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妈妈弄丢10岁女儿 公交司机帮忙母女团聚-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粗心妈妈弄丢10岁女儿 公交司机帮忙母女团聚

粗心妈妈弄丢10岁女儿 公交司机帮忙母女团聚

2016-09-05

由于个别家长的粗心大意,导致孩子走失的事件时有发生时,幸运的话,有好心人相助,孩子重新与家人团聚,不幸的话,孩子很可能自此与家人失去联系,从此再难见面。日前,一位粗心妈妈携一双儿女乘车时,不慎弄丢了10岁的女儿,幸亏好心的公交司机相助,才得以让她们母女二人团聚。

本报讯(记者 李兵 通讯员 李欣冉)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小孩出门,这本身就是件麻烦事,要是路上再丢了一个,那可就把家长急坏了。市民王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状况。

近日,王女士带着2岁的儿子和10岁的女儿,在新百西公交站坐上了一辆游5路公交车准备回家。由于车厢里人较多,王女士叮嘱女儿在鹿泉汽车站站点下车后,母女二人便分开坐到了相隔较远的两个座位上。

到达鹿泉汽车站站点后,王女士抱着儿子下了车,本以为女儿也会跟着下来的她,却发现下车的人群中并没有女儿的身影。这下子,王女士着急了,在车上我也没顾上看着女儿,她现在到底在哪呢?

其实,王女士的女儿此时还依旧在公交车上,由于忘记了下车的站点,小姑娘直接坐车到达了终点站。发现妈妈不见后,小姑娘有些蒙了。这些情况,被司机封立斌看在了眼中。

丫头,你的家人呢,怎么只有自己呀?面对已哭起来的小姑娘,封立斌一边安慰她,一边将其带到了路队站务室。一番安慰之后,封立斌从小姑娘口中问出了王女士的联系方式。

接通电话后,正在着急寻找女儿的王女士随后赶到了站务室。见到女儿,王女士十分激动,握着封立斌的手连连道谢。已经下班的封立斌,随后开着私家车将王女士和两个孩子一并送回了家。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与“粗心妈妈弄丢10岁女儿 公交司机帮忙母女团聚”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粗心妈妈弄丢10岁女儿 公交司机帮忙母女团聚”还看
双胞胎女孩背十字架看电视,凭本事看电视,坚持多久看多久
宝妈长期坚持这3件事,养育一个健康的宝宝
当孩子发脾气或哭闹的时候,家长如何使用“冷处理”的方法
宝宝夜醒,先换尿不湿还是先喂奶?育儿专家给你答案
今日处暑,宝宝护理要滋阴润燥,养护肺气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个别学校发生运动猝死 海南要求体育课保持间距不戴口罩
    怀孕期间,准妈妈不敢一起去房间,怕丈夫出轨吗?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
    4-6岁恶梦高峰期如何让宝宝睡得安心?
    想要养出“长腿宝贝”,一起来跳一跳吧!
    培养孩子的数学潜能,从这些日常细节开始
    想要宝宝乖乖听话,需要一些套路!
    “超长假期”后复学学生很焦虑?这样可缓解
    产后腰痛真的是月亮坐得不好吗?不要再上当了!
    新入园宝宝易患“分离焦虑”症 家长做好心理疏导
    孩子吃得太饱也会长不高
    宝宝防晒,用防晒霜还是太阳帽?
    杨怡晒女儿近照 自曝当新手妈妈的最大挑战
    新手妈妈papi酱查字典幼儿网分享待产准备,初为人母很机智
    孙俪曝邓超哄孩子睡觉自己先睡着
    你知道么?拥抱带给宝宝的四大好处
    小鹿叮叮婴儿植物精油防护贴 宝宝驱蚊好搭档
    即将入园的宝宝,应该get哪些技能?
    童话与科学冲突怎么办?
    聪明的妈妈不会让愉快的亲子就餐时光变成训导处
    鼓励孩子自由探索让他更自信
    引起产后腰痛的五种常见原因及缓解招数
    培养宝宝自理能力家长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父母焦虑可能影响孩子病情 别当着孩子“神秘”讨论病情
    儿童肥胖危害巨大!让孩子远离肥胖的方法爸妈必看!
    学芭蕾舞千万别盲目,小编帮你分析好处和坏处
    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爸爸带娃,妈妈潇洒
    几岁开始教宝宝识字最好?才不会错过最佳智力发育期
    还在为孩子和你争辩生气?小编告诉你争辩的好处!
    孩子眼中妈妈的十大“幼稚”言行 你有没有中标?
    “争”与“让”哪个是孩子真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