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小孩入院30小时死亡 家属医院门前鞭炮泄愤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2岁小孩入院30小时死亡 家属医院门前鞭炮泄愤

2岁小孩入院30小时死亡 家属医院门前鞭炮泄愤

2013-10-09

2岁小孩入院30小时死亡 家属医院门前鞭炮泄愤1

死者的姨在医院门口点燃鞭炮

2岁小孩入院30小时死亡 家属医院门前鞭炮泄愤2

死者母亲身旁放着小孩照片和声讨书

7月17日上午10点,记者路过绵阳市中心医院,只见医院大门口有很多人围观,地上有一堆纸钱燃烧后的灰烬。记者正纳闷发生了什么情况,忽然听见旁边有人议论:“医院把人家两岁多的小孩医死了,家属在向医院讨说法”。

死者母亲:医生诊断小孩病情轻微但入院30余小时后离奇死亡

死者母亲邹小莉告诉记者:“她们是中江县永太镇人,小孩名叫刘瀚逸,今年两岁多。15日早上因发现小孩有些咳嗽、发烧,就来到绵阳市中心医院检查。医生诊断说小孩病情轻微是小问题,过几天就会好,这种情况在你们当地医院完全可以医治。我们考虑到路途遥远,就要求住院治疗。然而16日下午1:30分,离住院才30多个小时,小孩就离奇死亡了”。邹小莉还向记者反映:“入院后小孩安静不下来,在10多分钟时间里,医生就给小孩打了一针镇静剂,并口服了镇静药。用药后孩子就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直到离世。而且15日晚小孩病情加重,找医生多次找不到人,最后在护士的帮助下才找到,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等”。

医院院长:记者要采访去宣传部开介绍信与医院宣传科联系

记者随后电话联系绵阳市中心医院院长王东,向他表明身份和希望采访小孩死亡原因后,王院长告诉记者:“现在处理事情很忙,你们记者要采访去宣传部开介绍信,与医院宣传科联系”。

卫生局:事情发生后卫生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应对

17日下午1:30分,记者电话采访了绵阳市卫生局分管医政的副局长张兵,他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后,当地卫生部门高度重视,16日下午便安排绵阳市卫生局医政科何副科长亲自去中心医院调查了解情况,安抚死者家属,并陪同公安部门维持现场秩序;17日上午又安排医政科孙科长去医院现场处理相关事项。目前已将病历封存”。

究竟小孩是什么原因致死,本网将予继续关注。(记者 岳斌)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与“2岁小孩入院30小时死亡 家属医院门前鞭炮泄愤”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2岁小孩入院30小时死亡 家属医院门前鞭炮泄愤”还看
河南针扎幼儿被拘幼师负刑事责任
幼儿频繁被虐,扎到了谁的痛点?
国办发文:建立防控校园欺凌有效
幼儿园教师因学生不听话用注射器
教育部:2016年我国受助学生
猜你喜欢
孩子也需要减轻压力
别让孩子“电视中毒”
孩子不合群,亲子时间不能少
嫉妒源于哪里?
父母不快乐 孩子就不快乐
宝宝个性初步显露的样子
如何增强幼儿自信心
家长要注意的几种坏习惯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打针的心理恐惧?
孩子必须经过的阶段---反抗
怎么样让孩子在人前不害羞?
如何让孩子远离心理门诊?
儿童“穿越体”的背后
别让您的宝宝成为“心理孤儿”
老辈人带大的孩子心病多
如果您错怪孩子了该怎么办?
孩子的性格真的需要改变吗?
孩子自私多半源于父母自私
什么是儿童进食障碍?
三招教父母给宝宝讲道理
给孩子树立榜样是需要注意什么?
父母要如何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与孩子交流信任是最重要的
男孩“恋母”源于心理脆弱
别对孩子的攻击行为大惊小怪
如何让缠人娃变得独立?
如何对待多血气质的孩子?
父母要如何孩子沟通?
每天父母应该听听少儿心底梦
要如何疏导孩子的消极情绪?
儿童厌学心理
当今的社会需要什么样性格的孩子?
怎样教育孩子平时讲礼貌?
中国孩子常见的几种烦恼?
孩子们为什么总是喜欢吹嘘自己?
什么是儿童攻击性人格?
4岁的宝宝哪些行为让父母厌烦?
什么样的动画片适合自闭症孩子?
如何应对“破坏王”?
警惕儿童脑瘫引发四大心理障碍
引发亲子沟通障碍的10种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任性
孩子健康成才需要取长补短
当今孩子们面对的三种心理失衡问题
宝宝“吃醋”怎么办?
说谢谢让孩子学会感恩
五种高危性格父母要留心
父母不要轻易的拒绝孩子
什么是儿童多动症?
如何看待孩子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