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个性培养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个性培养 >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

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

2020-08-28

古埃及有这么一则寓言:

鸟儿子问:“爸爸,人幸福吗?”

鸟爸爸答:“没咱们幸福。”

鸟儿子问:“为什么?”

鸟爸爸答:“因为人心里扎了根刺,这根刺无时不在折磨着他们。”

鸟儿子问:“这刺叫什么?”

鸟爸爸答:“叫嫉妒。”

鸟爸爸的回答一点儿都没有错。人天生都有嫉妒心理,婴儿从16-18个月就开始出现嫉妒表情,2-3岁的宝宝嫉妒吃醋的心理就已经很明显、很复杂了。我们每个成人都有过因嫉妒别人而使自己感觉不安的体验,宝宝同样会被嫉妒折腾得不高兴、不愉快,甚至担心害怕……

缺少玩具的寂寞

我有好几个漂亮的小车,可是今天我发现茗茗的车比我的大、比我的多、跑得比我的还快,不行,我受不了了,为什么我不能拥有它?我一定要占有它,否则,我会寂寞死的,怎么办?“明抢”?“暗拿”?看着它干着急?各种招数都试一试吧。

失去爱的恐惧

我的妈妈怎么去抱别的宝宝了,还亲亲他呢!是不是不要我了?妈妈,妈妈,快点放手,来抱抱我呀!怎么还不来?哇……

没被表扬的冷落

老师说露露的画好看,难道我的不好看吗?那好,现在我拿支黑笔在他的画上胡乱涂上几笔,怎么样,还好看吗?老师,你现在得表扬我的画好看了!

别不小心拔苗助长那根“刺”

“宝宝,你再不吃了这口饭,我就把它送给隔壁的茗茗了。”果然,宝宝把这口饭吃了。

“宝宝,你要是不跟妈妈走,妈妈就做露露的妈妈了,不做你的妈妈了!”果然,宝宝赶紧跟着妈妈的脚步。

当你在得意这一招儿很管用的时候,你是否想到自己可能助长了宝宝的嫉妒心理?并进一步料想嫉妒带给宝宝的焦躁不安和不快?

既然宝宝自然就会产生嫉妒心理,那么在平时的教养生活中,父母就要注意不要这样招惹宝宝,避免无意中拔苗助长了宝宝的嫉妒心理。

在喂养中故意让孩子“吃醋”

3岁前宝宝的饮食、营养和健康非常重要,于是不少妈妈爸爸把“吃”当成排名第一的“硬道理”,其他的教育都为这个服务。明明知道宝宝已经有了“吃醋”心理,还故意利用它把东西喂到嘴里,就像被本文开头举的第一个例子,结果宝宝吃进了食品,同时也“吃”进了嫉妒。婴幼儿的“吃”固然重要,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因此,父母应尽量用积极的、正面的教养方式比较好。

有意“骚扰”宝宝,让宝宝由自卑转向嫉妒

有的成人喜欢逗宝宝,比如一把把宝宝手中的玩具抢过来,说“这是我的!”或者“我不给你了!”看着宝宝瘪着嘴哭了,才还给宝宝。但是,宝宝也辨别不出来玩笑的真假,被这样招惹以后,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常常是转化为嫉妒的前奏。当然,如果有朋友、邻居或者同事这么逗你的孩子玩,你也不好意思驳回人家的面子,你可以悄悄地对着宝宝耳朵说:“别着急,别理他,一会儿他就给你了。”这样反而锻炼了宝宝的耐挫心理。

反复传说宝宝的嫉妒趣事,让宝宝变得心安理得

皮皮说他想变成一只小虫子,钻进东东的嘴里,把他的牙齿都咬成小洞洞,这样他吃饭就不快了。原来,老师总是夸东东吃饭又快又不撒饭粒,皮皮怎么努力也赶不上他,就幻想出这么一个“损招”,暂时求得心理平衡。妈妈听了以后觉得孩子太有意思了,逢人就说这个笑话,皮皮就在一边听着,时间长了,他的“幻想故事”越来越多,博得妈妈的“快乐”也越来越多,后来老师提醒妈妈:“您这么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不利于他的心理健康发展。”妈妈这才意识到自己太疏忽对孩子的正确引导了。

修剪宝宝那根嫉妒的“刺”

宝宝的嫉妒心理不可能完全消失,但是经过父母的有意引导,可以尽量减少嫉妒那根“刺”对宝宝自己和他人的伤害,使这种消极心理向其他积极方面转化。

正面鼓励孩子,不要一味地哄孩子

婴幼儿特别需要父母的表扬和鼓励来建立信心,于是有的父母单一地、夸张地表扬宝宝,孩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把责任向别人身上推。宝宝长期被这么哄着,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学习和承认别人的优点,不接纳和嫉妒别人的事情随时可能发生。例如在一项小比赛或者小游戏中,孩子输了以后比较伤心,有的父母就说:“他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也行!”这样也许安慰了宝宝,但却无形中助长了宝宝逃避现实的嫉妒情绪。父母可以正面鼓励孩子:“人家宝宝学会了,那我们经过学习也一定能行!咱们回家试试吧?”

常常念叨别人的优点

这并不是长他人的士气,杀自己的威风,而是认可别人、接纳别人的“情商”培养,引导宝宝走出嫉妒的狭隘天地。父母可以经常与孩子交谈:“某某小朋友有什么优点?”“你可以从某某小朋友身上学到什么长处?”

转化为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动力

有的宝宝会因为自己折不好一张纸,画不好一只苹果而嫉妒旁边的小朋友,知识和技能上的匮乏常常是孩子产生挫败感的直接因素,也潜藏着嫉妒的危机。如果孩子是这种情况,就手把手地教他知识和技能,让他产生成就感,蓄积自身的潜能和优势,建立自信心。

游戏时别总是让着孩子,要让宝宝输得起

在玩下棋、扑克牌、拍球等亲子游戏的时候,别给孩子总是造成他胜利的假象,因为幼儿与成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大人觉得让让孩子只是玩玩而已,儿童却把游戏当成“工作”一样对待,要在游戏中让孩子知道有输有赢,并锻炼他承受输局的心理压力。这样的心理感受会渐渐迁移到其他情境中,使宝宝敢于承认别人比自己强,减少嫉妒情绪的产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与“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情绪管理
头脑特工队五种情绪是什么
逗孩子的陋习
孩子依恋妈妈的四种模式
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看过“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还看
BB语言、交流障碍产生的原因有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卑心理呢
孩子的坏脾气和父母宠爱有无关系
顺从父母就是好孩子了吗?
“好孩子”并不一定什么时候都表
猜你喜欢
重庆儿童被电动扶梯卡住身亡
极端报复!吉林男童被挖双眼 装死获救
幼儿园伙食差遭家长投诉 园方拒绝退费
专家称中学生精神疾病需关注
幼儿园举办家长食品安全开放日
儿童心理健康 “家庭疗法”预防儿童焦虑
3岁女童卡窗身体悬空危机 女子徒手爬5楼托举1小时
6岁左右是孩子学英语的黄金时期
第11届全国少儿书画摄影创作大赛开始征稿
广州2岁女童从5楼坠下为何安然无恙
遵义乡村少年宫温暖留守儿童
别样幼儿园家长会 爸妈化身辩手 为教育问题据理力争
孕婴童及幼教产业展会专业性达最高水平
林志颖晒双胞胎儿子B超照称弟弟孕肚中比赞
云南小孩被夹防盗窗 “白州”铁军成功施救
上海少年儿童美术大赛将开幕
中国主题公园聚焦峰会将于11月底在上海召开
男童手臂现大块淤青 孩子称是被老师绑椅子上
九龙13岁男孩为何被两指粗铁链锁脖子
幼儿吆喝义卖 为聋哑儿童献爱心
室内儿童乐园存在诸多隐患 卫生成监管盲区
民办幼儿园费用岂能说涨就涨?
安徽一小区水池惊现2岁儿童尸体
国庆节后“重返幼儿园”宝宝哭闹?有妙招
佛山中学生玩“快闪” 盼社会关爱留守儿童
湖南6岁小孩为何被女子拿菜刀剪刀砍伤
幼儿跌入高铁车底 危险缝隙不得不防!
王宝强儿子戴墨镜明星范十足
最萌混血王子诺一五岁了!生日写真演绎最帅混血王子
幼儿园门卫猥亵女童被拘15天 网友质疑罚太轻
11月底在上海召开中国主题公园聚焦峰会
姥姥领幼童进幼儿园偷走老师手机
重庆电梯卡住幼儿 幼儿乘电梯注意!
南非3岁男童晋级达人秀半决赛成当红DJ
一个多月30多个孩子被马蜂蜇伤
5岁以下幼儿少看3D电影 专家称不利于近视防控
老人领幼童进幼儿园竟偷走老师手机
4岁男孩难忍病痛 央求妈妈“把我埋了吧”
林志颖将再添俩双胞胎儿子 Kimi吃醋:那我要怎么办
高个子父母生出的孩子为何不一定是高个
3岁幼儿来沪接受亲体肝移植 顺利度过手术危险期
2岁儿童吃白果后中毒身亡是真的吗
安徽省岳西县6岁男童长满黑毛难以融入同龄儿童
8岁孩子做实验酒精爆炸 满脸是血或失明
盘点诺一夏天两小无猜甜蜜瞬间 夏天被诺一吻肩膀
浏阳经开区出台政策 居民从幼儿园到高中学费全免
东莞启动奖补 普惠性幼儿园
雷州乌石可享受“超级儿童池”
大庆商家打响“儿童经济战” 婴幼儿商品热销价格上涨
李小璐蹲街头为女儿系鞋带 馨爷范儿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