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第一次例假困惑全解 避免产后走入误区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产后第一次例假困惑全解 避免产后走入误区

产后第一次例假困惑全解 避免产后走入误区

2020-08-13

大姨妈一直都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不来会担心,来了会烦躁,不少妈妈对产后什么时候来月经一知半解,甚至存在很多误区,然后寻找答案求解。

其实,查字典网小编根据个人和周边妈妈的情况来看,产后来月经的时间因人而异,和妈妈的哺乳情况、体质等都有关系,有的人来的晚,有的人来得早,有的人量多,有的人量少,有的人还会伴随有各种身体不适等情况。

一般来说, 20% 的哺乳妈妈在产后 3 个月内就会来大姨妈,这只是大多数,或早或晚并不代表身体有问题。

产后第一次例假到底在什么时候?没来例假是不是就不用避孕?今天,就很多新妈妈都对产后例假摸不着头脑,甚至会走入很多误区,查字典网小编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一篇详细分析的文章,可转发收藏。

1

产后例假什么时候来?

没有哺乳的新妈妈,一般在产后3个月内,例假会来报到。但是也有少数人在产后4个月之后才恢复例假。母乳喂养的妈妈,例假和排卵的恢复一般会晚一些,大约在产后4-6个月。但是每个人的差异性很大:有些妈妈在哺乳期间,例假一直没有来;有些妈妈即使哺乳,在产后第一个月例假就按时报到了;也有些哺乳的妈妈是在产后1年左右才恢复例假,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现象。

产后第一次例假的时间不是很固定,即使复潮后,也可能中间会停经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新妈妈需要一段时间才会恢复到正常的例假周期。

2

哺乳妈妈不会来月经?

一般说来,哺乳的妈妈月经复潮会有延迟,可是也有少数的哺乳妈妈乳汁较少,婴儿吸吮刺激不正常、不规律,不是单纯母乳喂养,还可能添加其他辅助食品,泌乳素分泌减少,抑制月经的机制减弱,以致月经复潮。因此,哺乳期的妈妈,也是有可能来例假的。

3

来月经后就不能喂奶了?

正常情况下,产后11天至4个月母乳质量最好。月经来潮后,乳汁比平日浓缩,所含脂肪减少,蛋白质增多,这种乳汁对宝宝并无害处。为了避免乳汁浓缩和成分改变,母亲在月经期可多喝点开水,多吃些鱼类、牛奶和菜汤等。

4

例假没来不排卵吗?

有些妈妈会认为,在产后的第一次月经到来之前,卵巢没有排卵,所以不需要避孕。其实并不正确,因为事实上,有部分女性在产后第一次月经来潮前,便已恢复排卵能力了。因此,究竟何时开始避孕?答案是,产后性生活开始,就要进行避孕了。再谈到避孕的方法,其实和怀孕前都一样,但是荷尔蒙避孕法会抑止母乳的分泌,不适用于正在哺育的女性。

产后第一次例假的5大困惑

【量多】

大多数新妈妈的产后第一次例假量会比平时的稍多,出血时间稍长,原因可能有:

1.产后持续无排卵造成卵巢雌激素分泌过多,刺激子宫内膜使其增生,因此脱落时出血量会增多。如果以后的例假逐渐恢复正常了,一般是不必进行治疗的。

2.精神因素导致,新妈妈过度的劳累、紧张等可以引起例假量多。

3.妇科的器质性病变引起,例如子宫肌瘤、子宫息肉等。

若是产后第一次例假出血量持续增多,出血时间过长(超过7天或者产前正常时间), 就应该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量少】

有的新妈妈产后第一次例假量很少,甚至来一点点就完了。造成产后例假量少的原因也有很多,主要有:

1.新妈妈身体虚弱或者存在外伤性出血,例如产后大出血。

2.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对卵巢激素的刺激反应减少,或者子宫内膜部分粘连。

3.产妇心理因素的影响。如果受到强烈刺激和打击,新妈妈还可能会出现闭经。

4.哺乳、气候突变、淋雨受寒、劳累怠倦等也都能造成例假量少。

此外,如果产妇患有一些疾病,例如贫血、肝病、糖尿病等,以及缺少维生素、内分泌失调等原因也可以导致产后例假量少。

【复潮时间较晚】

产后例假迟迟不来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哺乳、卵巢和内分泌功能恢复慢、产后大出血所致的席汉氏综合征等。哺乳会使产妇体内的激素上升,从而抑制排卵。席汉氏综合征会导致产妇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减少,从而没有例假来潮,还可能会出现如消瘦、消化不良、畏寒、乏力、性器官萎缩等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此外,对于产后长时间例假没有复潮的妈妈,要警惕再次怀孕的可能。

【例假不规律】

不论是否哺乳,通常新妈妈在产后前几次的例假,生理周期都不是很规律,不过一般几次过后就会恢复正常。但是,如果产后生理周期长期紊乱,就必须咨询妇科医生,因为还可能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器质病变或者药物等引起。

综合来说,为了避免在产后出现例假不正常的现象,新妈妈应该在产后注意身体的保养和恢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调养:

1.注意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心情抑郁、沮丧、情绪紧张。

2.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适当参加活动,适当运动。

产后的前几次例假,虽然可能会出现与以往不同的状况,但是新妈妈也要留心观察,如果长期不来例假、周期不规律、量过多或者过少、经血黏稠、血块大而坚硬,就应该及时到医院,查明具体原因再做相应的治疗。

【饮食起居注意事项】

当产后第一次例假来潮时,哺乳妈妈的乳量一般会有所减少,乳汁中所含蛋白质及脂肪的质量也稍有变化。这时,有些宝宝会出现轻微消化不良的症状,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例假结束后,就会恢复正常。因此,即使是在经期,妈妈也可以正常给宝宝哺乳。

卫生方面,要勤换卫生巾,用温水清洗阴部,洗澡最好选择淋浴,并禁止性生活和游泳等,保持外阴、内裤及卫生用品的清洁。

保证营养,注意荤素搭配,防止缺铁。多食用一些鱼、瘦肉、动物肝、血等蛋白质丰富、含铁量多、容易被人体吸收的食物。不要吃酸辣刺激性的食品,不宜饮酒、喝咖啡。

新妈妈还要保持心情愉快,防止情绪波动,注意休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与“产后第一次例假困惑全解 避免产后走入误区”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产后第一次例假困惑全解 避免产后走入误区”还看
哪些记忆方法帮助孩子达到过目不
孕期饮食多清淡让你远离妊娠期糖
孕期多吃核桃好处多孕期健康饮食
打孩子真的管用吗?6招帮你有效
家长如何巧妙提高宝宝面对挫折的
猜你喜欢
南京给“名校分校”上规矩,要纳入母体统一管理
2岁宝宝的第一次叛逆
错误的攀比心,给孩子错误的教育
宝宝被鱼刺卡喉处理误区
不洁饮食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注意:异物进入食管后怎么办
创可贴使用禁忌
食物的彩色外衣的危害
备孕期的注意事项
幼儿园口碑才是硬道理
从食品把关,预防疾病
正确健康食用螃蟹
病禽和死禽肉千万不能吃
你知道吗?怎样安全食用海产品
吃河豚的注意事项
泥蚶一定要煮熟食用
注意:儿童排铅用药需慎
日媒:安倍给幼儿园学童“洗脑”
专家:点心里的“甜蜜杀手”
注意:预防鲜黄花菜中毒
发芽的土豆有毒,要注意
预防宝宝吞食异物
注意:千万不要食鱼胆
孩子不想上幼儿园,爷爷拉拽被当“人贩”
你知道吗?幼儿园办进养老院后的“化学反应”
宝宝食用的食品有学问
贫困学生能获得多少资助
宝宝爱吃手,这事要怎么办?
注意:夏日蚊虫叮咬谨慎用药
豆角一定要煮熟,不然会中毒的
食用野生蘑菇要注意
你知道吗?饮酒时应注意什么
用煤炉烤食物食用会中毒
预防小儿食物中毒
蚊虫叮咬过敏涂花露水会加重病情
霉变甘蔗不能吃
宝宝的谜之睡眠,妈妈好辛苦
你知道吗?怎样救治食物中毒者
孩子勿食异物处理方法
广州某一幼儿园因家长迟交费一天,孩子被退学
宝宝:我可能遇到一个假爸爸了
你知道吗?怎样安全食用银耳
关注宝宝睡眠,睡眠安全十条金律
看不见的父爱
重庆现场:幼儿园操场建楼顶
幼儿园无良妇女暴打聋哑儿
每年多花几千到几万:被逼上衔接班
健康饮食少喝咖啡
先是烂苹果后是毒大米,幼儿食品安全谁保障
怎样选好套套,“套”住性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