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逆反期的自立性个性培养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尊重孩子逆反期的自立性

尊重孩子逆反期的自立性

2020-09-09

所谓逆反心理不是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于父辈和子辈之间价值观的不一致而产生的正常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孩子在发育的过程中会有两个逆反期。第一反抗期是在三四岁的时候,这个时候由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说话、运动、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他会感到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做了,所以跟父母亲的教育观点就会产生冲突。第二反抗期是在青春期前后。从心理发育的角度来说,这都是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但对父母亲来说,会觉得孩子在对抗自己。

迈向自立第一步

孩子逆反期的表现各不相同,在父母看来是逆反,对孩子来说却是迈向自立的第一步。在这之前孩子都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现在却是在尝试自己的方式。这时期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将来孩子长大以后父母和孩子关系的基础,所以父母要正确对待。

想做就让他做

如果孩子想自己做,就让他自己做,即使做不好,也不要批评他,要跟孩子一起找原因。当孩子说讨厌、不时,要问问孩子为什么讨厌?你想怎么做?孩子还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能会突然生气,这时父母要忍耐一些。如果有逆反心理,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大发脾气或大吵大闹。这样持续下去,不但不能形成很好的个性,还会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

逆反期也就是孩子的自立期,父母或许会着急,但请放心,因为这是孩子的必经阶段。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与“尊重孩子逆反期的自立性”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尊重孩子逆反期的自立性”还看
BB语言、交流障碍产生的原因有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卑心理呢
孩子的坏脾气和父母宠爱有无关系
顺从父母就是好孩子了吗?
“好孩子”并不一定什么时候都表
猜你喜欢
脚后跟疼怎么样?
如何帮助孩子远离校园霸凌?身为家长一定要看看
疫情肆虐中降生的新生命,美国妈妈在西班牙产子的故事
孩子头发少当心是缺锌 正确儿童补锌方法
家庭教育大智慧:做好这四件事,将能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
怎样训练孩子的语言发育?
自己或家里人发热、咳嗽怎么办?
宝宝出现攻击行为要重视 家长需及时正确帮其纠正
学生致电教育局遭硬核反问,“一杠子打死”后有人喊冤
查字典网小编提醒:宝宝的超前教育要适可而止
我是普通人,绝对不能再生一个孩子
新生儿打嗝的十种处理方法
从孩子的脸色可以看出他不健康,你家孩子的脸色不正常
五一小长假,查字典网小编普及各个年级的动作敏感期
产检三大谣言,第一个还有怀孕妈妈的信!
小方熊猫解读:孩子启蒙英语第一节课,家长应该这样做
孩子超过5岁,就不要再没收压岁钱了!
北京学区房成交太快,为了孩子投资千万赶上“末班车”
五一劳动节,如何培养孩子的家务劳动习惯?
新生儿满月后,若还不会做3个“小动作”,很可能是大脑发育迟缓
国产二价宫颈癌疫苗5月上市!9-45岁女性皆可接种
再摸婴儿身体的两个部分,孩子就会变得更聪明
合理膳食、改善睡眠 科学干预孩子身高可以这样做
儿童情绪管理-让孩子做情绪的小主人
爬行敏感期,孩子不会爬or不肯爬?试试这5个诀窍
听话的孩子才是乖孩子吗
春节食物吃得不好容易便秘,如何缓解便秘?
宝宝辅食添加 避开六个误区
唱响劳动者的奋斗之歌——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
“上网课”导致近视加深 专家建议家长关注孩子视力问题
小学数学凑十法和破十法儿歌,简单又好记!
过年的时候不要给孩子吃这些东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让孩子哭也是一种培养
怀孕妈妈三倍外出时的注意事项
睡眠训练可以做吗?答案是肯定的!
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引起思维活动的兴趣
宝宝晚上为什么睡不着?
过年养成这种坏习惯会影响孩子的生活,父母一定要小心
我宁愿饿,也不要给孩子喂这种母乳是最安全的
午睡超一小时 醒来为何会困乏?
张文宏:如何判断饮食结构是否合理?
教育孩子不要摆父母架势 防止家教中的“过犹不及”
年初一直看老挝的《北京的春节》文章
怎样让宝宝学会自己整理玩具?
这七种方法可以防止婴儿在春天容易感冒
谢楠边陪儿子看动画边教情绪管理 吴所谓秒解套路
“错换人生28年”的两家人跨省认亲 两家人的“全家福”
有几件事,幼小衔接时千万要慎重
活泼or好动? 3迹象有效判别
如果不知道触摸,坑吧!解读触摸“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