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伤害急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0-1岁百科 >婴儿安全 >意外伤害急救

意外伤害急救

2015-03-30

孩子十分脆弱,自保能力很十分弱小。但是作为家长,又不能时刻守在孩子身边。那么,如何教育宝宝远离意外伤害?各年龄段儿童意外伤害预防重点是什么?如果孩子遇到意外伤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及其它意外伤害急救常识是什么?

意外伤害的急救步骤

1.首先排除危及孩子生命的因素。例如及时逃离火场,帮触电的人切断电源,将溺水者从水里救出;如果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需要马上打开窗户透气,还要将中毒者移送到空气流通比较好的地方。

2.及时施行心肺复苏。如果被救者出现心跳停止的情况,要就地对其进行人工呼吸或者胸外心脏挤压。提醒大家,同时别忘了拨打急救电话。注意,一定要等病员呼吸、心跳恢复方可送至医院。

3.根据病员情况给予适当的帮助。例如帮助出血者止住血。如果伤口较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就地取材对伤口进行固定或者包扎。如果伤者意识不清或者伤口比较严重,就要解开衣服,检查口腔、舌头有无异常,以及呼吸是否通畅。此外要注意保暖,不要把伤者冻伤。

4.将患者送至医院。进行过以上的步骤后,要及时拨打电话联系医疗单位前来接应伤者,并且描述伤者的症状和处理经过。

拨打应急电话要注意什么

1.不管情况如何,只要有伤者,最好要求救护车。

2.拨打电话时要简明扼要地说明伤者的情况:

(1)报出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号码。

(2)说出事故的具体地点。一定要尽可能准确讲出街道的名称、具体的门牌号码,如果周围有比较有名的标志或者路口,也最好说明。

(3)指出事故的性质和严重性。

(4)描述伤者具体情况,包括人数、大概年龄和性别,还有伤者的伤情、症状和严重程度。

(5)详细指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事物,例如危险物品。

(6)保持镇静,要等到对方挂线再挂断电话。

3.打完电话后,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找人去比较醒目的地方等着救护车的到来,还可以为救护车司机指明道路。

注意:无论是磁卡电话还是IC卡电话,所有的公用电话不花钱、不插卡就可以拨打应急电话。

宝宝常见意外伤害及急救措施

1.窒息

急救措施:将宝宝面朝下抱起,使宝宝的身体和水平地面形成的夹角约为45度,脚比位置比头稍微要高一点。先拍5下背部,再进行5次胸外按压。反复进行帮助宝宝排出口腔异物。注意尽量不要用手帮助宝宝去抠。如果宝宝已经发生窒息,家长就要先确定宝宝是否还能顺利呼吸,并及时拨打求救电话。如果宝宝呼吸尚且顺畅,可以人工呼吸帮助宝宝缓解症状。

2.吞入异物

急救措施:如果确定异物阻塞呼吸道或者食道,且孩子神智清醒,应根据宝宝的年龄选取正确的方法。婴儿可以用背击与胸压法,年纪大些的孩子可以采用哈姆立克法:家长可以从背后抱着宝宝或者让宝宝坐在身上,然后一手握成拳头,凸出来的关节部位抵在宝宝的肚脐眼上面一点的位置,另外一只手掌紧压在握拳的手上,然后迅速地向内和向上冲击孩子的腹部,一般是六次到十次就可以了。注意力道要适中,不要伤害到宝宝的肋骨。如果异物进入体内,要及时带着疑似吞入物去医院就医,让医生帮助取出异物。若宝宝出现窒息的状况,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3.溺水

急救措施:首先要解开宝宝的衣服,让他能够顺利呼吸,并且清除宝宝嘴里的秽物。然后通过按压胸部的方法或者把宝宝摆成脚高于头部的姿势帮助宝宝排出体内的积水。再确定宝宝是否有意识,可以呼唤宝宝或者拍打宝宝的脚底看他有没有反应。如果孩子没有反应,应仔细倾听宝宝是否还在呼吸。如果宝宝已经失去呼吸,就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了。

4.触电

急救措施:首先必须要切断电源。如果不好切断,可借助竹竿等绝缘物体帮助宝宝远离电源。其次要检查宝宝的状况,看是否出现灼伤或者休克。如果宝宝被灼伤,要用冷水来降低灼伤处的温度。如果宝宝已经休克,要及时送医治疗。

5.头部受到撞击

急救措施:一定要注意不要摇晃宝宝。如果只是简单的碰伤、撞伤或者夹伤,要及时冰敷,每次十分钟。24小时可以改为热敷,一天三次即可。如果宝宝出现骨折或者肿痛变大的症状,要及时送至医院就医。记住,尽量不要揉搓淤青的地方。即使要用药,也要尽量使用外涂的药物。

6.烧伤、烫伤

急救措施:首先要冲冷水来降低温度或者泡在冷水中来减轻疼痛,但是不能直接用冰块放在受伤处。宝宝泡冷水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充分浸泡后,小心地剪开衣服。用干净的、无菌的纱布、棉布或者其他没有毛料的布条覆盖住受伤的地方,并且小心固定好。将宝宝送至可以专门治疗烧伤和烫伤的医院就医。

7.骨折

急救措施:若怀疑宝宝骨折,建议去医院照X光确诊。如果宝宝伤口处出血,注意及时止血。如果伤口上沾上灰尘、铁锈等赃物要去医院打破伤风。注意,一定要将疑似骨折的地方固定住,并避免碰到后再送到医院。

8.动物咬伤

急救措施:首先要将伤口洗干净并且进行消毒。如果宝宝的伤口出血,要及时止血,用干净的纱布遮住伤口送至医院打破伤风。如果宝宝伤口过脏,可视情况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或者给宝宝服用抗生素。保持伤口干净可以减少细菌滋生,帮助伤口更快愈合。

9.脱臼

急救措施:一定要注意不要随便移动或者搬弄宝宝可能已经脱臼的肢体,以免发生二次伤害。如果宝宝尚有疼痛感,要先用布稍稍固定后再送至医院,若有条件还可稍微冰敷一下。如果已经没有疼痛感,也要立即送至医院。

10.昆虫蛰伤

急救措施:如果毒刺或者毒囊还留在伤口中,要用消过毒的针或者小刀取出。千万不要用钳子!可以在受伤处涂氨水或者冰敷来消肿。注意不要用创口贴。

11.误饮误食

急救措施:确认宝宝刚刚吃了什么以及到底吃了多少。观察宝宝的呼吸、脉搏是否正常,脸色有没有变化以及是否出现头晕、呕吐等不适症状。不要马上给宝宝催吐,而是应该带上宝宝误食的食物迅速前医院就诊。如果宝宝接触的是化学物品,要用干净的水冲洗一刻钟左右。记住不要给宝宝吃任何东西,就连清水、牛奶也不可以,喝水可能会让宝宝出现呕吐或者呛到的情况。

12.跌伤、坠伤

急救措施:如果已经出现流血,要采用压迫止血法及时止血。首先要观察宝宝头部,如果宝宝出现头痛、想睡觉、四肢无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其次观察身体其他部位,四肢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肿痛情况,也要及时送到医院。接着询问宝宝是否有其它不适,比如胸腔、腹腔是否有疼痛感,另外肠子受到伤害也可能导致呕吐。如果伤害比较严重,甚至出现骨折,要避免搬动宝宝的身体,而应静候救护车的到来。

各年龄段儿童意外伤害预防重点

1.3岁以下的孩子要预防摔断牙齿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走路不稳当,比较容易摔倒。摔倒后首先受到伤害的就是口腔内部的组织,尤其是牙齿。如果宝宝牙齿摔断了,在30分钟之内送到医院,断牙还有很高的成活率。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把断掉的牙齿泡在牛奶或者生理盐水中,或者直接放在嘴里也可以。但是,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拿清水冲洗脏了的牙齿。

2.2-7岁的孩子要防止吞食异物

两岁到七岁的孩子的好奇心最重,喜欢通过嘴来了解各种物品。所以家长一定要把那些细零碎的、容易划伤皮肤之类的小物品收拾好,不要让孩子接触到。如果孩子不小心吞进了异物,不要吓唬孩子。也不要想通过让孩子喝水、吃东西来排便。一般说来五岁以下的孩子,吞噬钱币之类的异物后无法自己排出体外,一定要送到医院进行救治。在去医院的途中要让孩子保持安静,孩子哭闹就更容易发生意外。

3.6岁以下的孩子要防止被烫伤

据相关调查显示,小于六岁的孩子很容易发生烧伤、烫伤的情况。家长一定要将装热水等热容器摆放好,确保孩子无妨直接接触到,以免被烫伤。如果孩子不小心烫伤了,可以马上用干净的冷水冲洗伤口,不要用酱油、面粉之类的土方法来治疗,以免让孩子更加痛苦。

如何教育宝宝远离意外伤害

1.必须让宝宝铭记的事项。牢记住爸爸妈妈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明确家庭住址和幼儿园地址,懂得如何拨打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的急救电话,知道附近的派出所的具体位置等。

2.让宝宝学会面对陌生人。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的方式教导宝宝如何面对陌生人。告诉孩子,如果一个人在家时,不要随便给不认识的人开门;自己也不要随便出门,可能会走丢了。如果在外迷路,要保持冷静,不要随意求助陌生人,而是应该找到警察寻求帮助。教会宝宝如果碰到十分危急的事情,要学会大声喊,向别人求救。此外,还应教会孩子简单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让他不要慌张或者乱跑,要保持镇定,等待救援人员来施救。

3.要教会宝宝简单的降低伤害的办法。例如流鼻血是应该怎么止血,被烫伤或者被割伤,应该怎样处理来降低伤害。尽管宝宝年纪还小,但是家长也不能忽略对宝宝自我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教育。

其它意外伤害急救常识

1.压迫止血法的具体步骤:

(1)首先需要判断的是是否出现大量出血,若采用压迫法后仍无法止住血则需用止血带。

(2)在伤口处盖上干净无菌的纱布,用力按压伤口直至血被止住。

(3)如果出血不能被止住,在缺少止血带的情况下可以用领带或者三角布来代替止血带来止血。一定不要把绳子代替止血带来用,这样可能会伤害到身体的神经和皮下组织。

(4)将止血带折成宽五厘米的带子,缠绕在伤口附近靠近心脏的位置。例如:如果伤口在小腿,就应该将止血带缠绕在大腿。紧紧缠绕两圈后打个半结,将短的木棒放在半结处,旋紧后打全结。

(5)一定要将缠绕止血带的部位和时间等信息清楚地写在止血带上面。

(6)每间隔二十分钟左右,止血带需要稍微松开一点,以免因为长时间的束缚造成血液无法正常流通,导致组织坏死。

2.如何分辨动脉出血和静脉出血:

动脉出血:血液是鲜红色,出血量大且快速。这种危险的情况一般出现在严重的外伤中。

静脉出血:血液是暗红色,血流比较平稳。这种情况常见于割伤或者裂伤。除非出血量大,一般来说出血比较容易控制。

3.家庭急救箱必备物品:

生理盐水:清洗伤口。

碘药水:给伤口消毒。

抗生素药膏:消灭细菌,但是伤口深时不宜使用。

纱布、绷带:覆盖或者包扎伤口。

防水透气贴胶:用来包扎伤口,防止水进入伤口。

棉花棒:用来沾取药水。

胶布、纸胶:用来固定纱布或者绷带。

查看全部

上一篇:宠物安全

下一篇:厨房安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与“意外伤害急救”相关文章
婴儿居家安全
宝宝玩具安全
厨房安全
意外伤害急救
宠物安全
看过“意外伤害急救”还看
宠物安全
厨房安全
宝宝玩具安全
意外伤害急救
浴室安全
猜你喜欢
新妈妈产后颈部疼痛怎么办
新妈妈产后腰疼的原因
人工流产后的孕期周期恢复
流产后的月经恢复及注意事项
产后新妈妈的子宫恢复过程
减肥,11种最适合的减肥食物
5大妙招可防治产后腰疼症状
快乐享瘦,五大减肥法
如何让自己的胸部完美呈现
导致子宫脱垂的3大原因
产妇怎样减肥最有效呢?
怎样预防产后心脏病发生?
新妈妈产后如何预防子宫脱垂?
哪些产后妈妈不能服用避孕药?
身体曲线的6大拯救方法
产后避孕要远离的8大常见误区
产后痉挛疼痛是怎么回事
夏季哪些运动减肥方法最好?
新妈如何避免和预防产褥热
吹风机减肥的具体方法
新妈产后风湿的治疗方法
有利于夏季减肥的美食有哪些
产后如何逐渐恢复到妊娠前状态?
新妈妈如何远离夏日尿道炎
新妈妈产后腰痛怎么办?
剖宫产与自然妈妈恢复有何不同
新妈妈不宜采用哪些避孕措施?
秋季减肥五吃五不吃
产后风湿的症状及治疗方案
产后轻松享用好吃的减肥餐
产后背腰部疼痛的注意事项
产后如何秀出辣妈好身材?
产后恢复身心健康的法
夏季新妈需谨防季节性脱发
怎样减肥最快最有效呢?
计划一个明确的饮食计划
有效治疗产后便秘的食疗方法
产后避孕药后遗症的应对方法
新妈妈的手部疼痛怎么办?
产后腰疼,新妈妈一定要重视了!
天天享瘦就瘦,彩水果瘦身餐
生育后应尽早防子宫脱垂
妇女流产术后肚子疼的原因
安全期避孕需注意哪些问题?
产后肩部疼痛的应对措施
产后臂部疼痛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新妈妈易患乳腺炎怎么办?
七种减肥方法不伤身体
产后调整月经周期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健身减肥于旅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