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个性培养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

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

2020-08-28

古埃及有这么一则寓言:

鸟儿子问:“爸爸,人幸福吗?”

鸟爸爸答:“没咱们幸福。”

鸟儿子问:“为什么?”

鸟爸爸答:“因为人心里扎了根刺,这根刺无时不在折磨着他们。”

鸟儿子问:“这刺叫什么?”

鸟爸爸答:“叫嫉妒。”

鸟爸爸的回答一点儿都没有错。人天生都有嫉妒心理,婴儿从16-18个月就开始出现嫉妒表情,2-3岁的宝宝嫉妒吃醋的心理就已经很明显、很复杂了。我们每个成人都有过因嫉妒别人而使自己感觉不安的体验,宝宝同样会被嫉妒折腾得不高兴、不愉快,甚至担心害怕……

缺少玩具的寂寞

我有好几个漂亮的小车,可是今天我发现茗茗的车比我的大、比我的多、跑得比我的还快,不行,我受不了了,为什么我不能拥有它?我一定要占有它,否则,我会寂寞死的,怎么办?“明抢”?“暗拿”?看着它干着急?各种招数都试一试吧。

失去爱的恐惧

我的妈妈怎么去抱别的宝宝了,还亲亲他呢!是不是不要我了?妈妈,妈妈,快点放手,来抱抱我呀!怎么还不来?哇……

没被表扬的冷落

老师说露露的画好看,难道我的不好看吗?那好,现在我拿支黑笔在他的画上胡乱涂上几笔,怎么样,还好看吗?老师,你现在得表扬我的画好看了!

别不小心拔苗助长那根“刺”

“宝宝,你再不吃了这口饭,我就把它送给隔壁的茗茗了。”果然,宝宝把这口饭吃了。

“宝宝,你要是不跟妈妈走,妈妈就做露露的妈妈了,不做你的妈妈了!”果然,宝宝赶紧跟着妈妈的脚步。

当你在得意这一招儿很管用的时候,你是否想到自己可能助长了宝宝的嫉妒心理?并进一步料想嫉妒带给宝宝的焦躁不安和不快?

既然宝宝自然就会产生嫉妒心理,那么在平时的教养生活中,父母就要注意不要这样招惹宝宝,避免无意中拔苗助长了宝宝的嫉妒心理。

在喂养中故意让孩子“吃醋”

3岁前宝宝的饮食、营养和健康非常重要,于是不少妈妈爸爸把“吃”当成排名第一的“硬道理”,其他的教育都为这个服务。明明知道宝宝已经有了“吃醋”心理,还故意利用它把东西喂到嘴里,就像被本文开头举的第一个例子,结果宝宝吃进了食品,同时也“吃”进了嫉妒。婴幼儿的“吃”固然重要,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因此,父母应尽量用积极的、正面的教养方式比较好。

有意“骚扰”宝宝,让宝宝由自卑转向嫉妒

有的成人喜欢逗宝宝,比如一把把宝宝手中的玩具抢过来,说“这是我的!”或者“我不给你了!”看着宝宝瘪着嘴哭了,才还给宝宝。但是,宝宝也辨别不出来玩笑的真假,被这样招惹以后,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常常是转化为嫉妒的前奏。当然,如果有朋友、邻居或者同事这么逗你的孩子玩,你也不好意思驳回人家的面子,你可以悄悄地对着宝宝耳朵说:“别着急,别理他,一会儿他就给你了。”这样反而锻炼了宝宝的耐挫心理。

反复传说宝宝的嫉妒趣事,让宝宝变得心安理得

皮皮说他想变成一只小虫子,钻进东东的嘴里,把他的牙齿都咬成小洞洞,这样他吃饭就不快了。原来,老师总是夸东东吃饭又快又不撒饭粒,皮皮怎么努力也赶不上他,就幻想出这么一个“损招”,暂时求得心理平衡。妈妈听了以后觉得孩子太有意思了,逢人就说这个笑话,皮皮就在一边听着,时间长了,他的“幻想故事”越来越多,博得妈妈的“快乐”也越来越多,后来老师提醒妈妈:“您这么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不利于他的心理健康发展。”妈妈这才意识到自己太疏忽对孩子的正确引导了。

修剪宝宝那根嫉妒的“刺”

宝宝的嫉妒心理不可能完全消失,但是经过父母的有意引导,可以尽量减少嫉妒那根“刺”对宝宝自己和他人的伤害,使这种消极心理向其他积极方面转化。

正面鼓励孩子,不要一味地哄孩子

婴幼儿特别需要父母的表扬和鼓励来建立信心,于是有的父母单一地、夸张地表扬宝宝,孩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把责任向别人身上推。宝宝长期被这么哄着,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学习和承认别人的优点,不接纳和嫉妒别人的事情随时可能发生。例如在一项小比赛或者小游戏中,孩子输了以后比较伤心,有的父母就说:“他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也行!”这样也许安慰了宝宝,但却无形中助长了宝宝逃避现实的嫉妒情绪。父母可以正面鼓励孩子:“人家宝宝学会了,那我们经过学习也一定能行!咱们回家试试吧?”

常常念叨别人的优点

这并不是长他人的士气,杀自己的威风,而是认可别人、接纳别人的“情商”培养,引导宝宝走出嫉妒的狭隘天地。父母可以经常与孩子交谈:“某某小朋友有什么优点?”“你可以从某某小朋友身上学到什么长处?”

转化为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动力

有的宝宝会因为自己折不好一张纸,画不好一只苹果而嫉妒旁边的小朋友,知识和技能上的匮乏常常是孩子产生挫败感的直接因素,也潜藏着嫉妒的危机。如果孩子是这种情况,就手把手地教他知识和技能,让他产生成就感,蓄积自身的潜能和优势,建立自信心。

游戏时别总是让着孩子,要让宝宝输得起

在玩下棋、扑克牌、拍球等亲子游戏的时候,别给孩子总是造成他胜利的假象,因为幼儿与成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大人觉得让让孩子只是玩玩而已,儿童却把游戏当成“工作”一样对待,要在游戏中让孩子知道有输有赢,并锻炼他承受输局的心理压力。这样的心理感受会渐渐迁移到其他情境中,使宝宝敢于承认别人比自己强,减少嫉妒情绪的产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与“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还看
孩子的性格太过于内向该怎么办
家长在给孩子购买玩具时要注意什
让孩子听话的好方法:降低声调
33个妙计,让宝宝不缺维生素A
暑假期间,请“放养”孩子
猜你喜欢
民治行知实验小学与"臭水河"相伴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五名中学生救起走失老人 抱在怀里为其取暖
女教师3000多元工资每月被扣2500 疑被伪造签名贷款
教育部引入首批足球洋教练授课 现已进驻北京三所中小学
10岁男童玩火被烧伤 怕挨骂隐瞒家长耽误治疗双腿截肢
台南48名学生疑似集体食物中毒 卫生局稽查涉事餐厅
武科大"暖男"免费为女生与樱花拍照记录点滴感动
教育部长:学生安全问题成教育部最大压力
妙龄少女一口气连看18集韩剧导致急性青光眼发作
香港幼稚园学费拟将加幅10% 缓解租金及薪酬压力
高考防作弊全新升级 现场采集照片和指纹或指静脉
江西一学校将毛坯房作为教室 3000多师生戴口罩上课
武汉一小学门前被积水淹没 地铁工人背百余名学生入校
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 政协委员建议提高公办幼儿园占比
男孩被反锁家中感到害怕 撒救命纸条求救
"狼爷爷"骗开门打伤10岁女孩 疑因报复家长伤及孩子
广东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将于3月12日开考 考生需指纹认证
11岁小学生因考差被同学奚落"拖班级后腿"负气出走
调查显示:超六成受访者认为猴宝宝扎堆与二孩政策有关
辽宁今年拟将再增35所五星级幼儿园
武大樱花节惊现最帅保安 颜值爆表走红网络
政协委员刘长铭: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应大力兴办民办教育
15岁少年离家出走去北京 铁路乘警利用社交软件找到
美国两岁萌娃打电话报警求助 竟因裤子穿不上
5岁男孩不慎跌入30米深洞 救援人员合力救出孩子
教育部: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能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上海上南中学学生耐心等待两小时拍下日偏食照片
2岁幼儿离奇失踪报警求助 结果竟是滚到床底睡觉
贵州一男子偷走同乡孩子贩卖 潜逃18年终落网
女生吐槽校园走红 网友:堪比时事评论员
南京启动"女子学堂" 师范女大学生当"小先生"
欧洲顶级足球训练中心落户深圳
10岁女孩模仿《熊出没》光头强用电锯锯开妹妹鼻子
家长收下载"校讯通"短信 点击链接后银行卡被盗刷
网友热议:法国为什么禁止家长网上晒娃
亮瞎眼的节奏 欧亚展览旗下展会万余块电梯广告霸气亮相
香港第一家儿童医院预计将于2018年投入使用
北京举办百场节能环保低碳教育进课堂活动
教育部印发通知: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入学机会公平
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解决方案即将推出
第23届京正·北京孕婴童产品博览会餐饮攻略
家门口的培训机构突然搬家 想上课只能跨大半个南京城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教育改革和发展"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广东一学校遭诺如病毒侵袭 学生上吐下泻全校停课
"木马"藏身"校讯通"诱骗家长点击链接 家长小心别上当
东莞一小学生放学遭绑架 机智喊路人"爸爸"成功逃脱
青岛17岁学生网上众筹3万元为家乡修路引发关注
北京:教师在乡村学校就业3至5年可定向免费直读硕士
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幕倒计时100天 园内实景首度公布
济南数百名小学生被公办小学收学费引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