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了要不要抱?不同的家长给出了不同的答案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孩子哭了要不要抱?不同的家长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孩子哭了要不要抱?不同的家长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2020-09-11

孩子哭了要不要抱?对于这个问题,查字典网小编发现家长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哭就会心软,所以会第一时间抱起孩子。

但也有的家长在哭声免疫法的影响下,认为孩子哭了不能抱,不哭才能抱,所以会任由孩子哭闹,直到他们自己安静。

到底哪种方法更靠谱呢?

想让孩子不哭不闹,父母必须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哭?

1、孩子性格的影响

宝宝哭闹,有时并不像父母所想的那样,完全是他们无理取闹,撒娇撒泼的表现,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有需求。

对于一般的宝宝而言,他们的需求无外乎吃喝睡,只要能够得到满足,那么宝宝就会安静下来,变得非常乖巧。

但有的宝宝属于高需求的宝宝,他们会通过哭闹的方式向父母传递自己的需求,正是因为他们的要求比较多,所以哭闹的时间也会比较久。这和宝宝的性格有关,父母只有学会接受。

2、父母没有及时回应

孩子的需求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生理需求,一种是情感需求。

孩子的生理需求往往容易被父母看见,比如饿了要喝奶,困了要睡觉,尿了要换尿不湿等等,他们大部分时候哭都是为了表达对生理性的需求。

但是孩子也会有精神需求,他们想要和妈妈接触,想要在妈妈怀里寻求安全感,只有父母及时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回应,孩子才能感觉到父母的爱。

反之如果父母总是忽略孩子,那么孩子便会变得更加好哭。

孩子哭了,父母应该怎么办?

李阿姨邻居前不久刚刚生孩子,宝宝胖乎乎的特别可爱,邻居一家子当然开心不已。

可是没几天的时间,李阿姨就经常听到宝宝的哭声,而且是越哭越厉害的那种。

后来她才知道,宝宝爸爸性格有点执拗,特别推崇孩子哭了不抱的理念,认为不能从小就纵容孩子,所以孩子哭的时候从来都不让家里人抱。

这样的做法看似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炼,但是却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

当他们一次又一次的需求无法满足时,便会开始怀疑身边的一切,对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人失望,而这种感觉会随着他们的年龄增长变得越来越严重,甚至会放弃努力,用悲观消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脑科学家洪兰在《给父母的科学养育课》里说,婴儿研究报告指出,哭泣时抱孩子,会促进他的大脑生长。

当孩子哭时,拥抱、轻拍和抚摸,温柔的说话,对他的情绪有抚慰作用。

这种刺激能够促进大脑生长,帮助大脑中管理情绪的相关神经元得到活化。

恒河猴实验

1959年,美国的哈里哈洛博士找来一只刚出生的小猴子,他的妈妈有2个,一个是铁丝扎成的猴妈妈,它的胸前安装了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头。

一个是柔软绒布做成的猴妈妈,无法提供食物,但是看起来非常温柔。他们一起生活了165天。

实验发现,小猴恨不得整天挂在绒布猴身上,只有在饿的时候,才去找铁丝猴。

遇到不明的让它们感到害怕物体时,小猴也去到温暖的绒布猴怀抱里,不难看出,和能提供奶水相比的铁丝妈妈来说,绒布妈妈能够提供给小猴最大的安全感。

解决孩子的温饱问题,并不足以让孩子身心得到健康的发育。

给予孩子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通道的积极刺激,和孩子近距离的接触,才能真正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让孩子感觉到爱和温暖。

这也就表明父母如果能够给孩子更多的抱抱,那孩子便会越来越乖巧,而且会促进孩子大脑的生长,让孩子更聪明。

多抱宝宝能够让亲子关系更好

宝宝对妈妈有着一种天生的依赖感,有人会说父母的陪伴对宝宝的成长很重要。

但不是所有的陪伴都是有效的,所以那些专职在家带宝宝的妈妈,也许未必比那些上班族的妈妈和宝宝的感情更深,这是因为他们对宝宝的需求缺乏敏感度。

只有父母对宝宝能够有足够的耐心,平时不仅愿意多陪伴宝宝,更愿意多观察宝宝,学会从宝宝的角度出发来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

在宝宝哭闹的时候,轻轻抱起他们,拍拍他们的后背,虽然这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却会对亲子关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如何减少宝宝的哭闹?

1、及时回应

对于宝宝的需求,父母一定要及时回应,可以通过肢体轻轻的抚摸孩子、语言温柔的安慰孩子、眼神给予孩子爱意等各种方式给宝宝刺激。

这会让宝宝感觉到父母对他们是在乎的,是关心的,所以会更有安全感。

有安全感的宝宝自然会减少哭闹,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会比较强,而且也知道自己的需求会得到父母的满足,所以他们的精神更多的是愉悦。

2、让孩子有稳定的成长环境

父母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比如每天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喝奶,什么时候出去玩,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随意改变孩子的作息规律,这样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另外宝宝日常生活的照料者最好是固定的,不要今天送给奶奶,明天送给外婆,后天送给姑姑,这样很难让宝宝和抚养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更加不可能形成依赖感,让宝宝的安全感减弱。

3、多和宝宝进行交流

几个月大的宝宝不具备语言沟通能力,所以父母往往会忽略和宝宝的交流,但是此时宝宝的大脑已经在快速发育。

虽然他们不会说话,但是当父母和他们交流的时候,他们会有明显的快感,这对于宝宝的大脑发育是非常有利的。

父母可以尝试和宝宝交流的时候做一些亲子互动活动,比如帮宝宝按摩,轻轻的抚摸,或者是带宝宝一起玩。

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对于宝宝大脑以及语言,感知能力的发育都是有帮助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与“孩子哭了要不要抱?不同的家长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孩子哭了要不要抱?不同的家长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还看
食堂价太高初中生1天50元吃不
调查:带孩难养孩贵成“二孩”阻
绝症男孩:外婆,好想您再抱抱我
甘肃省316所幼儿园今春将投用
北京2名幼儿园教师殴打致伤多名
猜你喜欢
上海2017高中6门科目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难度低于高考
客房玻璃门破碎划伤8岁男孩 酒店向客人索赔千元
熊孩子乌江游泳被冲走 民警追了3公里将其救起
11岁男孩出车祸近一个月后才睁眼 头部两侧已无颅骨
患儿家属留言恐吓医生:医治不力必将采取暴力手段
13岁孩子血管如80岁老人 只因爸爸一直在家吸烟
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超重孩子将多达4850万
高中生早餐样本调查:近六成学生利用课间吃早餐
篡改高考志愿者没被起诉 决定体现客观公正
香港小学生焦虑指数四年升8% 小学三年级学生升幅最高
高雄一母亲吸毒被抓 6岁女儿哭求警察不要带走妈妈
吉林今年秋季学期起免除万余名贫困高中生学杂费
广州"小学生打假球"事件续:缘何射向自己的球门
假期作业未完成受责骂 11岁男孩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北京海淀未来五年将迎入学高峰 拟将新建一批学校
河南一初中生遭同学群殴 校方称要与打人家长签订管理协议
回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贯彻落实4周年
天气转凉 儿科门诊过敏的占两成
1岁男童误食"水宝宝"后失去知觉 家长还以为孩子睡着了
北京市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 鼓励小学开设足球课
长沙将实施中小学教师注册试点 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
婴儿游泳价格差别大:有店初次体验19.9元 有店团购128元/次
兰州爱心团队赠留守儿童"健康变色杯" 助孩子养成健康饮水习惯
孩子情商不够上培训班充值 专家:情商不能速成
十一过后 小编带你看幼教行业都在期待什么
14岁女孩撞上大货车受重伤 还需承担事故主要责任
三名熊孩子结伴出游走失 民警30小时后成功找回
探访航天特色中学 学生提交的方案被运用到太空实验中
中学生丢钥匙家里没人 爬天然气管道翻窗进屋
山东烟台一学校宿舍楼成危楼仍安排几百女生入住
积木是幼儿发展的富矿
2017高考各科考试大纲有变 靠"刷题"拿高分将越来越难
徐州卖孙案一审宣判 爷爷奶奶及中间人共9人被判刑
广东产假增加50天 女员工担心增加就业风险
郑州东风路派出所捡到一名2岁女童 家长速来认领
海口8岁男孩独自上街被撞成重伤 昏迷七天仍未醒
四川9岁患病女孩写"最悲伤作文":如果我能活着长大
中国计划生育第一村:男女比例数十年来始终维持平衡
广东考试院确认:2017年高考各科考试大纲均有修订
父亲被确诊为血癌 15岁女儿欲辍学照顾陪护
中国约有20%儿童有抑郁症 问题在于缺乏运动
爱心企业向河北两所红军小学捐赠安全故事书及书法作品
香港青少年赴云南丽江 探访丽江古城寻根纳西文化
北京海淀超九成中小学生5年内可上优质校
5岁女童上学途中被拐机智脱险 只因跟路过警察说了一句话
成都地铁惊现一群"孕妇"男 呼吁关爱准妈妈
孩子假期出游发现死亡江豚 呼吁别把海滩当作垃圾场
"熊孩子"沉迷网络游戏 偷用母亲手机充值近7万
江苏省小学初中学业质量大考将启动
青岛一男婴凌晨被遗弃医院门口被冻得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