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常行为让孩子更孤僻个性培养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这些日常行为让孩子更孤僻

这些日常行为让孩子更孤僻

2020-09-09

调查显示,写日记、网聊成为中小学生最常用的倾诉方式。 写日记、网聊、没人时自言自语,是中小学生最常用的倾诉方式;75%以上的中小学生想说心里话时,首选倾诉对象不是父母;一半以上的中小学生最想向父母倾诉学习上的收获或困惑 近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知心姐姐教育服务中心,对全国2087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以倾听孩子心声为主题的问卷调查。针对上述调查结果,专家表示,虽然现在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家庭教育主要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忽视了亲子间心灵的交流,这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远大于学习成绩。 说教+唠叨 孩子不愿主动与父母交流 派派是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在父母的要求下,他每天放学后要上奥数、剑桥少儿英语等各种培训班,周末还要练钢琴、学画画。我太累了,而且培训班太没意思了。派派最喜欢制作轮船模型,可父母却认为这是玩物丧志,每次上培训班用派派自己的话来说就像上刑场一样,一点儿效果也没有。 当问派派为什么不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告诉父母时,派派说:唉,他们理解不了我的想法,我说了也白说,反而会被他们借题发挥训我一顿。 派派的例子并非个案。倾听孩子心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万多名中小学生中,只有26.73%的人表示自己有了心里话最想告诉的人是父母,同时49.56%的中小学生最想对关系好的同学、好朋友说心里话。此外,有13.84%的中小学生选择把心里话埋在心里,5.61%的孩子选择跟网友倾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扮演着重要的教育与社会化的角色。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看来,当孩子在成长中遇到困难或者有困惑时,最先想到的倾诉对象肯定是父母。如果家庭缺少交流,孩子的心里话没有渠道倾诉,长期如此容易导致亲子间的隔阂。因此,父母应该平时多关心孩子的情绪和状态,积极主动地与孩子交流沟通。 调查还显示,在倾诉方式上,面对面聊天、写日记、网聊、没人时自言自语是中小学生最常用的4种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上聊天、写网络日志、在博客空间留言等,都是孩子们常用的交流方式。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孩子有了心里话会首选同学、好朋友的现状。卢勤表示。 父母的居高临下式的说教和唠叨,是孩子不愿和父母交流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近九成中小学生愿意对别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其中58.47%的孩子愿意说心里话并能找到人说,31.75%的孩子愿意说但找不到合适的人。 简单+粗暴 家庭关系中缺乏平等宽松的环境 当孩子有机会向父母倾诉心声时,他们通常会选择什么样的话题来倾诉呢?调查显示,超半数中小学生最想向家长倾诉在学习上的困惑或收获。排在第二位至第五位的分别是:对爸爸妈妈提出意见或建议、人际交往中的经历、对未来人生的困惑及对身体发育和生理问题上的疑问。与此同时,另一份在家长中开展的调查显示,近九成的父母表示,自己最想听到孩子倾诉在学习上的心得或困惑。 学习压力过重、家长对学习关心程度过高、关注方式不当是造成半数孩子最想倾诉学习话题的主要原因。知心姐姐教育服务中心主任祝薇表示,学习之所以成为孩子最愿意跟父母倾诉的话题,并不是因为孩子对学习情有独钟,而是在就业压力严峻、竞争激烈的社会大背景下,学校、父母、孩子自身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只要这样的现实环境不改变,学习就永远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绕不开的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话题。 同时,父母对孩子学习的过度关注和不当关注,又会造成对孩子其他成长问题上的忽视甚至漠视。这折射出在部分家庭中,孩子与父母之间缺乏一种对等的、宽松的、畅通的倾诉环境。祝薇说。 在调查中排名第二的倾诉话题恰恰是想对爸爸妈妈提意见或建议。从中也可以看出,一些孩子对父母在家中的所作所为有着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想表达。祝薇说:在这些孩子看来,先改变父母的观念和言行方式,接下来才有可能真正敞开心扉,向父母倾诉其他心事。 吸蓄+引导 家长要成为吸纳孩子心里话的海绵体 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养了!在亲子间如何沟通的问题上,家长也有话要说。家住西安市高新区的高女士,女儿今年上初三。她告诉记者:只要我们问得稍微多一点,孩子立刻就是一脸的不耐烦。有时看到孩子情绪低落,我们也不敢问,生怕哪句话问不对了,刺激了孩子,影响她中考。 对此,祝薇认为:每一个家长都是最爱自己孩子的。家长不是不愿意与孩子沟通,只是家庭缺乏沟通氛围,某些家长也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技能。父母要使自己成为吸纳孩子心里话的海绵体,既能吸蓄,又能过滤引导,这才是一种有价值的爱。 现在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别老想着玩;我们上班挣钱多不容易,你要好好学习才对得起父母;你看看人家某某,这次数学又考了100分这些是许多父母经常教育孩子的话。 面对孩子,许多父母常常会不自觉地变成或居高临下或苦口婆心的说教者,心里话也变成了对孩子的各种要求。这样的话说出来,就算再语重心长、情真意切,孩子又能真正体会多少呢?卢勤认为,其实家长换一种教育方式,效果可能会更好。 卢勤说:老师是除家长外孩子最熟悉的人,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导作用。举办家长学校,不能仅仅是在口头上教育家长,而应是向家长传授系统、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帮助家长根据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正确处理与子女的关系,避免家庭教育走入误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与“这些日常行为让孩子更孤僻”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这些日常行为让孩子更孤僻”还看
BB语言、交流障碍产生的原因有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卑心理呢
孩子的坏脾气和父母宠爱有无关系
顺从父母就是好孩子了吗?
“好孩子”并不一定什么时候都表
猜你喜欢
泥蚶一定要煮熟食用
霉变甘蔗不能吃
食物的彩色外衣的危害
注意:千万不要食鱼胆
硝酸盐超标是否影响婴儿健康
饮食健康:准妈妈注意事项
你知道吗?怎样救治食物中毒者
你知道吗?:吃苹果别啃到核
警惕塑化剂导致孩子性早熟
不洁饮食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幼儿园老师虐压5岁男童
警惕!蘑菇中毒没有特效药
京东总部幼儿园:员工子女免费入学
你知道吗?容易受到污染的蔬菜和水果
家长注意:儿童慎防性早熟
彩色食品损害宝宝身体健康
专家:点心里的“甜蜜杀手”
3岁娃被老师头上放鞋还辱骂
这些鸡蛋有毒要认清楚
颇受欢迎的有毒食品
宝宝辅食黑名单,你中招了吗?
吃这些果蔬皮小心中毒
如何为宝宝选购奶粉
你知道吗?儿童不宜长期服用鱼肝油
宝宝食用的食品有学问
你知道吗?婴儿奶粉并非脑黄金越多越好
“混搭”补钙危害大
塑化剂对孩子健康的影响
注意:家庭聚餐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你知道吗?饮酒时应注意什么
让孩子不接受陌生人食物
必知:怎样看药品说明书(三)
食品添加剂过量引起慢性中毒
用煤炉烤食物食用会中毒
饮食注意:警惕孩子被异物卡喉
这些损害大脑智力食品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最适合孕妇吃的食用油
美味食物需慎食
豆奶是三个月宝宝的“毒奶”
宝宝被鱼刺卡喉处理误区
食用野生蘑菇要注意
健康饮食少喝咖啡
拒绝糖尿病,小心餐桌上的“隐形糖”
5招避免宝宝食物中毒
2017夏季注意饮食安全
预防宝宝吞食异物
给孩子补微量元素误区
你知道吗?人工色素有损儿童智力
危害儿童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
正确健康食用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