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现有3100余所"麻雀学校" 去留问题引社会关注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甘肃现有3100余所"麻雀学校" 去留问题引社会关注

甘肃现有3100余所"麻雀学校" 去留问题引社会关注

2015-12-11

麻雀学校的现象处处可见,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孩子教育的关注度也就相应的变高。很多家长将自己未实现的学习梦想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能够接受到好的教育,走出大山,去感受外面的世界。所以家长们想尽各种办法将孩子送进城里上学,渐渐地,农村学校的生源一年不如一年,面对农村缺乏生源的现实,教育部门也逐渐的放弃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教学质量越来越差,来上学的学生也就越来越少,如此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在甘肃省,10名学生及以下的学校有3100余所。这样的小学,被称为麻雀学校。在这些学校,师生们的生存现状如何?小规模学校的未来,是撤并还是留下?怎样才能让孩子们享受较高质量的教育?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冬日的操场上,草已枯黄。旁边的两排平房就是校舍,而其中一排房子早已空置下来。虽然是上课时间,却只能听到几个孩子稀稀落落的读书声。在这个地处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的徐家村小学,两名教师、12个学生,就构成了学校的全部。像这样规模小、人数少的村办小学,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麻雀学校。据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介绍,在甘肃省,10名学生及以下的学校有3100余所,而100人以下的有9104所。

【现状】

农村生源连年缩水,催生麻雀学校

农村学校生源的连年缩水,正是导致各地不断出现麻雀学校空壳学校的主要原因。而麻雀学校的存在,也给师生们带来了不少的烦恼。

泾川县红崖湾小学的高攀老师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严肃且沉默。和他一起坚守在这所13人学校的,就只有于校长了,而两人有着几十岁的年龄差距。

学校没有食堂,记者遍寻于校长的宿舍,只在电灶旁发现了三四个不新鲜的西红柿,几瓣蒜,一袋面粉以及油盐酱醋等基本的调味品。刚来这里时,最难适应的就是吃不好。高攀说,因为走山路不太方便,他基本一周只会去一次城里,蔬菜很难保存,基本上天天吃面,配着咸菜,或者熬点粥。

在高攀讲课的教室里,坐着6个孩子。一年级和二年级的都有,这样复式教学的特点在于动静结合,我轮流着教,每边持续几分钟。高攀说。

你喜欢学校吗?面对记者的问题,这个调皮好动的男孩突然害羞了,扭过去不敢看人,但使劲儿点了点头。我们这样小学校的娃娃,和山下的娃娃区别还是挺明显的,性格内向腼腆,见识世面的机会太少。于校长说。

社会化的生活,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孩子也需要同学、课堂氛围和学习参照系。如何能让师生们享受到校园生活本该拥有的热闹呢?王嘉毅对此很忧虑。

【矛盾】

留下村小,教学质量低;撤并学校,家长不答应

据当地教育部门负责人介绍,教育布局调整以来,主要是将农村学生极少、办学条件较差的中小学撤销,并入乡镇中心学校。而黑河小学所在的泾川县太平乡,在几年内已经陆续撤并了7所生源极少的村小。此前被撤并的陈家湾小学,生源已经缩减为零了。

站在黑河小学被褥整齐的学生宿舍里,记者不禁有了疑问:同麻雀学校相比,山下的标准化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更好,能不能把孩子们集中到山下来上学?

噫!这学校可不能撤掉!蹲在龙王桥小学门口等着接孩子的一位老大爷,一听这问题就急了,噌地站了起来,旁边的几位家长也纷纷围过来。

在家长们看来,最大的不便还是路途变远。一位家长算了笔账,虽然龙王桥小学离最近的中心小学仅有两里路,但她每天得3次往返接送孩子,相当于一天要多跑十几里路,太麻烦!

家长的观念,似乎成了撤并学校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据当地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麻雀学校的学生里,八成以上都是留守儿童。老人们毕竟年龄大了,走山路接送孩子还是有点吃力。龙王桥小学的张校长很无奈。

这些开在家门口的麻雀学校,虽然方便了学生就近入学,但教育质量水平整体偏低,优秀的教师资源难以沉下去,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受掣肘等问题依然突出。

【对策】

联校走教、投入现代化教学设备,推行寄宿制改革

我个人认为,从整体来看,如果麻雀学校大量存在,对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是不利的。王嘉毅认为,小规模学校的数量应该逐渐减少。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趋势。

但从短期来看,为了保障 麻雀学校的教学质量,解决其教师队伍结构性不均衡的问题,当地从去年5月开始实行联校走教制度,通过音体美专业教师的走教,激发麻雀学校新的活力。

记者来到仅有52名学生的泾川县党原乡城刘小学时,走教老师王小娟和孩子们一起举办的森林音乐会已经开场了。在充满韵律感的音乐中,孩子们或扮成小青蛙,或扮成小蝴蝶,在王小娟的指挥下,用手中的乐器欢快地敲打着节拍。工作量确实增大不少,但这些朴实的孩子们认真的眼神,总会让你有坚持下去的动力。王小娟告诉记者。徐家村小学的校长赵怀生告诉记者,土著教师会在走教老师上课时,蹭课学习教学经验。

为了支持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甘肃将在全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的乡村中小学、幼儿园,让教师在享受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补贴200至600元基础上,每月还能领取不低于300元的生活补助。

而在联校走教也走不进的大山沟,在2013年甘肃省就实现了数字化教育资源全覆盖,将多媒体教学方式送到边远山区。

对于未来,王嘉毅提出了更大胆的畅想,是否能对目前的学制进行改革?我们现在的义务教育实行6+3的学制,那么能否在一些边远地区试行3+6的学制?也就是说让孩子从一至三年级,在家门口的小规模学校上学。等学生到四年级时,再统一集中到乡镇的中心学校寄宿,或者走读。

在王嘉毅看来,推行寄宿制改革,或许是解决麻雀学校办学质量不高、学生社会化程度偏低的一个积极尝试。寄宿,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完全放手了。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学校、教师、社会任何一方的参与。毕竟,一切都为了孩子的未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与“甘肃现有3100余所"麻雀学校" 去留问题引社会关注”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甘肃现有3100余所"麻雀学校" 去留问题引社会关注”还看
惩治幼师虐童如何出招?
香港明年将有超过四百所幼儿园提
沈阳24家幼儿园被查处六大卫生
公安部“团圆”系统发布孩子找回
十三五儿童规划审议:不满6周岁
猜你喜欢
四个小妙招,轻松告别产后肚
孕期喝水有讲究,孕妈妈们知道吗?
在幼儿园不易被欺负的孩子,有哪些特征?
中考765分学霸军训中暑离世!悲剧给千万家长敲响警钟
宝宝出现秋季腹泻时,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
北京中小学首批学生开学 涉及中小学59万人进校园!
孩子感冒发烧,家长要学会分辨是不是肺炎球菌感染
坐月子到底坐多少天?大部分人都回答错了
4个月女宝因接种疫苗致残,6种“亦正亦邪”的疫苗需要关注
婴儿吃维生素AD有技巧,你给宝宝吃对了吗?
成都通报幼儿园师生发热腹泻事件
新生宝宝屁屁上有青斑,真的是蒙古王子转世吗?
这种辅食老人们经常给孩子吃,没营养还会伤害孩子
孩子这3种信号说明到了猛长期,一定要抓住
家长这2种错误的行为,是在消磨孩子的“天赋”
女童滞留电梯找家长时坠亡 家长须教给孩子的安全求助信息
开学准备:开学第一个月要抓紧培养地5种能力
宝宝上火了?试试这款三豆汤吧
当宝宝从医院回家时,屋里的这些东西一定要清理掉
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常见的几个误区,看看你做过吗?
孩子午睡时间是越长越好吗?
恶露期这几件事要放心上,不然后果很严重!
幼儿园里一个月1000元的伙食费,引发家长强烈不满
小班幼儿常规差,最佳培养方案在这里
国家“催生”,不愿意生孩子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多
澳洲第二次疫情爆发 因墙上涂大便的熊孩子引发的...
秋季如何给孩子护肤
白露到了,你得给孩子这么吃
带生僻字的新生名字难坏老师,家长取名需要慎重
家长们注意了,幼儿园衔接没做好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疾病
开学季即将到来,你的宝宝开始公交安全教育了吗?
用药不当 3万儿童陷入无声世界,家长们对孩子谨慎用药
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教育内容
北京中小学下周开学 这些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开始查了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宝宝睡得好不好?
大头儿子就一定聪明吗?小心是得了这种病!
给宝宝添加辅食,这两类千万别错过!
怎么给孩子补铁?几个食谱送给你
哺乳期妈妈们注意了,这几种食物要坚决说不!
唐嫣母爱满满首次晒女儿玩具 当妈妈的幸福感爆屏
奶粉结块了之后还能不能喝?听听专家怎么说
给宝宝多吃些这两种食物,宝宝聪明长得高
早教班、兴趣班怎么选?是否必须上?
怎么判断母乳的质量好坏?其实看宝宝的表现就知道了
断夜奶指南:宝宝安睡一整夜宝妈睡好一整觉
这几种情况下,宝宝睡得太香并非好事
妈妈背患病儿子一路读到清华博士 为母则刚伟大的母爱
花季少女洁身自好却未婚先孕, “一碰就怀孕”女生要注意了
男孩子应该怎么教育?请家长记住这几点建议
这几种类型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更受老师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