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宅家” 玩游戏现象严重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幼儿“宅家” 玩游戏现象严重

幼儿“宅家” 玩游戏现象严重

2015-04-01

近日,宁波市体育局正式发布2014年度宁波市国民体质监测报告,与往年不同的是,体质监测中心去年首次单独将3-6岁的学龄前儿童列为一组对象展开抽测。结果显示:一周7天,学龄前儿童每天都参加的活动项目比例最高的竟是“室内游戏、玩耍”,其次是“看电视、录像、听广播”,小朋友们“宅”现象较为严重。在20-69岁人群中,参加过体育锻炼活动的比例为65%,而35%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参加过体育锻炼活动。

监测范围:成年人(20-69岁)

年轻的睡觉,年老的锻炼

数据显示,被调查的20-69岁人群在过去的一年中,34%的人每周体育锻炼频度大于5次,7%的人每周锻炼频度为4次,13%的人每周锻炼频度为3次,17%的人每周为2次,9%的人体育锻炼频度每月1次以上,但每周不足1次,还有4%的人锻炼频度每月不足1次。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体育锻炼频度比较分析后发现,20-39岁年龄段人群中22%的人每周只参加1次体育锻炼,21%的人每周参加2次,仅有17%的人每周参加锻炼5次以上,还有5%的人每月体育锻炼次数不足1次。40-59岁年龄人群中,46%的人每周参加锻炼在5次以上,只有3%的人每月锻炼不足1次。在60-69岁人群中,76%的人每周锻炼次数超过5次,而每月锻炼不足一次的比例仅为1%。这项数据表明,年龄的增长和体育锻炼的次数成正比。

从被调查者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来看,宁波人最爱的项目为“小球类”活动项目,其比例为15.5%,其次是“走(健步走等)”的14.6%,然后是“跑步”的14.3%。成年男、女之间在选择运动项目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男性最热衷的三项体育运动项目分别为“跑步”、“小球类”以及“三大球”项目。而女性最热衷的三项运动项目依次为舞蹈、健步走和小球类项目。

从被调查者锻炼时间来看,有49%的人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在60分钟以上,41%的人锻炼时间在30-60分钟之间,还有10%的锻炼者每次锻炼的时间不足30分钟。

改善建议:对于这一现状,宁波市体育局副局长劳金龙也提了建议,“可以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增加运动量,不要浅尝辄止,科学健身,达到锻炼效果,对自己的血液循环、心肺功能都有帮助。”

三分之一人“没时间”锻炼

监测结果显示:体质合格水平的比例为40%,另外有5%的人体质综合评价为不合格,相比上一年度,合格率提升人数比率最高。但在专业人士看来,虽然人数在增加,但深度还不够。

“体质合格并不能说明你很健康,只能说明你的身体还没有明显问题。”宁波体质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认为,合格人数增多是好事儿,但也不能过于乐观。“现在很多人健身频率不低,有些以为自己跑过了,或锻炼了,但这些方式是否科学,有没有效果?健身者并不追求。”

调查显示,在影响20-69岁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障碍中,有25%的人选择了“工作忙,缺少时间”,其次的影响因素是自身的“惰性”,其比例为14%。排名第3位的影响因素是“家务忙,缺少时间”,比例为13%。由此可见,由于“缺少时间”而影响体育锻炼的人群比例合计占到了总人数的38%,是影响人们业余参加体育健身和体育锻炼活动的最大障碍

大致情况也的确如此,昨日记者在随机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市民办卡健身也是出于跟风,但一个月算下来,自己健身也没几次。市民高小姐,平日做化妆品销售工作,“看别人健身,我也办了卡,我觉得日常健身有益健康,就去办了卡,但忙起来时,也顾不上健身了……”高小姐坦言,她去健身房,大多只是“轻描淡写”一番后,洗澡匆匆离开。

改善建议:对于这一类型的市民,体质监测工作人员建议:“平时可以多和爱健身的朋友接触,在别人的影响下,让自己养成习惯才是关键,锻炼还是靠自己自觉。”

监测范围:幼儿(3-6岁)

女幼儿体质总体好于男幼儿

往年的体质监测中,学龄前儿童并未被单独列为一组进行对比。去年,体质监测中心专门对这一群体进行了抽样调查。

此次幼儿体质测定中,男幼儿人数为503人,女幼儿为418人。通过对体重、身高、双脚连续跳、平衡木、10米折返跑、坐位体前屈、网球掷远,立定跳远等八个项目的测试,结果为:

男幼儿的体质合格率为46.1%,高于女幼儿的36.4%。男幼儿的良好率为28.8%,稍低于女幼儿的29.7%。男幼儿的优秀率为19.5%,远低于女幼儿的31.1%。在体质不合格等级中,男幼儿的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幼儿,分别为5.6%和2.9%。总体上来看,宁波3-6岁幼儿中,女幼儿的体质水平要好于男幼儿。

就此现象,记者也采访了一位专业人士,幼儿教师俞宁说:“虽然没有做过具体统计,但的确是男孩子生病请假比例要高于女孩子,尤其是中、小班的孩子。平时户外运动总体来说也是女孩子掌握得快,班上总能显现出几个女汉子类型的。”究其原因,俞宁飞认为:“一方面是女孩子生长发育早,另一方面和男孩家长过分宠爱也有关系。”

参加体育特长班仅有1.3%

在监测幼儿一周的日常身体活动情况后发现:“室内游戏、玩耍”是孩子每日参与度最高的,达到65.9%;其次是“看电视、录像、听广播”,比例为46%;“户外玩耍”仅为37%。显然,家长在安排幼儿活动时,更多的倾向于把孩子留在家里。

更令人意外的是不少家长在选择兴趣特长方面也严重“重文轻体”。仅有1.3%的幼儿一周每天都参加“体育类特长班”。84.8%的幼儿在一周当中从不参加“体育类特长班”活动。

由此可见,宁波家长给孩子选择“绘画、书法类特长班”的比例最高。

俞宁飞在教学过程中也有深刻的体会:“城市的家长特长班多给孩子选择画画、音乐;乡下的家长多喜欢算数、拼音。体育特长班,我只听说过个别家长选择过跆拳道。”

记者询问了几位幼儿园家长,给孩子选择了怎样的特长班,如何考虑的?美术专业出身的陈女士,儿子今年三岁半,现在报名特长班两个,数学和画画。

“我们不是不给孩子报体育特长班,而是孩子太小,体育特长班不收。”做外贸的王女士,女儿五岁,幼儿园中班,特长班报了两个,围棋和钢琴。小王说:“女孩子还是该有些安静的特长。”

改善建议:宁波体育局副局长劳金龙认为,“运动是孩子增强体质的捷径,要让孩子学习、运动两不误,让孩子拥有一个好的身体,从而面对今后更加繁重的学习任务。”

家长

看这里

通过对宁波921名3-6岁幼儿的每周日常身体活动情况调查后发现,一周7天,每天都参加的活动项目比例最高的是“室内游戏、玩耍”,比例为65.9%;

其次是“看电视、录像、听广播”,比例为46%;

然后是“户外玩耍”的37%。

显然,家长在安排幼儿活动时,更多的倾向于室内活动。仅有1.3%的幼儿一周每天都参加“体育类特长班”,84.8%的幼儿在一周当中从不参加“体育类特长班”活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与“幼儿“宅家” 玩游戏现象严重”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幼儿“宅家” 玩游戏现象严重”还看
积木是幼儿发展的富矿
保育员误开灯伤22名儿童眼睛园
未来5年预计新增“二孩”5万人
2016北京最大幼教展将在11
四川师范大学:培养研究实践型卓
猜你喜欢
早教教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8条建议要收藏
宝宝学说话有技巧,儿科医生告诉你10个妙招
宝宝总“见啥就咬” 家长要帮孩子顺利度过“口欲期”
未成年人打赏近200万 家长、平台、法律如何共筑监管
6类食品被国家列入黑名单,父母选择零食需谨慎
幼小衔接 衔接的是什么?
“无公害”新型毒品频出,家长们要擦亮眼睛
郭碧婷被曝怀孕后首晒近照 素颜出镜眼袋浮肿显疲惫
端午假期防溺水预警 防溺水安全教育逐条学习
夏季宝宝该不该吃“冰的食物” 注意事项要知道
兜底教育要不得,大衣哥把子女养成废人,
不能让儿童地垫沦为“毒垫” 甲酰胺对身体有害
家有爱“指挥”的小宝宝 家长要正确引导和塑造
孩子的这三种性格特质,决定他的幸福人生
孙红雷深夜查字典幼儿网分享抱孩子心得 网友:研究出哲学了
白白牺牲了七个孩子,赖宁精神还要提倡吗
酷暑天要防溺水也要防车闷 避免意外发生
新昌狐巴巴探索星球即将开业 打造新昌亲子户外研学一站式旅游度假目的地
不到年龄,这三种食物不要给孩子吃
牙齿天天刷就不用洗?洗牙的四大误区你了解吗
幼儿园小朋友的暑假 收心小攻略对付“野孩子”
暑假亲子:适合幼儿园小朋友学习的游戏(中班)
想要你的批评管用,必须避开几个常见的误区
江姐扮演者于蓝去世 好妈妈角色曾受周总理称赞
宝宝性格形成敏感期,妈妈这3方面“使劲管”
强生爽身粉致癌案进展:再败诉 赔偿金削减过半
未成年网民数量堪忧,家庭应该给与孩子精神充实
睡前故事怎么讲 做好这四点会事半功倍
端午节小长假即将开启 从节日里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考试期间学生科学饮食 六种抗疲劳食物
幼儿园家长群中有5类家长 最不受老师们的待见
孕妇补钙选择金丐醋酸钙 帮你打开正确的补钙方式
8岁男童电梯内被17岁男子绑走殴打 嫌疑人已被刑拘
“平衡车”成孩子“新宠”对孩子有这4点好处
功能饮料真的有特效吗?青少年千万要小心
男孩的身心健康扎根于亲子关系 妈妈要做到这7件事
媒体起底网络“贩婴”产业链:新生儿被明码标价
风靡全球的的儿童瑜伽,明星的孩子都在练!
疫情和热浪叠加 今夏该如何防护
上早教班还是在家里,早教选择需要慎重
父母表扬孩子的方式不同,描述性表扬效果更好
6岁Japser当“翻译官”,语言学习越早越好
孩子们都喜欢火箭 北斗覆盖全球意义孩子该知道
幼儿园孩子的教育,家长仍然不可退居二线
幼儿园开始学编程,会不会太急了
安全感来自内心,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妈妈身上的这些特质 决定孩子的品质和人生
8成罕见病是遗传缺陷所致 预防应做好这几件事
杭州全新乐高品牌旗舰店开业 以创意玩乐体验致敬当地传统文化
良好的家庭环境 决定孩子的性格养成和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