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宝宝积痰治疗后的基本护理常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疾病 >婴儿宝宝积痰治疗后的基本护理常识

婴儿宝宝积痰治疗后的基本护理常识

2015-12-10

  积痰的孩子精神好、食欲佳,绝不是一个病孩子的样子,因此妈妈只要认真观察就一定能与急性呼吸道感染区别开来。一旦你判断孩子是积痰就不必焦急,也不必总带孩子去医院,耐下心来好好地照料他并多锻炼,过一段时间自然就会好了。

  但是,当孩子是由急性呼吸道感染导致的积痰,你就需要及时送宝宝就医。通常,经医师诊察后,居家照护首重拍痰。有效而正确的拍痰,可减缓患儿的不适及避免病情恶化。

  一、拍痰的技巧

  拍痰,即背部扣击,目的在于使细支气管内的分泌物易于排出,因为小婴儿构造上还未完全成熟,管径特小,如果有发炎肿胀,加上痰液,就可能造成阻塞。虽然有药物及蒸雾治疗的协助,但痰液还是不易松动咳出,因此要加上拍痰才有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1、次数 一天至少4次,一次至少15分钟,这是起码的要求,次数越频密,效果越好。

  2、手势 拍痰扣击时,手掌成杯状,即中空,手与婴儿背面密合并可以罩住一些空气,扣击时,产生空气振动声(如同双手中空拍手之掌击)最好,须使婴儿舒适享受拍痰治疗的快乐。

  3、姿势 婴儿的姿势是很重要的。

  (1)、趴在床上,用枕头垫着。

  (2)、趴在治疗者的大腿上。

  (3)、一般用头低脚高姿势,但要避免头部过低因脑压高而不舒服。

  4、角度要平缓,以免过犹不及。

  5、患儿脸部侧向拍痰者,以利于观察。

  6.、如果宝宝抗拒趴姿,其实坐姿、侧卧,无论右侧卧、左侧卧也可。

  二、拍痰注意事项

  1、宜饭前一小时或饭后一小时进行,为的是避免呕吐、消化不良。

  2、避免错误的位置,如中央脊椎、胸肌、腹部等处不宜拍打。并且随时注意拍痰时婴儿是否有呼吸困难、脸色苍白或发绀等情况,如果有状况应停止拍痰动作。

  3、若是较小婴儿,可用手指拍击或面罩代替手掌。如果患儿曾使用氧气或易于发绀,可以将氧气移至口鼻附近,以利持续供给氧气。

  三、拍痰的方法

  1、引流左右上叶顶部 孩子呈30度半坐卧,叩击和震动锁骨及肩胛骨间的部位。

  2、引流左右上叶前部 孩子仰卧,叩击和震动锁骨及乳头之间的部位,但左侧应避开心脏部位。

  3、引流左右上叶后部 孩子坐着前倾30度,叩击和震动脊柱两侧的上背部。

  4、引流左右下叶上部 孩子俯卧,头向下15度,叩击及震动肩胛骨尖端以下的脊柱两侧。

  5、引流左右下叶前底部 孩子侧卧,头向下30度,叩击和震动腋下以下的肋骨部分,然后转向另一侧,重复进行。

  6、引流左右下叶侧底部 孩子俯卧,头向下30度,将孩子上半身转向侧旁,叩击并震动较低的肋骨部分,然后转向另一侧,重复进行。

  7、引流左右下叶后底部 孩子俯卧,头向下30度,叩击并震动脊柱两侧的较低肋骨区,但要避开肾脏部位。

  四、背部按摩缓解积痰症状

  当病儿下呼吸道感染,如细支气管炎或肺炎时,除了传统的体位引流与背部扣击外,可使用背部穴位按摩,使病儿气管与细支气管产生扩张作用,使排痰更为容易。

  1、让病儿趴在床上(床垫不要太柔软)。

  2、先定位 找到宝宝的第七颈椎(颈向前弯曲,凸起最高处即为第七颈椎棘突)。

  3、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中间凹陷处,即为大椎穴。

  4、大椎旁1~2厘米处,即为定喘穴,针刺定喘,或按摩它,均能产生气管扩张之效果,均有助于排痰。

  5、用大姆指沿定喘、大杼、风门、肺俞穴按摩3~5分钟,即可产生良好的气管扩张作用,有助于排痰与咳嗽。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与“婴儿宝宝积痰治疗后的基本护理常识”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手足口病怎么
宝宝咳嗽怎么办宝宝咳嗽注意什么
宝宝感冒怎么办宝宝感冒注意事项
宝宝哮喘怎么办宝宝哮喘吃什么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办宝宝肋骨外翻
看过“婴儿宝宝积痰治疗后的基本护理常识”还看
新生儿大便带血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复苏
新生儿血管瘤
新生儿溶血症
猜你喜欢
葡萄胎有哪些症状孕妈妈必知
见红后多久生孕妈妈必知
孕妈妈常吃三文鱼好处多多
偏胖的孕妈妈应该这样做
孕期准妈妈最关心的是大问题
关于怀孕的十大好处你知道吗
怀孕初期需要注意的五大事项
怀孕一个月会出现哪些症状
孕期检查五大误区你中招没
关于叶酸你知道这些益处吗
胎儿太大妈妈宝宝都危险
孕期做B超会伤害胎儿健康?
女性习惯流产也许和丈夫**有关
10个孕期知识孕妈妈赶紧收藏
孕妈想要一夜好眠必须改掉这6个
哺乳期妈妈看过来不容错过的好文
宝贝在肚子里求救的信号你了解吗
孕期穿平底鞋比穿高跟鞋更伤身?
孕妇吃酱油胎宝皮肤会变黑?
警惕孕期宫缩会遇到哪些原因
孕期吃这些食物宝宝更聪明漂亮
孕期准妈妈应避免四大坏习惯
教你孕期正确的散步方法
盘点孕期这些物品值得购买
孕早期应该做到这些你了解吗
怀孕初期见红是什么原因导致
孕期准妈妈做这些宝宝会有伤害吗
怀一胎和二胎有哪些区别?
5个方法教你判断孕期胎动异常
研究发现孕妈反应剧烈宝宝越聪明
孕妈妈前三个月应注意哪些事项
教你怎样判断自己是真的怀孕?
备孕必知受精卵着床的全过程
孕期缺钙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孕妈妈五个症状猜测胎宝宝性别
通过准妈妈胸部变化看宝宝性别
孕期有这些好习惯决定胎儿智商
孕早期孕吐严重需要就医不可忽视
孕妇的睡姿为什么靠左侧呢?
孕期通过指甲预示出的问题你知道
盘点孕妈妈跷二郎腿的坏处
叶酸补过多易中毒宝宝易自闭
孕期经常卧床躺着真的有用吗
如何缓解孕妈妈的手脚冰冷
孕酮大幅度降低可致流产
孕期孕妈妈如何睡宝宝最健康
受精卵着床出现的症状有哪些
妊娠线可以判断胎宝宝性别这是真
孕期常见的肌肤问题和处理方法
五个特征证明宝宝智商高家长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