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龋-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0-1岁百科 >小儿疾病 >奶瓶龋

奶瓶龋

2015-03-02

奶瓶龋是什么

一种由婴儿睡眠时不断吸吮奶瓶而造成的龋齿,医学上称为奶瓶龋(又称哺乳龋),表现为上颌乳切牙(即门牙)的唇侧面,及邻面的大面积龋坏,牙齿患龋病后不能自愈(即不能再长好)。由于乳牙的钙化程度低,因此患龋后病情进展迅速,破坏面积广,并且治疗效果差。因此积极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奶瓶龋的原因

奶瓶龋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长期用奶瓶人工喂养,瓶塞贴附于上颌乳前牙

2.奶瓶内多喂牛奶、砂糖、果汁等易产酸发酵的饮料

3.乳牙萌出不久,乳牙的牙质薄、矿化程度差, 表面结构不成熟, 使其抗龋力弱

4.人工喂养时,哺乳时的吸吮动作不如母乳喂养者活跃

5.有的孩子喜欢长时间叼着奶瓶或含着奶瓶睡觉,而当婴幼儿人睡后,唾液分泌减少或停止、吞咽功能减弱。

6.口腔的自洁、稀释、中和作用均下降,发酵的碳水化合物便存留在口腔中,并环绕在牙齿周围,很容易发生龋齿。

奶瓶龋的特点

奶瓶龋的主要特点是:

1.主要发生在上颌乳前牙的唇面,与瓶塞贴附于上颌乳前牙唇面有关。随着时间的延续,还可波及乳尖牙和乳磨牙

2.少见于下颌乳前牙,可能与吸吮时下颌、下唇运动、瓶塞所贴附牙面的位置近舌下腺和下颌下腺导管的开口等因素有关。

3.发展较快,可较快发展为广泛性龋。刚萌出的乳牙钙化程度低,牙质软,又是多个牙齿同时浸泡在奶液里,故龋坏速度快,龋坏牙数多。

奶瓶龋初期表现不易引起家长的注意。主要是在上颌乳切牙唇面的牙颈部形成一条白垩色脱矿带,随着龋蚀的发展,这条脱矿带的颜色越来越深,范围越来越大,环绕着牙齿,使牙硬组织剥脱,最后变成圆锥状,甚至形成残根。这样,不仅使乳牙的切割功能大大降低,而且随着病变加重,会引起牙髓及牙根尖病变,这时孩子会感到剧烈疼痛或牙龈肿胀、流脓,严重的还会影响恒牙的发育。一旦因龋蚀严重无法治疗,而将乳牙过早拔除,就会扰乱乳恒牙替换的生理规律,引起恒牙萌出秩序错乱,给孩子的牙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奶瓶龋的迹象,应及早带孩子去口腔科诊治。

奶瓶龋的临床表现

最初在上颌乳切牙的唇面龈缘处出现白垩色斑点或带状脱矿,岁后逐渐向下向旁边蔓延,侵蚀邻近的牙面形成环状龋,呈棕褐色,并最终发生牙冠折断,仅留下残根。

奶瓶龋的发生不仅使乳牙的切割功能大大降低,而且随着病变加重,会引起牙髓及牙根尖病变,这时孩子会感到剧烈疼痛或牙龈肿胀、流脓,严重的还会影响恒牙的发育。一旦因龋蚀严重无法治疗,而将乳牙过早拔除,就会扰乱乳恒牙替换的生理规律,引起恒牙萌出秩序错乱,给孩子的牙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奶瓶龋的迹象,应及早带孩子去口腔科诊治。

奶瓶龋如何治疗

1、对浅龋患牙, 可采用敷药法。

用挖匙、慢钻及小砂石等去除龋坏组织, 加大前牙邻间隙, 用棉条隔湿, 于每个患牙的龋蚀部位涂擦75%氟化钠甘油约1min;1次/ 周, 1月1疗程, 3个月重复治疗; 中、深度龋患牙, 去尽腐质, 备一定洞形, 常规充填, 洞边及牙面窝沟处同前法涂擦, 预防继发龋的发生。

2、对于缺损严重的患牙,可采用树脂嵌体美容修复法。

树脂嵌体组采用了牙体预备加根管桩道预备结合, 增加了嵌体的固位性和黏结面积, 疗效明显提高。桩道深度《 根长1/ 2, 不影响乳牙根吸收以及正常替换, 成功率为90%。

a. 牙体预备: 唇、舌、咬面、切端均匀磨去1. 5mm厚的牙体, 消除倒凹, 颈缘处形成0. 5mm宽肩台。

b. 根管预备: 用P钻备出桩道, 深约为根长的1/ 2, 直径约1. 5~ 2mm。

c. 用寒天印模材取桩, 用藻酸盐印模材制取阴模, 翻制超硬石膏模型。

d. 在石膏模型上涂分离剂, 进行树脂比色, 多选用日本松风公司生产的聚合体B1 色树脂进行分层光固化塑形修复。

e. 从石膏模型上取下树脂嵌体再次光固化树脂内面, 打磨、抛光、完成桩核一体树脂嵌体。

f. 放入口内试戴, 检查就位情况, 边缘密合度, 调咬, 用玻璃子粘固粉粘结固定。

奶瓶龋如何预防

奶瓶龋重在预防,关键在于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的使用奶瓶喂养

刚萌出的牙对龋病非常敏感,为了从出生起就保护好孩子的牙齿,你和其他照料你孩子的人必须知道正确使用奶瓶喂养的方法。为了预防儿童奶瓶龋,

应遵循下列措施:

1. 首先使幼儿戒除用奶瓶吸奶诱导入睡的习惯,如果在孩子睡觉时必须使用奶瓶,只用白水!

2. 不要将牛奶、果汁或其他甜水如软饮料放入奶瓶,这些液休都含有蔗糖,会危害你孩子的牙齿。

3. 一周岁后停止使用奶瓶, 可训练用杯子喝奶, 喝完奶后可再给少量白开水。

4. 让孩子养成喝白开水的习惯,以稀释口内及牙间隙残留的奶汁而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5. 使用牙线清洁乳牙邻面,每日至少一次。

6. 孩子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家长就应开始为孩子刷牙。最好是饭后和睡觉前进行,每日至少两次。

7. 三岁以下可用清水刷牙,三岁以上可选用儿童含氟牙膏(不要选用成人含氟牙膏)。

8. 控制幼儿每次使用奶瓶的时间,一般限在10-15分钟以内,千万不要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

9. 从孩子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开始,应每隔3个月就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次牙齿。

10. 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到医院使用氟制剂,以提高乳牙的抗龋力。

二、增强幼儿体质

随着幼儿生长需要, 调整饮食成分,逐渐添加辅食, 从6个月起添加米汤、菜泥、蛋黄等辅助食物, 减少含糖食物, 补充机体营养, 增强幼儿体质。

三、注意婴幼儿口腔卫生

对奶瓶龋患儿, 家长需定时用沾温开水的湿纱布擦洗牙面3次/天, 2岁半左右的幼儿乳牙已全部萌出, 应在可接受的条件下训练刷牙, 不一定非用牙膏, 可单用凉白开水以防误食, 使其从小养成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查看全部

上一篇:奶瓶齿

下一篇:婴儿肠套叠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与“奶瓶龋”相关文章
小儿多汗是为什么?
宝宝有这4种表现,该灭火啦!
宝宝麻疹来袭,宝妈该如何应对
春季婴儿湿疹该怎么办呢
宝宝湿疹时乳母应注意饮食
看过“奶瓶龋”还看
宝宝大便干燥
婴儿摇晃症候群
鹅口疮
婴儿营养不良
奶瓶齿
猜你喜欢
孕期便秘会影响胎儿吗?
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是多大
哪两大类因素影响优生优育
手指长短与生育能力有何关系
哪些生活习惯对优生不利
宝宝睡觉时出现这种状况,有碍智
生孩子间隔短有损“老二”健康
孩子聪明与否为何在于母亲
孕前准备情绪管理很关键
这8件平常的小事,怀孕后最好不
孕前用哪些药物会影响优生
“3岁看大,7岁看老”你信吗?
家有儿子的妈妈,请别再当着孩子
小升初英语最常用的143个短语
为子宫驱寒才能迎来“好孕”
人工授精有哪些适应症?
学会选择配方奶的几大要点帮助我
三十以后怀孕真的危险吗?
孕育健康宝宝15项极其重要
五个“最佳”因素孕育优秀宝宝
优生优育与受孕时机有关吗
肥胖遗传男随父女随母
睡前故事《我的牙掉了》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怀孕
成为妈妈后,宝宝与事业你会怎么
关于遗传性疾病
预防遗传病可优化下一代
班级里前10名的孩子,都来自这
怀孕前哪些疾病必须治愈
矮个基因“传男不传女”?
疑问:高龄怀孕该注意些什么?
揭秘:靠补叶酸生双胞胎不靠谱
注意:八类女性不宜怀孕
孕中期怎么睡
高龄生育是违反自然规律
孕前用药有哪些禁忌
英国单亲妈妈压力大时常带着刚出
孕前不检查产后隐患多
纤维腺瘤最好生育前进行治疗
基因相似的夫妇易“妊娠中毒”
美国校长的9个建议,千万别等寒
遗传系数高的七类疾病
哪类肾病不宜怀孕生子
什么年龄的父母生的孩子最佳
孕前未准爸爸要远离这些场所
母亲吸烟可“遗传”给后代
孕育宝宝需有“完美计划”
孕前吃补叶酸要掌握“门道”
吃药祛痘半年后再怀孕
六种女人很容易怀上畸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