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了要不要抱?不同的家长给出了不同的答案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孩子哭了要不要抱?不同的家长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孩子哭了要不要抱?不同的家长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2020-09-11

孩子哭了要不要抱?对于这个问题,查字典网小编发现家长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哭就会心软,所以会第一时间抱起孩子。

但也有的家长在哭声免疫法的影响下,认为孩子哭了不能抱,不哭才能抱,所以会任由孩子哭闹,直到他们自己安静。

到底哪种方法更靠谱呢?

想让孩子不哭不闹,父母必须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哭?

1、孩子性格的影响

宝宝哭闹,有时并不像父母所想的那样,完全是他们无理取闹,撒娇撒泼的表现,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有需求。

对于一般的宝宝而言,他们的需求无外乎吃喝睡,只要能够得到满足,那么宝宝就会安静下来,变得非常乖巧。

但有的宝宝属于高需求的宝宝,他们会通过哭闹的方式向父母传递自己的需求,正是因为他们的要求比较多,所以哭闹的时间也会比较久。这和宝宝的性格有关,父母只有学会接受。

2、父母没有及时回应

孩子的需求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生理需求,一种是情感需求。

孩子的生理需求往往容易被父母看见,比如饿了要喝奶,困了要睡觉,尿了要换尿不湿等等,他们大部分时候哭都是为了表达对生理性的需求。

但是孩子也会有精神需求,他们想要和妈妈接触,想要在妈妈怀里寻求安全感,只有父母及时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回应,孩子才能感觉到父母的爱。

反之如果父母总是忽略孩子,那么孩子便会变得更加好哭。

孩子哭了,父母应该怎么办?

李阿姨邻居前不久刚刚生孩子,宝宝胖乎乎的特别可爱,邻居一家子当然开心不已。

可是没几天的时间,李阿姨就经常听到宝宝的哭声,而且是越哭越厉害的那种。

后来她才知道,宝宝爸爸性格有点执拗,特别推崇孩子哭了不抱的理念,认为不能从小就纵容孩子,所以孩子哭的时候从来都不让家里人抱。

这样的做法看似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炼,但是却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

当他们一次又一次的需求无法满足时,便会开始怀疑身边的一切,对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人失望,而这种感觉会随着他们的年龄增长变得越来越严重,甚至会放弃努力,用悲观消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脑科学家洪兰在《给父母的科学养育课》里说,婴儿研究报告指出,哭泣时抱孩子,会促进他的大脑生长。

当孩子哭时,拥抱、轻拍和抚摸,温柔的说话,对他的情绪有抚慰作用。

这种刺激能够促进大脑生长,帮助大脑中管理情绪的相关神经元得到活化。

恒河猴实验

1959年,美国的哈里哈洛博士找来一只刚出生的小猴子,他的妈妈有2个,一个是铁丝扎成的猴妈妈,它的胸前安装了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头。

一个是柔软绒布做成的猴妈妈,无法提供食物,但是看起来非常温柔。他们一起生活了165天。

实验发现,小猴恨不得整天挂在绒布猴身上,只有在饿的时候,才去找铁丝猴。

遇到不明的让它们感到害怕物体时,小猴也去到温暖的绒布猴怀抱里,不难看出,和能提供奶水相比的铁丝妈妈来说,绒布妈妈能够提供给小猴最大的安全感。

解决孩子的温饱问题,并不足以让孩子身心得到健康的发育。

给予孩子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通道的积极刺激,和孩子近距离的接触,才能真正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让孩子感觉到爱和温暖。

这也就表明父母如果能够给孩子更多的抱抱,那孩子便会越来越乖巧,而且会促进孩子大脑的生长,让孩子更聪明。

多抱宝宝能够让亲子关系更好

宝宝对妈妈有着一种天生的依赖感,有人会说父母的陪伴对宝宝的成长很重要。

但不是所有的陪伴都是有效的,所以那些专职在家带宝宝的妈妈,也许未必比那些上班族的妈妈和宝宝的感情更深,这是因为他们对宝宝的需求缺乏敏感度。

只有父母对宝宝能够有足够的耐心,平时不仅愿意多陪伴宝宝,更愿意多观察宝宝,学会从宝宝的角度出发来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

在宝宝哭闹的时候,轻轻抱起他们,拍拍他们的后背,虽然这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却会对亲子关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如何减少宝宝的哭闹?

1、及时回应

对于宝宝的需求,父母一定要及时回应,可以通过肢体轻轻的抚摸孩子、语言温柔的安慰孩子、眼神给予孩子爱意等各种方式给宝宝刺激。

这会让宝宝感觉到父母对他们是在乎的,是关心的,所以会更有安全感。

有安全感的宝宝自然会减少哭闹,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会比较强,而且也知道自己的需求会得到父母的满足,所以他们的精神更多的是愉悦。

2、让孩子有稳定的成长环境

父母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比如每天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喝奶,什么时候出去玩,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随意改变孩子的作息规律,这样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另外宝宝日常生活的照料者最好是固定的,不要今天送给奶奶,明天送给外婆,后天送给姑姑,这样很难让宝宝和抚养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更加不可能形成依赖感,让宝宝的安全感减弱。

3、多和宝宝进行交流

几个月大的宝宝不具备语言沟通能力,所以父母往往会忽略和宝宝的交流,但是此时宝宝的大脑已经在快速发育。

虽然他们不会说话,但是当父母和他们交流的时候,他们会有明显的快感,这对于宝宝的大脑发育是非常有利的。

父母可以尝试和宝宝交流的时候做一些亲子互动活动,比如帮宝宝按摩,轻轻的抚摸,或者是带宝宝一起玩。

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对于宝宝大脑以及语言,感知能力的发育都是有帮助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与“孩子哭了要不要抱?不同的家长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孩子哭了要不要抱?不同的家长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还看
河北禁止幼儿园讲授汉语拼音等内
女童被忘“校车”内窒息亡黑幼儿
天津女童校车内身亡:司机维修刹
德国多措并举发展学前教育
生13男孩求女孩巴西“超生”夫
猜你喜欢
"小芈月"弃学去山中读私塾引争议
台236所中小学设地震预警系统 可提早4至50秒预警
调查显示:超两成受访者担心买了高价房却上不了好学校
长春首次将体育纳入中考 学生寒假恶补体能
西安一学校男教师清晨进女生宿舍 学生被吓醒
幼儿园会计丢失65万存单 盐城好的哥完璧归赵
众筹救女母亲晒旅游照遭质疑 父母;未滥用善款吃喝玩乐
女生节就要这样过 ATET教你守住青春
高三女生因是les被同班三名男同学下药
初中男生因好奇拿激光笔照了下眼睛 不料被永久性灼伤
合肥"花季少女毁容案" 5年后仍未获得赔偿
杭州一家书店开进医院 病人边打点滴边看书
北京一女童按下地铁急停按钮 站内处理及时未受影响
英国少年12岁时自学编程设计游戏 年收入27万
孙女从自行车后座掉落爷爷不知 俩小学生帮忙找到家
两会教育好声音:幼儿园免费就读 取消中考
山东:少数民族初中毕业生考不上高中可进职院学习
夫妻二人为换一套学区房 不惜"遗弃"儿子逼老人过户
老师安排一年级小学生看付费电影写观后感遭质疑
小学生萌诗"秘密"走红网络 到底谁才是捡来的
10岁女孩用家中积蓄做公益 给习近平写信收回复
中学生偷拿万元"孝敬"同学 是被逼"进贡"还是讲"义气"
四川保姆受雇照顾孩子 孩子父亲却"失联"一年多
安徽一辆小面包车内挤了33个娃
浙江4岁女童不慎从11楼阳台跌落奇迹生还
消防员跳进寒水冰湖解救两名落水儿童
广东13岁女孩腿长破纪录 身高178cm腿长115cm
葡萄牙籍足球小将陈佳裕改籍中国:帮国足进世界杯
昆明一中学"学霸猫"死亡 师生建坟赋诗追忆
天津家长为就近上幼儿园 彻夜排队等待报名(组图)
女生节横幅大比拼 高校宿管大妈翘班去过节
专注客商需求 郑州世贸商城巧用"移动互联"占据市场先机
15岁少年战胜德国美女新人王成首位"脑王"候选人
华尔街英语卷入"退费门" 3万多元一分钱都没退
人大代表庞丽娟:学前教育免费是扶智脱贫的关键
吴江中小学生免费乘坐公交 千万元成本由财政买单
11岁男孩玩手机被父亲责备 恼羞成怒切下自己左手食指
粗心妈妈骑车带俩娃 回家后才发现丢了一个
妈妈背患病女儿上学8年 踏过65万个台阶
贫困小学生捡2000元交还失主 家中依靠低保度日
大二男生请假三天回家结婚 学校准奏了
农村营养改善计划助力3200万农村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心酸"辞职信获网友点赞:薪酬不能持家
3岁"拇指姑娘"似1岁大婴儿 身高79cm体重8.2公斤
高校再推灵魂之作 西芹炒草莓10分钟卖光
不容错过!欧亚幼教展优秀展商推荐大揭秘
刘利民:严禁组织小学入学考试 坚持"零起点"教学
哆啦A梦法国遭禁播 疑因担心孩子变大雄式废材
父亲病逝母亲患尿毒症 17岁男孩辍学挣钱为母亲治病
17岁霸道女总裁15岁开始创业 现在身价超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