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泡泡》-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教案 >艺术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泡泡》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泡泡》

2015-09-07

活动由来

我们班在科学区进行了制作泡泡活动,孩子们都很喜欢,不但每天都制作,还把自己制作的泡泡液带到户外玩儿。一次在户外吹泡泡的时候,一个孩子正吹着泡泡玩儿呢,另一个孩子随着泡泡破裂发出“啪啪”的声音。其他孩子觉得有趣也加入进来。孩子们一边戳破泡泡,嘴里一边发出各种声响,声音此起彼伏,异常好听。孩子们越玩越兴奋,也邀请我一起游戏。我发现声音的美妙真是无处不在,孩子们的想象也是无处不在。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泡泡交响乐。

活动目标

1.对音乐感兴趣并喜欢参与活动,乐意与他人分享经验,体会合作的快乐。

2.尝试用不同的节奏配伴奏。

3.培养幼儿会看指挥的能力。

活动重点

1.引导幼儿创作交响乐配伴奏。

2.引导幼儿感受、表现并尝试配合演奏。

策略:每个游戏活动和环节都是循序渐进地进行,每个活动目标都是递进式地展开,有利于幼儿理解目标。

活动难点

幼儿在创作时如何运用节奏型。

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总结和图谱的辅助作用,让幼儿明确目标并达到活动目的。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活动所需的磁带和光盘、乐器(摇铃、三角铁、音砖、手鼓)。

2.经验准备:幼儿有一定的收放乐器的习惯;知道各种打击乐器的名称;有一定的音乐常规:会倾听的习惯,主动演唱的能力,会看指挥的能力,能看懂、听懂教师指令的能力。

3.活动用时:50分钟以内

活动过程

1.进教室:《我们是快乐的泡泡》2分钟

(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而且进教室的音乐和后面主题活动中的音乐是一致的。同时幼儿对泡泡的模仿、表现,也对之后的主题活动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通过舞蹈的形式教师赋予幼儿一定的活动角色,并引发幼儿的兴趣。

音乐响起的时候幼儿和着音乐摆出不同的泡泡造型在教室中任意穿行,音乐间隙的时候泡泡破掉并静止,摆造型,重复表现。

2.发音练习:《泡泡歌》5分钟

(这是一个音乐活动必要的环节,目的是培养幼儿听音,模唱,并能主动演唱。)

集体问好:有节奏地问好,变换不同的节奏型进行问好,同时进行。

教师先问:小泡泡你好,小泡泡你好,好好好好好!

幼儿唱:大泡泡你好,大泡泡你好,好好好好好!

分别问好:拿出指挥木偶,选择个别幼儿进行问好。

3.歌曲《泡泡之歌》5分钟

通过互动表演唱的形式认识每一个泡泡,激发幼儿表现以及在众人面前演唱的欲望。

4.辨音活动:《泡泡的礼物》8分钟

(让幼儿通过游戏化的形式听辨乐器的不同音质,同时也是复习乐器的名称和乐器的演奏方法,为之后的主题活动做铺垫。让幼儿学会描述这些音响效果。)

首先让幼儿复习每一种乐器的名称并请幼儿听辨乐器发出的声音。

听辨游戏:先选择三种乐器(音砖、摇铃、三角铁),让幼儿对乐器的音响进行分辨。

先单个听辨:教师分别让乐器发出声响,让幼儿听辨是哪个乐器发出的声音,并进行演示。

然后两个乐器先后发出声音,让幼儿听辨是哪两个乐器发出的声音,能说出谁先谁后,并进行演示。

加大难度再进行单个音的听辨:不只听出是哪个乐器发出的声音,还要模仿出教师打击出的简单节奏型。

然后进行两个乐器的听辨。让幼儿听辨出是哪两个乐器发出的声音,并说出谁先谁后,模仿出打击的节奏型,并进行演示。

机动环节:两个乐器一起出声进行听辨,同时也出现简单的节奏型。这时候可以出现手鼓。

5.活动主题:《泡泡交响乐》25分钟左右

每人领一个乐器(音砖、摇铃、三角铁)。

拿同样乐器的幼儿坐到一起。

自行尝试,然后把乐器放在地上。

指挥游戏:教师吹泡泡,孩子们敲击自己的乐器,直到泡泡破了,音乐停止。

教师吹泡泡,孩子们自己“认领”一个并敲击,直到“认领”的泡泡破了,音乐停止。

教师吹泡泡,孩子们自己“认领”一个泡泡,当泡泡吹出的时候乐器不发出声音,当泡泡破的时候乐器发出一声。

游戏结束后,把乐器收回。

指挥音乐:《泡泡雨交响曲》

创设泡泡雨的环境:我们是快乐的泡泡。我们轻轻飞舞,我们唱歌跳舞,我飞上天空,变成了美丽的泡泡雨。泡泡雨落到了地上,发出了美妙的声响,奏出了奇妙的交响曲。

提问:你们都听到哪些声音?是泡泡雨在什么情形下发出来的?你觉得泡泡雨交响曲是什么样的?还会有哪些声音?

泡泡们,咱们也创作一首泡泡雨交响曲吧!

请幼儿听音乐,六人一组,自愿分成三组。

分好后提示:你认为的泡泡雨都有什么声音?这些声音都是用什么发出来的?怎样配合?

商讨怎样演奏。

请幼儿选乐器或物品进行创作。

创作后分组进行演示、分享。

结束后收乐器或物品。

游戏:泡泡在一起

充分感受生活中的各种音响,并尝试用这些自然音响表现。

幼儿听两段体,慢的地方幼儿和着音乐做泡泡的动作,快的地方幼儿找身边的物品进行演奏。

6.泡泡舞5分钟

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让幼儿感受节奏的多样性和组合性。

7.结束

幼儿感受音乐,做精灵舞游戏,一个接一个离开教室。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都是以感受、体验的形式进行的:进入教室发音部分的引入,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并对多元的活动形式进行体验和复习,也为之后的主题游戏提供了形式上的辅助;听音部分是关键,它有助于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对声音的描述、理解以及转换;之后的游戏和泡泡舞也都是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巩固音乐。

整个活动中我对幼儿的音乐常规要求有三点:观察、倾听、理解要求;活跃、放松、不束缚的规则;音乐、手势、指令合而为一的活动。在音乐活动中,幼儿的身心应该是轻松、愉快的,所以我不要求幼儿的坐姿,孩子们可以趴着、靠着、盘腿坐……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认真倾听、积极参与就可以了。环环相扣的活动,能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活动不需要教师反复强调常规,幼儿通过感受和体验音乐就可以理解游戏的规则以及玩法,不需要教师过多地解释,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

最后一点感悟是:技能的掌握不是最终目的,感受、表现才是音乐的宗旨,音乐技能是辅助幼儿感知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与“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泡泡》”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网鱼》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彩陶的新衣
大班优秀美术公开课教案《过年了
小班音乐优质教案《歌曲苹果歌》
幼儿小班音乐教案《大风和秋叶》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打气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音乐教案《谁会
小班幼儿音乐教案《我们大家做得
小班音乐欣赏教案《小小动物出来
小班音乐教案《大象和小鸟》
看过“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泡泡》”还看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手工染纱》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漂亮的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有趣
幼儿园小班音乐律动教案《小麻雀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美术教案评价《
猜你喜欢
儿歌:别说我小—幼儿园小班社会
大班综合教案:我是机械发明家—
儿歌:学洗手—幼儿园小班社会教
爸爸的大手—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小熊的水果
大班认知活动:森林旅馆—幼儿园
大班手工制作:制作螃蟹—幼儿园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小蚂蚁坐汽
多元智能教案:大班“翻盖乐”活
大班综合活动:魔力一分钟—幼儿
大班综合活动:画房子—幼儿园大
美术欣赏《傩戏面具—幼儿园大班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学做小主人
大班综合《有趣的石头故事图》—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酸酸甜甜的
小班社会教案:我会答应(礼貌)
神州七号综合教案:飞向太空—幼
小班社会:小猫爱清洁—幼儿园小
幼儿园大班参访活动:服装加工厂
我们都是好朋友—幼儿园小班社会
大班教案:唐装表演会—幼儿园大
小班社会教案:生日庆祝会—幼儿
小班社会教案:看谁认得快—幼儿
小班社会:三只熊买鞋—幼儿园小
开展名画欣赏:亲近艺术大师—幼
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感受味道—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爱爷爷奶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长大真好—
好朋友(艺术)—幼儿园大班美术
小班社会教案:我的一家—幼儿园
大班综合活动:礼物—幼儿园大班
大班综合:美丽的蝴蝶—幼儿园大
小班社会:生活练习——擦椅子—
大班综合:有趣的石头故事图—幼
大班综合:动物化妆舞会—幼儿园
小班社会教案:我爱老师—幼儿园
双簧表演:你前我后来表演—幼儿
小班社会:好妈妈—幼儿园小班社
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房子—幼儿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学扮爸爸妈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不独占玩具
小班社会活动:借玩具—幼儿园小
艺术活动《我学》—幼儿园大班美
大班综合:小小设计师—幼儿园大
小班社会教案:大扫除—幼儿园小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小猫钓鱼
猪小弟(艺术)—幼儿园大班美术
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轮子变、变
大班综合:妈妈的蔬菜篮—幼儿园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小鸟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