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敏感期-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1-3岁百科 >幼儿心理性格 >儿童敏感期

儿童敏感期

2015-03-30

若孩子对环境里的某一事物特征非常专注且不停地观察、重复、实践,直至他完全满足才停下来时,他可能正处于儿童敏感期。为什么要关注儿童敏感期?它有哪些阶段?家长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敏感期教育与普通教育又有什么不同呢?

什么是儿童敏感期

当一个孩子对环境里的某一事物特征非常专注且不停地观察、重复、实践,直至他完全满足才停下来时,他可能正处于儿童敏感期。在敏感期中,孩子的所作所为都是内在的生命力的驱动使然,只有成功地度过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他们的心智才能一步步发展、提升。通常,儿童敏感期发生在孩子0—6岁时。

为什么要关注儿童敏感期

0到6岁的儿童正处于敏感期,在这期间,如果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正确的引导,他们将形成更为健全的人格。6岁之后到12岁之前,在敏感期未能得到较好发展的小朋友也还可以迎头赶上,但这个前提是有一个温暖、自在的环境。可是,6-12岁的孩子常常为学业所累,而且家长有时甚至还不尊重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敏感期的特点便无法表现出来,家长们也毫无察觉,不知道“敏感期”的存在。

儿童敏感期要注意什么

1.把孩子看作有能力的个体:家长应该把孩子看做一个个体,尊重他们的自然生长规律。儿童生来便拥有学习的能力,会不停地自我完善。 

2.留心敏感期的出现:敏感期的出现时间因人而异,家长要客观地看待孩子,了解他们的特征和内在生命力。

3.营造合适的学习环境:如果发现小朋友进入了某个敏感期,应该为他布置相应的、有利于他成长的环境。

4.鼓励孩子积极探索、勇敢尝试:尊重并信任孩子,这样他会更有信心去探索、尝试。

5.适时帮助不乱干预:孩童陷入对某一种事物的热情中时,不要随意干预。当然,必要的时候你也应该给予帮助和教导。

儿童敏感期全掌握

1.空间敏感期(2岁以后)

2岁以后,儿童会进入空间敏感期。他们根据自己看见的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式、以及扭曲的视线界面来探究空间的奥秘,拥有空间感和相关概念。对于孩子来说,一个弹力球可以帮助他很好地探索空间。同时,扔东西这个简单动作,对于儿童来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2.语言敏感期(0—6岁)

大人讲话时,孩子会观察他们的嘴巴并模仿大人发出声音。与成年人学习语言的艰难相反,孩童能轻松地学会母语,这都是语言敏感力的功劳。有些儿童在两岁时还不会说话,可能有先天的语言障碍,最好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语言与表达密不可分,语言能力的高低更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好坏。

3.秩序敏感期(2—4岁)

想要小朋友认识熟悉环境的话,应该为他营造一个有秩序的氛围。如果孩子进入了陌生的环境,会因不适应而恐惧、暴怒、大哭。外国教育家蒙台梭利通过观察发现孩童有一种秩序敏感力。小朋友要求有顺序的活动、有秩序的生活习惯和熟悉的所有物。小朋友非常讲究秩序性,这主要体现在对待他们的玩具、书籍等其他所有物,习惯以及顺序等等。她还认为,若家长无法给孩子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就无法找到一个基础,来建立他自己对各种关系的认识和看法。当他们开始在一个有序环境中慢慢建立起内在秩序时,他们的心智也随之发展。

4.感官敏感期(0—6岁)

婴儿从妈妈肚子里出来后,就开始用他们的耳朵、眼睛、嘴巴和手来认识世界。3岁之前,婴儿对一切事物都“照单全收”,不做挑拣。3到6岁时,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感官判断外在事物。在这段时期,触觉板和听觉筒等玩具都可以有效地开发智力。

5.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也许繁忙的成人不会去认真观察小虫子和小图案等细微事物,但是幼儿却对此兴趣十足。在这个敏感期,只要家长教育得当,孩子很有可能拥有严谨认真、豪迈又细心的性格。  

6.动作敏感期(0—6岁)

2岁的孩子最活泼好动。家长们应抓住动作敏感期这一时机,让孩子多多运动,使其拥有协调的肢体动作,均衡发展的左、右脑。手和眼睛的动作训练比肌肉的锻炼更为重要,这能帮孩子养成好习惯,还有利于心智的提高。  

7.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当儿童两岁半的时候,他们会慢慢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开始积极地交朋友、参加群体活动。这个时候,家长要做好榜样,定下明确的生活规范,告知并要求孩子遵循日常礼节。顺利度过社会规范敏感期后,儿童能养成自律的好习惯,自觉遵循社会规范。

8.书写敏感期(3.5—4.5岁)

4岁到5岁是书写敏感期。5岁之后,掌握词汇的能力便开始快速提升。在此之前,父母可以让孩子对文字书写有个感性的认识,以便日后他的学习。

9.阅读敏感期(4.5—5.5岁)

若孩子在语言敏感期和动作敏感期内,得到了有效的教育和训练,那么他自然就有了书写和阅读的能力。要想孩子以后成为爱读书、有学问的人,保证丰富的书本、营造一个适合读书的环境就是此刻应该要做的事。

10.文化敏感期(6—9岁)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对文化学习的兴趣始于3岁,到6至九岁时,这种兴趣转变为强烈的探索的要求。当孩子到了6岁时,请为他提供大量的文化资源,让他扎根于本土文化,并逐步走向世界,心怀天下。

儿童敏感期的教育重点

1.敏感期也会迸发一种动力,它推动小朋友们高效地学习,掌握技能。若内在的生命力受到阻碍,就很容易错过最佳学习时机。有效利用敏感期的特点来促进孩子成长,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2.进行敏感期教育。蒙氏教育遵循儿童敏感期的规律,因材施教,并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可以满足每一个孩子的内在需求。该教育对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以及自律性的培养极有帮助,比普通教育更能给孩子打好基础。

3.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受到身体内的动力的驱使,心智进入了发展的关键阶段。家长有必要理解、尊重孩子的变化和表现,并给予适当的协助,这对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极其有益。父母应该抓住这宝贵的机会。

敏感期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

1.早教观念:蒙氏教育提倡以自我兴趣为动力的主动、自由学习;普通教育偏向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却忽视了孩子的个性。

2.教学中心:敏感期教育的中心是儿童。教师以儿童的内在生命力为依据,引导幼儿去了解万事万物,并鼓励他们主动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普通教育的中心是老师,上课时大部分时间是教,孩子们只能被动接受,缺少自我主动学习。

3.班组编制:该教育会让年龄不一的小朋友们一起上课,促进共同发展;普通教育按年龄分班,班级里的孩子多为同龄人。

4.上课形式:敏感期教育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可以满足儿童的不同内在需求;普通教育提供统一的学习环境,较少选择。

5.上课内容:敏感期教育可以同时学不同的东西,学习的速度也没有固定要求;普通教育同一时间只能学习同一样东西。

6.时间要求:敏感期教育应允孩子用较长的时间来进行专注的研究;普通教育已经把学习时间固定下来,灵活性很小。

7.学习途径:敏感期教育让孩子们直接接触外界,借助丰富的教具和多样的方法,让每一个儿童有所收获,通过感官学习到知识;传统教育的教学工具单一简陋,学生主要通过老师讲课来汲取知识,很少有感官体悟。

查看全部

上一篇:婴儿沐浴露

下一篇:幼儿打人行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与“儿童敏感期”相关文章
幼儿打人行为
儿童敏感期
看过“儿童敏感期”还看
幼儿打人行为
儿童敏感期
猜你喜欢
行下步反射
新生儿并非是越大就越健康
婴儿腿蜷缩未必都是罗圈腿
新生儿便秘要想到哪些疾病
新生儿大脑发育有先后之分
牙齿的功能
要知道的宝宝行为成长
刚出生宝宝就对声音有反应
能够影响孩子身高十大因素
宝宝的牙齿长得慢怎么办
辅食添加鸡蛋黄正确方法
警惕孩子秋冬季假发烧
如何辨别新生儿是不是聪明
关注孩子的九种意外伤害
窥探宝宝的卤门常见疾病
研究表明新生儿更象妈妈
新生宝宝无论男女更像母亲
宝宝语言智能发育监测方法
宝宝前几个月应该会些什么
衡量宝宝发育别光按年龄
不同地域新生儿的能力比较
新生宝宝最初有没有听力呢
让宝宝适应辅食的妙点子
什么是婴儿反射反应
婴儿期宝宝能力发展对照表
坏习惯会影响孩子的智力
宝宝厌食是妈妈“培养”出来的
新生比成熟脑细胞更“好学”
关于安抚奶嘴
小儿感冒食疗餐豆腐葱花汤
站立和走路本领的训练要点
宝宝的视觉发展有什么规律
吸吮反射
牙齿是如何排列的
新生儿视觉发育
快来了解下婴儿触觉发育吧
宝宝智力和语言发育黄金期
了解孩子的身高及生长速度
婴儿肥是健康还是肥胖征兆
身躯弯曲反射
小儿三浴益健康
新生宝宝头发少何必发愁呢
人的一生有几副牙齿
牙齿的结构
不要让你的小宝宝超前锻练
宝宝吃水果要不要削皮
半岁不会坐要警惕小儿脑瘫
宝宝从抬头到迈步的35问
牙齿的结构
头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