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食物可能造成寄生虫病?得了寄生虫病怎么办?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哪些食物可能造成寄生虫病?得了寄生虫病怎么办?

哪些食物可能造成寄生虫病?得了寄生虫病怎么办?

2013-10-09

日前,媒体报道广东一少女胸部活现寄生虫,这一事件引发了众多民众对寄生虫病的关心。哪些食物可能引发寄生虫病?得了寄生虫病怎么办?寄生虫病症状有哪些?

一条有关寄生虫的新闻倒了不少人的胃口。新闻称广东一位女士胸部长有一个可移动肿物已有半年,在做切除手术时,发现“肿物”竟是一条活生生的寄生虫。该女士表示自己平时喜爱吃生蛇血、蛇胆,专家分析称可能正是因此而感染寄生虫。该消息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不少网友表示对肉类感到恐惧。活生生的寄生虫竟然寄居在我们的表皮之下?寄生虫是怎样进入人体的?与我们的饮食又有怎样的关系?是否所有肉类食物都可能携带寄生虫?带著网友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主任冯曼玲,让我们一起剔除“膈应”和恐惧,理性看待这次虫子引发的饮食恐慌,科学避免寄生虫病。

哪些食物可能造成寄生虫病?得了寄生虫病怎么办?1

哪些食物可能造成寄生虫病?得了寄生虫病怎么办?

Q1 新闻中蛇胆、蛇血是造成患者寄生虫病的原因吗?

哪些食物可能造成寄生虫病?

人类离不开动物性食品,但很多肉类、水产品等食物携带有寄生虫病原体,医学上称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为食源性寄生虫病。新闻中患者自述喜食生蛇胆、蛇血也是可能引发寄生虫病的高危食品之一。除蛇外,河蟹、虾、螺、蛙、泥鳅和一些淡水鱼、水生植物﹔猪肉、牛肉、羊肉等动物性食物可能携带寄生虫病原体,如食用带有寄生虫病原体的河鲜及肉类则有可能患寄生虫病。

Q2 植物可能成为寄生虫来源吗?

我们常吃的水果之一马蹄就可能携带姜片吸虫。一些水生植物,如马蹄、菱角、茭白等也可能携带寄生虫,但与动物相比,寄生虫只附著在水生植物表面。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吃马蹄时习惯用牙齿咬掉马蹄的皮,这种不良习惯存在安全隐患。在食用这些食物前进行浸泡和洗刷是去除寄生虫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熟吃则是最安全的做法。此外,水源、特别是野外的生水也可能被寄生虫污染,提示您野外水源,特别是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水源不宜直接入口。

Q3 寄生虫是怎样进入皮下的?

可能寄生在人体的哪些部位?

携带寄生虫的食物被人食用后,通过消化系统进入小肠,再经由小肠的毛细血管深入到人体的各个脏器、大脑或表皮。有些寄生虫,如斯式肺吸虫具有游走性,它并不能够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但童虫会在人体内游走,造成隧道样改变。寄生虫一般喜欢游走于柔软、脂肪较多的皮下部位,如腹部、胸部、腋下、阴部等。

Q4 寄生虫对人体有怎样的伤害?

寄生虫在宿主的细胞、组织或腔道内寄生并引起一系列的损伤,这不仅见于寄生虫的成虫,而且也见于幼虫。如寄生虫在人体内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宿主,寄生的虫数愈多,被夺取的营养也就愈多。寄生虫对所寄生的部位及其附近组织和器官可产生损害或压迫作用,如造成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肝硬化等﹔寄生虫的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虫体的分解物对宿主均有毒性。此外,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往往会诱导宿主产生超敏反应,造成组织的损伤。这也是寄生虫致病作用之一。所以皮下的寄生虫并不是最可怕的,有些寄生虫甚至会达眼球和大脑,危及生命。

Q5 如何避免食用到寄生虫?

寄生在肉类等食品中的寄生虫绝大多数是肉眼看不到的,避免食用到含寄生虫的食物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较生僻的食物不吃或少吃,如蛇、果子狸等本不属于日常餐桌的动物性食品携带寄生虫的可能性较大,建议您在饮食上不要有“猎奇心理”,在食物的选择上不求“新”、“奇”、“怪”,常见食物足可以补充日常所需营养﹔二是只吃“熟食”。特别是肉类等动物性食物,建议热加工至熟透再食用,生吃、加工至半生不熟都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做法。生鱼片等生食是否能够食用取决于其养殖环境和加工过程是否安全、达标。

Q6 如何鉴定自己体内是否有寄生虫?

有了寄生虫怎么办?

看了以上内容,可能有些读者会恐慌:我也吃过生鱼片、生田螺,是否我的身体内就已经有寄生虫了呢?这还是要看临床表现,也就是说有无出现相应症状。

如新闻中该患者出现皮下包块、憋气,或胸、腹、头等部位疼痛,发烧无力等。有些头痛发烧患者会以为自己只是患普通感冒而错过了就诊的最佳时机。因为不同寄生虫病有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因此建议您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且治疗寄生虫病也并不是“吃两片药打打肚里的虫子”,需要去如北京友谊医院等专科医院及时就诊,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检查和治疗。

链接

这些美味需注意

过桥米线:

危险指数:★★★☆

在餐馆点了过桥米线,往往是上来一个装满热汤,热腾腾的大碗米线和几个分别装有生猪肉片、生鸡蛋的小碟,需要食客将小碟中的食材逐一倒入大碗,用汤的温度将生猪肉片、鸡蛋等烫熟。很多人爱吃米线就在于此,“又新鲜又好玩儿”。可您也许不知道,这道美味却暗藏安全隐患,而隐患就存在于那一小碟生猪肉片中。

有记者实验,不少餐馆的过桥米线上桌时的温度不足80℃。专家表示,这种条件下能杀死一部分细菌,但会有残留。“感觉上肉熟了,但虫子未必能烫死。六七十摄氏度,两分钟,杀不死所有寄生虫”。与此类似的还有火锅,吃火锅涮肉时,不少人爱吃“鲜味儿”,把生肉夹入锅中烫一下即可,甚至肉片还有血丝,这也是危险的。火锅中的鱼、虾等海鲜也一定要全熟才吃。

醉蟹、醉虾:

危险指数:★★★★★

不少人痴迷于醉蟹、醉虾独有的鲜美,酒香与鲜虾蟹的融合确实别有一番滋味,但这道美味却暗藏隐患。有人会认为高度酒已经可以杀菌了,但寄生虫强大的生存力绝不是用白酒等酒类“消消毒”就能灭掉的。当您用餐具夹起尚在活蹦乱跳的醉虾、醉蟹入口并大赞鲜美的同时,说不定寄生虫也笑著开始了人体之旅。提示您尽量不要食用醉虾、醉蟹,此外用盐腌渍的鲜虾、鲜鱼等也不建议食用。熟吃是最安全的虾、蟹食用方法。

带血牛排

危险指数:★★★★

在西餐厅吃牛排,您一般点几分熟的?据说现在在西餐厅点“全熟牛排”已经成为了一件不时尚的事儿,越来越多人喜欢吃六七分熟,甚至三四分熟的牛排,用刀切开甚至还能看到丝丝鲜血。爱吃生牛排的人往往认为这样的牛排才“有嚼劲”、“有牛肉味”。殊不知这种“时尚”的“嗜血”饮食习惯也存在感染寄生虫病的危险。

  大排档“四宝”:田螺、小龙虾、青蛙、鳝鱼

危险指数:★★★

说起大排档有什么“名角儿”,花生、毛豆、麻辣小龙虾、麻辣螺蛳一定是夏日四宝,而在冬天那些小馆子里最叫座的恐怕莫过青蛙和鳝鱼了,或爆炒或涮锅,热腾腾的够暖和也够味道。但这些看起来就奇奇怪怪的美味,其食用安全性确实和它们的外貌一样,不足称道。四种动物性食物均属水生,如没有完全熟透则非常可能成为感染寄生虫病的祸根。近日就有产妇在产后常食用青蛙和鳝鱼“补月子”却患上寄生虫病的报道。

寄生虫病的症状:

1.阵发性脐周疼痛、消化不良、消瘦、发育缓慢、记忆力减退,可能患有蛔虫病、鞭虫病。

2.经常感觉肛门周围及会阴部奇痒,以夜间为甚,睡眠不安、多梦,可能患有蛲虫病。

3.腹痛、腹泻每日达5次左右,带有腥臭味,且有暗红色黏液血便者,可能患有阿米巴病。

4.贫血、面色苍白而带黄色、头昏眼花、乏力,且职业为农民者,可能患钩虫病。

5.有腹痛、腹泻并有生食荸芥、菱角、藕等水生植物史者,可能患姜片虫病。

6.有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死胎,并爱养猫,有过发热、无力、肌肉酸痛的孕妇,可能患弓形虫病。

7.血色素减少,去过疟疾流行区,间断性发冷、发热,有时体温高达39℃左右,持续一周以上者,可能患有疟疾病。

8.妇女有外阴瘙痒,白带增多、有异味,并可有尿痛、尿频等,可能是感染了阴道毛滴虫病。

凡出现以上症状者,应进一步到医院检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与“哪些食物可能造成寄生虫病?得了寄生虫病怎么办?”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哪些食物可能造成寄生虫病?得了寄生虫病怎么办?”还看
抢跑的幼儿学霸跑不远早学拼音对
四川郫县“幼儿园甲醛超标”园方
默克尔批德国学校禁猪肉:尊重一
警方回应6000婴幼儿视频泄露
“我爱我家”画出七彩童年
猜你喜欢
五一劳动节,如何培养孩子的家务劳动习惯?
孩子需要戒奶时,可以用葛郁金取代母乳
最新调研显示:疫情如何影响中小学生家庭
11个月宝宝重39斤,祖国花朵变多肉
两部门:严禁虚报、挤占、截留、克扣教育扶贫资金
春困也有不宜吃的食物 提醒你哪些食物不能给
孩子头发少当心是缺锌 正确儿童补锌方法
肌肉抽筋别急着补钙?真正原因是这样的
儿童孕妇尿液中检出多种抗生素 长期或致免疫力逐渐降低
怀孕妈妈三倍外出时的注意事项
如何帮助孩子远离校园霸凌?身为家长一定要看看
弱视儿童在家如何训练?做好这5点很重要
“上网课”导致近视加深 专家建议家长关注孩子视力问题
这七种方法可以防止婴儿在春天容易感冒
疫情下,怎么提升孩子免疫力
正在长身体的孩子 哪些营养不能缺?
自己或家里人发热、咳嗽怎么办?
学生致电教育局遭硬核反问,“一杠子打死”后有人喊冤
少儿美术,创意比“画得像”更重要!
当孩子发脾气或哭闹的时候,家长如何使用“冷处理”的方法
小孩玩拼图的好处有哪些?
双胞胎女孩背十字架看电视,凭本事看电视,坚持多久看多久
过年的时候不要给孩子吃这些东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失眠也分真伪 遇到这些“伪失眠”怎么办
3个月宝宝死在妈妈监控里,“妈妈”一职应先培训再上岗
100天以下的新生儿,宝妈们千万不要触碰这些育儿禁区
新生儿的“第一抱”有讲究,这三类人最好别靠近
孩子脸上有白斑,是不是该吃打虫药了?
我是普通人,绝对不能再生一个孩子
“错换人生28年”的两家人跨省认亲 两家人的“全家福”
父母引导孩子养成这5个好习惯 可受益终身
宝宝多吃山楂和酸奶 轻松预防消化不良问题
让宝宝趴着的益处多,能减轻新生儿肠绞痛等问题
宝宝早餐不要过于单一 担心引发消化不良
教师观念需转变 应该谨防孩子的自主学习变成放任
谢楠边陪儿子看动画边教情绪管理 吴所谓秒解套路
儿童情绪管理-让孩子做情绪的小主人
新冠疫苗是不是人人要打?张文宏回应来了!
国产二价宫颈癌疫苗5月上市!9-45岁女性皆可接种
育儿知识:新生儿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自己的妈妈的?
给宝宝吃鱼,鱼的部位有讲究,家长们赶紧get起来
教育孩子不要摆父母架势 防止家教中的“过犹不及”
再摸婴儿身体的两个部分,孩子就会变得更聪明
宝妈长期坚持这3件事,养育一个健康的宝宝
最新研究:孕期压力过大或致孩子人格障碍
过年养成这种坏习惯会影响孩子的生活,父母一定要小心
职场妈妈如何化解生活琐碎难题?了解一下这项黑科技
年初一直看老挝的《北京的春节》文章
世界读书日:查字典网亲子阅读倡议
妈咪爱提醒:手足口病高发期即将到来,防范攻略要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