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孩子的打开方式是理解-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内向孩子的打开方式是理解

内向孩子的打开方式是理解

2016-04-27

相信,许多爸爸妈妈们肯定见过这样的场景:孩子见到大人不愿意打招呼或长辈们想让孩子表演个节目孩子不愿意。父母都会连忙解释说:“这娃内向,人多害羞!”

一般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像别人家的小孩那样活泼、爱跟人互动,大人都会给他们贴标签说:这孩子太内向or太害羞or不善交际or性格太孤僻。先不说”害羞、不善交际、性格孤僻“这些形容词与内向的关系,大人们却无意给小朋友传递了一个感觉:内向好像是不好的。在相关压力下,宝贝会受到影响的,从而批判自己,或许更会违背自己内心去迎合大人和世界,做个”外向“的乖宝宝。

可是,让他们变成一个“外向”宝宝对以后成长就是好的吗?未必。

面对内向孩子,爸妈们最应该做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接纳自己同时利用自身优势,学会连接内心与外界,健康快乐地成长。

内向其实是这么一回事

其实,他们只是需要更多时间来思考。

一方面,许多人会觉得内向孩子反应比外向孩子要慢。其实,那是因为他们在思考。当别人突然对他发问时,他脑海里是一直在回忆,在搜索,在思考同类型的事件。因为提取记忆跟思考是一件很费时的事,所以面对突发事情时内向孩子才会显得有些迟钝跟不知所措。

另一方面,内向孩子会显得比较胆小。其实只是内向孩子面对决定时,会自觉抑制自己的倾向,三思而后行,不喜欢冲动行事。

其实,他们只是需要独处来充电。

性格内向的孩子,一般都喜欢独处。是因为,他需要一个安静,适合思考的地方,来消化他们在外界获取的所有信息。内向的孩子更注重自身的思想、观念和情绪的改变,独处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充电,让自己恢复充沛的精力。

内向孩子,更要用心呵护

对内向孩子,批评要适度。

内向孩子因为自律性较强,做事爱考虑后果,一般不常闯祸。如果他们做了错事,只要好好告诉他,他那样做其实会产生什么后果,如果下次遇到同样情况可以怎样解决就好了。因为内向孩子他们的理解能力都比较强,能听懂记得爸妈教导的话。相反,如果过度指责批评,反而会让他们放大羞愧、内疚、自责的感觉从而失去尝试的勇气。

给内向孩子,足够空间与独处时间。

其实只要是孩子都会想要一个自己的小空间,只是内向孩子更加需要。可以在家里为他营造一个专属于他的小天地,当他沉浸在其中时,不要打断这属于他的独处时间。另外,如果孩子想独处时,就不要强迫他交际。

教内向孩子,交往的技巧。

表达的技巧

内向孩子心里总有许多悄悄话,他或许会以为自己不说别人也知道。这就要提醒孩子,话要说出口,别人才会明白你的想法。

拒绝的技巧

内向孩子不喜欢冲突,为避免冲突常常会妥协,就会显得软弱。其实孩子不会拒绝,更多的是不懂得怎么拒绝。教会他拒绝的方法,他就知道怎样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追随内心想法了。

最后,其实内向孩子更珍惜友谊,所以可以鼓励孩子尝试去多交几个他比较接纳的朋友。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与“内向孩子的打开方式是理解”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内向孩子的打开方式是理解”还看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14个月宝宝爱咬东西怎么办?
    宝宝也爱面子,请别揭“老底”
    过度挖掘可能把孩子教傻
    孩子,宠或者不宠
    淘气男孩是好的,调皮女孩是巧的!
    不要这样教宝宝“分享”!
    鉴定宝宝智力的五方法
    独立性的教育,告别伺候孩子
    现有的早教班存在3个误区
    早教的期望与焦虑
    婴儿智力启蒙来源哪里?
    蒙台梭利的教育经历
    外国孩子的“吃苦”教育
    千方百计的“奶嘴”告别式
    别用孩子弥补自己的人生缺憾
    教育孩子应采用“三无原则”
    父母要真正走入孩子心里
    宝宝不专注 妈妈别心急
    别把孩子的任性当成“个性”
    王雅明:真正的蒙氏幼儿园是怎么样
    幼儿园发展需不需要男教师?
    别对孩子说“我们买不起”
    新生儿具有5大神奇“本领”
    养“儿”育“女”一样吗?
    孩子该先学拼音?还是汉字?
    兴趣班为何竟成了“负累班”
    家长请给孩子一些选择权利
    孩子会遇到这3个“压力期”
    惊讶!6个月的宝宝开始学外语?!
    孩子最大的三个天性,您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