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威特的育子经验-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亲子早教 >0-1岁百科 >卡尔·威特的育子经验

卡尔·威特的育子经验

2020-08-05

老威特 父亲,18世纪普鲁士乡村的一个普通牧师。因其极具批判性、建设性的教育思想和在早期教育实践方面的巨大成就,而成为现代早期教育的先驱。在教育上他深信爱尔维修的观点:“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为此,他在儿子小威特出生后,就着手对其进行早期教育。经过他的精心培养,小威特表现极其出色。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早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著名的家教个案,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家庭。 小威特 儿子,1800年7月生。刚出生时被视为白痴,但在父亲的精心培养下,他八九岁时即能熟练运用6种语言,并通晓多种学科知识。9岁时考中莱比锡大学。未满14岁即获哲学博士学位。16岁时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还未上任即被普鲁士国王派到意大利留学。其间他无意中开始了对但丁的研究,23岁时出版了《但丁的误解》一书,并最终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1820年回国后,翌年开始在格拉斯哥大学讲授法学。1834年转到哈雷大学,直到1883年逝世。

编者按:老威特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他虽然是18世纪普鲁士乡村的一个普通牧师,但却富于个性和独立见解。在他特立独行的言行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便是他的教育思想和对其子小威特的教育。

在他还是一个年轻人的时候,他就对教育进行了极具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思考。针对其时欧洲孩子七八岁才送进小学受教育的状况,他提出必须更早——也就是从幼儿期就应开始教育的观念,他确信这样做的结果,即使是天赋一般的孩子都能成为不平凡的人才。不仅如此,他还总是公开宣称:一旦自己有了孩子,一定要进行这种教育实践。

后来他结婚了,再后来便有了第一个孩子,不幸的是这个孩子没过几天就夭折了。

1800年7月,他的第二个孩子也就是小威特出生了。遗憾的是小威特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很不称心的婴儿,老威特看着表情呆傻的儿子,悲伤地说:“我做了什么错事,犯了什么罪孽,上天偏要给我这样一个傻儿子呢?”邻居们尽管在口头上常常劝他不要为此而忧愁,但心里的确都认为小威特是个白痴,而且在背地里也是这么议论的。

不过,老威特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并没有失望,而是踏踏实实地实行着自己的计划。起初,连他妻子都不抱希望:“这样的孩子怎么教育也不可能有出息,别白费力气了吧。”可是没过多久,这个傻孩子就渐渐在附近引起了轰动。

小威特到八九岁时,已能够熟练地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等六种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那年,考中莱比锡大学。1814年4月,未满14岁的小威特由于提交数学论文而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两年之后,又于16岁时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还未上任,小威特又接到了普鲁士国王的奖学金去意大利留学。在佛兰茨逗留时,无意中开始了对但丁的研究。不久小威特发现,对于但丁,不仅在外国,就连在他的出生国意大利也有很大的误解。随着研究的深入,1823年小威特23岁时,出版了《但丁的误解》一书。书中指出了当时研究但丁的学者们的谬误,为但丁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正确道路。尽管小威特是专修法学的,但他一面学法学,一面继续对但丁的研究,终于成了研究但丁的权威。

但普鲁士国王让他去意大利留学,为的是研究法学以成为优秀的法学家。所以,他在意大利忘我地研究法学,而对但丁的研究只不过是一种业余爱好。他于1820年回国,翌年开始在格拉斯哥大学讲授法学。1834年转到哈雷大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时为止,享年83岁。

以上就是小威特一生的简述。

通过上面短短的叙述,我们就已能大概看出老威特的独特个性了,更有意思的是偏执的老威特还将小威特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由此可见小威特的确是老威特的心血之作,否则绝对用不着这样认真。

老威特的这本书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虽然这本书在现在即使对于远隔千山万水的中国普通父母也是如雷贯耳,可在当时却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今天想想似乎也不奇怪:从一个先天并不出众的“傻孩子”,成长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天才”,即使是接受了现代教育的今人,可能都还难以相信,更何况是在两百年前的普鲁士乡村了。

因此,这本书之所以没有引起当时人们的重视,其原因首先就在于该书所阐述的思想与当时人们的想法格格不入。

不过除此之外,据说该书写得不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老威特毕竟不是作家。该书长达一千多页,不仅写得很枯燥,而且还杂乱无章。后来“控制论之父”维纳的父亲曾将此书译成英文,省略了该书无关紧要的地方,而只译了重要部分,结果仍有三百页左右,还让人感到有些啰嗦。可见当时人们对该书不感兴趣也有其写作方面的内在原因了。

虽然如此,老威特的教育论对中国的早期教育、家庭教育影响还是极大的。早在20世纪初,我国的教育学者就已注意并钻研过了,如陶行知先生1925年在给陈鹤琴著的《家庭教育》一书的序言中,就曾提到过。可惜的是这种理论和实践没有在我国光大起来……

真正让我们全面认识老威特教育理论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早期教育与天才》一书。这本书是日本当代著名教育家木村久一写的,极为传神精到。虽说该书当时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效应,却让无数读者感受到了那种心灵的震撼。我国早期教育的卓越推广者、“零岁方案”的设计者冯德全教授当时一下子买了20本送给亲朋好友;《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的作者、刘亦婷的母亲开始按照老威特的方法教育孩子;而我正是看了木村久一的书后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母教之路……

不过需要提醒我们父母的是,老威特的经验毕竟是近两个世纪前的经验,而且是外国的经验,我们现在的父母在参照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老威特不愿意让小威特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理由是那些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会将不好的习惯传染给小威特……注意孩子玩伴的选择当然重要,但一定要注意适度,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强调合作的时代。小威特最后之所以成为一个不太需要与人合作的学者,是与老威特从小不重视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紧密相关的。

比如,小威特14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是事实,但一个人的最终成就同学位是两回事,同多大年龄获得什么学位也没有多大关联,因此我们的父母千万不可盲目让自己的孩子跳级。

我们有不少父母对孩子实行了早期教育,可在看到取得的一些成绩后就想让孩子跳级,似乎不跳级就不能显示孩子的聪明,而跳得越多就似乎越聪明……人的素质是综合的,过多地重视了智商的培养,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忽视、挤占了情商的培养,结果孩子只会与书打交道,却不会与人打交道。其实做人最重要,做事其次,做作业(培养智力)是第三位的,千万不可本末倒置!

再比如,老威特有意无意地忽视乃至贬低学校教育的重要,这在那个时代有他的道理,但今天则必须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协调。家庭教育当然重要,但学校教育同样重要,对学校教育采取忽视乃至敌视的态度是不正确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与“卡尔·威特的育子经验”相关文章
培养优秀独生子女的14个秘籍
父母必读:怎样给宝宝挑张舒适的
不是所有世界名曲都合适胎教
美国“计时隔离”犯错的孩子
婴儿最爱玩什么?
看过“卡尔·威特的育子经验”还看
父母别揭穿BB的“小秘密”
父母必修:带宝宝看病的新观念
顺其自然的智慧妈妈
感恩社会,感恩父母
美国母亲的典藏:怎样当好妈妈
猜你喜欢
怀孕不能单靠妊娠试纸自测
怀孕不能太“算计”排卵时间
别让卵子错过最佳“保质期”
如何孕育高智商宝宝
这些口腔疾病孕前必须治疗
精米精面降低性欲
怎样才能避免出生缺陷?
新一年,开始美丽的孕前计划
高龄女性如何备孕
备孕时千万别让子宫做这些事情
睡前4小动作抗衰又保健
冬季备孕积极准备迎接新生命
智力是否完全取决于基因?
乙肝爸妈也可以生健康宝宝
如何预防遗传病的可能性
抑郁症也会遗传
受孕方法误区你知多少?
抽烟对精子的影响
二胎妈妈要了解的若干事
中医秘方祝你早孕
男性孕前要远离哪些工作场所
会“隐身”的四种可怕妇科病
自测:你具备做爸妈的条件吗
有助提高生育能力的秘诀
晋级孕妈咪必做的6件事
人类的喜怒哀乐可以代代相传
哪些孕妇不适合生男孩
怀孕和分娩的理想季节
生孩子需有“完美计划”
哪些疾病容易遗传给宝宝呢
告诉你春季怀孕的三大坏处
女性不孕症警惕5个疾病信号
如何降低遗传疾病发生率?
10天排毒计划让身体健康活力
怀孕前丈夫要注意什么?
让孕前减肥行之有效的五原则
女性经常憋尿可致不孕
孕前过度准备适得其反
这四类癌症遗传几率最高
优生:择偶前先调查一下
警惕:11种女性易怀上畸形儿
这五类疾病最容易遗传
哪些疾病怀孕前必须治愈
孕前少吃这让你不孕的食物
人类受精卵也有“脉搏”
甜食是子宫“杀手”吗?
春天出生比其他月份的笨吗?
晚育妈妈需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女性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孕?
专家教你如何绕过不孕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