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一定是感统失衡吗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一定是感统失衡吗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一定是感统失衡吗

2020-08-24

感统训练是最近几年兴起的热词,很多教育机构经常拿这个词来吸引家长们的注意。有些家长觉得自己孩子是感统失调就把孩子送去教育机构进行感统训练。

可是训练了一个月,在教育机构表现得挺好的,一回来家里还是如此,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之所以没有效果,很可能是这个孩子根本就不是感统失衡,也可能是这个教育机构方法不得当。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感统失衡做充分的了解,免得将孩子出现的问题归因错误,导致错过了重要的纠正期。

一、到底什么是感统失衡?

要想知道感统失衡的真正意思,先要明白什么是感统。

感统是感觉统合的简称,是指儿童的大脑与身体相互协调、对环境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感觉统合理论,是在1972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家爱尔丝博士提出的。

说具体点,感统就是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已的器官,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取信息,并由大脑对其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进而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概括来说,感觉统合就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与大脑和身体的发展息息相关。

据调査显示,大部分儿童都存在一些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只是有些孩子程度比较严重,比如走路不协调、多动等,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有些孩子不太明显,比如晕车、恐高之类,不影响平时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这种感觉统合能力与孩子的学习能力有密切关系。

因为孩子需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来接受外界环境的信息,并将其传入大脑,大脑对身体做出指令,孩子的肢体才能做出反应,这个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如果孩子的大脑无法精准的接受来自感觉器官传达的信息,那他就无法做出准确反应,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感统失衡。

所以,如果出现了严重的感统失衡,肯定会影响孩子正常的成长。

二、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出现了感统失衡?

感统失衡的儿童大部分在智力上并没有缺陷,甚至智力水平还常常处于平均水准之上,但是这些儿童在学习和行动上经常会有困难,其中1/4的儿童因为学习能力的缺失而导致在学习上严重落后于同龄儿童,却被家长误以为是智力上的缺陷。

感统失衡的儿童会在一些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家长可以通过细心观察来进行判断。

1、无法确定惯用手;

一般孩子三岁左右就会发展出惯用手,大多数孩子是右手,少数孩子是左手,他们会用这只手完成拿笔、用剪刀、用筷子勺子等动作。

如果左右手混乱使用,无法确定惯用手,会影响孩子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

2、吃饭时,饭粒撒得到处都是;

因为感统失调,唇部周围的肌肉张力不强,在完成咀嚼动作时会受到影响,吃饭时就会把饭粒撒的到处都是。而且,这些孩子在咀嚼泡泡糖的时候也会感到很吃力。

3、无法掌握倒水的技巧;

倒水这个事情看起来简单,但其实对于感统失衡的孩子来说,并不容易。因为在倒水的过程中,他需要把握水壶与杯子的距离,还要控制水壶倾斜带来的力量变化。

4、剪指甲时容易紧张;

很多孩子小时候都会讨要剪指甲、洗头发、剪头发之类的事情,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孩子可以适应这些活动。而对于那些触感特别敏锐、防御过当的孩子来说,年龄的增长并不能让他们适应,他们经常歇斯底里的反抗,而家长却无法找到正确的原因。

5、无法对东西进行正常排序;

当视觉空间判断能力缺失的时候,这些孩子在排序上就会出现问题。

比如将物品按照颜色或大小排列,或者左右鞋子经常穿错等,都属于感统失调的表现。

06听写测试有困难;

感统失衡的孩子对听到的信息,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所以在进行听词、或者听句子等测试时会漏词、漏句子。

7、走路不协调;

感觉统合不好的孩子走路也会不协调,比如害怕高处,对需要平衡的窄路或者不光滑的路面表现明显的抗拒,这是因为他的平衡能力或者前庭发展不全,导致了感统失衡。

当然,并非每个感统失衡的儿童都有以上的表现和问题,有些是个别情况,有些是几方面都有,我们来了解一下孩子感统失衡的原因。

三、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感统失衡?

总体来说,感统失衡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找到原因,家长们才能对症下药。

1、先天因素;

l 孕妇怀孕时缺乏休息、工作忙碌压力大,心理压力大等导致的胎位不正;

l 孕妇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熬夜等;

l 孕妇年龄较大、难产缺氧等;

l 家族有类似的学习障碍疾病等;

2、都市化因素

现代儿童居住环境大多是单元房,打闹空间较小,缺乏活动空间,对孩子的运动能力、肢体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的发展不利。

而且,孩子放学到家之后需要写作业,还有其他的技能训练,跟其他孩子的玩耍时间就会减少,交际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3、家庭教育因素;

一部分家长过于看中学习成绩,导致孩子思想压力大,容易出现焦虑的情绪,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过于溺爱,保护过度,不给孩子尝试和犯错的机会,缺乏锻炼。

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孩子在进入社会时觉得无所适从,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和同事好好相处。

找到儿童感统失调的可能的原因,家长就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

四、针对这些情况,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1、家长需要了解的几个错误认知;

虽然越来越多的早教理论强调感统训练的重要性,但仍有不少家长存在一定的误区。

感统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提升;

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表达不清、情绪无常、爱哭粘人等情况,很多家长会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就是年龄小,等长大了就好了。

但其实,感觉统合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的训练真的很有必要。

他们需要从小接触周围的事物,通过触觉、听觉、视觉等接收外界的刺激,通过训练让大脑能够指挥肢体做出准确反应,才能不断提高孩子的感统能力。

把感统失衡当做一种病,给孩子乱贴标签;

有人以为感统失衡是一种病,但其实,大部分孩子身上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且很多成年人也有感统失调。

比如晕车、恐高就属于感统失衡的情况,所以即便孩子有感统失衡,家长也不要过于恐慌和焦虑。只要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感统训练,孩子很快就可以调整过来的。

还有的情况就是,孩子不属于感统失衡,只是情绪不佳或别的原因,却被某些教育机构强行安插上感统失衡的问题,对孩子进行感统训练,自然没有很好的效果。

所以,我们才需要学习和了解关于感觉统合的相关知识,给孩子正确的指导,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认为孩子感统训练交给老师就行了;

有的家长认识到了感统训练的重要性,却把这个任务直接推给了教育机构,认为交给老师自己就无需费心了。

但是,亲子关系才是感统能力发展的基础,家长是孩子感统能力发展的重要老师。

在训练的过程中,只有家长才能准确把握孩子心理的变化,在孩子踟蹰不前的时候,能够给孩子加油打气,在孩子取得一定进步的时候给予孩子充分的表扬。

不仅能够使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

认为感统训练没有必要;

感统训练帮助孩子控制和调节感觉信息,使他们对各种感觉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促进孩子感觉统合能力(平衡协调能力、行为能力、组织控制能力、学习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的提升。

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感统训练,能让儿童对自己的动作做出准确判断,使儿童的肢体动作得到更完善的发展,这也是儿童学习能力的基础。

每个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都有所不同,如果孩子在肢体方面有很好的感统能力,他就可能发展成为舞蹈家或运动员。所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感统训练,并非可有可无。

2、准妈妈在怀孕期间要情绪稳定、营养均衡;

孕妇在怀孕期间的情绪变化会直接让胎儿感受到,如果经常情绪变化过大,会使孩子的健康发育受到影响,所以,孕妇一定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不要太过焦虑。

另外,在饮食上也要特别注意,太辣的、太咸的、太甜的事物都不宜多吃,更要避免抽烟、喝酒、咖啡、浓茶等。

在怀孕月份比较大的时候,要定期到医院检查,注意观察胎儿的胎位变化,注意脐带是否顺畅,这些都跟孩子以后的触觉、听觉等有很大关联。

一般来说,怀孕期间要保证饮食的均衡,每天的饮食要有肉、蛋、奶、蔬菜、水果等,还要有一定的户外锻炼,不需要在床上躺着不动。

3、感统训练要从小开始;

对于孩子来说,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3岁前的预防期;

6岁前的矫正期;

10岁前的弥补期;

所以,关于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越早越好。在孩子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衡,一旦超过12岁,就会很难改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一定是感统失衡吗”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一定是感统失衡吗”还看
为让残疾男孩与姐姐同校幼儿园全
男童在幼儿园坠落厕所溺亡该园曾
怕被笑六指男童不去幼儿园
积木是幼儿发展的富矿
保育员误开灯伤22名儿童眼睛园
猜你喜欢
吐槽大会:818你想干掉老公的理由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印发
不要压抑孩子的愤怒情绪
正确应对孩子的完美敏感期
不同年龄段的内向宝宝不同对待
要教孩子坚强勇敢不怕困难
意志力:男孩成长的精神食粮
对待孩子也要注意诚信
检视孩子内向的原因
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绳”系紧了吗?
科学检验宝宝是不是内向性格
幼儿园进步主义教育和行为主义教学法
幼儿心理教育要注意遵循的原则
了解孩子的天性 根据性格进行教育
培养孩子亲近自然亲近土地
游戏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活动
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两个途径
这样能够教出乐观的孩子
园内受伤,幼儿园是否承担责任
别让优越的家庭条件害了孩子
对于孩子自满情绪的预防和纠正
幼儿园儿童心理教育的两种方案
记住 不要否定孩子的感觉
如何提升孩子的上进心
如何调整孩子输不起的个性
男孩太淘气 爸妈怎么教
让父母头疼的四类孩子
爸妈常吵架有害孩子的健康?
与孩子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别让女孩把优雅气质当撒娇
不要打着保护旗号偷窥男孩隐私
戴着滤光镜教养孩子?
家有小小偏执狂 耐心应对是王道
幼儿园老师被曝虐童 官方回应:老师动作欠规范
不要阻挡孩子的独立之路
重点督导治理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
对待宝宝的错误方法:用负面言辞批判孩子
了解孩子的差异性 更好地回答孩子的问题
成熟的父母敢于让孩子自己掌舵
儿童教育的心理学小常识
这样教育孩子不要轻言放弃
幼儿园教育的课程方案面面观
内向的小孩需要你的耐心
让宝宝秘密产生的原因
提升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很重要
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孩子离家出走家长如何应对
你的孩子为什么自卑
让孩子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
不要夺去孩子的挑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