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直言不想生二孩 外媒称大人孩子都精疲力竭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中国人直言不想生二孩 外媒称大人孩子都精疲力竭

中国人直言不想生二孩 外媒称大人孩子都精疲力竭

2016-10-18

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以后,本应该迎来生育高峰,但是现实并非如此,很多人表示百思不得其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日前,据国外媒体报道称,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对此都已经精疲力竭了,于是,选择不生育二孩便是最好的选择。对此,你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参考消息网10月18日报道外媒称,1979年中国开始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中国人口的出生率也随之大幅下降。而今,党的路线又一次出现了改变。中国人口正在急剧老龄化,这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是一个巨大且迫近的负担。2013年,独生子女政策出现了松动。今年初,国家正式取消独生子女政策,希望人们能够再度忙于造人。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0月16日报道,中国各省均延长了妇女产假,将原来规定的98天延长了数月。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农村党委则推出了新口号,并将这些口号悬挂在了房屋和外墙上。

网上论坛有帖子晒出了农村鼓励生二孩的各种口号,什么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备战二孩!还有早睡觉,莫打牌,勤造孩!,不罚款,不抓人,想生二胎就生二孩!。

然而问题是,很多人不想再要二孩了。独生子女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

中国政府宣称,今年前半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6.9%,多出80万新生儿。

国家媒体甚至报道称,北京出现了婴儿潮。报道称,在首都各大医院的妇产科,人们排着长队建档、预约床位。而一些医院的产科床位甚至连明年4月份的都订满了。

然而,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王峰说,这些报道其实是具有误导性的。

王峰说,今年中国人口的出生率低于政府所设定的2016年新增250万新生儿的目标。而且即便将所有独生子女政策所积蓄的二孩需求都计算在内,人口数量也并未出现暴增的局面。

而各大医院妇产科排起的大长队也只不过是中国不堪重负的医疗系统功能瓶颈的表现罢了。今年生产的很多妇女都是过了平均生育年龄的高龄产妇,为了防止并发症出现,高龄产妇一般多听从建议到A类医院就医生产,因而造成了这些医院产科就医难的局面。

王峰说,实际上,当2013年独生子女政策首次松绑,即放开单独二孩之时,中国1100万符合规定的夫妇也只有18%申请生了二孩。可以说,民众的反应还是比较冷淡的。

王说,随着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城市的生活成本不断抬高,反过来也抑制了人口的出生率。很多人选择晚婚晚育,或者甚至不婚不育。

王峰说,从短期来看,中国人口数量有望出现上升,但从长远来看,中国的生育率恐怕不会超过每对夫妇1.5个孩子。

报道称,习巍(音)是一个9岁男孩的父亲,他说他和妻子不想再要老二了。他们的儿子每天放学后要上课外班,周六全天也要上课外班。面对社会所施加的压力,为了不落后于他人,大人小孩都感到精疲力竭了。

习与他的妻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并不认为独自长大有何不妥。这么多年来,所有人都倾向于只要一个孩子,大家都习惯了,他说。当社会所提供的资源不利、不匹配的时候,你还怎么要二孩呢?

韩晶(音)的儿子从五岁起就开始上课外班了:英语、算数、画画。只有这样,他才不会落在幼儿园其他小朋友后面。

我不想让他在上小学第一天就觉得难为情或是感到自卑,她说。她担心孩子将面对那些多才多艺,会说英语、掌握了上千个汉字或是会弹钢琴的同龄人。

三年过去了,孩子肩上的压力却有增无减:韩晶和她老公每年在孩子课外班上的花销超过了1万块钱。这不仅耗费了他们大量的精力,也耗费了大量的财力。韩晶的老公一年到头都赚不了3.5万块钱。

他们所居住的公寓太过狭小局促,容不下第二个孩子。而要想搬到较大的房子里,就北京的房价而言,他们根本负担不起。然而,不想要二胎并非完全出于经济原因:韩晶说他们已经把所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儿子身上,真的是精疲力竭了。

看到孩子所面临的诸多压力,我感觉很不好,因此我不想再生一个,让他再来经历这一切,她说,他太累了。我们也太累了。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承受不起再要老二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与“中国人直言不想生二孩 外媒称大人孩子都精疲力竭”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中国人直言不想生二孩 外媒称大人孩子都精疲力竭”还看
新生入园,家长十三忌(转给家长
最伤孩子胃的8种行为,大部分家
《开学第一课》重量级嘉宾为大家
国家新增3项福利,生二胎也能“
孩子的智力在3岁之前就确定了
猜你喜欢
幼儿园老师神总结,看孩子穿什么来上学,就知道孩子妈在不在家!
中国航天日——给孩子从小培养一个航天梦
孩子犯错后,父母的第一反应影响他一生
5岁小女孩双脚被卡旋转门,家长春节出行不可大意!
中国女排代言作业帮直播课,点亮少年的中国梦
提升专注力,学习能力是关键
还再给宝宝戴手镯?这些危害,能让你肠子都悔青
美国人的动物保护主义
防疫期间孩子宅家 这些安全隐患要警惕!
孩子过分依恋父母应该怎么办
给孩子买鞋,千万别陷入这4大误区!真会害了孩子!
宝宝为什么不爱运动 这些原因家长要清楚
为什么8岁以下儿童并不合适玩滑板
家长注意儿童佩戴太阳眼镜需注意4件事情
夫妻年过四旬,长子22岁,还想生个二胎,网友回复:想生尽情生!
不满爸爸夸“别人家的孩子” 13岁男孩留书离家出走
为什么女人生孩子,都要被“剪一刀”?
360智能摄像机云台AI版标准款上市:2K画质,随时看家
扁平足是有机会矫正的 你给孩子买对鞋了吗
宝宝吃10个馒头都不如它营养,补铁补锌还补脑
“学习能力”到底是什么? 《认知天性》这本书帮你提高智商
专注力差就是感统失调吗?
“四男童被埋” 事故责任根源到底是什么
疫期孩子看牙成难题有些牙病可缓缓 这些牙病等不得
儿童扁平足危害多,千万要警惕
别把亲子阅读仅仅当成学前识字课
想做试管婴儿的准妈妈注意了,这几项备孕工作要做好!
孩子发脾气,这位妈妈一个动作就搞定了!
婆婆欲当奶奶却拼二胎,儿媳陪产听到医生报喜,愤然离开
您孩子的学习属于哪种优势类型?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
这50个吓坏妈妈们的宝宝问题,每个都不用担心!
缺失实践智力可能会扼杀天才
姐弟相依为命,弟上大学时姐突发车祸身亡,一封遗书揭露车祸真相
禾莯食物净化机重现海洋自净作用,保障复工饮食安全
让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
握笔器已经成为了小学生的新宠,小孩写字用握笔器好吗
专家提醒:居家隔离须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疫情期间更要做好家庭教育 给父母4个建议
这可能是过年唯一让孩子感到没有压力的事了
14个故事14个道理,敬佩这位爸爸的育儿之道!
孕期用这样的方法居然可以让胎儿和爸妈有很好的互动?
性教育的最大谎言:等你长大就懂了!
疫情过后,当心孩子成假期“宅娃”
好习惯影响未来 宝爸宝妈该怎么办
宝宝美食:既当零食又当主食,小小一个慢慢啃!
线下教育机构关门潮,如何不让课时费打水漂?
宝妈做个头发捯饬自己却被宝爸怒骂败家,宝妈怼一句宝爸哑口无言
宝宝什么时候该用枕头?定型枕有没有用?头型该怎么睡?
面对宝宝睡眠问题,父母的做法
春暖花开,是时候要教孩子学骑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