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幼儿常见的3种情绪?个性培养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如何处理幼儿常见的3种情绪?

如何处理幼儿常见的3种情绪?

2020-09-04

如何处理幼儿常见的3种情绪?1

1、焦虑

在幼儿情绪的发展过程中,焦虑问题相当常见。在幼儿5个月至1岁期间,就开始出现陌生人焦虑现象,到了1~2岁则出现与主要照顾者的分离焦虑现象,只要一眼看不见父母,就会开始哭闹,并且感到不安,这都是正常的情绪发展现象。一般而言,在进入幼儿园1个月后,分离焦虑就会逐渐缓解,如果持续太久还未见改善,父母就需带孩子就医评估。

专家建议

造成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多半与幼儿生活环境以及亲子互动有关。一般来说,如果家长平日保护过度,凡事都帮孩子处理好,很少给他自己做的机会,就很容易造成幼儿的依赖心理过重,自然很难与父母分开。另外,亲子互动过于缺乏也是分离焦虑的原因之一。根据临床观察发现,幼儿正是因为过度渴望父母的关爱与呵护,才出现比其他同龄孩子更为严重的分离焦虑。所以,父母应特别注意幼儿的情感需求,以免加重幼儿的分离焦虑。

如果幼儿的先天气质比较细腻、敏感,那么焦虑情况也可能比较严重,建议父母不要用过于严厉的方式教导幼儿,以免加剧焦虑现象。焦虑通常有许多表现形式,例如分离焦虑、抗拒上学、特定畏惧症、社交恐惧症等,如果幼儿的焦虑情况已严重到影响与人正常互动,则建议尽快采取治疗措施。

从医学角度来看,并不建议对6岁以前幼儿实施药物治疗,心理疗法的成效反倒更为理想。具体方式可分2种,即洪水法和逐步减敏法。就洪水法来说,假如幼儿怕蛇,那么就让孩子一次性看见很多蛇,那么今后再看见一两只蛇的时候,他的恐惧感就会下降。不过,考虑到洪水法对精神的刺激较大,所以一般多采取后者,即用渐进性方式改善幼儿焦虑问题。比如幼儿有分离焦虑症,那么刚一开始入园时,父母就坐在一旁陪读,每天都逐渐拉远一点距离,直到幼儿能够自己上学为止。

2、耍赖

当大多数孩子刚刚表现出耍赖的情绪反应时,其实基本都是希望表达反叛的想法,并且以此获得家长注意。毕竟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都愿意得到他人的关心和注意。不过,如果幼儿长期持续以这种行为来索取他希望获得的人、事、物,那就有可能是完全不懂如何利用正面方式去达到目的。

专家建议

如果孩子一直持续利用耍赖这种负面方式寻求关注,那么父母首先应该自我检查一下,平时多留心亲子互动的过程,注意孩子是否出现了太多负面情绪,以至于他根本不懂得如何寻求正面渠道来表达自身需求。如果情况果真如此,家长就要及时改变对孩子行为的回馈方式,避免只对孩子的负面行为表示关注。一旦孩子出现值得鼓励的行为,要马上给予足够的正面回馈。不论是纠正还是肯定,都要尽量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告知孩子,渐渐帮助孩子学到如何以正面方式获得别人关心。

当孩子出现耍赖情绪时,父母或老师不能坚持一贯的原则,反而与孩子妥协而满足他的无理要求,这更是造成幼儿长期耍赖的一大原因。父母一直没有对幼儿的耍赖行为采取有效措施,正好导致他持续使用这种方式来满足自身需要。

虽说幼儿的逻辑观念尚未完全成熟,但是他既然能够长时间地不停耍赖,那就说明他已经从单纯的回馈反应发展到自主行为阶段,也就是说他的耍赖是来自内心的自发行为,并不是主要由外因所触发。要克服幼儿长期耍赖的弊病,家长可尝试用忽略的方式来处理,同时避免给予任何负面关注,直到幼儿停止无理取闹行为后,才给予正面关注并继续与之沟通,这就能让幼儿逐渐明白,用耍赖的方式并不能从父母身上得到任何关注,于是耍赖情形便能慢慢改善。

3、人来疯

只要是幼儿,一般都会出现人来疯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从众行为,也就是孩子看到别人疯起来之后,自己很快就跟着疯起来。查究人来疯的具体原因,主要是幼儿有过在众人面前勇于表现自己的经历,而且因此获得不少正面关注,比如他人的注意和称赞,久而久之,他就学会继续用这样的方式获得情感满足。

专家建议

就幼儿的正常心理发展来看,到了2~3岁之后,基本都有表现自我的念头,以获取他人更多的认同。除非是特别严重的自我表现行为,一般都可看作是特殊心理发展阶段的正常行为,没必要太过担心。

不过,一旦发现幼儿的人来疯情绪特别严重或者疯的方式很不恰当时,建议立刻向幼儿说明,以引导幼儿建立正确认知观念。例如说话声音太大很容易影响到别人,所以最好控制一下。请父母时刻牢记一点,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本来就不成熟,所以不要对单纯说教的效果抱以太高的期待,不要认为这次已经教育过了,孩子自然就会记住,下次就能改正,而必须辅以实际的行为来处理。比如和幼儿事先约定好,下次再有客人来家里时,记得说话不要太大声,如果确实有明显改善,就给予一定的奖励。

多动儿特别容易出现人来疯问题,这和先天生理因素有很大关系,建议家长用弱化幼儿多动行为的方式来处理。比如在人多的情况下,如果孩子仍旧能乖乖呆在大人身旁而不发疯,那就立刻给予表扬,这就能让孩子明白有很多方式都能获得大人的注意和赞赏,并不一定非要刻意表现或是情绪激动才行。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与“如何处理幼儿常见的3种情绪?”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如何处理幼儿常见的3种情绪?”还看
BB语言、交流障碍产生的原因有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卑心理呢
孩子的坏脾气和父母宠爱有无关系
顺从父母就是好孩子了吗?
“好孩子”并不一定什么时候都表
猜你喜欢
幽门螺杆菌,儿童胃病的最大凶手
小孩子的内心世界
宝宝便秘了怎么办?经常给宝宝吃几种辅食!
“锡纸烫”宝宝自带发型出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宝宝发烧的时候千万不要用这种东西!几乎每家都有!
自律的孩子,是你想象不到的优秀
孩子牙齿的窝沟封闭、涂氟、补牙、整牙那些事儿
宝宝面部有这3点特征,代表一脸聪明相
3岁是宝宝的记忆力黄金期,家长不要忽视了这时候的早教
孩子是不是开心快乐,你未必看得出来
如何建立孩子的信心
育儿知识:科学的引导孩子好习惯的养成
女人的最佳生育年龄不是24岁,而是这个不可思议的年纪
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有哪些差异,入园后就看出来了
孩子为什么会在青春期出现逆反心理?这3点或可解释
我家的宝宝为什么总爱吐舌头?
6岁孩子尿床怎么回事
白岩松育儿秘籍:不让孩子考第一
“你真棒”已成过去,这8句话才是夸奖孩子的精髓
想要宝宝脾胃健康,一周岁以内的辅食里别添加这些食物
育儿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2岁宝宝叛逆期怎么办
6个月男宝将"小鸡"放进嘴里,妈妈看到后却笑了
虫子钻进孩子的耳朵里怎么办?机智的妈妈是这样做的
解密婴语,带你了解宝宝哭声里的秘密:
孩子教育,不只是学习成绩,还有这些人格修养
孩子身上的3种“毛病”,说明妈妈是带娃高手
孕期吃鱼好?但是这几种鱼最好别吃!
出门“带不出手”的娃,大多出自这些家庭
查字典网小编推荐:5个简单又好玩的数学启蒙小游戏
教育部公告里“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引发家长热议
10岁孩子躲在床底下玩失踪,只是为了不上学
宝宝物权意识如何正确引导
二手烟危害大,为了孩子,戒烟吧!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应该奶奶带娃还是姥姥?老公护母,结局很酸爽!
刘璇9月孕肚大秀"一字马",遭网友质疑
老师穿着“清凉”上课被家长质疑,怒怼“我乐意”
马大哈爸爸听错,给儿子喝下10倍量的退烧液
孩子在幼儿园内手部突然出现水疱,真相未明
美国妈妈育儿经:2岁宝宝叛逆怎么办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家长们可以通过这些训练来实现
孩子上幼儿园后有这4种表现,以后很可能是“学霸”
宝宝的囟门闭合太晚会影响智力吗?正确的答案是这样的
班级里“最没地位”的孩子,通常有三种特征
家长认为的小毛病,积食变成了疳积
天才身上五种共通特质,你家孩子身上有吗
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原因
值班护士把新生宝宝的名字打错了,妈妈看后说不改了
宝宝智力发育期间的营养补充很重要,家长们不要错过了
“理想父母”林依伦,拥有什么样的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