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恢复注意事项 产后如何对子宫进行保养-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月子百科 >产后保健 >产后子宫恢复注意事项 产后如何对子宫进行保养

产后子宫恢复注意事项 产后如何对子宫进行保养

2019-06-24

怀胎10月,终于迎来了宝宝诞生的时刻,虽然紧张疼痛,但是却非常的兴奋快乐。但产后最关键的时刻也如约而至。

就是坐月子,如果没做好,不只简单留下腰酸背疼、四肢严寒、掉头发、头晕头疼等症状,并且还会使皮肤变老。所以别不把坐月子当一回事,坐月子禁忌仍是需求留意的。产后是宝妈身体恢复最重要的时刻,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为了小宝宝将来的幸福,宝妈可不能大意,尤其是以下几件事儿,要牢牢记住 产后体质调理 产后气血津伤,不能正常运动,体循环下降,影响身体代谢,身体容易受五邪侵袭,导致寒湿淤积体内,会有一些头痛、关节痛、腰痛,提不起力等症状。

产后妈妈应尽早做体质调理,全身养护造就健康身体。 子宫养护 分娩可能造成子宫易位甚至脱垂,这种更常见在少运动、体能较弱的妈妈中。 子宫复旧不良的产后妈妈,容易导致恶¶不绝,甚至引发一些妇科疾病。子宫没恢复好的妈妈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做子宫养护。产后子宫恢复一般有以下五个标志。

产后子宫复原

产后子宫恢复主要包括三方面,即子宫体的复原、子宫颈的复原和子宫内膜的复原。子宫恢复的主要动作是持续的收缩,从生产时不断的收缩将胎儿挤出,再将胎盘挤出。子宫内的血液不断被排出体外,即为恶¶。子宫经由不断且强力的收缩,将血管的开口压往,这样就让血块形成而停止出血。子宫再进一步挤压,将血块不断排出,子宫体积就会慢慢缩小。子宫可以说是母体在怀孕、分娩期间体内变化最大的器官。它可以从原来的50克一直增长到妊娠足月时的1000克。

1、子宫体的复原

在胎盘排出之后,子宫会立即收缩,在腹部用手可以摸到一个很硬并呈球形的子宫体,它的最高处和肚脐的水平同高。以后子宫底的高度,会每天下降1-2厘米,大约在产后10-14天内,子宫变小,降入小盆骨腔内。这时,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宫底了。

2、子宫颈的复原

在分娩刚刚结束时,因子宫颈充血、水肿,会变得非常柔软,子宫颈壁也很薄,皱起来如同一个袖口,7天之后才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7-10天后子宫颈内口会关闭。一直到产后4周左右,子宫颈才会恢复到正常大小。

3、子宫内膜的复原

胎盘和胎膜与子宫壁分离,由母体排出以后,从子宫内膜的基底层,会再长出一层新的子宫内膜。产后10天左右,除了胎盘附着面外,其他部分的子宫腔会全部被新生的内膜所覆盖。刚刚分娩后,胎盘附着部分的子宫壁面积约手掌大,到产后2周左右,直径已经能缩小到3-4厘米,但产后6-8周才能完全愈合。

产后子宫恢复大小

产后子宫恢复一般发生在7-10天后,子宫颈内口就会出现关闭,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宫再进一步挤压,将残余的恶¶不断排出,子宫体积就会慢慢缩小,等到产后4周左右,子宫颈才会逐渐恢复到正常大小,而剖腹产的妈妈产后子宫恢复需要的时间就要长一些,总体来说,产后子宫恢复需要42天的时间。

产后子宫恢复大小,正常为:长5.0-8.0com,宽4.0-5.0cm,厚约2.0-3.0cm。

产后子宫恢复时间

子宫可以说是母体在怀孕、分娩期间体内变化最大的器官。它可以从原来的50克一直增长到妊娠足月时的1000克。一般来讲,产后的子宫需要6-8周左右才能恢复到原来的大小。

1、产后42天:恶¶干净为产后子宫恢复正常。

胎儿出生后,胎盘也随之娩出。之后,阴道会排出一些棕红色的液体,其中含有血液、坏死的蜕膜组织、细菌及黏液等,医学上称为恶¶。恶¶持续时间的长短也是子宫恢复是否正常的一个重要反映。

一般情况下,恶¶在产后4周即28天就会干净了。有的产妇拖的时间长一点,但正常情况下最长也不会超过42天。因为从分娩后2小时到产后6周内为产褥期,在这段时间内,产妇身体的各个机能都会逐渐恢复,包括子宫在内,也会恢复到正常、健康的状态。这就意味着产后6周即42天是子宫恢复正常的一个期限。无论顺产、钳产、剖宫产、臀位助产,恶¶都应该在这个时间段内干净。一旦超过42天还有恶¶,即视为异常。

2、42天之后:恶¶不干净,提示子宫恢复不良。

过了42天恶¶还不干净,则提示子宫恢复不良。如果同时伴有上述质与量、颜色与气味的变化,应首先警惕子宫疾病的存在,譬如胎盘残留引起子宫收缩无力,又如细菌从阴道上行性感染或分娩时存在隐性感染而分娩后没有消除,还有子宫剖宫产伤口恢复不好等,都需要尽早到医院就诊,以对症治疗。

产后子宫快速恢复方法

子宫恢复的主要动作是持续的收缩,从生产时不断地收缩将胎儿挤出,再将胎盘挤出。子宫内的血液不断被排出体外,即为恶¶。子宫经由不断且强力的收缩,将血管的开口压往,这样就让血块形成而停止出血。子宫再进一步挤压,将血块不断排出,子宫体积就会慢慢缩小。产后子宫快速恢复方法有哪些?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可以加快子宫复旧进程。

1、产后应及时排尿。不使膀胱过胀或经常处于膨胀状态。

2、产褥期应避免长期卧位。产后6-8小时,妈妈在疲劳消除后可以坐起来,第二天应下床活动,以利于身体生理机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排出。如果子宫已经向后倾屈,应做膝胸卧位来纠正。

3、产后应该哺乳。因为宝宝的吮吸刺激,会反射性地引起子宫收缩,从而促进子宫复原。

如何判断产后子宫恢复

如何判断产后子宫恢复,一般可以通过观察子宫底以及恶¶的颜色来判断产后子宫恢复情况,以下是判断产后子宫恢复情况的两项外表的指标:

1、如果子宫恢复良好,检视刚生完的子宫底,从肚脐可以触摸得到,到约两个星期,子宫就无法摸到,除非是患有子宫肌瘤。

2、恶¶的颜色从鲜红、暗红、深黑到淡红色,最后无色。

其实多数妈妈的子宫仍然是收缩正常的;但如果在小腹部仍然摸得到一团东西,就可能是子宫收缩不良了。不过还要看看恶¶减少的情况,有时候子宫体积没有缩小是因为有长子宫肌瘤。这些都需要再到医院检查,如果是真的子宫收缩不良,最主要的危险就是会造成产后大出血,这是真正需要加以注意的地方。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与“产后子宫恢复注意事项 产后如何对子宫进行保养”相关文章
产后恢复注意事项产后恢复的误区
产后子宫恢复注意事项产后如何对
顺产和剖腹产的区别产后如何恢复
坐月子做不到这几点30天也白费
为啥别人生完孩子更漂亮你却明显
看过“产后子宫恢复注意事项 产后如何对子宫进行保养”还看
关于产后恶露的那些问题
产后涨奶,7招缓解疼痛!
断奶后会瘦吗
哺乳期感冒能吃什么药?
哺乳期能不能喝板蓝根?
猜你喜欢
产后通乳调养食谱
小米鸡蛋红糖粥
产后催乳食谱秘诀
产妇滋补强身食谱:凤菇清炖鸡
产后实用的月子瘦身餐
产后通乳食谱:莴苣猪肉粥
产妇开胃食谱:番茄鸡片
夏天坐月子的清淡美食
产妇滋补养颜食谱:党参田鸡汤
产妇便秘食谱:桑椹芝麻面
产妇恶露不尽食谱:益母木耳汤
产妇健脾益胃食谱:莲子炖猪肚
产妇顺产食谱:陈皮海带粥
临产多喝牛骨汤
新妈妈催乳食谱(一)
产后一周可选用的食谱
产妇乳汁自漏食谱:人参芡实羊肉
产妇小腹重坠食谱:鸡蛋大枣羹
产后瘦身菜单
产妇活血化淤食谱:黄芪橘皮红糖
产后便秘食谱:核桃仁拌芹菜
特效催乳食谱
产妇夏季理想食谱:绿豆银耳粥
产妇营养食谱:老母鸡汤
产妇恢复食谱:黄雌鸡米饭
产后消肿补气汤
新妈妈催乳食谱(二)
味道清鲜的鸡蓉丸子
产妇精神倦怠食谱:藕节黄芪猪肉
产后催乳鲫鱼骨头汤
产妇健身食谱:枸杞炖羊肉
产妇乳汁自漏食谱:芡实莲淮枣鸡
产妇淤阴腹痛食谱:桃仁粥
哺乳期补血食谱
产妇乳少食谱:豌豆排骨汤
补胃键脾汤
催乳佳品丝瓜络
产妇健身食谱:海参冬菇汤
产妇回乳食谱:花椒红糖汤
防治产后肝气郁结食谱:柴郁莲子
产妇下乳食谱:鲜虾丝瓜汤
产妇贫血乳少食谱:羊奶炖猪蹄
产妇健身食谱:羊肉鸡蛋面
防治产后乳汁自出食谱:党参红枣
产后增进健康食谱:京葱海参
防治产后乳汁自出食谱:人参莲子
产妇健身食谱:鸡丝粥
养肝明目益气养血羹
产妇养身健体食谱:烧带鱼
产妇乳汁自漏食谱:香附芡实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