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现有3100余所"麻雀学校" 去留问题引社会关注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甘肃现有3100余所"麻雀学校" 去留问题引社会关注

甘肃现有3100余所"麻雀学校" 去留问题引社会关注

2015-12-11

麻雀学校的现象处处可见,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孩子教育的关注度也就相应的变高。很多家长将自己未实现的学习梦想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能够接受到好的教育,走出大山,去感受外面的世界。所以家长们想尽各种办法将孩子送进城里上学,渐渐地,农村学校的生源一年不如一年,面对农村缺乏生源的现实,教育部门也逐渐的放弃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教学质量越来越差,来上学的学生也就越来越少,如此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在甘肃省,10名学生及以下的学校有3100余所。这样的小学,被称为麻雀学校。在这些学校,师生们的生存现状如何?小规模学校的未来,是撤并还是留下?怎样才能让孩子们享受较高质量的教育?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冬日的操场上,草已枯黄。旁边的两排平房就是校舍,而其中一排房子早已空置下来。虽然是上课时间,却只能听到几个孩子稀稀落落的读书声。在这个地处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的徐家村小学,两名教师、12个学生,就构成了学校的全部。像这样规模小、人数少的村办小学,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麻雀学校。据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介绍,在甘肃省,10名学生及以下的学校有3100余所,而100人以下的有9104所。

【现状】

农村生源连年缩水,催生麻雀学校

农村学校生源的连年缩水,正是导致各地不断出现麻雀学校空壳学校的主要原因。而麻雀学校的存在,也给师生们带来了不少的烦恼。

泾川县红崖湾小学的高攀老师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严肃且沉默。和他一起坚守在这所13人学校的,就只有于校长了,而两人有着几十岁的年龄差距。

学校没有食堂,记者遍寻于校长的宿舍,只在电灶旁发现了三四个不新鲜的西红柿,几瓣蒜,一袋面粉以及油盐酱醋等基本的调味品。刚来这里时,最难适应的就是吃不好。高攀说,因为走山路不太方便,他基本一周只会去一次城里,蔬菜很难保存,基本上天天吃面,配着咸菜,或者熬点粥。

在高攀讲课的教室里,坐着6个孩子。一年级和二年级的都有,这样复式教学的特点在于动静结合,我轮流着教,每边持续几分钟。高攀说。

你喜欢学校吗?面对记者的问题,这个调皮好动的男孩突然害羞了,扭过去不敢看人,但使劲儿点了点头。我们这样小学校的娃娃,和山下的娃娃区别还是挺明显的,性格内向腼腆,见识世面的机会太少。于校长说。

社会化的生活,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孩子也需要同学、课堂氛围和学习参照系。如何能让师生们享受到校园生活本该拥有的热闹呢?王嘉毅对此很忧虑。

【矛盾】

留下村小,教学质量低;撤并学校,家长不答应

据当地教育部门负责人介绍,教育布局调整以来,主要是将农村学生极少、办学条件较差的中小学撤销,并入乡镇中心学校。而黑河小学所在的泾川县太平乡,在几年内已经陆续撤并了7所生源极少的村小。此前被撤并的陈家湾小学,生源已经缩减为零了。

站在黑河小学被褥整齐的学生宿舍里,记者不禁有了疑问:同麻雀学校相比,山下的标准化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更好,能不能把孩子们集中到山下来上学?

噫!这学校可不能撤掉!蹲在龙王桥小学门口等着接孩子的一位老大爷,一听这问题就急了,噌地站了起来,旁边的几位家长也纷纷围过来。

在家长们看来,最大的不便还是路途变远。一位家长算了笔账,虽然龙王桥小学离最近的中心小学仅有两里路,但她每天得3次往返接送孩子,相当于一天要多跑十几里路,太麻烦!

家长的观念,似乎成了撤并学校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据当地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麻雀学校的学生里,八成以上都是留守儿童。老人们毕竟年龄大了,走山路接送孩子还是有点吃力。龙王桥小学的张校长很无奈。

这些开在家门口的麻雀学校,虽然方便了学生就近入学,但教育质量水平整体偏低,优秀的教师资源难以沉下去,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受掣肘等问题依然突出。

【对策】

联校走教、投入现代化教学设备,推行寄宿制改革

我个人认为,从整体来看,如果麻雀学校大量存在,对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是不利的。王嘉毅认为,小规模学校的数量应该逐渐减少。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趋势。

但从短期来看,为了保障 麻雀学校的教学质量,解决其教师队伍结构性不均衡的问题,当地从去年5月开始实行联校走教制度,通过音体美专业教师的走教,激发麻雀学校新的活力。

记者来到仅有52名学生的泾川县党原乡城刘小学时,走教老师王小娟和孩子们一起举办的森林音乐会已经开场了。在充满韵律感的音乐中,孩子们或扮成小青蛙,或扮成小蝴蝶,在王小娟的指挥下,用手中的乐器欢快地敲打着节拍。工作量确实增大不少,但这些朴实的孩子们认真的眼神,总会让你有坚持下去的动力。王小娟告诉记者。徐家村小学的校长赵怀生告诉记者,土著教师会在走教老师上课时,蹭课学习教学经验。

为了支持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甘肃将在全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的乡村中小学、幼儿园,让教师在享受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补贴200至600元基础上,每月还能领取不低于300元的生活补助。

而在联校走教也走不进的大山沟,在2013年甘肃省就实现了数字化教育资源全覆盖,将多媒体教学方式送到边远山区。

对于未来,王嘉毅提出了更大胆的畅想,是否能对目前的学制进行改革?我们现在的义务教育实行6+3的学制,那么能否在一些边远地区试行3+6的学制?也就是说让孩子从一至三年级,在家门口的小规模学校上学。等学生到四年级时,再统一集中到乡镇的中心学校寄宿,或者走读。

在王嘉毅看来,推行寄宿制改革,或许是解决麻雀学校办学质量不高、学生社会化程度偏低的一个积极尝试。寄宿,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完全放手了。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学校、教师、社会任何一方的参与。毕竟,一切都为了孩子的未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与“甘肃现有3100余所"麻雀学校" 去留问题引社会关注”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甘肃现有3100余所"麻雀学校" 去留问题引社会关注”还看
贵州女童疫苗致残案开庭法院判决
“中国少儿数字学习馆”开展啦,
被称“特殊儿童”孩子告赢幼儿园
幼儿园发公开信称男童有特殊倾向
幼儿园公开信引发官司二审定名誉
猜你喜欢
北京中小学校服迎来新时代 专属校服助孩子健康成长
儿科医生缺口扩大或将导致整个医疗体系崩溃
网爆贵阳一小学生因未完成作业遭老师猛扇耳光
精准扶贫:重庆计划投入88亿元改善农村义务教育
8岁女孩患病与世长辞 捐献器官助5人重获新生
16岁数学奇才夺金进国家队 北大清华争相录取
今天的中学语文教材你怎么看
广东多地深陷雾霾 儿童哮喘比例翻一番
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显示:近一半父亲"缺位"
安徽拟将2020年开始高考采用"3+3"新考法
中考报名在即 奈何男儿身户口信息竟为女
成都一小学校长给家长写信"倾诉"学校的那点儿事
西安13岁女孩离家出走被4名陌生男子送至救助站
安庆一小学要求学生背诵圣诞资料并需三方签字认证
学生"中了毒" 毒跑道的消毒责任谁来担
昆明多所中小学出现产假式缺员 临时补位成无奈之举
北京市教委就中小学应不应该装空气净化器作出回应
台前县清水河中心小学举办跳绳比赛丰富校园生活
四川3岁男童被拐3个月中途竟转手11次
2016第八届郑州欧亚孕婴童展邀您一起来嗨
教育扶贫移民助贫困边远山区孩子考上大学
姑父铤而走险绑架8岁侄儿做婚姻谈判的价码
武汉发布空气重污染紧急通知 学生可请雾霾假
盘点2015年最新版平安夜祝福语短信
小学组织现场观看杀年猪引热议
芈月传中数学题的正确打开方式
家长微信群里上演豪车晒娃 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无极县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活动
萌爆!Baby化身圣诞精灵
长沙杜绝以特长生名义招收文化生 彻底走出小升初怪圈
学生表演经典课本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甘肃省质监局监测出超三成儿童玩具属三无产品
家长微信群里发红包 老师左右为难不知该抢不该抢
广州某小学学生集体出水痘引家长担忧
数据显示:超六成家长关注在线课程
绩效工资方案让年轻教师干劲十足
网曝广东一女孩遭多名女孩暴力殴打以致昏倒
甘肃省2015年发放助学贷款金额同比增长11%
助学活动后大摆饭局 学生掏腰包领导享受
家庭教育中最棘手的4大难题如何解决
深圳将取消出生入户必须查验计划生育证明的规定
太阳岛雪博会拟将于2016元旦起对冰城中小学生免费
盘点留守儿童最企盼的新年礼物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之精髓
网曝江西多所小学教师交1万元整年不上课照拿国家工资
高校留情书当作业 "单身汪"古文情书能否打动靖王
教师秒变网红 讲段子编歌曲画漫画成圈粉神器
广东某学校推出无声食堂 交流纯靠打手势
山西某高校食堂挂风趣宣传标语引导学生有序就餐
小学生圣诞愿望最新出炉 爸爸发大财妈妈多陪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