕妈咪体内血糖含量增加,宝宝也“吃饱喝足”有力气了,于是就开始伸展拳脚了。而当孕妈咪饿了的时候,体内血糖含量下降,宝宝没劲了,也就比较老实,这也是胎宝宝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计数胎动的意义

胎动次数多少、快慢、强弱等,常表示胎儿的安危。

胎动正常表示胎盘功能良好,输送给胎儿的氧气充足,胎儿发育健全,小生命在宫内愉快地生活着。

如12小时内胎动少于20次或1小时内胎动小于3次,往往表示胎儿缺氧,孕妇不可掉以轻心。

胎动计算方法

下面是孕妈咪日常生活计算胎动的三个方法,以明显感觉到胎动为准。

方法一:孕妈咪在白天计算胎动,如能够测得10次胎动,就可以放心了。如12小时内测得的胎动小于3次,应尽快就医。

方法二:每日分早、午、晚,各固定1小时,如早上8~9点,下午1~2点,晚上8~9点测量胎动。再将一日所测的三个时段胎动总数乘以4,即为胎儿一天12小时的胎动。

方法三:孕妈咪每日拨出一段空闲的固定时间,计算胎动10次所需的时间。可以在饭后进行,若10次胎动花的时间超过3小时,就需要到医院检查

不正常的胎动

胎动减少或消失是胎儿宫内严重窒息、即将死亡的紧急信号。孕妇若能及时发现胎动异常,往往可使胎儿转危为安,常代表胎儿早期缺氧,是胎儿因缺氧而挣扎的信号。脐带受压时,胎儿表现为突然发生强烈胎动,可通过改变体位而好转,例如左侧卧位、右侧卧位或膝胸卧位等。

孕期胎动减少怎么办

胎动是孕妇本身的主观感觉。一般初次怀孕的妇女在孕4个月左右会感到腹有胎动,随着月份增加而逐渐活跃,直至胎儿出生。

一般情况下,1小时胎动在3-5次,12小时胎动应在30次以上。当发现胎动明显减少或异常活跃都是不正常现象。此时,若不及时地处理,胎动可由减少到停止,甚至胎儿有死于宫内的危险。

查看全部

上一篇:二胎胎动表现

下一篇:胎动规律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与“二胎胎动”相关文章
孕期轻微孕吐需调饮食
孕吐原因排名前三甲
哪些准妈妈会孕吐比较严重?
缓解孕吐的汤粥推荐
胎位不正如何矫正?
看过“二胎胎动”还看
怀孕多久有胎心
怀孕7个月胎儿发育
准妈妈不能吃哪些食物呢
怀孕6个月胎儿发育
胎梦梦见蛇
猜你喜欢
小儿用药量的计算方法
新生儿不宜用枕头的原因
小儿肥胖症影响智力发育
关注宝宝成长6个阶段
不会爬直接学走路的困扰
宝宝锌缺乏症和锌中毒
新生儿的主要指标测量方法
宝宝记忆力的特点
着手打造美丽宝宝小窍门
常感冒发热孩子护理建议
新生儿囟门发育简单介绍
正确护理高热患儿的方法
新生儿的原始反射:令人惊讶
胆小宝宝可能导致走路晚
科学训练宝宝手部活动
宝宝大脑发育的黄金期
42天宝宝体检的项目及指标
豆制品营养平衡婴儿膳食
正确对待孩子的易感染期
爬行训练课促进宝宝脑部发育
别小看新生儿的智商
训练:新生儿的视听味嗅触
四种实用物理降温的方法
脂肪酸与儿童智力发育
如何应对出牙期的不适感
含铁强化食品的正确选择
新生儿的早期智力开发
含铁制剂不可用牛奶冲服
宝宝爬行的训练方法
小儿发热要观察有无皮疹
婴儿出牙期的营养与食物守则
新生儿也会掉发成秃顶
娃娃生长发育的数字“指导”
新生宝宝能带到户外活动吗?
喂养不当断奶宝宝生长慢
家庭检测法检测宝宝听力
铜缺乏与铜过量治疗方法
家庭常用药以及轻伤护理
酸奶不能够代替牛奶喂养
钼缺乏或过量影响智力
鼓励婴儿爬行好处多多
麻疹脑炎对小儿智力影响
钴缺乏或过量影响智力
锰缺乏或过量影响智力
婴幼儿食菠菜补铁需谨慎
关于宝宝出牙,你最想知道的问题
宝宝上火了怎么办​宝宝去火的四
足月新生儿的5个身体特点
针对发热不同症状中成药
从婴儿的哭和笑中辨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