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1.对序数的认识:序数表示事物在计算时或排行时的次序,如日常使用的第一、第二等表示次序的数,是在基数前加第来表示。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遇到的简单问题。大班幼儿在该课程内容上的发展目标为:确定某一目标的空间方位,指出前往目标的路径;理解数字的序数意义,懂得数字可用来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
3.幼儿基础分析:初入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空间方位经验,如上、下、里、外、前、后等;对数字表示的序数意义(如排列位置)有初步的经验认识(小区楼房上的数字、电影院座椅上的数字等);大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得到进一步深化,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运用幼儿前期思维发展的基础和学习生活经验进行本节活动的学习,是对幼儿多方面素质发展的巩固和深化。
教学目标
1.学习从不同的起点与方向辨别序列中物体的排列位置,建立辨认物体排列位置的思维方法。
2.理解序数的意义,能够用第几准确表示序列中物体的排列位置。
3.在游戏中发展观察、分析、判断、交流等能力。
教学活动
一、设疑导入,呈现基础经验
情境设计:现场请三位小朋友在幼儿的前面站成横向一排,辨别他们的位置。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乙小朋友站在什么位置?
幼:在中间(或在XXX的旁边,或在第二个)。
师:你怎样知道他的位置的?
幼:我是看出来的(或我是数的)。
【注:若出现第几的资源,教师要呈现孩子对第几的认知思维过程,若孩子只能说出中间等概括性方位词,教师也表示认可,随即进入第二环节】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为了了解幼儿的经验基础,从孩子们的回答中,老师能很快地发现幼儿现有的经验基础。他们会用在中间,在xx的旁边来表示乙小朋友的位置,但是,他们大多是不会用第几来表示。同时,这个环节也是调动幼儿的思维,是幼儿思维启动的阶段。关键是要孩子能够在脑海中思考三个孩子位置的排列情况。)
二、二次设疑,引发新经验
1.情境设计:现场再请一位小朋友加入队伍站成横向一排,辨别他们的位置。
师:又加了一位小朋友,现在乙小朋友站在什么位置?
幼:在XXX的旁边。
师:他站在第几个?(当孩子说不出第几个的时候)
幼:第2个(或第3个)。
师:都同意吗?谁的想法跟她不一样?
幼:第3个(或第2个)。
师:你是怎么确定的?
幼:从那边数起他是第2个,从这边数起他是第3个。(孩子在表述的过程中会用这边那边并且用手势来表示方向。)
师:从XXX数起,XXX在第几个。
(请幼儿在表述的过程中尝试说出这样的语句。)
2.经验梳理:教师设疑,引发幼儿讨论。
师:同一个人,同一个位置,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表示结果?
教师总结:哦,确定位置时起点和方向不一样时,表述方法和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
(设计意图:当幼儿的人数从三个增加到四个的时候,中间孩子的位置显然发生了变化。孩子们很快发现,原来的表述方法已经不能清楚的表述那个伙伴的位置了。在这种情况下,幼儿需要新的经验的帮助即第几。教师巧妙地引入了新的经验,并且让孩子把新的经验运用到活动中。该活动的关键是要开始建立幼儿的思维路径定起点,明方向,即从谁开始数起,他在第几个。)
三、三次设疑,巩固新经验
情境设计:另请五位小朋友站成横向一排,幼儿辨认自己好朋友的排列位置。
第一次游戏:说一说我的好朋友在哪里?
师:请每个小朋友在五个人中间找一个伙伴做你的好朋友,然后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站在第几个,但是不能说出他的姓名哦。
幼:我的好朋友站在第x个。
师:请你说说他的好朋友是谁?你是怎样确定的?
第二次游戏:把幼儿平均分成2组
教师把所有幼儿分成面对面坐好的A、B两组。如:请A组的xx孩子说出自己在B组的好友,再请A组其他的孩子来猜。其他孩子进行补充。
师:你的好朋友坐在第几个?
幼:第二个。
师:请你们猜猜他的好朋友是谁?并说出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巩固新经验,在前面的环节幼儿已经习得了表述伙伴位置的新经验。但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并且自如地运用这种新的经验。很多孩子只是停留在单纯的语言的表述上,没有真正去思考起点和方向的问题。其次,这个环节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到了里面,并且尽量调动,再现每一个孩子的思维:从xx开始数起,他在第几个。)
四、四次设疑,拓展经验
情境设计:根据自己照片标示的楼层数,把照片送进对应的楼层里。
1.呈现操作思维。
师:请把标有楼层序号的照片送进相对应的楼层。
师:你把照片放在第几楼层里,你是怎么想的?
2.回归生活,引发新思考。
师:你家住在几楼?
师:第1楼在下面还是在上面?
师:在数楼层时,我们该怎样数呢?
3.拓展经验。
教师总结:用第几表示排列位置时,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方向可能就会有不同的表示结果。但是数楼层,我们在生活中都是从下往上数的,它的方向是固定的,所以,我们需要遵守大家认同的方法。
教后反思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会尽量的给孩子提供多一些的操作机会,让孩子通过操作锻炼思维的能力。但是在本次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没有提供任何的操作材料,而只是用孩子作为活教具,让孩子在看一看,说一说的过程中来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显然,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适时恰当地引导孩子去思考。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把难点放在建立幼儿良好的思维途径:定起点和方向上。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自己的思维过程。从XXX开始,他在第几个。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会用这样的语言表述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思维过程。但绝不是要孩子来学说这句话。可能有一些孩子在表述的过程中不是特别的清晰,但是在孩子的脑海中已经知道:我需要找到起点和方向。
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语言简洁明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自己语言的修炼,努力做到精准,精炼。只有这样,才能适时地引导孩子去思考,给孩子充分思考的时间,给孩子足够的展示自己思考的空间表述。而不是老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用自己的思维取代孩子的思维。教师后退了一小步,幼儿前进了一大步。
摘编自《幼教新视野)》,2012.2.57~59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神奇的申草药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有趣的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