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虐童案引关注 敲响儿童保护警钟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华裔虐童案引关注 敲响儿童保护警钟

华裔虐童案引关注 敲响儿童保护警钟

2016-03-23

家长们都非常爱护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很难把握其中的一个度,稍不留神就会酿成惨剧。尤其是近几年,华裔家庭悲剧频频上演,日渐引发大家的关注。也让大家意识到华裔儿童权益迫切需要得到保障的重要性。

华裔虐童案引关注 敲响儿童保护警钟1

当地时间15日晚,当纽约市警方拿到尸检报告时,24岁的华裔妈妈李琳终于承认自己将2岁的女儿溺毙在家中的浴缸里,等待她的将是二级谋杀罪、过失杀人罪、危害儿童罪等指控。事件一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在痛惜小女孩无辜生命逝去的同时,也陷入了对海外华人儿童保护的思考。

虐童案敲响儿童保护警钟

事件发生在纽约市布鲁克林的二层楼公寓中。当地时间13日晚上8时,华裔母亲李琳正在为2岁的小女孩洗澡,只因女孩刚刚尿裤子,盛怒之下的华裔母亲便把女孩的头按在水里以示惩戒,最终致其溺毙。据了解,女孩的父母为福建移民,母亲李琳为全职太太,父亲从事餐馆兼职工作,工作并不稳定,而这名2岁的小女孩也刚刚从中国回到父母身边。据报道,李琳本身也有一段悲惨的童年。虽然李琳童年的悲惨经历或许给她造成了心理阴影,然而李琳亲手杀死自己2岁女儿仍是不可原谅的罪行。

无独有偶,同样在布鲁克林47街相隔不远处,一名39岁的华裔女童母亲邱慧在3月4日被警方逮捕,因为长期虐待9岁女儿而被指控9项罪名。

两次华裔虐童案件一经报道,华人社区哗然一片,纷纷通过媒体谴责这两个女子,认为她们心如蛇蝎,虎毒不食子,怎忍心连自己亲生女儿都不放过。然而事实上,家暴问题普遍存在。据美国卫生与福利部(HHS)2014年公布数据显示,美国因家庭暴力等原因被虐儿童中,约44%是白人,约21%是非裔,约23%是西语裔,亚裔和原住民仅占极小比例,华裔社区家暴问题绝非最典型。

据报道,在纽约市儿童福利和保护局工作超过28年的罗淑华表示,纽约市每年都会收到将近5万个儿童虐待相关的投诉,而华裔家庭的案件比例占总数的3%。罗淑华呼吁,华裔民众应当更多关注儿童福利保护法,避免过失杀人造成骨肉分离的家庭悲剧。

华裔家庭缘何悲剧上演

中国传统文化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华裔父母的教育观念。在传统的亲子关系中,父母与孩子并非独立与平等的关系,而是处于支配与附属的地位。父母常常将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物,而非独立的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丽媛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当冲突出现时,华裔父母往往不会基于互相尊重的立场去考虑孩子的感受,而寻求更加粗暴的方式去迫使孩子顺从。与此同时,在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华裔父母更容易采用体罚等教育方式。特别是近年来,海外虎妈狼爸教育成为一种育儿时尚,打骂教育成为父母望子成龙的捷径。当严苛的度掌握不好时,常常酿成无法挽回的惨剧,用心良苦的父母也只能自尝恶果。

也有专家指出,棍棒教育的传统观念并不能完全解释华裔父母的家暴行为,家暴本质上是父母的情绪宣泄方式。由于隐蔽的家庭环境与孩子较弱的反抗能力,他们往往成为华裔父母最容易控制与攻击的对象。当压力无处宣泄时,孩子成为父母的情绪处理器。周丽媛分析说,家暴行为往往是祖传的,纵观儿童家暴事件,在长期耳濡目染下,家暴行为内化为孩子的部分人格。采用打骂教育的父母大多小时候也被如此教育过,比如案件中的华裔母亲李琳,从小受到继父母打骂的经历也让她使用了相同的教育方式。

除此以外,文化的差异、社会的融入与海外经济压力让华裔父母承受更多的精神负担,华裔家庭亲子关系更加脆弱。海外生存压力比较大,遇到一些困难,比如离异,发泄的途径跟国内不一样,西班牙华人徐先生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很多动手打孩子的父母大多都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很容易将自己的怒火发泄到无辜的孩子身上。同时,华人交友圈相对封闭,华裔虐童行为往往隐蔽而持久,只有当恶性事件曝光时才会引起华人社区的注意。

家暴来袭,华裔儿童权益何以保障

毋庸置疑,华裔父母与孩子都是家庭暴力行为的受害者。父母不可能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即便有孩子死亡的情况,也可能是父母不愿意看到的,西班牙华人徐先生解释到。华裔儿童权益的保障需要华人家庭与社区共同的努力。

和谐的家庭亲子关系需要父母认识到自身人格的缺陷,让父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以完善的人格对待孩子。周丽媛补充到,教育父母是个长期的过程,一般父母不认为打孩子有问题,更不能认识到自己的人格缺陷。同时,她认为孩子建立起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至关重要,如果孩子从小就有足够的法律意识,也未尝不是最好的自我保护。

解决家暴问题,华人社区的帮助也尤为重要。澳大利亚华人心理咨询师陆玮称,家庭与生活的压力是移民现实存在的问题,焦虑、抑郁等情绪如果发展到极端,容易引发刑事案件。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应该主动寻求社区和朋友的帮助。华人社区也可以举办一些法律普及活动、亲子座谈会等,来帮助海外的华人父母强化对自我行为的控制。(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与“华裔虐童案引关注 敲响儿童保护警钟”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华裔虐童案引关注 敲响儿童保护警钟”还看
惩治幼师虐童如何出招?
香港明年将有超过四百所幼儿园提
沈阳24家幼儿园被查处六大卫生
公安部“团圆”系统发布孩子找回
十三五儿童规划审议:不满6周岁
猜你喜欢
颜色的喜爱会影响宝宝性格发展
父母不可以让宝宝有说谎的心理
宝宝的性格倔强并非是缺点
孩子喜欢交朋友妈妈需要帮忙吗
宝宝做事情总是慢吞吞如何是好
孩子的牙疼会导致性格抑郁
家长该如何防治儿童自闭症
爸爸妈妈担心宝宝幼小衔接
可用饮食治疗小孩自闭症
妈妈如何培养宝宝的快乐性格呢
如何让孩子不再说谎
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呢
孩子任性父母要如何巧妙应对
宝宝的性格是否会随季节而变呢
父母需如何培养宝宝的正直品质呢
宝宝的性格孤僻与羞涩是否有关系呢
关注了解宝宝对大人的不同态度
宝宝变的孤僻和选保姆不好有关系吗
环境可以塑造宝宝的性格
关注宝宝的性格是否随季而变呢
是什么原因让孩子爱说谎
宝宝性格的形成是从听大人话开始
孩子喜欢的颜色与他的性格
宝宝动作缓慢的原因是什么呢
了解宝宝性格偏差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的快乐性格需要如何培养
爸妈如何对待宝宝烦躁不安的情况
爸爸妈妈需改造宝宝消极的性格
宝宝喜欢和父母顶嘴怎么办呢
父母需如何满足宝宝的独立感呢
需要让宝宝学会和人交往的性格
父母需要培养宝宝乐观的性格
千万别让孩子成为大话精
爸爸妈妈如何对待宝宝孤独症
教育宝宝不可有婆婆妈妈的性格
如何教宝宝自我认识
孩子在三岁前需要纠正的性格
批评孩子一天不要超过两次!
宝宝见了外人不愿意打招呼
父母哪些行为会导致孩子任性
没有两个完全相同性格的宝宝
爸爸妈妈应该教会宝宝有个坚强性格
父母应该怎么面对内向宝宝的性格呢
母爱的错位让宝宝有怎样的性格
怎样给不同性格特点的宝宝挑玩具呢
父母该如何塑造孩子的性格
对于宝宝的性格应该因材施教
母亲的情绪会影响到胎儿的性格吗
性格内向的宝宝对外界的事物很敏感
利用故事可以矫孩子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