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直言不想生二孩 外媒称大人孩子都精疲力竭-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中国人直言不想生二孩 外媒称大人孩子都精疲力竭

中国人直言不想生二孩 外媒称大人孩子都精疲力竭

2016-10-18

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以后,本应该迎来生育高峰,但是现实并非如此,很多人表示百思不得其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日前,据国外媒体报道称,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对此都已经精疲力竭了,于是,选择不生育二孩便是最好的选择。对此,你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参考消息网10月18日报道外媒称,1979年中国开始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中国人口的出生率也随之大幅下降。而今,党的路线又一次出现了改变。中国人口正在急剧老龄化,这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是一个巨大且迫近的负担。2013年,独生子女政策出现了松动。今年初,国家正式取消独生子女政策,希望人们能够再度忙于造人。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0月16日报道,中国各省均延长了妇女产假,将原来规定的98天延长了数月。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农村党委则推出了新口号,并将这些口号悬挂在了房屋和外墙上。

网上论坛有帖子晒出了农村鼓励生二孩的各种口号,什么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备战二孩!还有早睡觉,莫打牌,勤造孩!,不罚款,不抓人,想生二胎就生二孩!。

然而问题是,很多人不想再要二孩了。独生子女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

中国政府宣称,今年前半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6.9%,多出80万新生儿。

国家媒体甚至报道称,北京出现了婴儿潮。报道称,在首都各大医院的妇产科,人们排着长队建档、预约床位。而一些医院的产科床位甚至连明年4月份的都订满了。

然而,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王峰说,这些报道其实是具有误导性的。

王峰说,今年中国人口的出生率低于政府所设定的2016年新增250万新生儿的目标。而且即便将所有独生子女政策所积蓄的二孩需求都计算在内,人口数量也并未出现暴增的局面。

而各大医院妇产科排起的大长队也只不过是中国不堪重负的医疗系统功能瓶颈的表现罢了。今年生产的很多妇女都是过了平均生育年龄的高龄产妇,为了防止并发症出现,高龄产妇一般多听从建议到A类医院就医生产,因而造成了这些医院产科就医难的局面。

王峰说,实际上,当2013年独生子女政策首次松绑,即放开单独二孩之时,中国1100万符合规定的夫妇也只有18%申请生了二孩。可以说,民众的反应还是比较冷淡的。

王说,随着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城市的生活成本不断抬高,反过来也抑制了人口的出生率。很多人选择晚婚晚育,或者甚至不婚不育。

王峰说,从短期来看,中国人口数量有望出现上升,但从长远来看,中国的生育率恐怕不会超过每对夫妇1.5个孩子。

报道称,习巍(音)是一个9岁男孩的父亲,他说他和妻子不想再要老二了。他们的儿子每天放学后要上课外班,周六全天也要上课外班。面对社会所施加的压力,为了不落后于他人,大人小孩都感到精疲力竭了。

习与他的妻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并不认为独自长大有何不妥。这么多年来,所有人都倾向于只要一个孩子,大家都习惯了,他说。当社会所提供的资源不利、不匹配的时候,你还怎么要二孩呢?

韩晶(音)的儿子从五岁起就开始上课外班了:英语、算数、画画。只有这样,他才不会落在幼儿园其他小朋友后面。

我不想让他在上小学第一天就觉得难为情或是感到自卑,她说。她担心孩子将面对那些多才多艺,会说英语、掌握了上千个汉字或是会弹钢琴的同龄人。

三年过去了,孩子肩上的压力却有增无减:韩晶和她老公每年在孩子课外班上的花销超过了1万块钱。这不仅耗费了他们大量的精力,也耗费了大量的财力。韩晶的老公一年到头都赚不了3.5万块钱。

他们所居住的公寓太过狭小局促,容不下第二个孩子。而要想搬到较大的房子里,就北京的房价而言,他们根本负担不起。然而,不想要二胎并非完全出于经济原因:韩晶说他们已经把所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儿子身上,真的是精疲力竭了。

看到孩子所面临的诸多压力,我感觉很不好,因此我不想再生一个,让他再来经历这一切,她说,他太累了。我们也太累了。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承受不起再要老二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与“中国人直言不想生二孩 外媒称大人孩子都精疲力竭”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中国人直言不想生二孩 外媒称大人孩子都精疲力竭”还看
妈妈们及时给宝宝哄睡有多重要,你知道吗
左撇子更聪明?那可不一定
四个小方法,判断孩子是不是脾胃不好
自主入睡的孩子和哄睡的孩子,长大后区别竟然这么大
送孩子进幼儿园的常见误区,看看有你吗?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宝宝的魔法世界,让父母更了解0—6岁宝宝
    制定中小学生脊柱健康实施规划
    为什么孩子越像爸爸,夫妻关系就越好?真相很不寻常
    开学在即,如何重塑孩子的学习习惯
    生完孩子后婆婆会带孩子来吗?不要让自己太累
    从小给孩子玩搭积木,但为什么娃还是连简单的几何题都做不来?
    入学改革优化教育资源 淡化“学区房”概念
    准妈妈预习书籍推荐:《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学龄前孩子 每次看动画片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
    浙江少儿频道幼升小养习夏令营,做好幼小衔接
    学习围棋的最佳年龄,培养最强大脑
    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从观察大自然开始
    什么时候给孩子用枕头比较好?听听专家怎么说
    看过电影《弱点》,我看到了母亲的修养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全国各地已经复课 多省公布暑假时间
    小宝宝入睡难?高手妈妈哄睡只需四步
    固体蛋白饮料冒充奶粉 小宝宝变“大头娃娃”
    比情商更高的是“爱商” ,看培养爱商小建议
    知道吗?1.1亿儿童正被“隐性饥饿”折磨,是健康的“定时炸弹”
    站在孩子一边,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孩子最近不知道怎么学粗话,也不知道怎么改?
    宿迁一名小学老师带学生追星 教育部门已经处理
    全职妈妈生涯结束,未来工作方向如何选择
    父母吵架后,如何呵护孩子的内心世界
    都想要个学霸孩子,看武亦姝家长如何做学霸父母
    夏天来了:顽固的湿疹,就是宝妈心里“打不死的小强”
    坐不住的孩子怎么办?小编教你几招!
    父母怎样才能教育一个不操心的宝宝!
    教育系统疫情数据 还有1例确诊病例
    和手机同时掉进水里了,哇先救的应该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