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攒肚?宝宝攒肚正常吗-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护理 >什么是攒肚?宝宝攒肚正常吗

什么是攒肚?宝宝攒肚正常吗

2018-09-10

母乳喂养的宝宝在满月后可能会出现好几天不排便的情况,有的妈妈便会认为这是便秘,但其实很可能是出现了“攒肚”情况。那么,攒肚有哪些症状?宝宝攒肚正常吗?宝宝多大会出现攒肚?如何分清攒肚与便秘?

什么是攒肚

孩子为母乳喂养,在满月后两至三天、甚至四至五天不排大便,但是排出的大便依旧是黄颜色的且无干结现象,也没有痛苦的表现,只是每次的排便量比较少,此类情况就被称为攒肚。

孩子一个月至两个月大期间,消化能力得到增强,对母乳营养也能更加全面地吸收,所以每天肠胃里只会遗留少量的残渣,这些残渣不足以促使直肠形成排便,因为排便减少。宝宝出现此现象,妈妈不用着急,因为这不但说明他肠胃的消化功能得到增强,还表示妈妈的母乳的质量非常好,营养均衡。


宝宝攒肚的症状

1.满月前后出现连续几天不排便的情况。

2.宝宝一个月至两个月大期间,经常出现两至四天,甚至半个月不大便的现象。

3.通常情况下,此现象只会出现在宝宝1-2个月大这30天左右的时间里。

4.攒肚期间宝宝所排大便仍是正常颜色且无干结的软便。

5.攒肚时孩子排便状态无异常,也没有难受的表现。

注:其中,孩子的粪便是否为黄颜色且无硬结现象,乃是区分攒肚和便秘最主要的差异。家长要注意辨别这两者,不要随意给宝宝用治疗便秘的药物。

宝宝攒肚正常吗

宝宝出现攒肚现象,不了解情况的妈妈难免会有些担心。实际上,对宝宝来说,它肚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攒肚多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宝宝,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其肠胃消化能力得到增强,对母乳也能更加全面地吸收,所以每天肠胃里只会遗留少量的残渣,这些残渣不足以促使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就会产生攒肚这一类正常的生理现象。

宝宝攒肚的原因

由于喂养母乳的孩子,正常其所排的粪便中水份占了八成,其中固体成分由2/3的食物残渣和1/3的正常的肠道细菌组成,另外还含有极少量的矿物盐类以及脱落肠壁上皮细胞等物质。这些细菌包含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它们对人体有益且与人体共生存,还能充分分解摄入体内的食物残渣,产生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喝母乳的孩子,其排泄物中的有益菌群就主要包含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因为母乳被分解得较彻底,肠胃里只会遗留少量的残渣而难以促使直肠排便,从而引起攒肚。

宝宝多大会出现攒肚

孩子满月以后消化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能够更加充分吸收、消化母乳或者奶粉,从而导致排便量减少,所以一般是在长大到一个月后才开始攒肚。通常,喝母乳的的宝宝更容易发生攒肚的情况。

但是,每个孩子的体质不一样,这一现象开始的时间也会稍有差别,有的可能早几天,有的可能晚几天。总体而言,攒肚现象大都还出现在孩子满月前后。


宝宝攒肚要持续多久

宝宝攒肚持续时间的长短差异较大,部分孩子是十天左右,但有的能持续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每个宝宝的发育程度不同,一般在满月以后会减少排便,但是只要宝宝其他情况一切正常就不用紧张。

孩子个人的身体素质以及家长对其照顾的好坏不同,攒肚持续的时间也会稍有差异。孩子若是身体素质较好,家长也照顾得当,攒肚现象可能会提早结束;孩子要是本来体质就差,父母也没有照料好,攒肚持续时间就很可能会延长,甚至最终转变成婴儿便秘的情况。

分清攒肚与便秘

虽然攒肚和便秘的表现形式均为排便次数明显减少,但是两者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妈妈们要学会区别攒肚和便秘,不能随意给宝宝使用治疗便秘的药物。

与便秘最大的不同是,攒肚的孩子尽管大便次数少了,不过所排大便仍为黄颜色且没有硬结。要区分这两者还可以通过观察宝宝排便时是否有痛苦表现、排便量多少、有无硬结等情况来判断。

便秘的症状不仅是大便次数减少,还有其性状也会跟着发生了改变。便秘时会出现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的状况。有时粪便上还会带有血丝,这是因为硬便擦伤了肠粘膜而出现出血的情况,便秘时大而硬的粪便还会造成肛门疼痛、肛裂等,使宝宝腹胀、食欲不振,还可以在左下腹可位置触摸到粪块,这一点也和攒肚有明显差异。


宝宝攒肚了该怎么办

一般来说,宝宝攒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父母可以不作任何处理。但是有研究显示,孩子攒肚可能暗示着母乳量稍有不足或是刚够,应采取一些方法来满足这个阶段孩子正常的新陈代谢所需,让孩子的排便次数恢复到每天1-2次的正常状态。同时家长还应抓住这一时机,帮助宝宝养成良好排便习惯,防止将来出现便秘。这些有效的措施包括以下4点:

1.定时大便

攒肚一般是在宝宝满月以后出现,家长应该从这时起让宝宝养成在固定时间大便的习惯,以帮助其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坚持腹部按摩

· 以孩子的肚脐为中心,家长可以将手掌放置于他的腹部,顺时针打圈按摩,每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如此反复进行3回。

· 将孩子仰躺在床上,握住孩子的双腿做屈伸运动,一屈一伸共来回10次,接着单腿各屈伸10次。这样的运动可以促进宝宝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3.多补充水

攒肚现象要是发生在胖宝宝身上,就可以适当多喂他喝些水,若其满4个月还可以在两次喂奶的间隙给宝宝喂些菜水或果汁。


4.增加食量

如果宝宝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也不多,那就是因为母乳不足造成,家长就需要及时给孩子添加一些配方奶。等到孩子4-6个月了,可以适当喂些米糊,一般正式添加辅食后就可以完全改善攒肚状况。

5.刺激肛门排便

可以使用金霉素软膏等油质外用药来帮忙。建议在孩子吃奶后20—20min时进行,方法很简单,取适量药物,隔着软纸在肛门处轻轻按摩。每天两回,每回缓缓推按10次即可,每次按摩完,宝宝往往很快有便意。还可以将蘸好植物油的棉签伸到孩子的肛门口,这样也会有刺激排便的效果。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与“什么是攒肚?宝宝攒肚正常吗”相关文章
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新生儿黄疸是
新生儿基本护理如何照顾新生儿
新生儿脐带怎么消毒新儿脐带护理
新生儿冬天如何照顾新生儿如何快
新生儿到底需不需要嗮太阳原来还
看过“什么是攒肚?宝宝攒肚正常吗”还看
如何给小宝宝修理指甲
过敏原检测
新生宝宝肚脐的护理方法
抱新生儿
新生宝宝打喷嚏的护理方法
猜你喜欢
产后黄褐斑该怎样修复
产褥期妈妈大量排汗怎么办
产后月经的恢复情况及注意要点
产后把握黄金时期,减肥才更加有
产妇要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
产后第一天的身体恢复须知
新妈需坚持进行产后减肥的训练
新妈妈产后皮肤暗淡黑黄怎么办?
产后月经迟迟不来,怎么办?
产后有效的减肥之物理疗法
新妈产后同房后出血是怎么回事?
产后初来月经的注意事项
产后瘦身失败的原因及护理误区
产后可减肚子的3个生活习惯
产后气虚,补气养气的保健原则
产后首次同房易出血的原因
产褥期有哪些注意事项?
产后妊娠纹的按摩淡化方法
产后恶露,并非月经?
产后祛除蝴蝶斑的方法
产后月经迟迟不来该怎么办?
产后会阴伤口疼痛是怎么回事
产后如何恢复产前的记忆力?
产后内分泌失调的危害及应付
哺乳会令乳房下垂变形
产后瘦身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产后,运动对调理月经最有效
产后第一次检查要重视
女性产后性欲衰退的原因
探讨产后多久可同房的问题
产后记忆力减退是怎么回事?
女性产后性欲衰退是怎么回事?
产后身体恢复之调养、锻炼法
坐月子不外出锻炼也能减肥?
产后排尿困难该如何克服?
乳房恢复与护理的4个建议
产后恶露与月经的区别及分析
产后去除妊娠纹的饮食方法
产后月经迟迟不来怎么办?
哺乳期肥胖的原因是什么?
时尚妈咪产后瘦身的方法
产后妊娠斑的祛除方法
产后恢复,适当做有氧运动
产后淡化妊娠纹的最佳方法
产后妈妈的体质分为哪几种?
新妈妈产后肌肤松驰怎么办?
哺乳期间的月经恢复与异常
新妈妈产后的月经恢复
产后瘦身:4大瘦身饮食原则
新妈妈必知产后减肥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