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对孕妇的影响-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孕期百科 >孕期安全 >甲醛对孕妇的影响

甲醛对孕妇的影响

2015-03-30

对于准妈妈来说,甲醛的危害非常大。孕妇一旦吸入甲醛,轻则会有头晕、眼涩、咽喉疼痛等不适,重则会造成胎儿畸形甚至是流产。甲醛虽然可怕,但也有方法可以预防。那么如何去除甲醛?甲醛中毒的症状有哪些?哪些植物可以吸甲醛?

甲醛对孕妇的影响

甲醛是一种毒性很高的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是致癌、致畸物质。孕妇如果长期接触甲醛,轻则引起呼吸道疾病,影响胎儿健康,重则诱发癌症,如鼻咽癌、结肠癌、脑瘤等以及细胞核的基因突变。

1.当孕妇待在甲醛浓度高于0.24-0.55毫克/立方米的室内时,其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等功能都会受到影响,也极易出现头晕、无力、易怒、易激动、失眠等症状。

2.如果孕妇长时间待在含有甲醛的室内,容易加剧妊娠综合症,头晕无力、恶心干呕的症状也会更加严重。此外,还可能诱发胎儿染色体异常,导致胎儿畸形、大脑受损、先天性心脏病等缺陷。

3.孕妇长时间接触甲醛会引起中毒、贫血以及流产,还会导致胎儿体重下降、胎儿畸形甚至是死亡。

因此,孕妇应当尽可能少接触甲醛,尤其是怀孕的头三个月。

甲醛中毒的症状

甲醛对人的危害极大,例如对人的呼吸道粘膜、皮肤、眼结膜等都有很强的刺激,一般甲醛中毒的症状主要有:

1.一般刺激反应

表现为对呼吸道粘膜、皮肤、眼结膜等的刺激症状,如皮肤刺痛、呼吸不畅、咳嗽、咽痛、胸闷、眼刺痛流泪。而一般的体检、胸部X线又不会发现有异常。

2.轻度中毒

眼部和上呼吸道反应突出,眼部出现红肿、充血,呼吸方面有呼吸困难,声音急促,讲话声沙哑,喉咙干涩等情况。此外,还表现出视力模糊、头晕目眩、全身无力等症。中毒者自己能明显感觉到呼吸不畅,医院的胸部X线检查会发现肺部纹理增强,喉咙水肿为一到二级。

3.中度中毒

表现为不停地咳嗽、咯痰、胸口发闷疼痛、呼吸极为困难、说话声音嘶哑。胸部X线检查会有肺部纹理转变成零星的小斑点以及块状阴影,此为医学上的支气管肺炎。喉咙水肿增至三级。中毒者伴有轻、中度的低氧。

4.重度中毒

表现为肺部及喉部情况恶化,喉头红肿及出现窒息、肺水肿;中毒者属于重度低氧,容易出现昏迷、休克症状。

甲醛的主要危害

1.刺激作用

这是最基本的危害。甲醛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会对皮肤、眼睛呼吸道粘膜等产生刺激,导致皮肤刺痛、眼睛红肿流泪、呼吸不畅等情况。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孕妇,若是长时间待在含有甲醛的房间里,更易受到影响,甚至还会通过胎盘刺激到胎儿,严重会导致胎儿先天畸形。因此,孕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要到新装修的房子里去。如果非去不可,一定要减少在里面待的时间。

2.过敏反应

长期接触甲醛易引起皮肤过敏、发炎、坏死,以及色斑等。若吸入了高纯度甲醛,极易导致哮喘症。一旦准妈妈患上哮喘,就会影响到腹中胎儿,还会增加分娩过程意外情况的发生率。

3.突出反应

一般情况下,吸入甲醛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皮肤刺痛、头晕、目眩、无力、恶心、干呕、咽痛、胸闷、眼痛等情况;吸入量过多还会出现失眠、体重减轻、记忆力衰退以及植物性神经紊乱等症状。尤其是孕妇,一旦吸入甲醛,更易受到危害。

4.致突变作用

在动物身上已经证实,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甲醛气体,极易诱发鼻炎肿瘤。并且实验证明,高浓度的甲醛气体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其致突变的影响是很剧烈的,孕妇们尤其要小心,以免影响腹中胎儿的健康。

甲醛对孕妇会造成哪些危害

1.诱发呼吸道、眼部、皮肤疾病

甲醛的刺激性强,免疫力差的准妈妈极易受到影响,患上呼吸道、眼部和皮肤疾病。不管是哪一种疾病,又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

2.缩短妊娠周期,诱发流产

甲醛中毒时产生的反应通常与妊娠反应相类似,比如头晕目眩、呕心呕吐,并且经常性感冒,容易让中毒的孕妇误以为是妊娠反应而不去理会。这样一来,长期待在含有甲醛有毒气体的房间中,准妈妈却没有察觉其危害,结果就影响到了胎儿的发育,从而大大缩短妊娠周期,严重时还会引起流产。

甲醛对婴幼儿会造成哪些危害

1.诱发婴幼儿血液性疾病

甲醛中毒已成为诱发白血病的罪魁祸首。据悉,哈尔滨血液肿瘤研究所一年收治的儿童血液病患者中,白血病患者高达80%以上。儿童本身的免疫力低下,以及吸入过多室内装修材料中的甲醛气体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2.增加婴幼儿哮喘病发病率

全球每年有10万人死于室内空气中毒引起的哮喘病, 35%为婴幼儿。在美国,患哮喘病的儿童人数占美国总人口12.4%。而在我国,儿童患哮喘的几率为2%-5%,甲醛则是患病的罪魁祸首。

3.室内污染导致儿童铅中毒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都纷纷住进新房或者经常翻新老房子,各式各样的装修材料也走入人们的生活。来自装饰装修材料中的铅构成了室内环境的新危害,成为儿童铅中毒的根本诱因。据报道,我国单北京就有20%儿童血液中的铅浓度严重超标。

装修多久的房子孕妇能入住

我国《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明确规定,室内的装饰工程应该在竣工7天后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验。这也就是说,装修竣工后至少要7天并经过空气质量检查验收合格之后方能入住。

对于孕妇来说,房屋装修后,如果验收达标,也尽量不要立即入住;如果验收不达标,即使房子装修半年以上,也不能入住。有必要等到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合格后再决定入住。

去除甲醛的方法

1.通风法

这是最为简易的方法,通过室内室外空气的流通来降低室内有害气体的含量。不少家庭在寒冷的冬天常常屋门窗户紧闭,室内的人因为缺氧脸憋得通红,空气不流通,不仅甲醛含量增加,氮气也增加,危害人体健康。

2.植物去味法

此方法也极为简便,不过只适合于中低度污染程度。根据房间的面积大小来选择、摆放植物。一般来说,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屋子可以摆放两盆及以上的植物。

3.活性炭吸附法

这种方法也算是比较廉价实用的方法。活性炭可除臭、吸毒,其原理为物理吸附,而且吸附得彻底。活性炭让人放心的是没有添加任何化学成分,可放心使用。

4.纳米技术吸收分解法

这是一种高科技的纳米吸收技术,将天然的纳米原料和一般氧化剂结合,来清除室内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其功能之强大,不仅能有效吸收甲醛,对氨、苯、一氧化碳等也同样有效。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之外,还有红茶法、化学法、纯中草药喷剂分解法等,都对去除甲醛气体有明显的作用,准妈妈不妨尝试。

哪些植物能吸除甲醛

前面谈到了植物去味法,那么,究竟哪些植物能够有效地吸除甲醛呢?这里为大家介绍几种:

1.吊兰

被称为“绿色净化器”的吊兰具有吸附毒性气体的功效,并且其养殖容易、生存能力强。此外,其观赏性极强,摆放在家里做装饰也不错。

2.绿萝

绿萝是吸收有害气体的好手,同样养殖容易、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3.芦荟

芦荟的美容功效深入人心,但它吸附甲醛的功效却鲜为人知。

4.长青藤

长青藤是去甲醛的好帮手,不过其是典型的阴性植物,不耐寒,需要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长。

除了以上几种植物之外,虎尾兰、龙舌兰、扶郎花(又名非洲菊)、菊花、秋海棠等也都能有效吸附甲醛等有害气体。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与“甲醛对孕妇的影响”相关文章
孕妈妈家居安全孕妈妈家居注意事
这3种食物影响孕妈健康
孕妈小便有这几种症状说明羊水不
在这几种情况下孕妈就不要再摸肚
这两类孕妈尽量不要左侧睡不然易
看过“甲醛对孕妇的影响”还看
影响孕妇健康15个危险行为
注意孕期化疗影响宝宝未来生育能
测试防辐射服有必要穿吗
盘点孕期用药对宝宝的危害程度
产前检查一切正常生下却是残疾宝
猜你喜欢
什么是新生儿足跟血?
新生儿呕吐的护理须知要点
宝宝败血症的表现症状
宝宝脐疝自然愈合的方法
爱生病的宝宝吃什么好?
新生宝宝长红斑该怎么办?
新生儿呕吐的2个治疗方法
导致新生儿便稀的原因
新生儿低血糖的症状与治疗法
什么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宝宝脐疝该如何治疗?
宝宝皮肤干燥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发烧时该如何进行护理?
新生儿败血症的6个原因
新生儿最常见的4大隐形疾病
导致宝宝经常感冒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婴儿患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早产儿腹泻应该如何预防?
婴儿湿疹的最佳防治措施
小宝宝生病的4种常见症状
早产儿为何容易患脑瘫?
新生儿的胎记该如何去除?
新生儿肺炎的3大预防方法
宝宝为什么会抵抗力差?
有效防治宝宝便秘的小偏方
哪些宝宝最爱生病?
哪些疾病可影响宝宝大脑发育?
新生儿胎记可引发的并发症
新生儿足跟血的基本检查项目
新生儿患黄疸的常见原因
预防早产儿脑瘫的最佳秘诀
导致新生儿惊厥的7个原因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生理现象
新生儿冬季为何易患硬肿症?
小宝宝感冒时需慎用抗生素
新生儿出生后的4大常见疾病
新生儿脐疝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婴儿母乳性黄疸的防护措施
早产儿为何易患厌食症?
母婴之间的传播疾病分析
新生儿发生高热时的急救措施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治疗方法
影响宝宝智力的疾病有哪些?
小宝宝便秘的防治方法
早产儿腹泻的原因与危害性
如何让宝宝少生病?
新生宝宝生病的症状表现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防治措施
新生儿红屁股的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