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是急性子,家长越早改变越好-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如果孩子是急性子,家长越早改变越好

如果孩子是急性子,家长越早改变越好

2020-08-07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及急脾气的人,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孩子。查字典网小编想说的是,急脾气的孩子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往往都会因为自己冲动的性格而吃些苦头。因此,查字典网小编建议这些家长要及早改变急脾气孩子的性格。

要知道,性格具有很强的塑造性,急脾气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只有知道了容易使孩子性情急躁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孩子脾气急躁,最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先天的气质特性

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气质特点,根据内外倾向和稳定性来划分,可以分为情绪敏感的抑郁质、自制镇定的黏液质、脾气急躁的胆汁质、活泼好动的多血质四类。

急脾气的孩子,一般属于胆汁质。他们的性格特点是容易兴奋、喜欢变动、不喜安静、敢作敢为、爱冲动、敢于尝试、活力四射。

这类的孩子往往这件事还没做完,就有了其他想法,急着做下一件事。当遇到阻碍时,就会有些急躁。

当孩子处于自我意识蓬勃发展的阶段时,这些性格特性就会更加明显一些。

2、父母性格急躁

心理学专家认为,孩子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他的模仿,1岁半到2岁的时候,他们的突出的模仿能力开始展露。

这一阶段的孩子,会有意无意地模仿成年人的表情与声音,学习他们的言行。而3岁以后,孩子的模仿则趋向于行为和品格的模仿。

父母言传身教,孩子有样学样。如果父母或者家庭中有人性情急躁,不喜欢等待,习惯性地催促别人,容易焦躁的话,势必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赶快睡觉去,明天还要早起上学呢!

快点儿!别磨蹭了,再磨蹭爸爸就走了。

快快快!赶紧的!再不出门就堵车了。

这类带有急迫性质的话语,会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营造一种焦虑的氛围,而孩子则在无意中就习得了这样的急切行为模式,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就会染上几分急躁的色彩。

3、教孩子学会等待,但不要延迟满足

曾经在育儿圈大火的延迟满足理论,随着棉花糖实验的被证伪,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在棉花糖实验中,研究人员认为,能够忍耐不吃糖的小孩拥有更强的意志力,可以为了长远利益放弃暂时的快乐,这种延迟满足能力是后来他们得以成长为社会精英的原因。

但新研究发现,克制自己的欲望来等待棉花糖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与孩子的家庭条件相关。这意味着也许并不是意志力让孩子实现长远成功,而是孩子先天的家庭条件。

实验结果虽然被推翻,但是现在有不少家长依然过于迷信延迟满足理论。

为了所谓的让孩子有更多的成功特质,不少家长早早地就开始对孩子进行训练。

一岁多的孩子撒娇想要妈妈抱抱,但有些妈妈怕孩子太多依赖自己,于是用延迟满足的招数逼的孩子哇哇大哭;

两岁多的孩子想要吃点零食,爸爸就也照搬延迟满足的方法,美其名曰要磨练孩子意志力。

这种不恰当的延迟满足,会导致孩子无法获得安全感,内心无法稳定,患得患失的情况下更容易着急发脾气。

我们需要让孩子学会等待,而不是强制性地压抑他的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温和而坚定地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在需要孩子等待时做好事先沟通,并且接纳孩子想要的情绪,理解孩子的欲望。

让孩子学会等待,可以令他懂得做事需要有先后顺序。而刻意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只会破坏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增加他的焦躁情绪。

虽然有些孩子是先天的急性子,但后天培养才是影响孩子性格的最主要因素。

我们做父母的,如果能够教养得当,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急脾气的孩子完全也可以慢下来。给孩子一个不急的性格,方法其实很简单:

1、一岁前及时满足孩子需求,三岁前不延迟满足

想要孩子性格不急躁,首先要做的就是构建他的安全感,只有安全感满满的孩子,才会踏实、自信、不急躁。

对于一岁前的孩子来说,父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及时满足他的需求。孩子哭了要及时哄,孩子饿了要马上喂,平时多与孩子肌肤相贴,多陪着他玩耍,这样才能在孩子生命的伊始,给他满满的安全感。

哭闹是小婴儿表示需求的信号,孩子的每一声啼哭都是在诉说着对我们的需要。从他诞生的第一天起,每一次对他哭声的回应,每一次温情安抚,都在无声构建他的安全感。

而3岁前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孩子有什么需要,只要是合理的,我们都应该及时满足。

如果出现不能满足的情况,父母应该第一时间向孩子好好解释,而不是用粗暴吼叫的方式强行遏制孩子的需要,只要孩子理解了,就不会受到伤害。

2、减少催促,认真与孩子进行对话

都说当妈之后,都会染上一个口头禅,那就是快点!面对磨磨蹭蹭的孩子,有些老母亲一天可能要催上个十几遍。

要知道,催促不仅打击孩子的主动性,还会影响孩子内在秩序感的建立。孩子天生具有内在的秩序感,并且会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完善。

年幼的孩子,因为生理和心理的限制,势必会比大人们慢半拍,我们的声声催促在无形中逼迫着孩子提速。当孩子没跟上我们的速度时,就会产生急躁的心情。

没有人想大吼大叫地催孩子,在提醒孩子的问题上,我们需要认真地与孩子进行对话,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给他建立起规范化的生活流程。

比如出门前,可以提前半个小时告诉孩子,我们过一会要出门去啦,宝宝可以去把外套找出来吗?等妈妈收拾一下提包,宝宝就可以去换鞋啦,然后我们就出发,而不是在临出门前直接给孩子下命令。

3、不要给孩子贴上急脾气的标签

成年人的态度其实决定了孩子人格魅力的养成,标签会对孩子形成极强的心理暗示。

年幼的孩子性格根本没有定性,父母过于草率地给孩子贴上的负面标签,很有能会给孩子留下终其一生都难以忘却的伤痕。

所以,即便急脾气孩子暴躁起来像小狮子一样横冲直撞,我们也不能武断地给他定性为急脾气。

以积极的态度去引导孩子,修正他的行为,才是父母应该孩子的教养。

曾经有人说,养孩子就像养植物。要给他爱、阳光、雨露,用耐心和细心,呵护他的成长,静待他的花开。

育儿不能速成,让那个急脾气的孩子慢下来,需要家长先放慢脚步才行。急脾气孩子不是坏孩子,他只不过是需要你多点耐性。

耐心,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气质,是需要从平时的生活中慢慢锻炼得来的。

我们家长需要有耐心的去引导孩子,让孩子试着去拥有不疾不徐的从容。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与“如果孩子是急性子,家长越早改变越好”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如果孩子是急性子,家长越早改变越好”还看
幼儿园提前放学未通知家长 幼儿溺亡教师担责
教育部谈“农村一位大嫂办一个幼儿园”:加强师资
趁妈妈不在偷吃“糖果” 2岁幼儿误服减肥药
“感冒”为什么喜欢黏上初入幼儿园的小朋友
教育部回应“一个大嫂办一个幼儿园”:加快补充师资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孕妇产前大出血 专家23分钟救两命
    炎炎夏日,暑假假期如何让孩子居家做学霸
    幼儿园孩子的教育,家长仍然不可退居二线
    宝宝学说话有技巧,儿科医生告诉你10个妙招
    宝妈最不喜欢听这五句话,妈妈人群需要被理解
    兜底教育要不得,大衣哥把子女养成废人,
    炎炎夏日偏爱清淡 素食如何吃出健康
    幼儿园开始学编程,会不会太急了
    面部又肿又疼先别忙着“去火” 或许是智齿冠周炎在作祟
    6类食品被国家列入黑名单,父母选择零食需谨慎
    每年新增上万白血病孩子,要知道“过度爱干净”误区
    夏季宝宝喝水你做对了吗?教你如何正确补水
    孩子们都喜欢火箭 北斗覆盖全球意义孩子该知道
    未成年网民数量堪忧,家庭应该给与孩子精神充实
    安全感来自内心,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端午节小长假即将开启 从节日里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平衡车”成孩子“新宠”对孩子有这4点好处
    总喜欢做这4个举动的宝宝 孩子爱思考很聪明
    幼儿园家长群中有5类家长 最不受老师们的待见
    宝宝性格形成敏感期,妈妈这3方面“使劲管”
    宝宝五大表现告诉你,你给宝宝吃太多了
    白白牺牲了七个孩子,赖宁精神还要提倡吗
    切莫贪凉 冰淇淋吃多了还会“冰淇淋头痛”
    考试期间学生科学饮食 六种抗疲劳食物
    动辄发火的BB为何越来越多 不孕育“高风险孩子”
    夏季宝宝该不该吃“冰的食物” 注意事项要知道
    父母表扬孩子的方式不同,描述性表扬效果更好
    上早教班还是在家里,早教选择需要慎重
    良好的家庭环境 决定孩子的性格养成和成长之路
    宝宝总“见啥就咬” 家长要帮孩子顺利度过“口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