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宝宝容易患佝偻病?-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疾病 >哪些宝宝容易患佝偻病?

哪些宝宝容易患佝偻病?

2015-12-09

  哪些宝宝易患佝偻病?

  早产儿和出生体重较低(低于3公斤)的宝宝。

  孕期缺钙的妈妈所生的宝宝。

  哺乳期缺钙的妈妈所哺育的宝宝。

  少晒太阳的宝宝,是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

  宝宝每日需补充多少钙量才合适?

  我们为宝宝选择补钙产品时,要根据宝宝每日的需求量来添加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每日对钙的需求是怎样的。根据2007年卫生部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对钙的摄入量为:

  0~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天钙的生理需要量为300毫克,人工喂养的婴儿考虑到非母乳来源的钙吸收率较低,故定为每天需要钙400毫克。

  7月~1岁:因为母乳摄入量明显减少,钙的浓度也相应的减低,辅食增多,考虑到增长需求及辅食钙吸收率较低的原因,定为每天需要钙400毫克。

  1岁~3岁:每天发育需要钙600毫克。

  宝宝每日需补充多少维生素D才合适?

  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域的宝宝,每日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也是不同的,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于出生后1~2周开始每天需要补充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

  南方梅雨季节的婴儿每天需要补充400~600国际单位。

  北方寒冷的冬春季婴儿每天需要补充600~800国际单位。

  早产儿也要加至每天600~800国际单位。

  对于每日口服维生素D有困难者,每月可一次给婴儿口服维生素D5万~10万国际单位。

  宝宝如何获取维生素D?

  人体维生素D的来源有两个:一是体内合成,二是从外界摄取,也就是通过吃来获得,但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很少;所以家长要预防孩子得佝偻病应从小儿的护理、饮食、保健等几个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加强日晒:每日晒太阳时间不少于1小时或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尽可能暴露皮肤,使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

  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补充富含维生素D(鱼肝油、动物肝脏、蛋黄)及钙、磷和蛋白质的营养食物。

  药物预防:给予药物预防,每日给予一定量的维生素D补充剂。

  为什么补了钙还会缺钙?

  科学补钙,才能有效补钙

  首先,要判断补的钙剂是否充足。

  一般来说,宝宝长到3个月就可以查看微量元素了,通过检查才可以对钙下药,市场上的补钙产品一般是根据缺钙情况来进行配比和分类的,一般分为药用型和日常食用型,药用型适合严重缺钙的宝宝,健康宝宝和轻微缺钙的宝宝适合日常实用型的,钙补多或补少,都是不利于宝宝健康的,所以父母如果未在医院做微量元素检测而盲目给宝宝补钙,可能导致宝宝补钙不足而导致佝偻病,或补钙过多,影响身体发育。

  其次,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

  补充钙剂的同时必须补充维生素D,因为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胃对钙的吸收和利用,如果缺乏维生素D,吃进去的钙还未吸收就从肠道排泄掉了,导致宝宝缺钙以及佝偻病的发生。儿童发育每天需要这个剂量也作为预防佝偻病的预防剂量。一般在足月宝宝满月后要添加维生素D,否则会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

  最后,要注意膳食中的干扰因素。

  为宝宝补钙的同时,家长们了解饮食中哪些因素会影响钙的吸收,例如补钙的时候,不要吃菠菜,不要同时补铁、补锌、不宜将钙片溶入牛奶中等,这些做法都是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的,家长一定要注意了。

  宝宝不缺钙,却有肋骨外翻现象是怎么回事?

  有些心急的父母过早的训练宝宝坐立,违背宝宝的自然生长规律,这将带给宝宝很多不良的后果。由于婴幼儿的骨骼硬度差弹性大,容易变形,肌肉的力量不足,不能耐受过强的运动,如果过早学坐,可影响脊柱的发育,引起畸形,低龄宝宝过早坐立时,脊柱不能挺直,导致躯干弯曲,对腹部造成较大压力,牵扯肋沿向外翻起现象,还有,过早学走,可能导致下肢弯曲畸形等,所以,肋骨外翻并不能成为判断佝偻病的标准

  对策:孩子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出生后3个月俯卧时,能用手臂撑住抬起头;4~6个月会翻身;7~8个月会爬;1周岁时会站立或独立行走。帮助孩子锻炼,要按此规律顺其自然,不可过急。

  父母总是怕娇弱的宝宝着凉,所以为小宝宝穿的衣服不但多,而且紧,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不少父母为宝宝穿的裤子比较大,都拉上胸口位置了,裤子的松紧带也比较紧,小宝宝的骨骼还很软,长期这样为宝宝穿,则会导致宝宝的胸骨被压的凹下去,形成肋骨外翻的现象,如果此时盲目的为宝宝补钙和维生素D,则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对策:家长在给孩子穿裤子时要注意以下3件事:一是穿松紧带裤时不能太紧,如果穿背带裤就没有此弊端;二是裤子不要穿得太高,不要压到胸口上,裤子长了可以往下面拉,这样还可以保暖两只小脚;三是婴儿的包被不要捆得太紧,松松地带住就可以了,让孩子的手脚可以活动为好。这样就完全可以避免宝宝的肋外翻了。

  了解预防佝偻病和治疗佝偻病的区别。

  预防佝偻病是在宝宝未患佝偻病前,给预防性投药,维持宝宝每日生理需要,防止佝偻病发生。一旦患了佝偻病就需要进行治疗了,治疗佝偻病与预防性使用维生素D和钙剂的量差异很大,预防用药是供给每日所需的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用药是控制疾病的发展。防止骨骼改变和其他病理改变,治疗用药是预防用药的十倍,所以,一旦经医生诊断患有佝偻病就要服用治疗量的维生素D或钙剂。治疗后病情稳定,仍需要使用预防性给药。

  不是所有的佝偻病都是因为缺钙与维生素D。

  对于占绝大多数(95%以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来说,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和钙剂就不会患病,但对于少数非营养性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则不然,经过常规预防或治疗仍不见效的佝偻病,应除外特殊原因造成的佝偻病,如:家族性低磷血症;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肾性佝偻病等。

  我国小儿佝偻病的发病现状

  我国北方地区新生儿佝偻病的发病率很高,所以积极防治佝偻病不可等闲视之?我国小儿佝偻病的发病现状有三个特点,具体我们来了解一下。

  36个月以内的小儿患病率最高,平均为53.8%,这主要与该阶段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速度快和维生素D、钙等营养素的供应不足有关。

  有明显的冬春季发病率高、夏秋季发病率低的季节特点,这和夏季太阳紫外线强度大、户外活动多、衣服穿得少使人体产生较多的维生素D有关。

  由于南方地区纬度低、日照时间长,因此,南方小儿患病率显著低于北方。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与“哪些宝宝容易患佝偻病?”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宝宝咳嗽怎么办 宝宝咳嗽注意什么
宝宝感冒怎么办 宝宝感冒注意事项
宝宝哮喘怎么办 宝宝哮喘吃什么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办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矫正
看过“哪些宝宝容易患佝偻病?”还看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
先天畸形
新生儿脐疝
新生儿泪囊炎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准妈妈不要盲目选择剖腹产
    “80后”更愿意接受顺产
    国内与国外常用的分娩方式比较
    顺产要注意5个方面
    剖腹产后的三种镇痛方式
    剖腹产易给母婴的身体留下隐患
    孕产妇须知的新式分娩方式(3)
    宫产能保持产后体形
    剖腹产后去疤不留痕
    为自然分娩创造良好条件
    预防胎盘早剥的对策
    靠近预产期造成难产的两大原因
    孕产妇须知的新式分娩方式(4)
    剖腹产让妈妈宝宝更健康
    陪产老公不能忘记16件事
    选择分娩方式需避免的4大误区
    剖腹产不是最理想的分娩方式
    剖腹产手术适应症
    对于第一胎剖腹产第二胎能否顺产?
    对自然分娩最常见的误解有哪些
    非每个孕妇都适合水中分娩
    准妈妈如何预防早产
    急产对宝宝和产妇的影响
    孕产妇须知的新式分娩方式(2)
    剖腹产给宝宝带来的6大后遗症
    不要轻易选择剖腹产的原因
    孕产妇分娩程中的最佳姿势有哪些?
    剖腹产真不痛又安全吗
    剖腹产生二胎顺产概率大不大?
    有妊娠合并症分娩方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