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更要做好家庭教育 给父母4个建议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疫情期间更要做好家庭教育 给父母4个建议

疫情期间更要做好家庭教育 给父母4个建议

2020-04-21

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让很多人产生恐慌不安的心理,此时,父母的言行更加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疫情防控期间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母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教育策略,以自如地应对特殊时期的特殊教育。

父母为孩子做出榜样就是最好的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研究父母的专家,许多父母特别在意自己对孩子讲了哪些道理,似乎认为这才是家庭教育。实际上,对孩子影响最深的是父母怎样做,其次才是父母讲了什么。所以,父母为孩子做出榜样才是最好的教育。

疫情期间,对父母来说如何为孩子树立榜样是个挑战。比如,是否遵守防疫规定,是否出门戴口罩,是否主动申报去过疫情城市或乘坐过什么交通工具,当需要支援防疫前线时是否毅然前往等等。当父母在做的时候,不要忘记背后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是孩子在观察和判断,而这是最为深刻的家庭影响。

父母要给予孩子积极的解释

孩子的心中充满好奇却又缺乏知识和经验, 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小问号。因此,防疫期间如何解释考验着父母们的水平。

在灾难面前,父母不要蒙住孩子的眼睛,而要对孩子准确地说明事实真相。比如,要耐心告诉孩子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如何有效预防,有哪些传播信息是虚假的等等。更为重要的是,父母需要给孩子科学而积极的解释,而不是盲目和消极的解释,以消除孩子的恐慌心理,这甚至比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在积极的解释中,与孩子讨论医生勇敢负责的精神,还有全国各地对疫情严重地区的驰援,都是极好的榜样教育,也是富有现实感的价值观引领。

长时间居家也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

实际上,家庭教育的本质特点就是生活教育。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 所以,可以安排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如阅读、写作、游戏、运动、家务劳动、艺术创作等等。

居家期间,如果能培养孩子学会做饭和洗衣服等家务,也将使孩子终身受益。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研究都证明,童年时期养成劳动习惯,长大后更可能具有责任心,也更容易适应家庭生活和职场工作。

好习惯成就孩子幸福的一生

习惯的养成不能只靠行为训练,而要通过抓牢认知、激发情感和行为训练三个关键环节。具体该怎么做呢?以劳动习惯为例,首先,要通过鲜活有力的事实,让孩子认识到劳动的价值,产生参与劳动的兴趣;其次,要寻找身边的榜样,寻找妈妈的味道之源,特别是擅长劳动的父辈和祖辈的故事,激发孩子对于劳动的情感;最后,经过具体训练,让孩子学会几项劳动技能,尤其是与自我管理密切相关的做饭和洗衣服等家务技能,重点在于引导孩子长期坚持直至习惯养成。

当然,在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的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如果全家人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一定是家庭幸福生活的有力保障, 也让孩子一生的发展充满希望。

总之,危机也是机遇,国之本在家。如果父母们坚持以上四大原则和方法,防控疫情期间的家庭教育就可能让全家人受益,并成为永久的家庭财富。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与“疫情期间更要做好家庭教育 给父母4个建议”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疫情期间更要做好家庭教育 给父母4个建议”还看
矿主为14万孩子送礼物真人版圣
一天接诊700多名孩子雾霾具有
中小幼安全督导办法出台重点治理
天津留守儿童新政策将其父母纳入
妈妈一巴掌8岁女儿没了打真的管
猜你喜欢
孩子得了支气管炎怎么办
北京天通苑涉病例单元已封闭管控 快递外卖人员已无法进入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适当的放点“糖、盐、钙”
孩子的饮食要营养(65009)
宝宝有这9种表现 是在传递缺钙的信号
经常喝速溶咖啡有害吗?
真舍不得你的丈夫,虽然不一定为你结扎,但一定要戴上!交给丈夫看
秋季开学在即!多地确定新学期开学日期 看看有你关心的吗?
浙江售卖伪劣儿童口罩案宣判:被告获刑二年二个月
61条育儿的注意事项,新手妈妈快看过来
孩子睡觉前,这些东西千万别给孩子吃
孩子的电子产品使用 家长一定是第一责任人
爷爷端菜式抱娃 最宠溺的爱都给了孩子
这几种老人不适合当带娃,千万别勉强
体验一下包含50个海口3次尖叫幻灯片3次游戏的沈阳超有趣的室内游乐场吧
女子带娃私闯豪宅躺床上吹空调 称“大不了给你钱”
校长的开学演讲着火了!不能让手机偷你的梦,大人们的孩子都要看
幼儿园入园:新小班家长最关心的9个问题
幼儿园不建好小区不验收 健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儿科医生总结:15个婴幼儿护理绝招,助你科学育儿
中国旅行证信息:起源?什么?角色?
什么夫妻关系,养什么孩子!一定要看家里有孩子
教育部发文了 撤销这些学院!
婴儿咳嗽引起的疾病及护理
如果有人当面批评你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做?
送孩子入园如何说“再见” 错误姿势家长要避免
我羡慕你在吃这个超级牛奶爸爸的狗粮的同时分离质量墙
宝宝打呼噜≠睡得香,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痛心!襄阳失踪7岁留守女童被翻墙逃走邻居杀害 埋尸后院
宝宝智力低下的3种表现,家长务必要重视
养育孩子需要学问,父母不要再做这5种事情了
青岛民办小学热度骤减 这些学校还有剩余学位
想要孩子长高的家长,千万不要错过身高"猛涨期"
想给孩子断奶,但怕不适应?儿科医生建议说
六成受访家长直言育儿自媒体无用信息过多
最新关注!湖北襄阳7岁留守女童失踪 一村民翻墙逃跑
妈妈给孩子选择的步行器安全吗
新京报:8岁女童当评委 别让孩子童年被提前“透支”
当宝宝到了口腔敏感期,家长们应该这样引导才行
人民日报:孩子最易模仿家长的12个坏习惯
暑假是儿童丢失高发期 识别人贩子的5种新型骗术
1岁后宝宝的主食,除了考虑营养还需要色香味
孩子最容易继承爸爸的几个长相特征吗?
工地收到通知书的搬砖男孩毕业了 成为军官的他判诺两人
宝宝睡醒后如果有这3种行为,说明孩子智商高
9月起这八类药品不再纳入基本医保
儿童记忆漫画-孩子终于开学了,我可以休息了!
过了半辈子才知道这些道理都是真的!
为什么要给孩子补课?
最终让我们疏远的孩子们.看了以后感慨很深,大家都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