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肥”,患病几率高-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0-1岁百科 >成长发育 >婴儿“肥”,患病几率高

婴儿“肥”,患病几率高

2017-05-10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孩子吃不上饭,吃不饱的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远了,现代的孩子物质生活绰绰有余,但孩子生病的数量每年都在猛增,婴儿肥胖的宝宝不在少数,肥胖不仅仅使患病几率增加,还有可能影响智力发育。那么婴儿“肥”的孩子如何才能减下来呢?

宝宝每个月甚至每周的体重增长都有一个正常标准,如果宝宝体重增长速度过快,体重严重超标的话,妈妈有必须要给肥胖婴儿减肥!

婴儿“肥”,患病几率高1

判断宝宝肥胖的方法主要有这几种:(一)根据体重评估

肥胖度=(实测体重一平均体重)÷平均体重

在±10%的平均体重的范围中为正常,大于平均体重10%~19%之间的为超重。

(二)根据体重和身高评估

体重和身高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关因素,身材高的人体重亦重。有的小儿身材很高,体重超过了标准,如单根据体重来评定可以评为肥胖,但如结合身高来评定却在正常范围内,因此结合身高来评定肥胖更为准确,而且可以不考虑年龄的因素,应用更为方便。如果小儿的体重大于同性别小儿相应身高体重的第97百分位数(将100个相应身高的小儿的体重从最轻的排队排到最重,第97个小儿的体重即为第97百分位数),那么可以认为这小儿是肥胖。同样,根据上述标准,也可根据相应身高的体重,或相应年龄的体重来评价小儿肥胖的程度。

(三)根据皮褶厚度和中上臂围评估

由于小儿肥胖是体内的脂肪超过了标准水平,因此测量小儿身体内的脂肪是一个最精确的方法。但要测量小儿全身脂肪比较困难,测量时又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不可能广泛应用。目前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测量小儿皮褶厚度来评价,即测量小儿上臂三头肌的皮褶厚度。

(四)根据体块指数(BMI)评估

小儿体块指数是根据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千克/米2)所得。在成人超过25千克/米z为超重,超过30千克/米2为肥胖。

(五)腰围与臀围比

腰围与臀围比是表明脂肪分布类型的指标。腰、臀比高为中心性肥胖,肥胖的并发症如冠心病等发生率高;腰、臀比低则为周围性肥胖。一般男性1.0、女性0.85为中心性肥胖,但该指标主要作为成年人的诊断标准,目前还缺乏作为小儿的诊断标准。

给宝宝减肥的7个科学方法1、尽可能吃宝宝吃母乳

母乳热量不多也不少,会随着宝宝的需要而变化。而且母乳中含有饱食因子,宝宝获得足够的热量后就会发出饱足信号,让宝宝自己停止吃奶。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因为不好控制量,很多妈妈就会想让宝宝再多喝点,或者严格按照表来喂养,导致宝宝不知不觉超过了饱和控制线,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大饭量,宝宝就会越吃越胖。

2、别一哭就喂奶

很多妈妈对付哭闹宝宝的绝招就是一饿就喂奶。事实上,婴儿每次哭不一定都是因为饿,还有可能是渴了,也有可能是别的原因。很多婴儿不喜欢喝白开水,只喜欢喝奶或者果汁饮料来解渴,这类食物热量也不低,所以妈妈尽可能让宝宝接受白开水,或者喂食低脂肪、低热量的奶来解渴。

3、别过早吃固体食物

除配方奶粉外,过早给孩子添加固体食物也会提高肥胖的几率。因为宝宝睡觉多,而固体食物不容易消化,一旦睡着了,这些固体食物很容易转化成脂肪。所以过早添加固体食物,是一个很不明智的饮食习惯。如果你的宝宝有发胖的趋势,可以晚一点添加固体食物,而且在添加固体食物时,可以选择营养丰富热量低的食物,比如选择蔬菜而不是水果,选择全谷物而不是精加工的。

4、少量多餐

婴儿的胃就和他的拳头一样大。所以在准备喂食前,妈妈不应该准备太多食物,也不要在宝宝手边堆满过多的零食和吃食。不要一次性的给宝宝喝太多奶或吃太多辅食,少量多餐才是正确的喂食方法,这样可以防止宝宝营养过剩。

5、少吃不健康的脂肪

在婴儿出生头一两年不必担心宝宝过胖,但是妈妈你要知道,这段期间,除了给他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外,也是培养宝宝饮食习惯的最佳时机。所以这段期间,妈妈不要给宝宝吃煎炸食品,多吃烘烤食物。不要给宝宝吃油腻重的食物,比如富含油脂的脆鸡皮。不要给宝宝吃脂肪多的乳制品,比如奶油,可以选择用酸奶、低脂奶酪或者干酪、坚果酱代替。不要给宝宝吃高脂肪的包装食品或者快餐食品。不要给宝宝吃含人工脂肪的食品。

6、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碳水化合物

宝宝吃太多不好的糖容易发胖,一些包装食品和饮料中添加了很多糖、玉米糖浆以及各种甜味剂,宝宝特别喜欢吃,但是由于这类食品中的膳食纤维少,消化快,宝宝很容易吃过头,养成嗜甜的不良饮食习惯。所以如果宝宝想吃糖,可以给宝宝吃苹果、酸奶、红薯、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碳水化合物食物。

7、让宝宝多运动

宝宝越胖,动得就越少;动得越少,就越胖。鼓励孩子动起来,跟他一起爬山,一起散步,一起跑步,一起玩耍嬉闹,这样运动量增大了,自然就会消耗过多的脂肪和热量,让孩子逐渐变瘦!

物质丰富的生活也不要忘了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同时教导孩子不要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与“婴儿“肥”,患病几率高”相关文章
88厘米袖珍女孩产子:男婴重4
罗圈腿会遗传吗使用纸尿裤会让宝
2个月宝宝的发育指标
宝宝长牙发烧怎么办宝宝长牙要注
如何正确引导宝宝学习爬坐
看过“婴儿“肥”,患病几率高”还看
婴儿智力发育
宝宝多大会抓东西
怎么让孩子睡觉头型更漂亮
新生儿惊人的运动能力,原来是这
宝宝语言能力发育
猜你喜欢
孕前应终止这些不良嗜好
孕前应先“打理”母体环境
避免胎儿畸形关键在孕前
孕育健康宝宝要做到八点
想生健康宝宝的二十个禁忌
孕前筛查基因可预防血友病
哪个年龄段生育宝宝最聪明
34-40岁才是女性最佳生育年
孕前别忘了检查口腔
女性孕前应如何排铅
婚前保健是优生的基础
父母的哪些特征是绝对遗传的?
这6类人最会生出畸形儿
如何制造“高智商”宝宝
婚检是预防畸形的重要防线
孕前做好八项准备工作十分必要
婚前检查利于生育健康的后代
帮你优生的“神奇生物钟”
妊高症引产后还能再怀孕吗?
高龄父亲所生孩子存在危机
准爸爸在孕前准备的必修课
糖尿病遗传父母的影响各不同
先天性不育可能会遗传
环境辐射与优生有何关系?
白领女性潜在4大妇科隐患
女性三围差异大子女更聪明
夏天出生的孩子更快乐
解读孕前精液检查与不孕优生
孕前:你知道最佳受孕时机吗?
预防畸形儿应从“根”开始
孕前两部曲,打造完美宝宝
专家:孕前最好做胸部B超
你选对最佳受孕时间了吗?
备孕时必须警惕九种疾病
妻子对丈夫精子过敏能生孩子吗?
育龄女性要注意三大健康细节
女性常熬夜影响排卵周期
孕前体内排毒必吃的食物
夫妻谁的基因决定孩子更多
想当妈妈,优生检查不能少
孕前准备应该做到7个“1”
看看你的“种子”优秀吗?
生育前如何驱逐六大疾病
蜜月受孕不利于优生
孕前血压平稳最重要
影响大龄女性孕育的常见隐患
父亲的基因决定了宝宝的寿命
这样“做”可定制胎儿性别
6种女性要当心生出怪胎
谁的基因决定宝宝相貌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