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放开政策成热点 “双独”夫妻不大想多生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是否放开政策成热点 “双独”夫妻不大想多生

是否放开政策成热点 “双独”夫妻不大想多生

2013-10-09

最近,是否放开二胎又成为热点话题。但是有媒体调查发现,虽然“双独”家庭能生二胎,但是反而众多的“双独”夫妻却不想生,那么放开“二胎”政策是否真的会天下大乱呢?

  放开"二胎"真会天下大乱? "双独"夫妻反而不大想多生

每一次“单独二胎(单方独生子女夫妻允许生二胎)将破冰”的传闻,都让不少中国家庭兴奋,其中也包括张枫。

这位曾经当过六年半广东省计生委主任、以大胆言“性”出名的厅级官员,如今是广东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依然天天和“人口”打交道。工作之余,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赶紧再“抱个孙”。

“现在年轻人的心态和我们大不同,其实儿子儿媳是双独,随时都可以生,但他们就是不愿意!”张枫也有点无奈,他认为,不要说“双独”家庭、“单独”家庭也该适度放开二胎生育:“生两个比较符合国情,就家庭稳定来说也比较合理!”

广州表示未申请“单独二胎”

8月11日,广州市申请“单独二胎”的消息再次甚嚣尘上。

媒体报道的一条短消息中,因为消息源自广州市人口计生局而让不少人欢欣鼓舞——“针对目前广泛关注的放开单独夫妻生二胎试点问题,市人口计生局 也计划在广东省实现国家试点身份后,申请成为省的试点城市。‘当然,这必须基于广州目前的人口承载力及本身城市户籍人口数量。我们也希望在广州人口承载能 力范围内,通过适当、合理的方法来进一步优化广州人口结构’,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2011年广东省就曾向中央申报过试点“单独二胎”,近期又有媒体披露:“据接近国家卫计委决策层的人士透露,实际上,国家卫计委已经重启‘单独二胎’的方案,最早今年底、最晚明年初或可开始试行。”这似乎让人感觉到:城市人口二胎生育政策的大门,即将敞开。

但8月12日,广州市计生局却表态:未向国家提出过放开“单独二胎”动议。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顾宝昌曾与17位学者,于2004年、2009年两度联名上书,建议国家着手调整生育政策,有 计划地逐步放开二胎生育。然而,假如真的放开“二胎”政策,用足指标的家庭有多少?实际兑现率有多高,至今仍是未知数。顾宝昌认为:应该先试行起来。

京沪穗民众生育观念迥异

如果放开“单独二胎”,广州、北京和上海三大城市的人们心态各异,其中广州家庭的生育渴望较强。

据统计,“十一五”时期,广州市年平均户籍出生人口在7万人左右,总和生育率在1.1-1.3之间。记者调查发现,以广州为代表的广东家庭,生二胎的意愿普遍较强。除了传统观念之外,不少人没有单位的制约,也是重要原因。

彭晓岚住的天河某小区里,几乎有一半学龄前孩子都有兄弟姐妹。“我觉得完全符合计生政策的情况,很少!”彭晓岚和丈夫属于“单独”,已经有了一 个儿子,本来也过得挺安乐。但从前年开始,丈夫就一直劝说彭晓岚辞掉公职,再生一胎。“心里不大愿意,一是我这是铁饭碗,二是孩子总是妈妈带,我辞职回家 生子,不仅没了社会地位,甚至比上班还累!但老公已经放话了,二胎是一定要有的,反正这几年之内搞定。我只能盼着国家尽快‘放闸’,两边不误。”

同样是大城市,上海人的思维方式却截然不同。在育龄夫妇大多是双独的上海,生育率一度降到世界最低的0.7。“生不起,也不想生!”方炜和妻子 就是“双独”,按政策能生两个孩子,他们却一个都不想生。在北京,虽然主观上想生二胎的家庭不少,但实际上总和生育率仅有0.71,众多原因中,教育成本 高企是最主要的因素。

  不同年龄对“二胎”看法不一

同样面对“二胎”,记者调查发现,“70后”和“80后”的心态也完全不同。

林路1983年出生,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都是潮汕人。正是因为“无后”的遗憾,林路被父亲早早逼着相亲、结婚。林路27岁生下儿子后,听说 “单独二胎”政策有可能实施,父亲开始天天“做工作”,想再要个姓林的孙子或孙女。“老人开出了很好的条件:两个孩子他们带,还帮我们换一套150平方米 的新房。我也有点心动。但就我自己来说,生不生都无所谓。”

“70后”则面临更大的压力:一方面,育龄不等人;另一方面,事业上正值当打之年,生孩子势必贻误“战机”。陆灿今年36岁,女儿已经上小学三 年级,丈夫开公司,家境宽裕。但她也有烦恼。陆灿夫妇属于“单独”,但老公一直想生多一个,就算是“单独二胎”不放开,他也要“追”个儿子,大不了让妻子 从国企离职几年,等孩子大了再出来“搏”。但陆灿说:“我奋斗了十多年才到这个位置上,回家生孩子?我颜面何存!”

顾宝昌:年轻人应该更关心计生政策

“等你们老了,会发现没人养了”

顾宝昌呼吁尽快将生育政策调整提上议事日程,他认为,现在已经不是“纠缠数字”的时候了,“孩子长大成人要20年,现在的老龄化只是刚刚起步,再拖延下去会更被动。”

顾宝昌说,与其争论不休,不如多到实际中去检验。“我每次下基层,都很惊讶地发现,现在年轻夫妻的生育观念已经很不一样,政策让生几个就会生几 个?那是想当然。”江苏农村早在20年前就制定了“单独二胎”政策,现在“单独”、“双独”夫妻越来越多,有资格生二胎的夫妇越来越多。“但是在江苏的调 查表明,实际生二胎的家庭比我预想的少得多。‘经济压力大,养不起。’是重要原因。现在的经济条件比20年前要好得多,怎么反而养不起了呢?所以,这不是 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对下一代的期望值的问题。”

如果生育政策要调整,哪种方式更合适?顾宝昌的建议是通过试点“摸着石头过河”,应该允许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探索最适合的方式,“为什么生育政策调整全国只能有一个模式呢?最了解地方的还是地方政府,给他们有充分自主权就可以了。”

顾宝昌还提出“警示”:“我老跟学生说,现在争论生育政策的,往往是年纪大的人,‘80后’、‘90后’不关心。其实,这不是我们的问题,而是 你们的问题!将来的后果要你们承担,应该为此担心的是‘80后’、‘90后’,再过二三十年,你们老了,会发现自己没人养了。”(林渟)

  调查:“双独”夫妻反而不大想多生

羊城晚报记者对182个受众进行调查,其中144人来自广东(广州128人,广东省其他地区16人),其余为外省人。92%为已婚;年龄30岁以下者占35%,30-35岁者占41%,36岁及以上者占25%。

调查发现,虽然受访者中“双独”夫妇只有10%,但“单独”夫妇占33%,有二胎生育意愿者达68.7%,确定只生一胎或不生育的只占14%。

广东人的二胎生育意愿较强,为69.4%,其中,广东的“单独”夫妇生育二胎意愿最强,“双独”二胎生育意愿反而最弱。49位“单独”夫妻中, 有36对希望生育二胎,占73%;82位夫妻皆非独生子女中,有56位计划生育二胎,占68%;14位“双独”夫妻中,8位计划生育二胎,占57%。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与“是否放开政策成热点 “双独”夫妻不大想多生”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是否放开政策成热点 “双独”夫妻不大想多生”还看
新生聋儿四成是由于环境因素
预防手足口病避免4个饮食误区
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四个方法对待
中国首个儿童零食标准出炉儿童零
中国父母三大焦虑原因出炉对自己
猜你喜欢
未能产下男孩 凶悍婆婆定期坐高铁去揍儿媳
重庆48岁妈妈背9岁脑瘫儿子求学 两人成同桌
应试教育撞上青春叛逆 学校该如何解决学生头发问题
南京一幼儿园老师用晾衣架打孩子被拘留(图)
天价幼儿园惹争议 开学 “一言不合”涨学费
北京一医院规定职工怀孕需先申请 限期外怀孕将被罚款
幼儿园升小学补课8天交550元 专家解读:没必要
婴儿出生后心跳停止8分钟 在降温毯中"冷冻"三天奇迹生还
龙凤胎兄妹一同考上浙大:哥哥695分 妹妹663分
广州一培训机构开3岁幼童CEO培训班 一年学费5万元
高三写《物理笔记》卖上万本 学霸要捐5万元售书收入
17岁女孩被父母16万嫁作人妻 婚后发现丈夫有癫痫报警
广东有高考生收到"未录取通知书"仍感动万分
上海迪士尼乐园外黄牛降价揽客 成人票最低仅售200元
女孩高考前夕父亲病危 家人为让其安心备考瞒着她
黑作坊童工12岁起每天干16个小时 没有休息日
两留守幼儿和奶奶被邻居砍死 疑因低保问题被报复
两学生考上名牌大学 村民给每人送上10万元奖学金
2016年广东31名学生赴以色列理工学院留学
16岁男孩抢包:测试警方能否像柯南一样迅速破案
撒谎作文普遍 59.2%受访者认为作文教育存在模式化的问题
14岁女孩酷暑天举毛巾为爸爸遮太阳超贴心
网曝江苏一中学地下埋川军墓群
杭州三胞胎兄弟接大学录取通知书 全部投笔从戎
美媒:中国填鸭式教育赢了起跑线输了未来
泰州4岁男孩误锁车门 高温下被困车内半小时
奥数禁令发布15年 培训班继续流行
幼儿园要求小朋友用筷子吃饭 用不好只能饿肚子
调查显示:超七成学生认为目前学业负担"能接受"
孩子误服火锅液体燃料中毒 全国网友帮忙找解毒剂
6岁男童在幼儿园烫伤 家长称不给200万就堵门(图)
中学老师当"网红" 使出洪荒之力开公众号
妈妈上厕所输液婴儿被偷走 警方:嫌疑人已落网
孩子教育引发婆媳矛盾 男子偏向母亲引妻子闹离婚
男孩“幼儿园”回来满身瘀青 老师嫌笨用衣架打
小学生可以多睡会儿 长沙小学推迟到8点半上课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关键在于推动流动人口子女随迁
上海一男孩在海边玩耍时被海水卷走 至今不知所踪
北京市严格落实乡村中学副高职称比例
14岁哥哥负气报警 请警察抓走12岁妹妹
老师嫌娃笨用晾衣架打 孩子满身伤回家不敢吭声
未成年孕妇利用月饼馅藏冰毒 运往昆明时被抓
北京籍14岁最小新生清华报到 裸分682分
7岁熊孩子用妈妈手机玩游戏 6天花掉1.3万元
10岁以下网民超2000万 网络安全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实现贫困儿童发展达全国平均水平
江苏中小学部分教材改版 将新增心理健康教育课
妈妈担心上班迟到 竟将女儿丢高速
国务院:为贫困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提供12年免费教育
9岁男孩欲徒步60多公里找妈妈 高温难耐求助好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