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辅食添加的8大误区-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0-1岁百科 >婴儿喂养 >婴儿辅食添加的8大误区

婴儿辅食添加的8大误区

2015-12-22

很多家长都知道,几乎所有育儿问题,正确答案都不惟一。不过,却有一些误区是众所公认的,不利于宝宝健康成长的,家长就应该尽力避免。婴儿辅食添加,作为家长直接遇到,也是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下8个误区,家长需谨慎!

婴儿辅食添加的8大误区1

误区一、母乳喂养宝宝需定时喂水世界卫生组织在《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中,建议6个月以内的宝宝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就是除母乳之外,不喂给其他任何食物或饮料,甚至不喂水。这是为何?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水分,可以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无需定时喂水。

不吃母乳、使用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也可以通过合理稀释的配方奶获得所需水分,一般也无需定时喂水。当然,这也不是一棍子打死,给宝宝喂水就是打错特错。如果宝宝出汗较多,比如天气炎热、发烧或其他原因,喂给适量的水也是必要的。

误区二、母乳喂养的宝宝不能补充维生素D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的定义中指出,“允许婴儿服用滴剂和糖浆(维生素、矿物质和药物)”。可见,补充维生素D与纯母乳喂养并不矛盾,因坚持纯母乳喂养而拒绝维生素D补充是错误的。

母乳含维生素D极少,所以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母乳喂养婴儿自出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800IU(北方)或400-600IU(南方)。为何北方与南方有所不同呢?因为维生素D主要是在阳光照射下由皮肤合成,南方的光照普遍多于北方。

有人不禁要问,配方奶粉不就含有维生素D?虽然,配方奶粉中添加一些维生素D,但其剂量不能完全满足婴儿需要,所以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也需要补充维生素D。补充多少呢?理论上,应先计算并扣除每日配方奶粉提供的维生素D,不足的部分再口服补充。

误区三、婴儿满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最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也就是说,婴儿开始添加辅食适宜时间是满6个月。过去国内建议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是误区,应该纠正。

除月龄外,宝宝体重达到出生时2倍,24小时奶量达到800-1000毫升,也可以作为添加辅食的参考。考虑到宝宝发育的具体情况,少数宝宝添加辅食时间略有提前也是允许的,但是有些家庭从3个月开始就给宝宝吃果汁、米汤等,更有甚者,在宝宝出生后不久喂黄连水、黄芩水等,这都非常错误。果汁、米汤、水等营养价值远不及母乳,过早添加会降低宝宝的营养摄入;黄连、黄芩等药物还可能有副作用。

误区四、首次辅食添加应包括蛋黄过去,蛋黄多作为首选的辅食推荐,但这其实是错误的!蛋黄中铁很难吸收,吸收率仅3%,远低于瘦肉和动物肝脏(铁吸收率20%),而且蛋黄是最容易导致宝宝食物过敏的食材之一。因此,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不应包括蛋黄,蛋黄应在7-9个月开始添加,每日自1/4个逐渐增加至1个。

根据营养协会推荐,首次正规的辅食应该是婴儿米粉。婴儿米粉强化了铁、锌、维生素等,又不容易引起过敏,是宝宝首选的辅食。果汁、菜汁等也可以早期添加,但一般不作为正规的最初辅食。肉泥、肝泥也可以在早期尝试添加。

误区五、米粥能代替婴儿米粉家庭自制米粥是一种不错的食品,但不应作为最初的辅食,也不能代替婴儿米粉。添加辅食的早期,应选用婴儿米粉,不用米粥;后期也应以婴儿米粉为主,仅辅以少量米粥。

婴儿辅食添加的8大误区2

婴儿米粉是一种营养非常丰富的配方食品,专门为婴儿设计,在大米的基础上,根据婴儿需要添加了铁、锌、钙、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B族、DHA等多种营养素,故营养价值更高,与自家熬制的米粥完全不是一回事!

误区六、婴儿辅食应追求软、烂、糊、汁状早期添加辅食时,必须是汁状或糊状,以适应宝宝的胃肠道。但随着月龄的增长,应该逐渐过渡到较软的固体(如煮蔬菜)、硬固体食物(如水果、饼干等),这样有助于锻炼宝宝咀嚼能力、胃肠消化能力等。倘若一味坚持软、烂、糊、汁,孩子吃起来固然省力,但却会使宝宝咀嚼、消化能力发育落后,迟迟不能接受固体食物,并进而影响营养素摄取。

家长需注意,辅食添加不仅为了补充宝宝所需营养,还要训练宝宝咀嚼、口手动作、消化吸收,促进其神经协调活动。这是很多家长容易忽视的。应根据月龄主动锻炼宝宝吃更大块(菜泥→碎菜,果泥→小果块→大果块,肉末→肉丸肉丝)、更硬(米糊→软米饭→米饭)、更固体(蛋羹→煮鸡蛋)的食物。

误区七、烹制辅食口感重要,要加盐加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烹制婴儿辅食时不要加盐,不加调味品,少放糖。这是因为盐、调味品和糖几乎不能为宝宝提供营养成分,还破坏宝宝稚嫩的味觉。但植物油例外,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亚麻油、核桃油等植物油能为宝宝提供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因此,烹制辅食时应使用植物油,每天大约5-10克。

误区八、婴儿吃水果越多越好很多家长误以为水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加之宝宝爱吃酸甜可口的水果,所以每天给宝宝吃很多水果,又吃香蕉又吃苹果。其实,宝宝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水果,而且宝宝胃容量十分有限,吃较多水果势必影响其他食物摄入,得不偿失。

合理的水果用量是多少?满1周岁时,每天蔬菜、水果各25-50克即可,不到周岁宜更少一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与“婴儿辅食添加的8大误区”相关文章
新生儿吃多了怎么办如何预防新生
母乳冷冻后有腥味怎么办?
二胎的母乳会比一胎的母乳少吗?
4
初乳能给宝宝吃吗初乳的营养价值
看过“婴儿辅食添加的8大误区”还看
两个月宝宝不爱吃奶
十个月宝宝食谱
奶水不足
一个月的宝宝吐奶
宝宝添加辅食
猜你喜欢
如何正确的抱宝宝?
如何预防新生儿溢奶症状?
新生宝宝出生后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婴儿头发护理需注意的事项
包裹新生儿常见的错误方法
给小宝宝护理时的10个禁忌事项
宝宝呛奶是怎么回事?
早产儿居家护理须知常识
家长须知护理5个月新生宝宝的日
家长须知护理2个月新生宝宝的日
家长护理新生儿时须知的禁忌
新生宝宝出生后24小时的基本护
早产儿的最佳护理方法
婴儿护理保健的5大要点
新生宝宝打嗝的3种拍打姿势
警觉孩子睡眠异常的情况
如何细心呵护新生儿的听力?
新生婴儿宝宝吐奶时的护理方法与
测量新生儿体温时需要注意什么?
新生儿护理的日常措施有哪些?
防治宝宝呕吐的方法有哪些?
接种给新生宝宝新衣服时须知的9
如何正确的给新生儿测量体温?
新生婴儿疾病筛选不能轻视
宝宝对牛奶过敏该如何喂养?
早产儿安全过冬的护理秘诀
宝宝溢奶的6大注意事项
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要点
别让宝宝变成“过敏儿”
家长须知护理1个月新生宝宝的日
新生儿呕吐的症状与护理
家长须知护理4个月新生宝宝的日
家长必知厌奶宝宝的护理全攻略
怎样让宝宝有个好看的头型?
新生儿出生后的护理知识
新生儿的早期感知训练方法
家长须知护理3个月新生宝宝的日
新生婴儿宝宝吐奶时的护理方法与
镜子是宝宝给的好玩具
新生宝宝护理时须知的要点
如何教宝宝走路?
新生儿冬季保暖的5大要点
防止新生儿吐奶的7个妙招
护理新生宝宝流口水的妙招
新生宝宝出生后48小时的基本护
让早产儿停止哭闹的技巧
新生儿呕吐是怎么回事?
父母常抱抱新生儿的好处
家长须知护理6个月新生宝宝的日
宝宝哭泣时的安抚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