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第一次例假困惑全解 避免产后走入误区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产后第一次例假困惑全解 避免产后走入误区

产后第一次例假困惑全解 避免产后走入误区

2020-08-13

大姨妈一直都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不来会担心,来了会烦躁,不少妈妈对产后什么时候来月经一知半解,甚至存在很多误区,然后寻找答案求解。

其实,查字典网小编根据个人和周边妈妈的情况来看,产后来月经的时间因人而异,和妈妈的哺乳情况、体质等都有关系,有的人来的晚,有的人来得早,有的人量多,有的人量少,有的人还会伴随有各种身体不适等情况。

一般来说, 20% 的哺乳妈妈在产后 3 个月内就会来大姨妈,这只是大多数,或早或晚并不代表身体有问题。

产后第一次例假到底在什么时候?没来例假是不是就不用避孕?今天,就很多新妈妈都对产后例假摸不着头脑,甚至会走入很多误区,查字典网小编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一篇详细分析的文章,可转发收藏。

1

产后例假什么时候来?

没有哺乳的新妈妈,一般在产后3个月内,例假会来报到。但是也有少数人在产后4个月之后才恢复例假。母乳喂养的妈妈,例假和排卵的恢复一般会晚一些,大约在产后4-6个月。但是每个人的差异性很大:有些妈妈在哺乳期间,例假一直没有来;有些妈妈即使哺乳,在产后第一个月例假就按时报到了;也有些哺乳的妈妈是在产后1年左右才恢复例假,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现象。

产后第一次例假的时间不是很固定,即使复潮后,也可能中间会停经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新妈妈需要一段时间才会恢复到正常的例假周期。

2

哺乳妈妈不会来月经?

一般说来,哺乳的妈妈月经复潮会有延迟,可是也有少数的哺乳妈妈乳汁较少,婴儿吸吮刺激不正常、不规律,不是单纯母乳喂养,还可能添加其他辅助食品,泌乳素分泌减少,抑制月经的机制减弱,以致月经复潮。因此,哺乳期的妈妈,也是有可能来例假的。

3

来月经后就不能喂奶了?

正常情况下,产后11天至4个月母乳质量最好。月经来潮后,乳汁比平日浓缩,所含脂肪减少,蛋白质增多,这种乳汁对宝宝并无害处。为了避免乳汁浓缩和成分改变,母亲在月经期可多喝点开水,多吃些鱼类、牛奶和菜汤等。

4

例假没来不排卵吗?

有些妈妈会认为,在产后的第一次月经到来之前,卵巢没有排卵,所以不需要避孕。其实并不正确,因为事实上,有部分女性在产后第一次月经来潮前,便已恢复排卵能力了。因此,究竟何时开始避孕?答案是,产后性生活开始,就要进行避孕了。再谈到避孕的方法,其实和怀孕前都一样,但是荷尔蒙避孕法会抑止母乳的分泌,不适用于正在哺育的女性。

产后第一次例假的5大困惑

【量多】

大多数新妈妈的产后第一次例假量会比平时的稍多,出血时间稍长,原因可能有:

1.产后持续无排卵造成卵巢雌激素分泌过多,刺激子宫内膜使其增生,因此脱落时出血量会增多。如果以后的例假逐渐恢复正常了,一般是不必进行治疗的。

2.精神因素导致,新妈妈过度的劳累、紧张等可以引起例假量多。

3.妇科的器质性病变引起,例如子宫肌瘤、子宫息肉等。

若是产后第一次例假出血量持续增多,出血时间过长(超过7天或者产前正常时间), 就应该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量少】

有的新妈妈产后第一次例假量很少,甚至来一点点就完了。造成产后例假量少的原因也有很多,主要有:

1.新妈妈身体虚弱或者存在外伤性出血,例如产后大出血。

2.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对卵巢激素的刺激反应减少,或者子宫内膜部分粘连。

3.产妇心理因素的影响。如果受到强烈刺激和打击,新妈妈还可能会出现闭经。

4.哺乳、气候突变、淋雨受寒、劳累怠倦等也都能造成例假量少。

此外,如果产妇患有一些疾病,例如贫血、肝病、糖尿病等,以及缺少维生素、内分泌失调等原因也可以导致产后例假量少。

【复潮时间较晚】

产后例假迟迟不来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哺乳、卵巢和内分泌功能恢复慢、产后大出血所致的席汉氏综合征等。哺乳会使产妇体内的激素上升,从而抑制排卵。席汉氏综合征会导致产妇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减少,从而没有例假来潮,还可能会出现如消瘦、消化不良、畏寒、乏力、性器官萎缩等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此外,对于产后长时间例假没有复潮的妈妈,要警惕再次怀孕的可能。

【例假不规律】

不论是否哺乳,通常新妈妈在产后前几次的例假,生理周期都不是很规律,不过一般几次过后就会恢复正常。但是,如果产后生理周期长期紊乱,就必须咨询妇科医生,因为还可能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器质病变或者药物等引起。

综合来说,为了避免在产后出现例假不正常的现象,新妈妈应该在产后注意身体的保养和恢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调养:

1.注意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心情抑郁、沮丧、情绪紧张。

2.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适当参加活动,适当运动。

产后的前几次例假,虽然可能会出现与以往不同的状况,但是新妈妈也要留心观察,如果长期不来例假、周期不规律、量过多或者过少、经血黏稠、血块大而坚硬,就应该及时到医院,查明具体原因再做相应的治疗。

【饮食起居注意事项】

当产后第一次例假来潮时,哺乳妈妈的乳量一般会有所减少,乳汁中所含蛋白质及脂肪的质量也稍有变化。这时,有些宝宝会出现轻微消化不良的症状,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例假结束后,就会恢复正常。因此,即使是在经期,妈妈也可以正常给宝宝哺乳。

卫生方面,要勤换卫生巾,用温水清洗阴部,洗澡最好选择淋浴,并禁止性生活和游泳等,保持外阴、内裤及卫生用品的清洁。

保证营养,注意荤素搭配,防止缺铁。多食用一些鱼、瘦肉、动物肝、血等蛋白质丰富、含铁量多、容易被人体吸收的食物。不要吃酸辣刺激性的食品,不宜饮酒、喝咖啡。

新妈妈还要保持心情愉快,防止情绪波动,注意休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与“产后第一次例假困惑全解 避免产后走入误区”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产后第一次例假困惑全解 避免产后走入误区”还看
为了更好的保护孩子,父母们要牢
是否做顾佳式的“完美妈妈”这篇
夸奖孩子也需要技巧,这4个误区
如果孩子有这6种症状,他肚子里
盘点3种浪费钱又不实用的产品,
猜你喜欢
民警幼儿园做实验 6岁女孩三分钟不到被"骗"走
江苏启东一学生遭多人围殴 涉案人多为未成年人
女子挎包丢失6岁女童称捡到交给爸爸 爸爸极力否认
山区小学仅一名老师三名学生 三年没有新生源
男孩迷路忠犬不离不弃 家人闻吠声找到孩子
室内儿童游乐场卫生堪忧 两盆水擦洗上百塑料球
中国孩子为何事“犯愁”:幼儿园专家号课外班
中学生写作文讽刺爸爸"低头族"引围观
四个月大女婴被弃树下 留纸条:未婚先育望好心人收留
印度1岁男童性早熟 生殖器已是成人大小
说多了都是泪!图说带孩子日常
雀巢奶粉现老鼠状异物 公司回应被指冷漠
外媒:中国大龄女性渴望生"二孩" 试管婴儿需求猛增
北京超四成职高学生为烟民 烟龄低龄化趋势日渐突出
服务安徽市场 专注孕婴童行业
吓一跳 萌宝四肢抖动停不来下
河南新版婚产假敲定 增加"独生子女护理假"
中消协提示给孩子选购衣服勿忘安全性
湖北| 武汉一幼儿园护栏垮塌致1人遇难
高二女生突患重病:我想活着 我想上学
中小学男教师越来越少 工资待遇低是主要原因
女孩打扫卫生慢遭老师扇耳光 家长理论怒扇教师
超千人参加全国首届幼儿家庭亲子足球嘉年华
早产宝宝患十多种缺陷病 爸爸艰辛守护不离不弃
家长朋友圈为孩子拉票 花3000元争第一发现被骗
网曝两千名学生为减压砸一吨西瓜 主办方:不浪费
孩子落水被救 老爸嘱其晒干衣服后继续钓鱼
着急妈妈为幼儿报17个培优班 儿子上小学后厌学
中学生捡手机交给售票员 失主欲要回被索赎金
网曝河北一幼师"脚踹拖拽"幼童 警方介入调查
母亲为5岁儿报17个培优班 3年后“神童”厌学了
北京五幼举行庆“六一”亲子嘉年华
中国育儿焦虑:三代同堂两代独子 新旧价值观交替
山东临沂学生遭掌掴致口鼻出血 嫌疑人已抓捕归案
北京中小学男生身体素质下降 小学运动场地受限怎么破
8岁男孩退学在家学习引热议 妈妈称:不需要文凭
教育部:中小学足球特色学校至少建一块足球场地
少儿培训班花样多价格高 学费动辄上万元
惊呆!17岁女孩喊腰疼 一检查发现有4个肾
励志暖爸跑遍30所高校操场 为高三女儿加油打气
安徽一中学35名高三学生呕吐腹泻 疑似集体食物中毒
足球从娃娃抓起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 教师:主要原因是重智轻德
日本一7岁男童因不听话遭父母"遗弃"森林
沈阳一岁宝宝被爸爸抱后反复咳嗽 或与"三手烟"有关
六大类儿童用品抽检结果公布 花王儿童牙刷不合格
10岁男孩不习惯老家欲寻父母 高速上步行4个小时
高三学生生活费常常没着落 高考前夕盗窃17起
四川一9岁男孩帮残疾母亲撑起五口之家
培训机构借学校名义办小升初考试 无人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