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美国家长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幽默感?个性培养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跟美国家长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跟美国家长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2020-08-28

跟美国家长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幽默感?1

根据美国专家从事的专题研究,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的幽默感大约3成是天生的,其余7成则须靠后天培养。因而在儿童教育专家的倡导下,许多家长甚至在婴儿刚出世6周便开始对其进行独特的早期幽默感训练。实际,不少较聪明的婴儿这时确已萌发幽默意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家长故意抱着孩子作下坠动作时,一些孩子在体味下落感的同时,还会无师自通地意识到是大人在跟自己闹着玩,小脸可能会漾起笑容!对这些天生就有较强幽默感的孩子,美国的家长们除了常跟他玩下坠游戏外,还与他玩捉迷藏(如,将一块手帕遮住自己的脸,然后猛地抽走,孩子见了可能会发出会意的微笑)、敲击游戏(如,用一汤勺敲击碗碟使其发出清脆声响,然后再佯装用汤勺敲击自己的头或孩子的手,他可能也会冲你一笑)等。

1周岁左右的孩子对他人的脸部表情已十分敏感。在其学步摔倒时,美国的家长们大多是冲他做个鬼脸以表示安抚。幽默的力量是无穷的,此时他往往会被大人扮的鬼脸逗得破涕为笑。不仅如此,家长还鼓励孩子们模仿做鬼脸,做得愈怪异愈能得到赞赏。

2周岁时的幼儿已能从身体或物品的不和谐性中发现幽默。如,大人把袜子戴在自己的手上,脸上则露出难受的表情。在美国,若孩子这时也学着把手套穿在脚上,家长不仅不对孩子横加指责,相反跟孩子一起哈哈大笑。

3岁幼儿的智力,已发展到能认识概念不和谐中潜藏的幽默。当爸爸故意手拎妈妈小巧的女式皮包,或妈妈故意戴上爸爸粗大的男式手表时,孩子见了即会一边摇头一边大笑不止。美国的家长往往默许孩子装模作样地戴上爷爷的大礼帽,手持拐杖,行步蹒跚,从模仿中体味幽默的快乐。

4岁左右的幼儿特别喜欢过家家,或扮演卡通人物。当美国人发现自己的儿子与邻家小女孩正在十分投入地扮演王子和公主时,不仅不阻拦,自己还可能客串坏蛋之类的小角色,添油加醋地让气氛更为生动、活泼。

待孩子长到5-6岁时,便可能对语言中的幽默十分敏感。这时,美国家长会利用同音异义词和双关语的巧用及绕口令等的学习,增强孩子的幽默感。

7岁的孩子大多已上学。他们往往喜欢讲笑话、听笑话。有些笑话虽不够高雅,但大人们一般不去粗暴地批评乃至责备。他们认为,此时的孩子,尤其是那些淘气的男孩,往往会通过笑话或恶作剧来平衡或调节自己的心态。尽管其中的幽默可能让大人们不快甚至难堪,但大人理应包容。原因很简单:这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此时若大人能正确引导,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粗俗,什么是幽默,才是明智之举。

8岁以后的孩子已初具幽默感。美国的家长常常倾听孩子们讲述有关学校生活的小笑话,并发出会心的欢笑,对孩子的幽默感作出肯定的表示。此外,大人们还常常引导孩子们编幽默故事,改编电影、电视剧的情节或加添令人捧腹的结局。

当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时,学校会常常组办有关幽默故事写作或讲述的比赛。对于这类能起到增强孩子幽默感的活动,家长们大多予以无保留的支持。

孩子的幽默性格一旦形成,对其一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往往更讨老师的喜欢,人际关系也比不具幽默感的孩子好得多。幽默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和痛苦,因而幽默的孩子往往比较快活、聪明,能较轻松地完成学业,甚至拥有一个乐天、愉悦的人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与“跟美国家长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幽默感?”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跟美国家长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幽默感?”还看
宝宝的不安全感类型与消除措施
常被打的孩子易出现以下7种心理
9方法培养孩子好性格
孩子第一个叛逆期什么时候?家长
好宝宝的教育需从父母素质做起
猜你喜欢
如何察觉孩子性萌动?
陕西宝鸡警方通报男子摔打幼儿:嫌疑人已被刑拘
阅读习惯这样开始: 每天10分钟
女儿被欺骗后
父母应怎样正确对待儿童的恐惧心理
我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超50%,家长们该做好哪些预防措施?
小心“太好强”的孩子患上抑郁症
儿子眼中父与子的区别
月子里的习惯——谈谈大徐的喂养经验
孩子吃饭不乖怎么办
受虐的孩子长大后也有虐待倾向
教三岁的宝宝学会自我介绍
解析孩子的种种害怕(二)
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
9月开学必备物品清单 提前准备超实用!
反被孩子称“恶人” 含辛茹苦育孩子
儿童心理教育自制力训练家庭手则
睿智母亲的巧妙构思:梦想储蓄罐
当宝宝说“我害怕”……
3岁女童被爸妈喂到70斤吃播赚钱 孩子精神影响不可小觑
儿童手淫,父母莫焦虑
为了当“网红”赚钱?母亲把3岁孩子硬喂到70斤
怎样发现幼儿的心理问题?
专家认为性教育应始于5岁
秋季防感冒,五种方法一剂食疗方
孕产育儿 妈妈的心是否“在场”
幼儿贪玩好不好
关注孩子的倾诉
“巧妙”拒绝孩子不可取
如何让孩子“喜欢上”自己的性别
解析孩子的种种害怕(一)
三岁小儿问题多
侵犯式“性游戏” 探究式“性游戏
这些和粮食有关的古诗,孩子们都应该读读!
好奇心是智慧闪现的火花
男孩生殖发育6大误区
孩子逆反,天性使然
唐爷爷护理系列二:天热别贪凉
解读1岁BB暴力行为密码(三)
青春期的孩子与家长沟通不畅 家长应少说教多体谅
幼儿的“性游戏”一般有四种表现
教育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 严禁占体育课
月嫂如何选才靠谱?二宝妈让你少走弯路
开学前告诉孩子:努力学习才有收获
解读1岁BB暴力行为密码(二)
解读1岁BB暴力行为密码(一)
7岁,教育需要多些弹性
应怎样对待“较真”的孩子?
小子,别和妈妈耍心眼
家长“错爱”造成孩子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