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待多动的孩子个性培养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要善待多动的孩子

要善待多动的孩子

2020-09-04

要善待多动的孩子1

如何区别孩子是多动还是好动?

天性活泼好动与多动是有区别的。那么,父母该如何区别孩子是多动还是好动呢?

专家指出,识别多动症的关键在于孩子注意力的集中情况,活泼好动的孩子在听故事、做游戏、看动画片或干他自己喜欢的事情时,能专心致志地做一会儿,6岁的孩子一般能安心做20多分钟。如果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持续10分钟,父母就要向儿童心理医生做相应的咨询了。

哪些表现与多动有关?

不同的多动症儿童有不同的症状,但主要特征表现为:

1.自我控制能力差,经常乱翻东西,他提出的要求必须立刻得到满足,否则就大喊大闹。

2.不能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容易被外界不相干的事物和无关的刺激干扰。即便是看电视、听故事,也会小动作不停,屁股在椅子上扭来扭去,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3.无目的性的活动过多,动作花样频繁,有始无终。教画画或学歌谣,他总是听不了一会儿就走神儿,动动这儿、看看那儿、出点怪声儿或从位子上站起来在教室里无目的地溜达一圈。

4.常招惹周围的小朋友、给老师和父母带来麻烦,对批评置若罔闻、屡教不改。

5.有些多动症儿童任性、破坏东西、内心脆弱、时哭时笑,容易冲动。

6.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或发脾气、跟小朋友在一起也是说翻脸就翻脸。

7.有些多动症儿童做事显得笨手笨脚,精细度和协调性差,比如穿衣服、扣钮扣和系鞋带时动作缓慢且容易出错;走平衡木容易摔下来,走路摇摆不成直线;做操跟不上节拍或做错。

一般来说,多动症儿童的智商并不低,但其中有多数孩子学习困难、做事马虎,这主要是由于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同龄的孩子短所致。

孩子多动根在哪儿?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其实际发病时间多在幼儿时期。但由于人们普遍认为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再加上幼儿园的环境也比较宽松,其多动症状在父母和老师的眼里显得不那么突出,容易被忽略。到上了学以后,环境变化了、对孩子的要求更多更严格了,某些孩子坐不住的问题便格外打眼,引起父母的焦虑不安和学校老师的关注。因此,多动症儿童的求医就诊年龄多为6-12岁。

多动症的发病原因不明。目前西医倾向于与遗传因素、脑神经递质代谢、轻微脑组织损伤、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有关;中医则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所致,但至今没有定论。

5大居家训练偏方

1.陪伴孩子

多动症孩子做事常常三心二意,在最初进行自控力训练时需要以成人的行为影响孩子。比如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中画画或做作业,爸爸或妈妈最好能陪伴在身边,父母的主要任务不是辅导也不是批评,而是督促他专心致志,防止边干边玩,以便提升孩子注意力集中的质量,逐步改善做事拖拖拉拉的状况。

2.安排时间

多动症儿童做事没有头绪,父母每天要帮助孩子安排游戏、活动和学习的内容,合理分配好时间,使孩子意识到每天该做的事一件也不能少。

3.注意力延长训练

多动症孩子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做事持续时间短。父母最好依据孩子的情况,制定一对一的时间表,并随着其症状的改善做相应的调整。比如,孩子不到6岁,集中于某一件事上的时间最多能维持5分钟,父母不妨给他拟定一个10分钟计划,告诉孩子:无论是搭积木、画画还是看故事书,都必须坚持10分钟;如果孩子6岁上小学一年级了,看书写字能坚持10分钟,父母就给他定个15分钟计划。设定时间段的长度应比孩子能保持的最高水平长几分钟,使他稍稍努力就能达到。目标定得过高、急于求成,都会让孩子看不到希望,对训练不利。

当然要说话算数,别临时延长时间,不让他感到这一训练计划对自己有太大的压力。为了避免孩子不停地看表,父母可借助定时器:在上面设定好相应的时间长度,定时器一响,孩子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4.为孩子立规矩

父母给孩子制定一些在家里和在幼儿园、学校的行为准则,让他明白哪些事情是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些规则一旦向孩子提出,就要坚持到底,任何时候都不能破坏。需要说明的是,规则定得越细致具体越好。培养规则意识,有助于多动孩子症状的逐步改善。

规矩是立了,但提醒还需坚持到底,因为多动症儿童的自觉性比较差。提醒可以是直的,对孩子身上的毛病及时纠正;也可以是暗示的,比如在客厅或孩子房间的醒目位置立一块小黑板、留言板,将孩子在某一段时间内该做的事情或画或写在上面;也可干脆将一天的计划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冰箱上或柜子上,使孩子能多次看到,以此督促自己。如果孩子上一年级了,妈妈不妨给他准备个小本子,告诉他记下各科老师指定的作业,回家以后及时完成。

5.借助药物

少数学龄前儿童有多动症的征兆,如果病情不太严重,可采用适当引导和行为训练的方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如果孩子多动的倾向比较明显,或上学以后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仍然很短、无法静坐、扰乱课堂秩序、学习成绩不稳定、存在学习困难及行为障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对有突出症状孩子的药物治疗越早越好,因为治疗越迟,越容易出现学习困难。

给父母的贴心提示

1.多动症的孩子自己管不住自己,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学校,给老师、父母造成麻烦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所以,爸爸妈妈要面对现实,充分理解孩子的行为不是故意的、而是一种病态表现,对他的治疗要有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多动症儿童比一般正常儿童难管教,在他身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更多。

2.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病情,在不同的阶段提出适当的要求、细致示范、耐心指导,不可过高,也不能像对正常孩子那样严格;否则,要求不切实际,也会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对多动症儿童学习及行为方面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表扬和鼓励。不训斥、不打骂、不惩罚孩子,因为那样不但不能使孩子的行为有所好转,还容易加重孩子的自卑、忧虑、孤僻或反抗心理,其结果可能会更糟。

3.父母和幼儿园或学校的老师保持热线联系、多沟通,寻求一致的教育方法,平和地面对多动症儿童。

4.充实孩子的生活内容。父母尽量将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使他们能有机会宣泄过剩的精力。比较好的方法是让他们参加适当的运动,如走平衡木、滚圆桶、跳蹦床、袋鼠跳等。

5.避免含铅食物。铅中毒会损伤孩子的大脑,有可能加重孩子的多动症状,应限制孩子吃可能受铅污染的食物和含铅量高的食物,如皮蛋、爆米花等。

6.父母别忘了鼓励孩子,这既是对他的肯定也是对他的激励。假如孩子能很好地坚持几次或几天,给孩子一个小奖励,让他惊喜,以便将好成绩保持下去。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与“要善待多动的孩子”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要善待多动的孩子”还看
说谢谢让孩子学会感恩
怎样教育孩子平时讲礼貌?
给孩子树立榜样是需要注意什么?
别对孩子的攻击行为大惊小怪
怎么样让孩子在人前不害羞?
猜你喜欢
3岁女孩患异食癖 爱吃石头木头沙子
7岁女孩贪玩离家迷路 民警通知家长领回母亲称不要了
洛阳一高中食堂划分男女就餐区域 防止早恋及相互喂饭
南京举办"女孩足球节"活动 让学生感受足球带来的欢乐
江西一男孩学跆拳道被打骨折 学校拖延3个月未给说法
幼儿园门口设置多个毒鼠装置引发家长担忧
小学生拄拐参加国奥初赛 不为升学只为证明自己
14岁男孩开学被人勒索 失联近20天在宾馆找到
郑州学区房热度不减 归根结底要提供更多教育资源
12岁小学生带领一帮"娃娃军"盗窃 已经被抓三次
无锡一幼儿园体罚多名幼儿 官方:涉事人员已被解聘
8岁男孩放学捡到一部手机 跑两公里送派出所
广西教育厅长秦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精准扶贫
广东韶关有望2018年建成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
角色互换!南京一小学全体教师"当一天学生"
11岁男孩为追寻自由离家出走 民警花5小时找回
大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最高限价每月1200元
调查显示:儿科医生收入不及成人科一半
江苏版"体侧"标准提高了 女生要跑2000米
北京15所名校通州建新校 本校一个不搬
江苏一幼儿园没有男厕所 高薪招不到男教师
杭州七旬老人在新华书店内免费为孩子辅导奥数十年
女子将亲生骨肉送派出所谎称捡的到底为哪般
南京学生数学成绩全省排名中等 求异思维偏弱
香港再有三所幼儿园爆发流感 涉及65名学童
多名幼童遭老师虐打 常用黑板架将孩子夹在墙上
湖北一生病父亲为接孩子放学 后座开车窗撑杆打吊瓶
男生均分比女生低近20分!学校为拯救男孩试点男生俱乐部
校园暴力屡屡发生 教育部副部长:加强学校管理
注意!CIPE欧亚幼教展招商已接近尾声
中学小卖部一年租金173万引热议 业内人士称不算夸张
人大委员呼吁尽快研究出台学前教育专门法
惊呆!泰国道路上一辆摩托车载7名儿童
姐姐将两个月大的妹妹抱去派出所称是路边捡的
浙江一11岁男童因贪玩头部被卡进按摩床洞口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外媒:中国家长信奉棍棒教育 六成学生被家长打骂
青岛3岁男童公交车内放鞭炮 母亲一旁忙着打电话不管
幼儿园遭人持刀打砸 学生家长为退学费起诉幼儿园
牛汝极委员: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浙江一妈妈诞下"一斤宝宝" 顽强宝宝顺利出院
教育部:19个城市逐步推行小学初中免试就近入学
女挖掘机司机一人照顾6个孩子 既当姐又当妈
男子徒手攀上5楼救下小孩 自己却被困在护栏外
武汉一高中试行家长陪读 仅一天普遍喊累
株洲一学校取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引争议
中日韩三国框架协议将亮相2016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
境外媒体:"二孩"开放为中国妇产及婴幼儿市场带来商机
重庆最美女教师让学生躺着听课 教书31年仍会卖萌
贵州中考将增加传统文化比重 贵阳6月24日开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