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命教育课 纪录片引热议 养小鸡最后吃掉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日本生命教育课 纪录片引热议 养小鸡最后吃掉

日本生命教育课 纪录片引热议 养小鸡最后吃掉

2020-08-13

生命教育对于日本的教育,特别是有关珍惜食物,热爱生命、面对死亡的教育,的确比很多国家更重视、做得更多,值得借鉴之处。然而,日本曾发布的一个视频。

生命教育课纪录片,却引发网友的讨论:

位于日本岛根县的出云农林高中,为了让学生知道生命的可贵,在去年10月开设了一门为期半年的生命教育课程。

内容是让学生花半年养一只小鸡,等到小鸡成年后再亲自做成食物吃掉。

看到这里是不是和我一样想挠头,吃掉自己当宠物养了半年的小鸡会让人懂得生命的可贵?

很多网友都觉得太残忍,算不上生命教育,但是查字典网小编认为,日本的教育很好,中国的农村养鸡鸭鱼最后不是都吃掉了吗?而且农村的孩子从小看着这一切,并理解饲养就是为了成为食物,而大多数城市里的孩子吃着美味的食物,却不知道有这残忍的一幕。

查字典网小编认为从小就教育孩子,宠物是宠物,家禽是家禽,猫狗是宠物,猪牛羊等因为就是食物或者生产食物(牛奶、羊奶等),不同的动物不同对待,如果面对老鼠,城市里的孩子会觉得可爱或害怕,但是在农村,可是偷吃粮食遭人喊打的,那么老鼠药毒死老鼠会残忍吗?不过,小仓鼠确实城市人的宠物朋友。

查字典网小编认为,了解不同的生命,通过全程参与感触更深,了解生命,了解死亡,让孩子更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课程内容:

孩子们在仔细确认好孵化需要的温度和湿度,小心翼翼把准备好的鸡蛋放入孵蛋器时,她们都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期待小生命的降临。

3周之后,小鸡们陆续破壳而出,学生们要开始真正养育小鸡了。

一个学生负责养一只小鸡,为了区分它们,学生们还给小鸡戴上了不同的脚环,而且每一只都有名字。

学生每天除了要做好小鸡培育箱的温度和湿度的记录工作,还要更换小鸡的用水,给小鸡称重,拍照来记录小鸡的成长。

在学生的悉心照料下,小鸡都健康长大了。

半年的相处时间,对他们而言,小鸡身份不再是用来食用的家禽,而是一个陪着长大的 伙伴 。

当得知要亲生杀掉自己养的小鸡时,学生们都哭了。

一遍一遍对着小鸡说对不起。

可生命教育课程到这儿还没有结束。

之后学校还要教他们切鸡肉和烹调,再让每一个学生满怀感激之情吃下去。

用吃掉自己养育的动物的方式来告诉学生生命的意义,这也不是日本第一次干了。

之前日本《newsevery》节目组,就记录了36名小学生共同饲养2只小猪,到吃掉它们的全过程。

一开始孩子们还有些害怕,但在之后给小猪洗澡、喂食、清扫圈舍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和小猪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甚至把它们当做自己的弟弟妹妹。

分别将小猪取名为彩奈和户松。

孩子们近5个月的照顾,让小猪顺利成长为大猪,但却没法帮它们摆脱被屠宰的命运。

在彩奈和户松被抓去屠宰场的时候,孩子和家长都不敢看。

有的孩子则坐在小猪生活过的猪圈里嚎啕大哭。

没过多久,孩子们又重新见到了彩奈和户松,但是它们被大卸八块的尸体。

更让人崩溃的是,老师把煮熟的猪肉放在他们面前,说这是彩奈的肉并要求他们当场吃下。

希望孩子知道生命的可贵,这个初衷是好的,但为什么要用这么残忍的方式?

让小孩亲手杀掉和吃掉自己养的动物,这就像是在杀掉自己的好朋友,难道不是在培养他们的冷血和残忍吗?以后是不是也能眼都不眨一下的杀掉自己的宠物狗?

有些人说它们就是食物,提早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是残酷的没什么不对,我们自己还不是照样吃。

可我们要的是生命教育,不是残忍给人的冲击。

孩子对动物倾注了过多的感情,在宰杀和食用已经表现出了强烈的不适,我不信这样教育不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愿意经历这样深刻的生命教育吗?

有朋友曾经和我说:在他小的时候曾经养过一只狗,虽然不是纯种狗,但是十分聪明。朋友他别喜欢它,每天都会陪它玩,偷偷给它买好吃的,狗狗也愿意粘着他。

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把狗狗送给了亲戚。在快过年的时候,这个亲戚打电话来,说快过年了邀请大家吃狗肉。朋友看见饭桌上的狗肉,大哭的跑了出去。

从此朋友再也没有和这个亲戚联系过,也在也没有养过狗。

这与日本的生命体验课一样,让孩子先付出爱,再把半年的心血吃掉。这堂课倒不像教导尊重生命了,反而像如何冷漠无情地对待自己有感情的事物,把珍贵的爱怜之心打碎。

尊重生命,应该是敬畏每一个微小的生命的存在,同时也认同每一份对生命的爱,这才是生命的体会。而不是亲手操盘生死离别。

也有人会质疑:这样的想法太圣母,我们饭桌上的肉类又要怎么和孩子解释?

人是要生存下去,饮食就是接受一部分生命去维持和创造另一部分生命的过程。与其纠结于什么都不吃,不如认真思考食物与人的关系,思考人与整个食物链的关系。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与“日本生命教育课 纪录片引热议 养小鸡最后吃掉”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日本生命教育课 纪录片引热议 养小鸡最后吃掉”还看
你的宝宝总是哭闹吗?这5招轻松
疫情中孩子为何总是担心父母身体
疫情期间请给监护缺失儿童特别的
2-5岁宝宝怎样接触音乐?
宝宝学说话,父母不要帮倒忙
猜你喜欢
儿童手淫,父母莫焦虑
独生子女的五种心理偏异
孩子害羞怎么办
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
侵犯式“性游戏” 探究式“性游戏
专家认为性教育应始于5岁
应怎样对待“较真”的孩子?
幼儿的“性游戏”一般有四种表现
过度焦虑不利于考生复习
怎样发现幼儿的心理问题?
幼儿贪玩好不好
观察和评估幼儿
解读1岁BB暴力行为密码(一)
孩子逆反,天性使然
小男孩的心理问题:阉割忧虑
解析孩子的种种害怕(一)
爱好太多 学会取舍
男孩生殖发育6大误区
教三岁的宝宝学会自我介绍
青春期的孩子与家长沟通不畅 家长应少说教多体谅
幼儿缠人撒赖怎么办
当宝宝说“我害怕”……
孩子吃饭不乖怎么办
宝宝耍赖你怎么办
三岁小儿问题多
课堂不爱发言的几种心态
儿童心理教育自制力训练家庭手则
小心“太好强”的孩子患上抑郁症
太小入园会不会有心理阴影
家庭冷暴力引发孩子心理问题
反被孩子称“恶人” 含辛茹苦育孩子
解析孩子的种种害怕(二)
家长“错爱”造成孩子自私
女儿被欺骗后
孕产育儿 妈妈的心是否“在场”
关注孩子的倾诉
7岁,教育需要多些弹性
解读1岁BB暴力行为密码(三)
好奇心是智慧闪现的火花
受虐的孩子长大后也有虐待倾向
月子里的习惯——谈谈大徐的喂养经验
儿子眼中父与子的区别
儿童心理出现问题外因是主导
父母应怎样正确对待儿童的恐惧心理
哭和笑一样重要
如何察觉孩子性萌动?
“巧妙”拒绝孩子不可取
解读1岁BB暴力行为密码(二)
小子,别和妈妈耍心眼
齐心协力让孩子拥有美丽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