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之“痛” 如何减轻-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分娩百科 >分娩过程 >分娩之“痛” 如何减轻

分娩之“痛” 如何减轻

2016-08-17

不少孕妇都要参加分娩学习班,以期了解分娩时如何止痛。至于选择那种止痛方法,还要视分娩时的具体情况而定,医生很难预料。止痛药最好不用或者少用,但如果要用的话,都有哪些种类的止痛药供选择,这些药有什么利与弊,该如何使用呢?

止痛药分为两类:一类时使痛觉缺失,另一类是使感觉缺失。痛觉缺失是指在感觉并未完全消失的情况下达到止痛的效果。失去痛觉的人仍保持头脑清醒,但不能完全使疼痛感消失,它只是缓解疼痛。感觉缺失是指感觉完全丧失的情况下的止痛法。接受这种止痛法的人,有的会完全失去知 觉,有的只是局部失去痛感。

全身痛觉缺失是通过肌注或静脉滴注麻醉药物,使其作用于整个神经系统的办法来止痛。它可以缓解疼痛,但不使你失去知觉。这种止痛药也同其它药物一样具有副作用,如注意力不能集中、嗜睡等。这种药不可在分娩开始前使用,因为它会减缓胎儿反射和生下来后的呼吸。局部感觉缺失或局部麻醉正象牙科医生使用药物使你口腔局部麻醉一样,产科医生可以用局部麻醉法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痛苦。比如医生为了防止产妇在分娩时会阴撕裂,有时要给产妇做外阴切开术,这时就要用到局部麻醉剂。局部麻醉剂不会对新生儿造成影响,麻醉剂药效消失后,无任何副作用。

产科常用的麻醉方法:

1阴部麻醉是在即将分娩前往阴部附近注射麻醉剂。这种办法对麻醉会阴很有效,它可以在婴儿通过生殖道时减缓阴道与肛门间区域的疼痛感。这是最安全的麻醉方法之一,截止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严重的副作用。

2硬膜外麻醉也是一种区域麻醉,它使身体的下半部丧失知觉。麻醉的程度取决于所使用的药物和剂量。在行剖腹产术时,可往硬膜外使用大剂量的麻醉药物。注射时,产妇可采取坐式或卷躯侧卧式,将后背消毒后,用局部麻醉药给予小范围的麻醉,然后插入硬膜外针,通过该针穿入一根导管,拔出硬膜外针,从导管可以入小量药物,保留导管,以备下次再给药时使用。给药后要稍停片刻才能见效,这时你可能感觉舒服些,但仍会感到宫缩。硬膜外麻醉的副作用就是有的产妇会血压暂时降低,因此使婴儿心率降低。为防止出现这种问题,在注射麻醉药之前,往臂部静脉内给些液体,这时产妇应侧卧,以促使血液循环。如果刺穿脊髓,你会感到剧烈头痛,假如不予治疗的话,这种痛会持续数日或数周。如果药物进入脊髓液中,就会暂时影响到你的胸部肌肉,使你感到呼吸困难。如果药物进入静脉,你会感到眩晕。

3脊髓麻醉就象硬膜外麻醉一样,将药物注射到你的后背部下方,以麻醉你的下半身。这种方法止痛效果好,见效快,但药效仅持续一两个小时。脊髓麻醉一般只能进行一次,因此最好在分娩过程中使用。剖腹产、胎头吸引术或其它需要采取助产措施时也可使用这种麻醉方法。该法的副作用与硬膜外麻醉相同,因此处理方法也类似。

4全麻是通过药物令你入睡。如果你接受了全麻术,你就会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保持睡眠状态,感觉不到疼痛。全麻也能让婴儿处于睡眠,因此一般不用这种麻醉方法,除非是剖腹产或紧急情况下使用,例如大出血、当胃中的食物或胃酸进入你的气管或肺中,若不及时将你麻醉,有可能发生严重后果。 什么因素会影响你的痛感呢?其一是孤独。在分娩过程中你会希望有人陪伴在你的身边,从精神上给你予支持,这样会减轻你的疼痛感。其二是过于疲劳也会加重疼痛感。应该注意休息,借以应付宫缩时的疼痛。其三是心情紧张或急噪。在宫缩间歇期间注意精神放松,在宫缩时注意吸气(深呼吸)。其四是怕痛。应尽量使注意力分散,不要总是想着宫缩会如何疼痛,要多想想即将出生的小宝宝。其五是对分娩的无知。分娩前应多阅读一些这方面的书籍,多向别人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经验,参加分娩学习班等。

药物以外的止痛办法有:

1心情放松,深呼吸。

2让别人按摩或使劲挤压后背部。

3频繁变换体位。

4后背部放个冰袋。

5用网球当按摩器。

6口中吸或含上冰块,使保持湿润。

7看电视、玩游戏、听音乐等分散注意力。

8当宫缩越来越频,越来越痛时,放慢呼吸或做深呼吸,间歇期间注意休息。

9如果你感到热或已经出汗,用凉爽的湿毛巾擦一擦脸。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与“分娩之“痛” 如何减轻”相关文章
宫缩的症状真假宫缩的区别
二胎顺产好还是剖腹产好顺产疼还
产后同房注意事项产后同房的那些
顺产好还是剖腹产好顺产和剖腹产
顺产侧切疼吗侧切会影响性生活吗
看过“分娩之“痛” 如何减轻”还看
臀先露
产程迟滞
第一产程的观察和护理
孕产妇在分娩产程中的禁忌有哪些
顺利分娩必须了解宝宝的一些情况
猜你喜欢
新生儿照护5件不可信的老一辈说
正常新生儿特点有哪些
产后虚弱怎么办?饮食调理少不了
新生儿额和眼脸的色痣需要治疗吗
早产儿也会感到疼痛
新生儿乳房肿胀不能挤压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怎么做
早产三胞胎过年难团圆
看芈月传涨姿势,碎骨子(淡竹叶
新生宝宝可以吹空调吗?
新生宝宝的房间设计安全
早产儿与硬肿症
新生儿吹空调的6大注意事项
新生儿出生时会长牙吗
给宝宝洗澡须知的注意事项
秋冬交替是新生儿奶癣高发期
新生儿居家卫生安全的注意事项
宝宝多大可以喝牛奶
早产儿出生时的处理
婴儿呛奶时的护理与急救措施
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事项
妈妈带女儿去看病故意对医生说谎
新生儿尽量减少与外人的接触
早产宝宝吸氧的危害性
哪些疾病会影响新生儿智商
宝宝囟门的6种异常现象需注意
婴儿房间玩具的安全放置
宝宝老溢奶妈妈需警惕
新生儿爱攥拳拇指不伸开正常吗
宝宝奶瓶的科学消毒方法
宝宝吃玩具时该注意什么?
怎样保存吸出来的母乳
宝宝牛奶过敏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早产?
新生儿事故的注意与预防
新生儿体重越轻越要防范低血糖
宝宝洗澡时的安全指南
宝宝肚子闹脾气的常见表现与护理
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呼吸时嗓子发吱吱响正常吗
新生儿黄疸可能导致智力残疾
育婴房家具的安全选择
部分“成人病”缘于早产
培养新生儿游泳的10个注意事项
新生儿重要的生理特点
胎教故事:小猴子掰玉米的故事
助产运动练习详细注解
婴儿床选择时的安全事项
0-6个月新生儿不必急于补维生
宝宝上火身体有暗示妈妈要知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