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计划内疫苗有哪些?什么是计划内疫苗-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宝宝疫苗 >国家计划内疫苗有哪些?什么是计划内疫苗

国家计划内疫苗有哪些?什么是计划内疫苗

2018-05-14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孩子打疫苗都会遇到一些难题,什么是计划内疫苗?国家计划内疫苗有哪些?计划内疫苗接种正常反应是什么?宝宝疫苗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和查字典幼儿网一起了解吧!

什么是计划内疫苗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疫苗。


计划免疫包括两个程序:一个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即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

我国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妈妈应当及时向医疗保健机构申请办理预防接种证,并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时间到指定的接种点接受疫苗接种。妈妈需要注意的是,预防接种证是儿童身体健康的身份证,宝宝入托、入学、入伍或将来出入境的查验都可能用上它,所以要好好保管。

国家计划内疫苗

国家计划内疫苗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等。接种这些疫苗,都是免费的。

国家计划内疫苗是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而确定的疫苗。国家免疫规划,是指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国家计划内疫苗有哪些?在现行范围内已经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A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8种疫苗的基础上,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并将麻腮风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等3种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通过接种上述11种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型肝炎等12种传染病。

如今宝宝要接种的疫苗越来越多,2岁前一般要接受11种疫苗,打20针,妈妈便担心了,疫苗是用细菌、病毒或它们所产生的毒素制成的,这么多的疫苗,宝宝的身体能应付吗?其实妈妈大可不必担心,预防接种就是为了通过接种自动或被动免疫制剂使个体和群体产生自动或被动免疫力,保护个人和群体不受病原因子的感染和发病,以此控制针对的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最终消除或消灭所针对的传染病;另一方面宝宝的免疫系统没我们想象的弱,疫苗不但不会削弱宝宝的免疫系统,反而会增强宝宝防范严重疾病的能力。所以,妈妈的明智选择应该是,按照计划免疫程序给宝宝打防疫针。

计划内疫苗列表:每种疫苗的接种时间不能任意提前或推迟,接种次数不能增加或减少,间隔时间要准确,每种疫苗要适时的复种,因为接种或口服一次疫苗,只能使宝宝在一定时间内产生免疫力,不会被某种疾病侵袭,但不能终生免疫。


婴幼儿预防接种前注意事项:

1、凡患有急性疾病、正在发热或伴有明显全身不适症状的,应暂缓接种。

2、在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及恢复期(指病后1个月内),应暂缓接种。

3、在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应暂缓接种,待好转后补种。

4、一周内有腹泻症状的,应暂缓接种。

5、严重营养不良的婴幼儿,尤其是1周岁以下患有严重营养不良及消化功能紊乱者、佝偻病的婴儿,不宜接种疫苗。

6、有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阿瑟氏反应、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史等过敏体质者,在接种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原,如拟接种疫苗的成分中含有该过敏原,则不予接种。

7、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急慢性肾脏病变、心脏代偿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血液系统疾患等严重慢性疾病患者,和活动性风湿病、严重皮肤病患者等,应暂缓接种。

8、凡有神经系统疾患和癫痫、癔病、脑炎后遗症、惊厥史等者,以及所患疾病已愈者,接种疫苗应持慎重态度,要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与沟通。

9、凡有血友病、凝血功能障碍者,也应慎种疫苗。


预防接种后注意事项:

1、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场所留观30分钟,无异常情况后方可离开,如出现不良反应后要立即处理和报告。

2、婴幼儿接种疫苗后,回家的·上不要抱得太紧,防止因挤压造成窒息。

3、婴幼儿接种疫苗后,当天不宜洗澡,不要做剧烈活动。

疫苗接种后只有部分儿童会出现副反应,因此家长不必紧张,绝大多数副反应都是正常的,症状较轻就不需治疗,一般在24~48小时就会消退,但若反应较重,就需要进行医疗处置,提醒家长注意观察孩子身体变化。

温馨提醒:

家长为孩子接种时需携带家长身份证和孩子的接种证,以便保证孩子接种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正确理解计划外疫苗

对于疫苗家长们往往有很多误解方,有的人认为只需要接种计划内疫苗,计划外疫苗就可以忽略。这种想法是很错误的。

我国目前使用的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法律和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如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乙肝疫苗等。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也有人称为“计划免疫外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麻腮疫苗、麻腮风疫苗、狂犬疫苗、流行性感冒 疫苗、肺炎疫苗、水痘疫苗、轮状病毒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等都是比较常见的第二类疫苗。第二类疫苗预防的疾病并非危害不严重,而且有些疾病传播速度 非常快。如水痘在幼儿园有一人发病,可能几天之内其他孩子都会被传染。有时候政府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将一些二类疫苗纳入一类疫苗管理范畴,也是考虑到 这些疾病的危害,并着力于扩大保障力度,让孩子尽可能接种疫苗。

“计划外疫苗”所针对的传染病,有些是属于地方或局部流行的(如出血热 等);有的流行普遍,传染性也强,虽可自行痊愈,转归良好,但易留下后遗症(如风疹、水痘);有的对健康宝宝并无大碍,只对体弱多病的宝宝造成威胁(如流 感、肺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等);还有的传染病与人为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如狂犬病虽然病死率极高,但只要远离狗和猫就不易被感染。考虑到地域性差 异,有些在本地区不存在的疾病,不会推荐当地儿童接种。

俗话说,防患于未然,小小的一个针剂,总比以后生病了再去抢救来得简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与“国家计划内疫苗有哪些?什么是计划内疫苗”相关文章
宝宝接种疫苗的具体时间表
卡介苗最晚应该什么时候接种
这5类自费疫苗再贵也要打否则孩
什么是狂犬疫苗狂犬疫苗的接种对
黄热病疫苗是什么黄热病疫苗注意
看过“国家计划内疫苗有哪些?什么是计划内疫苗”还看
宝宝急性中耳炎的表现及预防
水痘疫苗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重要性
乙肝疫苗
不做糊涂妈妈全面了解宝宝疫苗接
猜你喜欢
产后运动不当会引发哪些疾病
产后妈妈被便秘“缠上”怎么办
产后抑郁症分为三大类型
新妈哺乳期如何避免患上急性乳腺
产后引起乳腺囊肿的原因有哪些
避免乳房疾病,让宝宝与自己零距
产后防治乳腺炎的主要方法
治疗月子病有什么好方法
产后妈妈心里有什么变化如何预防
产后妈妈盗汗的缓解按摩法
分娩后,新妈咪盗汗的常见原因是
诱发女性产后甲状腺炎发病的三大
艾灸产后风的注意事项
产后应该如何预防感染性乳腺炎
产后乳头痛是很常见的注意保健调
产后抑郁的主要原因
盘点新妈妈产后便秘的几种危害
产后要避免哪些疾病
产后妈妈该如何防止这些疾病的发
女性产后常见泌尿系统的几种疾病
艾草治疗月子病的方法有哪些
产后妇科炎症如何治疗不影响宝宝
产后便秘能否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治
引发背痛的主要诱因是什么
妊娠糖尿病是否可以痊愈
发生乳腺堵塞不能正常哺乳怎么办
产后预防风湿疾病的6大妙招
疲劳诱发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有哪
产后风临床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产妇为什么容易便秘如何缓解
产后出血要及早预防和制定适时正
新妈妈产后的恶露绵绵不止应该怎
新妈产后恢复不好会引发哪些炎症
新妈妈产后腰疼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产后要及早预防,向盆底疾病说“
造成产后抑郁的一些原因
新妈妈产后的4种疼痛需对症处理
引起产后妈妈盗汗的3大原因
产后不同类型“盗汗”的食疗方法
新妈妈产后发烧的原因及对策
新妈妈产后脱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走出阴霾的11
产后妈妈“奶胀”引起的发烧怎么
产后妈妈抑郁症的3大特征
女性产后最容易产生的几种疼痛
专家介绍:月子病多数是肾虚
防治新妈妈产后脱发的食疗方法
新妈妈产后盗汗的治疗方法
防治产后宫缩痛的食疗方
治疗月子病腿疼的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