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没有目标最终走向自暴自弃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没有目标最终走向自暴自弃

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没有目标最终走向自暴自弃

2015-12-16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今社会上最普遍的问题,国家忧心,父母担忧,但是在短时间之内,仍然是不能彻底解决得了的。因为,长期的留守对于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因为缺乏父母么的关爱,使得他们渐渐的失去了最未来的憧憬,只是日复一日的干着枯燥无味的事情,很多孩子最终会走向自暴自弃。对此,小编真心的希望社会各界多给予这群可怜的孩子们一点关爱,家长们真心的为孩子们考虑考虑,别让他们在留守的边缘苦苦挣扎了。

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没有目标最终走向自暴自弃1

17岁的农村姑娘李芳(化名)失踪了。

在新疆打工的父母赶回家发现,刚上小学的儿子已经饿了几天,厨房和卧室许久未打扫,一片狼藉。

夫妻二人最终在北京一家小饭店找到女儿。靠洗盘子谋生的女儿看不出悔意,被父母拖回甘肃农村老家时,她一遍遍地强调:再给弟弟做一年的饭,我就出去打工了。

东部农村一个10岁的男孩提起父母扭头就走;华中某村上小学的女童直言父母是多余的;一对在外打工的父母回到西北农村老家,劝说儿子回校上课,话没说完母亲就挨了儿子一耳光

这些故事,都与《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年)》(以下简称《白皮书》)有关。今年,公益组织上学路上对山东、云南、甘肃等6个省(区、市)的农村儿童心灵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发布此《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在总数达6100万的留守儿童中,15.1%的孩子一年没有见过父母,4.3%的孩子甚至和父母已有一年没有联系,留守儿童的烦乱指数和迷茫指数都比非留守儿童高。长久缺失亲子交流,他们孤独、敏感、自卑,对前途不明确甚至感到悲观。

只让孩子吃饱穿暖哪够?没有亲子教育和情感支持,整个家就像个空壳,亲子关系早已是有名无实、岌岌可危了,孩子和父母都很危险。《白皮书》的编撰者、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李亦菲说。

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羞于和孩子聊自己的工作,他们缺少自信,不知道该聊什么,只能用盘问式的口气一次次关心孩子的学习

被父母找到之前,李芳已近一年没见到他们。

他们把我当什么,现在凭什么管我?她向特地前来调研的摄影师刘飞越,盘点起了父母的种种罪状:对自己不闻不问、一年到头也见不到人、好几个月连个电话也没有

镜头里,李芳语气冷漠,像是在谈论两个陌生人。

在刘飞越的调研中,类似的场景并不少见。李芳老家邻村的三姐妹也是留守儿童。她们和爷爷一起生活,父母都在浙江一带打工。一天晚饭后,母亲打来长途电话,问大女儿是否想自己。

正看电视的女孩不假思索:不想。

咋说话呢?一旁的爷爷忍不住嘀咕。

想。

电话那头的母亲干笑了几声,改口道:那让妹妹接电话吧。

大女儿像是如释重负一般,把手机扔给了刚上小学的二妹。结果妹妹摇摇头,意思自己不想接。

不到两分钟,电话挂了。

这是几个月来母亲打来的唯一一个电话。10岁的大女儿满不在乎道:问来问去都是那些东西,没什么意思。

孩子对父母的冷漠,引发了研究者的思考。父母和孩子的话题贫乏得可怜,无外乎是问成绩、问吃饱穿暖。根本原因是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一点儿不了解孩子的情况,更谈不上什么亲子互动。李亦菲理解孩子的表现,这种模式化、盘问式的交流谁会喜欢?

这名学者认为,究其原因,在于父母的工作性质。留守儿童的父母多在外从事体力劳动,不体面。不体面的工作意味着歧视和价值认同的缺失,他们缺少自尊,在孩子面前不自信。所以他们不知道能聊什么,只能一遍遍叮嘱孩子要好好学习。无形中,留守儿童对自己的成绩非常在意,成为一种持续的压力。

懂事一点儿的孩子清楚一件事,他们的父母非常在意自己的成绩,甚至最在乎的就是分数。李亦菲说,归根结底是这些父母都不想孩子再走他们的老路。

《白皮书》统计显示,69.2%的留守儿童不知道父母在外所从事的工作,留守儿童对自己成绩不满意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

这样的交流,注定只会让孩子和父母越走越远。刘飞越回忆道,孩子接电话时难得微笑,反倒是常常露出一种冷漠和应付的表情。在他的镜头中,有男孩听到父母打来电话,头也不抬继续打游戏,更多的孩子接了电话,满口嗯还行知道了,再无其他。

一个13岁女孩因为埋怨母亲离婚后远走,最近几年已经很少和妈妈通电话了。调研人员问她:你妈妈现在在哪儿、做什么工作你知道吗?

女孩平静地回答:可能在北京吧,没准儿已经死了。

会说出这样的话,可以想见她对家庭的概念已经淡薄到何种程度。李亦菲叹息道,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与隔阂越积越深,亲子关系中的情感互动和支持或已崩塌。

太多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教育,这让他们没有人生目标也养不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最后几乎只剩一条路自暴自弃

回到老家,李芳没再去上学。她每天给弟弟做早晚两顿饭,剩下的时间跟着村里的人上山挖树苗,一天挣30块钱。

这个17岁的女孩至今没有小学毕业。刘飞越问她以后想干什么、有没有什么理想,李芳的眼神里没起一丝波澜,思考了好一会儿:不知道。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与“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没有目标最终走向自暴自弃”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没有目标最终走向自暴自弃”还看
初中生遭“民主投票”强制退学看
千篇一律大同小异?“高考体”拷
公办幼儿园招生忙坏家长凌晨两点
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开放?国务院智
广州水泥锥:有钱筑水泥锥,无钱
猜你喜欢
如何调整孩子输不起的个性
6-12个月宝宝的居家安全防范措施
孩子的任性习惯该怎么解决
未成熟主体“可塑性强”的特点
教育时不要轻易改变孩子的个性
宝宝意外烫伤 五步急救法
如何对儿童气质进行分类
锻炼孩子锲而不舍的品质
魅力的作用是让人们彼此关注
这样培养孩子无限的可能性
养成教育宜早不宜晚
让孩子在一切行动面前拿出自信
孩子是什么时候学会欺骗的?
与朋友相处要为对方留面子
培养孩子亲近自然亲近土地
正确应对孩子的完美敏感期
谨防“误吸” 影响宝宝健康
人的行为习惯是个性最生动的表现
对待孩子也要注意诚信
夏日宝宝活动细节——家庭篇
孩子的言论自由与集会自由
其实孤独是成长的必修课
不要夺去孩子的挑战精神
这样教育孩子不要轻言放弃
这样教育能使孩子更乐观
幼儿园儿童心理教育的两种方案
幼儿心理教育要注意遵循的原则
让孩子成为一个勇敢独立的人
为儿童清除三大室内污染源
声音可以塑造人的形象
怎样培养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感
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害羞
幼儿园进步主义教育和行为主义教学法
游戏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活动
别让优越的家庭条件害了孩子
儿童应该拥有更多的权利
孩子离家出走家长如何应对
幼儿园教育的课程方案面面观
如何让孩子面对公平的问题
家长要重视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
帮助孩子发展利他行为制定的计划
如何让孩子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1-3岁宝宝的居家安全防范措施
长时间开空调 污染最伤孩子
这样能够教出乐观的孩子
学习都学不好,怎么谈得上优秀呢?
家有宝宝不宜栽种哪些花草?
儿童教育的心理学小常识
在运动中教育孩子没有什么做不到
别让窗帘隐患威胁孩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