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卑心理呢?-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卑心理呢?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卑心理呢?

2016-12-02

相比同龄孩子而言,自家的孩子似乎没什么信心,对有些事物和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处理方式但令人担忧。如上课时总是不举手发言,对自己能够独立处理的事情,也不敢轻易尝试,或是在人前总低着头,逃避众人的目光,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卑心理呢?

1.从形象上改变

若要打败心理上的自卑,首先从形象上的改善开始。给孩子换上孩子自己喜欢的衣服,整洁大方,抬头挺胸,说话提高音量。把之前衣衫不整,低头弯腰,说话小声等毛病充充抛之脑后,给人阳光健康的好形象,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当然这些都需要家人的协助和鼓励才能完成,所以发现孩子自卑,家长要第一时间关注孩子,并付出时间和心血帮助孩子。

2.从行动上改变

自卑心理常常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和家庭环境,如果父母过于大包大揽,造成孩子自卑的心理机会是很多的。孩子做这些事情你也觉得没做好,做那些事情你也觉得做错了,不断地指责,或是说你怎么这么笨啦!你是个猪脑子吗?生活在这样子的环境之中,你要孩子在自信心从何而来?所以改善孩子的自卑心理,需要父母从行动上一起帮助孩子,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3.从心理上改变

多给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孩子自己完成某一件事,即便他做得不怎么好,你也可以大声地赞美和鼓励:“还不错嘛!你看起来棒及了!进步了,你真棒!”用语言暗示孩子你行,你真的有所进步了,你很棒,无形中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改变之前的自卑心理。有时大人甚至可以假装自己并不那么聪明,需要孩子的帮助才能顺利完成某件工作,给孩子更多的自信机会。

 4.从语言上改变

大多数心理自卑的孩子都不喜欢说话,或是不喜欢融入到人群中去,原因就是自卑所导致。要改善一个孩子的自卑心理,关键的是要打开他的心,然后打开他的嘴。在大人的引导下,孩子已经建立起一些自信了,那就让他大声地说出来吧!请孩子多阅读,多听音乐,多参加有讨论的家庭决定,让孩子有想说,想发言的欲望。有了语言上的改善,孩子的朋友多了,接触面广了,自卑心理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与“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卑心理呢?”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 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卑心理呢?”还看
自闭症是如何造成的
父母必读:让孩子过点穷日子!
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父母应掌握这几点
如何将女儿养得更漂亮,家长须须记住这三点
正确使用请求和指示,帮助儿童合作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纠正孩子的“三分钟热度”
    想要让孩子少生病,健康宝宝要三浴:空气浴、日光浴、水浴
    有一个这样的好婆婆伺候月子,还用犯愁婆媳会有矛盾吗?
    家长get这3招,打造宝宝完美性格
    不是所有的运动都可以助长
    家长别再说这几句话了,害娃不浅!
    遇到行为倒退期间,家长如何应对
    9个参考项了解孩子个性
    全国优秀班主任送给家长的话,让无数家长幡然醒悟
    立秋后,少给宝宝吃烧烤类的食物
    新生儿手那么小,指甲应该怎样剪才对?
    孩子指甲凹凸不平?不一定都是营养不良
    一个月没出门?居家防疫也不能忽略运动
    清明假期通知来了,网友调侃“假中假”
    生活细节体现孩子潜能,你关注过吗?
    三种否定孩子的话语
    河南开学时间最新消息 河南开学时间2020通告最新
    为什么宝宝总是要“抱抱”?答案暖哭无数妈妈
    做一个优秀的家长,应具备这些特性
    孩子不愿意认错?那是因为没读懂他的“内心”
    小孩频繁揉眼,小心儿童过敏性结膜炎来袭
    宝宝尿床还在延续,你该怎么办?
    六个月的龙凤胎宝宝睡醒后,发现对方在身边,宝宝的反应太可爱了
    孩子将来性格好不好,3岁前的培养很重要!
    这些育儿经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性格敏感不是ta的错,父母要这么做
    英政府机构建议给5岁儿童开性教育必修课
    好胜心强的孩子,往往受这2大因素影响
    6岁前—要让你的孩子“学会等待”
    这几种老人真的不适合带孩子,影响孩子长远发展,家长要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