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食物可能造成寄生虫病?得了寄生虫病怎么办?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哪些食物可能造成寄生虫病?得了寄生虫病怎么办?

哪些食物可能造成寄生虫病?得了寄生虫病怎么办?

2013-10-09

日前,媒体报道广东一少女胸部活现寄生虫,这一事件引发了众多民众对寄生虫病的关心。哪些食物可能引发寄生虫病?得了寄生虫病怎么办?寄生虫病症状有哪些?

一条有关寄生虫的新闻倒了不少人的胃口。新闻称广东一位女士胸部长有一个可移动肿物已有半年,在做切除手术时,发现“肿物”竟是一条活生生的寄生虫。该女士表示自己平时喜爱吃生蛇血、蛇胆,专家分析称可能正是因此而感染寄生虫。该消息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不少网友表示对肉类感到恐惧。活生生的寄生虫竟然寄居在我们的表皮之下?寄生虫是怎样进入人体的?与我们的饮食又有怎样的关系?是否所有肉类食物都可能携带寄生虫?带著网友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主任冯曼玲,让我们一起剔除“膈应”和恐惧,理性看待这次虫子引发的饮食恐慌,科学避免寄生虫病。

哪些食物可能造成寄生虫病?得了寄生虫病怎么办?1

哪些食物可能造成寄生虫病?得了寄生虫病怎么办?

Q1 新闻中蛇胆、蛇血是造成患者寄生虫病的原因吗?

哪些食物可能造成寄生虫病?

人类离不开动物性食品,但很多肉类、水产品等食物携带有寄生虫病原体,医学上称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为食源性寄生虫病。新闻中患者自述喜食生蛇胆、蛇血也是可能引发寄生虫病的高危食品之一。除蛇外,河蟹、虾、螺、蛙、泥鳅和一些淡水鱼、水生植物﹔猪肉、牛肉、羊肉等动物性食物可能携带寄生虫病原体,如食用带有寄生虫病原体的河鲜及肉类则有可能患寄生虫病。

Q2 植物可能成为寄生虫来源吗?

我们常吃的水果之一马蹄就可能携带姜片吸虫。一些水生植物,如马蹄、菱角、茭白等也可能携带寄生虫,但与动物相比,寄生虫只附著在水生植物表面。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吃马蹄时习惯用牙齿咬掉马蹄的皮,这种不良习惯存在安全隐患。在食用这些食物前进行浸泡和洗刷是去除寄生虫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熟吃则是最安全的做法。此外,水源、特别是野外的生水也可能被寄生虫污染,提示您野外水源,特别是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水源不宜直接入口。

Q3 寄生虫是怎样进入皮下的?

可能寄生在人体的哪些部位?

携带寄生虫的食物被人食用后,通过消化系统进入小肠,再经由小肠的毛细血管深入到人体的各个脏器、大脑或表皮。有些寄生虫,如斯式肺吸虫具有游走性,它并不能够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但童虫会在人体内游走,造成隧道样改变。寄生虫一般喜欢游走于柔软、脂肪较多的皮下部位,如腹部、胸部、腋下、阴部等。

Q4 寄生虫对人体有怎样的伤害?

寄生虫在宿主的细胞、组织或腔道内寄生并引起一系列的损伤,这不仅见于寄生虫的成虫,而且也见于幼虫。如寄生虫在人体内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宿主,寄生的虫数愈多,被夺取的营养也就愈多。寄生虫对所寄生的部位及其附近组织和器官可产生损害或压迫作用,如造成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肝硬化等﹔寄生虫的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虫体的分解物对宿主均有毒性。此外,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往往会诱导宿主产生超敏反应,造成组织的损伤。这也是寄生虫致病作用之一。所以皮下的寄生虫并不是最可怕的,有些寄生虫甚至会达眼球和大脑,危及生命。

Q5 如何避免食用到寄生虫?

寄生在肉类等食品中的寄生虫绝大多数是肉眼看不到的,避免食用到含寄生虫的食物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较生僻的食物不吃或少吃,如蛇、果子狸等本不属于日常餐桌的动物性食品携带寄生虫的可能性较大,建议您在饮食上不要有“猎奇心理”,在食物的选择上不求“新”、“奇”、“怪”,常见食物足可以补充日常所需营养﹔二是只吃“熟食”。特别是肉类等动物性食物,建议热加工至熟透再食用,生吃、加工至半生不熟都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做法。生鱼片等生食是否能够食用取决于其养殖环境和加工过程是否安全、达标。

Q6 如何鉴定自己体内是否有寄生虫?

有了寄生虫怎么办?

看了以上内容,可能有些读者会恐慌:我也吃过生鱼片、生田螺,是否我的身体内就已经有寄生虫了呢?这还是要看临床表现,也就是说有无出现相应症状。

如新闻中该患者出现皮下包块、憋气,或胸、腹、头等部位疼痛,发烧无力等。有些头痛发烧患者会以为自己只是患普通感冒而错过了就诊的最佳时机。因为不同寄生虫病有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因此建议您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且治疗寄生虫病也并不是“吃两片药打打肚里的虫子”,需要去如北京友谊医院等专科医院及时就诊,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检查和治疗。

链接

这些美味需注意

过桥米线:

危险指数:★★★☆

在餐馆点了过桥米线,往往是上来一个装满热汤,热腾腾的大碗米线和几个分别装有生猪肉片、生鸡蛋的小碟,需要食客将小碟中的食材逐一倒入大碗,用汤的温度将生猪肉片、鸡蛋等烫熟。很多人爱吃米线就在于此,“又新鲜又好玩儿”。可您也许不知道,这道美味却暗藏安全隐患,而隐患就存在于那一小碟生猪肉片中。

有记者实验,不少餐馆的过桥米线上桌时的温度不足80℃。专家表示,这种条件下能杀死一部分细菌,但会有残留。“感觉上肉熟了,但虫子未必能烫死。六七十摄氏度,两分钟,杀不死所有寄生虫”。与此类似的还有火锅,吃火锅涮肉时,不少人爱吃“鲜味儿”,把生肉夹入锅中烫一下即可,甚至肉片还有血丝,这也是危险的。火锅中的鱼、虾等海鲜也一定要全熟才吃。

醉蟹、醉虾:

危险指数:★★★★★

不少人痴迷于醉蟹、醉虾独有的鲜美,酒香与鲜虾蟹的融合确实别有一番滋味,但这道美味却暗藏隐患。有人会认为高度酒已经可以杀菌了,但寄生虫强大的生存力绝不是用白酒等酒类“消消毒”就能灭掉的。当您用餐具夹起尚在活蹦乱跳的醉虾、醉蟹入口并大赞鲜美的同时,说不定寄生虫也笑著开始了人体之旅。提示您尽量不要食用醉虾、醉蟹,此外用盐腌渍的鲜虾、鲜鱼等也不建议食用。熟吃是最安全的虾、蟹食用方法。

带血牛排

危险指数:★★★★

在西餐厅吃牛排,您一般点几分熟的?据说现在在西餐厅点“全熟牛排”已经成为了一件不时尚的事儿,越来越多人喜欢吃六七分熟,甚至三四分熟的牛排,用刀切开甚至还能看到丝丝鲜血。爱吃生牛排的人往往认为这样的牛排才“有嚼劲”、“有牛肉味”。殊不知这种“时尚”的“嗜血”饮食习惯也存在感染寄生虫病的危险。

  大排档“四宝”:田螺、小龙虾、青蛙、鳝鱼

危险指数:★★★

说起大排档有什么“名角儿”,花生、毛豆、麻辣小龙虾、麻辣螺蛳一定是夏日四宝,而在冬天那些小馆子里最叫座的恐怕莫过青蛙和鳝鱼了,或爆炒或涮锅,热腾腾的够暖和也够味道。但这些看起来就奇奇怪怪的美味,其食用安全性确实和它们的外貌一样,不足称道。四种动物性食物均属水生,如没有完全熟透则非常可能成为感染寄生虫病的祸根。近日就有产妇在产后常食用青蛙和鳝鱼“补月子”却患上寄生虫病的报道。

寄生虫病的症状:

1.阵发性脐周疼痛、消化不良、消瘦、发育缓慢、记忆力减退,可能患有蛔虫病、鞭虫病。

2.经常感觉肛门周围及会阴部奇痒,以夜间为甚,睡眠不安、多梦,可能患有蛲虫病。

3.腹痛、腹泻每日达5次左右,带有腥臭味,且有暗红色黏液血便者,可能患有阿米巴病。

4.贫血、面色苍白而带黄色、头昏眼花、乏力,且职业为农民者,可能患钩虫病。

5.有腹痛、腹泻并有生食荸芥、菱角、藕等水生植物史者,可能患姜片虫病。

6.有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死胎,并爱养猫,有过发热、无力、肌肉酸痛的孕妇,可能患弓形虫病。

7.血色素减少,去过疟疾流行区,间断性发冷、发热,有时体温高达39℃左右,持续一周以上者,可能患有疟疾病。

8.妇女有外阴瘙痒,白带增多、有异味,并可有尿痛、尿频等,可能是感染了阴道毛滴虫病。

凡出现以上症状者,应进一步到医院检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与“哪些食物可能造成寄生虫病?得了寄生虫病怎么办?”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哪些食物可能造成寄生虫病?得了寄生虫病怎么办?”还看
新生入园,家长十三忌(转给家长
最伤孩子胃的8种行为,大部分家
《开学第一课》重量级嘉宾为大家
国家新增3项福利,生二胎也能“
孩子的智力在3岁之前就确定了
猜你喜欢
当今孩子们面对的三种心理失衡问题
请允许宝宝在脏的地方玩耍
儿童厌学心理
要如何疏导孩子的消极情绪?
如何看待孩子的秘密?
宝宝的隐私意识,需要慢慢的培养
常常受到父母赞扬的孩子适应能力强
父母要如何孩子沟通?
儿童“穿越体”的背后
做合格父母需要跟孩子这样沟通
如何增强幼儿自信心
父母在孩子面前更要注重家庭的诚信
爸爸带孩子的艺术
男孩“恋母”源于心理脆弱
宝宝“吃醋”怎么办?
父母要如何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什么是儿童进食障碍?
什么是儿童多动症?
4岁的宝宝哪些行为让父母厌烦?
过早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更富有攻击性
怎样与孩子沟通相处?
宝宝个性初步显露的样子
警惕儿童脑瘫引发四大心理障碍
家长切莫无视孩子的权利
孩子为什么会任性
父母不快乐 孩子就不快乐
引发亲子沟通障碍的10种原因
中国孩子常见的几种烦恼?
家长要注意的几种坏习惯
孩子自私多半源于父母自私
如何应对“破坏王”?
家庭暴力有哪些危害性
内向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夸奖与鼓励
别让您的宝宝成为“心理孤儿”
如果您错怪孩子了该怎么办?
如何让孩子勇于面对错误?
如何让孩子远离心理门诊?
嫉妒源于哪里?
没有孩子的家庭是不完整的
儿童性格心理的发展六大指标
什么是儿童攻击性人格?
孩子必须经过的阶段---反抗
孩子不合群,亲子时间不能少
儿童心理问题性格极端----自我封闭
每天花些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
什么样的家长易培养“问题孩子”
如何批评孩子才能不出格?
怎样与孩子进行良性心理沟通?
孩子们为什么总是喜欢吹嘘自己?
父母容易误解孩子的一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