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血管瘤-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0-1岁百科 >小儿疾病 >小儿血管瘤

小儿血管瘤

2015-03-02

什么是小儿血管瘤

 小儿血管瘤是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三个月至六个月内出现,常发生于头、脸及颈部,影响宝宝外观,2-8个月一般生长较为迅速,造成爸妈的担心。父母的耐心加上与医师密切配合,有时不必治疗就可痊愈;但具有危险性的婴儿血管瘤,如长在眼睛、咽喉、肢体末端,则需特别留意。本病是起源于皮肤血管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婴儿或儿童。多见于头、颈部皮肤,但粘膜、肝脏、脑和肌肉等亦可发生,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现,以枕部的鲜红斑痣最常见。

小儿血管瘤怎么引起的

血管瘤是发生于血管组织的良性肿瘤,主要是种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发育失常,血管发育或分化失常导致的血管畸形,一种因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产生的真性肿瘤。血管瘤虽然一般都是天生的,但每位患者的形成原因都是不同的,只有到正规的血管瘤专科医院进行全面检查便可得知。导致血管瘤发生的影响因素很多,至今尚无一个公认和肯定的说法。

一般认为父母的遗传、父母的内分泌失常、高血压等疾病、怀孕期间的环境污染或微生物感染都会影响胎儿血管发育。其中有关母亲的激素水平与婴儿血管瘤发生的相关关系研究很多,发现怀孕前服用避孕药的母亲的孩子血管瘤发生率明显增高;母亲雌激素水平与孩子血管瘤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即母亲雌激素水平高的孩子血管瘤发生机会也多。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提出:随着婴儿出生和断母乳,婴儿体内来自母亲的激素水平逐渐下降,所以导致婴儿血管瘤自然消退。也有学者根据这个理论而应用激素及雌激素受体抑制剂治疗血管瘤。

小儿血管瘤有哪几种类型

1.毛细血管瘤 早期与红色胎记外表相似,但大多数于婴儿生后半个月左右出现,生后6个月内生长迅速。高出皮肤0.3~0.5厘米,呈紫红色,逐渐变成鲜红色。2~3岁时大部分吸收。到学龄期可完全消退。

2.海绵状血管瘤 肿瘤大小及形状不规则,由扩张的血管窦和充满血流的腔隙形成,外观似海绵状。不仅见于皮肤,全身各器官均可发生,有时体积很大而且深至皮下组织或肌肉层。

3.蔓状血管瘤 是由动脉、静脉互相沟通而形成的血管瘤,比较少见。

4.鲜红斑痣 扁平而不突出皮肤,用手指按压后褪色。

小儿血管瘤的临床表现

1、鲜红斑痣:又名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样痣,表现为一或数个暗红色或青红色斑片,边缘不整,不高出皮面,压之易褪色,头颈部多见、常在出生时出现,可随人体长大而增大,发生于枕部及额部或鼻梁部者可自行消退,较大或广泛的病损常终身持续存在。

2、毛细血管瘤:又名草莓状痣,表现为一个或数个鲜红色、柔软、分叶状肿瘤,压之不褪色。好发于头颈部,通常不在出生时出现,而是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数月内增大,生长迅速,甚至可达数厘米。大多在1岁以内长至最大限度,以后可自行退化,数年内可完全或不完全消退。

3、海绵状血管瘤:损害一般较大,自行发生,在原有毛细血管瘤处发生或位于皮下,呈圆或不规则形,可高出皮面,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边界不太清楚,质软而有弹性,多呈淡紫或紫蓝色,挤压后可缩小,表面皮肤正常或与肿瘤粘连而萎缩。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生,好发于头皮和面部,可累及口腔或咽部粘膜。

海绵状血管瘤可伴有血小板减少症和紫癜,主要发生于婴儿,偶见于成人,是一种严重类型,约1/4病例死于出血、呼吸道感染或恶变。

血管瘤长哪些部位要重视

婴儿血管瘤因长在不同的部位而有不同的症状,较常发生于头、脸及颈部,影响宝宝外观,造成爸妈对宝宝外观上的担心与困扰,宝宝长大后会影响人际关系及自信心。有少数长在眼脸、鼻子及嘴巴周围甚至口腔内的婴儿血管瘤,则有可能造成宝宝视力、呼吸和吸吮等功能的障碍,若长在肛门会影响排便,一旦表皮溃烂易引起细菌感染,愈合之后比较易留疤痕,尤以发生在鼻、耳、唇的婴儿血管瘤,溃烂以后会造成组织变型,要特别注意。

女宝宝更容易得血管瘤吗

根据统计,平均发生率也在百分之零点八左右,国内每年有约一万六千个新生儿患有婴儿血管瘤,其中男女比率为一比三。

小儿血管瘤的危害

婴儿血管瘤如果诊治及时,护理得当,大部分可以完美痊愈,否则,得不到彻底治疗,产生并发症和留下后遗症,难以治愈。婴儿血管瘤部分病人发展很快,短期内可能发生危及正常组织器官功能和生命。

1. 影响美观。婴儿血管瘤发生在头面部等暴露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形象,也有的血管瘤患儿由于治疗不当或者护理不当,留下疤痕,影响美观,造成内向、自闭、极端等心理障碍,造成患儿和家长的终身遗憾。

2. 影响正常组织器官的功能。婴儿血管瘤的危害主要在于其占位性病变的病理特点,侵犯和压迫周围正常组织,从而影响功能,给患者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不便,严重者可引起残疾,曾经有过因为血管瘤而截肢的病例。

3. 生命危险。部分婴儿血管瘤的危害可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比如KM综合症,或者血管瘤生长在危险部位,均可引起生命危险。

小儿血管瘤怎么治疗

1.无需治疗

(1)新生儿斑痣 一般在数月内逐渐自行消失,无需治疗。

(2)皮内毛细血管瘤 一般无须治疗,必要时,可用化妆品掩饰,偶尔行切除。

2.非手术治疗

包括干燥法、冷冻法、摩擦法、硬化剂、低电压、电凝法、短距离放疗、激素疗法等。如蜘蛛痣可用烧红的针头刺烧肿瘤中央,效果较好。

3.手术治疗

如手术面积大,可分期手术,并可植皮。手术要在5岁前进行,以免对儿童产生心理影响。

查看全部

上一篇:宝宝咳嗽

下一篇:宝宝大便干燥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与“小儿血管瘤”相关文章
小儿多汗是为什么?
宝宝有这4种表现,该灭火啦!
宝宝麻疹来袭,宝妈该如何应对
春季婴儿湿疹该怎么办呢
宝宝湿疹时乳母应注意饮食
看过“小儿血管瘤”还看
宝宝皮肤皲裂
婴儿过敏性鼻炎
宝宝发烧对大脑有影响吗
宝宝皮肤过敏
宝宝肾炎有哪些原因呢?
猜你喜欢
早产等多种病理因素有关
新生儿呕吐最常见的原因
父母遗传给孩子的是过敏体质
防心血管疾病要从婴儿抓起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1-2%
应治疗孕妇的感染性疾病
介绍些新生儿黄疸治疗的办法
新生儿得到肠病毒的感染症状
有些新生儿患先天性耳聋
试管婴儿儿童期癌症危险增加42
当心“先心病”的各种诱因
导致佝偻病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宝宝患佝偻病的原因
预防指对已出生新生儿早期诊断
新生宝宝不受到肺炎的困扰呢?
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宝宝患上缺氧缺血性脑病怎么办?
有害物质的致畸作用敏感性最强
宝宝泪囊炎要注意早期护理
隐睾有哪些临床表现症状?
婴儿受影响的程度于致病的原因
宝宝胀气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十个常见的信号新生儿脑瘫
宝宝生长发育中的“特殊病”
在给新生儿洗澡时动作要轻柔
鹅口疮好了又复发怎么办
下次怀孕后是否还需要剖宫产
追查新生儿呼吸窘迫的原因
宝宝患溶血症该如何是好呢?
防止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
六方面需注意新生儿黄疸光疗
新生儿的父母尤其要注意
宝宝“胀气”该怎么办?
要解了宝宝何时需要输液
治疗小儿慢性泪囊炎用药物点眼
新生儿疾病都有什么特点
易让宝宝窒息的食物有哪些
梅毒妈妈在孕期经过适当治疗
怎样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产后不同体质适合的食物
剖宫产令"湿肺"宝宝增多
宝宝可能会常有过敏反应
先天性胆道闭锁5大信号
唇裂修复手术最佳时机
脂溢性和糜烂性湿疹
新生儿鹅口疮怎么防治?
哪些宝宝容易患佝偻病?
怎样及早发现苯丙酮尿症宝贝
婴幼儿期是最佳的治疗期
新生儿常见眼疾症状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