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这样做让孩子“爱”上洗手
2017-04-15
凡当父母者,第一心愿就是孩子的身体健康。这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洗手。成年人都知道洗手的重要性,但孩子却对此毫无概念。要是我们成天跟祥林嫂似的念叨:洗手啊!快去洗手!不洗手不能吃饭!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尚可,心情不好或者忙着玩,不免拿父母的话当耳边风。如此看来,碎嘴唠叨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有没有更聪明的沟通方式呢?
我们都知道,孩子通过故事和游戏可以习得很多东西,收效远远强于说教;孩子的好习惯同样也可以靠游戏来培养和强化。聪明的父母会在寓教于乐的故事与游戏中,让孩子愉快接受。同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可以通过这两者达到目的。
方法一:让孩子通过听故事爱上洗手
孩子们都爱听故事,他们会把自己想象成故事的主人公,或者把ta当成自己的榜样或朋友。有一些不错的科普绘本读本,比如全球洗手日5周年活动中,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儿童中心以及舒肤佳家庭卫生研究院联手特别发布的国内首个洗手健康教育课件里面就有两本《小手历险记》和《小手的一天》,都是以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领会到洗手的重要性。其中《小手历险记》以小手去找胖香皂朋友为线索,记述了小手一天的旅程。我建议父母不必特别强化细菌的危害,而是用轻松的语气形容小手见到香皂洗手后的快乐,让孩子认为洗手是件好玩儿的事情。
方法二:让孩子通过游戏爱上洗手
爸爸妈妈们可以根据给孩子讲的故事,研发出相应的游戏。就拿《小手历险记》来说,我给父母们提供这样一个思路:小手和胖香皂是最好的朋友,每天都要互相拥抱好多次,不然就想得发慌;而且,每次拥抱,小手都要给胖香皂唱两遍《祝你生日快乐》,胖香皂才能安静地睡觉;另外,小手每天的历险活动,都会沾上很多叫做细菌的淘气包,这些淘气包们需要小手的帮助才能回到自己的大本营--下水道;而胖香皂拥抱完小手,就把细菌们都沾到自己身上了,小手也要给胖香皂冲澡,把淘气包们都送进下水道,才算结束游戏。利用这些情节,父母可以把洗澡这件事,变得特别有趣。
方法三:让孩子通过父母的榜样养成洗手的习惯
在教育当中,耍弄任何花招,都不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来得便当。要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家长首先要拥有这样的好习惯。我推荐,不管你的手是否需要洗,每次孩子需要洗手时,你都带着ta一起洗、一起玩儿、一起唱,洗完互相闻一闻--香不香?干净不干净?等孩子的习惯培养起来后,你就不必这么麻烦了。当然,也许你已经习惯和孩子一起洗手,那就又多了一个亲子时光!
每个孩子都千差万别。我给推荐的也只是基于我个人及周围的经验总结后的分享,供大家参考。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沟通方式,还需要父母自己花心思好好摸索。
陪孩子多玩一小时
很多时候我会被问这样的问题:小巫,我想让我们的孩子热爱阅读,我该怎么引导他热爱阅读?我想让我的孩子热爱游泳,我该怎么引导他热爱游泳?我想让我的孩子热爱音乐,我该怎么引导他喜欢音乐?现在又问怎么让他热爱户外活动?
说实在的,我还真没有太多的花招,我只有一个窍门--家长自己要热爱!在我来说,让孩子爱上阅读、游泳、音乐、艺术、户外运动,等等等等,我都没有使用任何手段去引导,也从来没有参照育儿书上给我罗列的一二三四五各路招数。我只有一个原则:因为我喜欢。
因为我喜欢,所以孩子喜欢。家长要先喜欢户外运动,要意识到你不是为了孩子做这件事情,户外运动对你也有好处。现代人为了追求现代生活,让机器或者服务员替代自己做事情,把自己变得很懒,而懒的直接后果就是侵害健康。说到底,我们成年人也严重缺乏户外运动,也在承受着这一切的不良后果。其实我们首先是动物,我们需要接地气,要跟地球在一起。要让孩子喜欢户外活动,我们自己要先站起身来、走出门去、到户外活动。
这样,没时间陪孩子玩儿就不成借口了。陪孩子户外游戏权当自己去健身房锻炼,一箭双雕、两全其美,何乐不为呢?
一旦我们亲身参与到孩子的户外活动当中,就可以最大程度上减轻关于犯罪问题的担忧。至于安全和身体损伤,一方面,我们可以把握孩子活动的安全度;另一方面,也不必母鸡似地护着孩子,不允许孩子有一丁点磕碰。孩子都是在摔打中成长的,不跌跤,孩子就学不会走路;只要活动,就难免有小小的意外;让孩子浑身上下从不受伤的唯一保险做法,就是把孩子栓在家里不动弹。新闻曾报道过一个老阿婆带孩子,怕他乱跑出事儿竟然用铁链拴着孩子腿,栓了两年,结果可想而知,孩子很大了话还说不利落,人际交往方面也有严重障碍。
在独生子女时代,找到合适的玩伴,是很多家长面临的很大挑战。其实就在几十年前,养孩子绝非一家一户关起门来独自完成的任务,而是整个村子帮着养,整个社区帮着养,亲戚朋友邻居都会搭把手。多家多户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大孩子带小孩子,父母也不用多操心,只需吃饭的时候到门外吼两嗓子就行了。
尽管我们现代的居住方式显得与世隔离,但毕竟还是生活在在或大或小的社区里,只要家长多花一些心思,持有开放的胸怀,就能帮助孩子(和自己)组建起小小的同玩圈,像是国外那种父母自发组建的play group一样,让孩子们定期聚集起来,一起玩儿:比如每天放学之后一起游戏,周末一起远足、或者定期去农庄务农、采摘,等等。
父母们都在童年有过很多游戏的经历和经验,不妨一起挖掘一下童年的经典游戏,和孩子们一起玩儿。如果小区活动场地不够大,哪怕就是简单的踢球、拍球、扔球或者跳绳游戏,也能锻炼孩子的肌肉骨骼和协调能力。家长可以制定游戏规则,也可以让学龄期的孩子们开动脑筋,研发出适合自家场地的游戏。如果场地充足,那么类似老鹰捉小鸡、我们都是木头人、红灯绿灯小白灯等群体游戏,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户外活动,也可以变成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活方式。热衷于户外活动的人,大抵是热爱生活的人,不管是精神还是体质比不爱户外活动的人一定强很多。户外活动的好处这不多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见楼下链接。总之:要让孩子爱上户外活动,就从自己做起吧!
最后,与大家共享一组舒肤佳和中国儿童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蓝皮书》的调研数据:
三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每次户外活动少于1个小时。
四个孩子中就有一个,一周仅仅外出玩一次或更少。
只有25%的妈妈反映,孩子每次户外玩耍超过2个小时。
在中国,5个孩子中只有1个 (20%)把户外活动当作主要活动,和妈妈们的童年相比,这个比率减少了3倍。
和妈妈的童年相比,孩子们在户外活动的频率也有所降低,在中国尤为明显:在巴基斯坦,5个孩子中仍有4个(78%)每天都会在户外活动;而在中国,5个孩子中只有2个(37%)每天都会在户外活动。
担忧安全及犯罪问题是让孩子户外活动的第一大障碍。 担心身体损伤是户外活动的第二障碍。
【读者来信】我儿子今年6岁了,但是在去年的这个时候,一次我出去办事把儿子留在了家,回到家正好看到孩子正在看电脑播放器里曾经放过的一段黄色录像。当时真是吓坏了,也没敢多说他,因为是大人的失误,也不能过多地责备孩子,就告诉他这是多不好的东西,是病毒,会把电脑弄坏的。
就这样一年过去了,但是我最近发现他很喜欢看一些成人的电视剧,还有几次抱着我说:妈妈我爱你,喜欢你!还要让我亲他的小嘴巴。我想可能是上次的原因,当时就告诉他 妈妈也爱你,但是不要亲嘴,这样会传染很多疾病的,如果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好像这种解释不是很理想。
昨天听我的外甥女(比我儿子大半岁)说我儿子抱着她要和她亲嘴,我听到后非常生气,就狠狠地责备了他。我一直都很困惑,我应该如何和他说。
【小巫回复】我同意你的意见,信中提到的跟儿子的几次交流,妈妈说的话十分欠妥。在不知道怎样处理的情况下,你不由自主地对孩子编了几次谎,但是内心对这样的遮盖式手段又产生疑虑。我不知道那次孩子看到黄色录像之后,你们有没有把它从电脑里删除?平常孩子还能随意接触到你们的电脑吗?
从信中描述推测,孩子平常看电视的时间大概不少吧?你们也没有对他看的内容进行筛选,随他来看成人电视剧。或者是你们成年人看的时候,他也跟着看。这样做十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首先,电视(以及电脑和电子游戏等)会损害孩子身心两方面的健康,这些电子产品发出的光频高于人体能够接受的频率,会损伤孩子的视力和大脑;通过电视而产生的专注是被动的专注,孩子不由自主地受到高速闪动和变换的画面的吸引,大脑处于瘫痪状态,被电视画面牵着走,而不是处于积极运转、主动思考的状态;孩子从电视那里被动接受很多信息,这会破坏他们的思考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另外,看电视将孩子与物品联系到一起,没有双向的交流和沟通,不利于孩子开发社会交往能力,电视看多了的孩子,在与他人沟通方面会产生障碍。(更多相关内容请参考xx页的回答)
在你们家,如果是孩子陪着你们看成人电视剧,那更加不妥。本来应该是亲子互动的大好时光,却浪费在看电视上,更加不利于你了解孩子,不利于你们之间的亲子关系,更不要提成人剧对孩子产生的危害了。我们做父母的,要特别关注孩子在适合的年龄段接触恰当的媒体,包括他们接触什么样的故事,听什么样的音乐,看到什么样的画面,都是很有讲究的,而不能在他们未到年纪的时候给他们不适宜的信息。
我提议你们马上关掉电视,把看电视的时间用到跟孩子互动、沟通上来。也许你们舍不得放弃素常喜爱的电视剧,但是既然家里有幼小的孩子,就不能够什么事都迎合成年人的方便而来。孩子需要你们多花时间陪伴他,关注他心灵成长的需求,也需要你们给他树立良好的榜样。我们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品行端正,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检点自己的行为。你不想让孩子看到黄色录像,那么你自己先将黄色录像拒之门外;你不想让孩子从成人电视剧那里接收不良信息,那么你也不要在孩子醒着的时候看。
至于孩子因为看了情感剧情而要求跟妈妈亲嘴儿,也是他的正常反应。你不必跟孩子撒谎,更不要以情感抛弃来威胁孩子(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孩子是无辜的,你可以正面对他解释,接吻是相爱的成年人之间做的事情,可是妈妈跟孩子不能这样做哦。妈妈爱孩子和孩子爱妈妈,都是亲脸来表达的。来,你亲亲妈妈的脸吧!
孩子要求跟表姐亲嘴儿,也是他看了电视剧之后进行的模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通过模仿来认知和学习的),他仍然是无辜的。你狠狠批评他,并不能令他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反而对这些事情产生罪恶感,不利于将来他正确对待爱情和婚恋关系。其实你只需要平静地、诚实地、恳切地对他解释,你看了那些剧情后感到好奇,也想模仿,是吧?(得到孩子对这个诠释的认可后再继续以下对话)不过妈妈想告诉你,这是成年人之间做的事情,小朋友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呀。况且,表姐也不喜欢呢,如果别人不同意,你可不能亲他们哦。如果孩子不能接受正面、直接的解释,你可以通过故事来给他讲道理,说明恋爱、婚姻、亲情等等社会关系。儿童更容易通过童话故事来吸收和接纳现实世界的很多规矩。
当然,以上这些办法生效的前提是:关掉电视和电脑,好好跟孩子一起玩儿。面对孩子正常的好奇心,不要回避,不要编谎,不要遮盖,而是诚恳地、耐心地对他解释。记住,他只是好奇而已,没有更加复杂的心思;如果成年人处理不当,给他一切与婚恋相关的提问和举动都扣上黄色、流氓的帽子,狠狠压制,他不敢再跟你说心里话,而是寻求其他满足他好奇心的手段,那才真会把他变成一个坏孩子呢。
现在养个孩子,真是让父母操碎了心,不仅要吃好喝好睡好,更要全面发展各种能力与才艺。
如果我告诉你,有一种简单的办法,可以让孩子既锻炼身体、又开发智力,既掌握技能、又增强自信,既学会社会交往规则、又促进道德意识的发展,同时还能提高孩子的应变能力、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你愿意了解它吗?
可能你会说:哪儿有这样奇妙的办法呀?得花多少钱哪!
如果我再告诉你,这个办法其实非常省钱,基本上免费,仅仅需要多备几块洗手的肥皂就行了,你会有什么反应?
这个神奇的妙方就是--户外游戏!
基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慌,现在的家长们视学习和智力开发为头等大事儿。为了让孩子有更多学习时间,家长选择牺牲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将其投入课后学习及各类培训班。最近看到的《舒肤佳中国儿童户外活动情况调查》也论证了这一行为特点: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年级的增长,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对户外运动的支持度和参与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然而,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误解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智力开发。这误解又是两方面的,一方面误解了学习所包含的内容,另一方面则误解了学习的方式。
儿童从出生开始,其生活中心就是学习;而学习的范围远非书本知识(其实书本内容还称不上是知识,充其量不过是信息)这样单一,而是包含了很多非文字性、不可量化的内容,比如对身体的掌控以及由此而获得的自信心,比如应变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不是书本或者课堂可以教授的。
再说学习的方式,也乃非很多人误解的那样,必须坐在课堂里或书桌前安安静静地看书识字被动接受所谓的知识灌输;真正的学习永远和身体的活动--即肌肉、骨骼、神经及多个感官的积极参与--密切相关,因为人类认知的过程是身体(意志)--情感--思考,即感官的体验引发情绪反应,继而基于情绪的品质而从中总结经验、获得认知;而这三者必须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才能真正达到学习的效果。尤其是儿童的学习,绝不是在静止中发生的,而是在每天各种活动当中进行的;越小的孩子,就越是一个整个的感觉器官,越是用身体来认识世界,而非头脑。事实上,儿童的一举一动都是学习,而户外游戏则是最佳的综合性学习方式。
想想看,我们小时候玩儿的花样有多丰富?跳皮筋、掷沙包、捉迷藏、丢手绢、拔杨根,老鹰捉小鸡、我们都是木头人、红灯绿灯小白灯;男孩子们打弹弓、赛弹球,粘蜻蜓,上树捉鸟,下河摸鱼;女孩子们抓羊拐、摸杏核、挑馓棍。整条街道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玩儿个昏天暗地、玩儿个不亦乐乎,直到各家父母扯着脖子大喊--回家吃饭啦!乃至喊破了喉咙,这才依依不舍地分手,胡同里才安静下来。
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玩耍是浪费时间,其实所有流传久远的经典游戏,里边都大有学问,都起到促进孩子各方面发展的功效。比如,跳皮筋、掷沙包等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和应变能力,促进大脑左右半球的沟通整合,进而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弹球、羊拐和杏核类游戏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与手眼协调,进而促进孩子的阅读、书写和计算能力。而所有这些对儿童发展大有裨益的事情,都是在孩子欢天喜地的游玩当中,潜移默化不露声色地发生着。
更进一步说,所有集体游戏都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协助他们学会与他人交流,增强他们的同理心和包容心,也锻炼他们解决人际矛盾的本事。所有的游戏都契合儿童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并且增强他们的意志力。就拿最简单最常见的游戏规则--被捉人者碰到、或者犯规,就必须出局--来说,表面上是教导孩子遵守规则,深层次则是发展儿童的道德感:纯洁的灵魂不能容忍污点的存在;有了过失,就必须被驱除出天堂般的乐园。
《舒肤佳中国儿童户外活动情况调查》在警示父母们:孩子们的户外游戏正在消失!每个年代人都有各自的童年游戏,那是属于时代的DNA。现在的孩子们正在被数码产品和电子游戏绑架,如果让他们玩我们小时候玩的那些滚铁环、扔沙包,也许他们提不起兴趣。倒不如说投其所好,你不是喜欢玩《愤怒的小鸟》吗?咱们做个大弹弓,做个线下的愤怒的小鸟,可以让孩子们充分锻炼臂力的同时,顺便引入后羿射日的故事;喜欢《植物大战僵尸》,家长们完全可以创新地和扔沙包游戏结合起来稍微动动脑筋,户外游戏仍然对现在的小人精们有无限的吸引力。
科学家经过试验发现,人在运动之后注意力最集中,而坐下来10分钟,注意力就会高度分散和下降。游戏就是这么神奇,让孩子在不知不觉当中,在兴高采烈当中,在情绪高昂当中,进行了最全面最深入的学习,真可谓户外一小时,胜读一日书!
让孩子多去户外游戏吧,陪孩子去户外游戏吧!现代生活,我们那么忙碌,整天对着电脑、屏幕、PPT,缺乏身体活动,缺乏人际沟通,久之我们不免也脑力下降、智力退化、心情不佳,甚至患上轻度的抑郁症。陪孩子户外游戏,不仅开发孩子的能力,也有助于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小巫按:孩子有兴趣,妈妈先有趣是《好主妇》2011年10月刊里的一篇文章,由对我、林菁菁和贾军的采访组成。编辑曾将整理好的文字发给我过目,但因版面篇幅所限,很多话被删除或简化了,还有被曲解的,比如我说学会了唱歌,杂志赫赫然印刷成学声乐!真真令我汗如雨下!现在把全部采访文字贴出来,和朋友们分享。
热爱生活才会兴趣多多
兴趣不等于技能
对于孩子们的兴趣教育,我算是暴殄天物了。儿子有音乐天赋,这一点是经过众多老师证明了的,但我是个懒妈,疏于管理,每天练琴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既没有参加过比赛,也没有考过证书。在我看来,天赋只是成才的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维持终生的兴趣,把音乐艺术当作对心灵的滋养。儿子爱好音乐、运动和文学,还跟着幼儿园或者学校,学过架子鼓、围棋、轮滑、游泳和厨艺。女儿的兴趣也很多,除了钢琴、芭蕾、游泳以外,她还喜欢做手工,做首饰,用纸箱子做个电脑和键盘,或者用一个废纸盒做个尺子,还时不时自己写书画绘本。家里堆满了她的作品,非常有创造力,她还喜欢小虫子、小动物。
家长的误区之一在于,一定要给孩子培养一种或者几种特长,私下的理由往往跟虚荣心和考级证书有关。我们需要想明白为什么要孩子去学某样东西,否则特长班就变成了纯粹的学一门手艺,而享受艺术这件事则放到了脑后。拿学琴来说,国内的教学普遍讲究技巧,不重视对音乐素养的整体培养,这不能怪老师,而是和家长的要求有关。
我对儿子把琴弹到什么级别没有期望,但非常喜欢听他谈论对音乐的见解。在音乐风格和乐队歌手方面,我们有很多共同爱好,所以我们全家总是一起欣赏同样的音乐,其乐融融。
孩子学厨艺,喜欢小虫子不能算特长吗?但是他在以自己的方式了解这个世界,我们不能以功利的眼光去评判。
首先做个有趣的家长
有些家长对孩子说:我花了好多钱,给你买钢琴,给你找老师,你必须好好学!给孩子施加这种压力是不公平的。好在我们家的钢琴是先生用奖金买给自己的奖励,可不是给孩子买的。孩子弹不弹都无所谓,反正本来也是爸爸要弹的。
我先生有两个最爱,一是音乐,一是游泳。至于我自己,爱好极广泛,文学、艺术、戏剧、电影、旅游和美食样样都爱。我们家从来也不缺音乐,艺术已经渗透在我们的生活方式里,所以我从来不担心孩子没有艺术兴趣和艺术修养。
两个孩子4个月的时候就被爸爸带到海里游泳,儿子如今已经是划浪板冲浪好手。我小时候得过心肌炎,不能游泳。生孩子之前,旱鸭子做的放心。但当妈妈之后,看着爷三个在水里玩得高兴,不禁感到自己继续坐在岸上是很拧巴的画面。于是我在38岁的时候学会了游泳,还拿到了深水证。只要你喜欢,什么时候、学什么都不晚。今年我还学会了唱歌,因为我碰到了一个很好的美国老师,调动出了我的音乐细胞。在我们的影响下,孩子们更是兴趣多多,思想活跃,很容易就能带动身边的人。
父母不热爱音乐却逼着孩子练琴,奢望着他能成为艺术家,这事儿怎么看都不靠谱。我认识的朋友中就有这样的:迎合父母的期望取得了大型比赛的冠军,却终生不肯再摸钢琴。
我们的家庭日比兴趣班更重要
每个周六,都是我们的家庭日,如果兴趣班安排在周六,我们根本不考虑。我们经常去爬山,孩子们都很喜欢,爬山本领超过众多成年人,而这种体验对他们的意志力是最好的锻炼。有一次,儿子坐在长城上,看着远处的青山和白云,诗情画意地说:我很享受这种天地之间静止安谧,仿佛只剩下我一个人的孤独感。最近他告诉我们,长大了我还要爬山。听到这样的话,我很欣慰,觉得我的教育还是成功的。引导孩子热爱生活,懂得欣赏美、享受美,并且乐于动手创造生命的美好,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没有好老师,不如不学
女儿很喜欢芭蕾,也曾经报了个芭蕾班学过一段时间, 那还是一个新加坡的很有资历的老师,她有一种奖励机制--给表现乖的小朋友发小贴画,贴画多了可以换糖,在习惯这一套的孩子身上很见效,却没想到我女儿不吃这一套。她多次抱怨这个老师不好,爱训人。有一天成心跟老师作对,把糖全拿走了。老师找到我告状,说女儿不服从她管教,给别的小朋友树立了坏榜样,要求我严厉批评女儿。私下里我不赞同她这种奖励的做法,因为这是训练动物的做法,用奖惩手段控制孩子。我买了一包糖还给老师,就从班里退出了。一个好老师对孩子的兴趣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是否有亲和力、尊重孩子、用智慧的办法吸引孩子,都是基本素质。
TIPS:
1、父母以身作则:无论想让孩子学什么,家长都需要先感兴趣,甚至跟孩子一起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2、让戏剧走进孩子的生活:戏剧集文学、音乐、舞蹈、形体、表演、美术诸多艺术形式于一身,是发挥孩子想像力和特长的良好途径。家长可以和孩子在家自编自演戏剧。
第四章 冲突,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助手
近些年来,大部分中国家庭只育有一个孩子,这唯一的孩子从降生那一天起就被无所不能的成年人团团围住,所有的事情都有人替他操办,他唯一的任务就是做一个乖孩子,给他身边的成年人带来欢乐。
人类是群居动物,无论独生子女如何娇宠,都无法避免走出家门,与其他人打交道。这个时候,家长的焦虑往往成倍增加,因为父母们突然发现,这个肉嘟嘟的小宝贝,居然不懂社交礼仪!他不肯跟小朋友分享,还伸手打人;他不肯跟邻居朋友打招呼,拒绝叫人问好;他认生、害羞、怯懦、自私、没有礼貌
很多时候,我们成年人往往误解了孩子的世界。儿童的社交能力并非意味着他必须彬彬有礼、见谁叫谁、谦让合作、没有冲突,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我们教给他,他就会了,一劳永逸。儿童的社交能力是在不断的体验和练习中逐渐开发的。无论成人还是儿童,社交能力的基本功就是认可他人存在、体会他人情绪、接纳他人行为,这些都需要我们积累大量的经验才能练就。
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家长们往往倍感头痛。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被灌输了这样一个理念:冲突是坏事情。我们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疆界,一旦起冲突,就意味着关系破裂,所以我们一向避免冲突、压制冲突。因此我们也难以接受孩子之间发生冲突,难以克制自己一个箭步冲上前,替孩子解决矛盾的冲动。
在这里,我们不妨向动物学习学习。小狮子打打闹闹的时候,狮子妈妈和爸爸都懒懒地躺在一边,不理不管不干涉。因为它们知道,如果自己以成年的力量替孩子们解决矛盾,虽然能够取得一时的和平与宁静,却阻挠了幼狮生存技巧的开发进程。打闹是在为幼狮成年做准备。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并非把他推给社会就行了;不干涉孩子之间的冲突,也并非意味着我们袖手旁观,毫无作为。孩子的社会交往活动是从他降生第一天开始的,他的第一任社交对象,就是作为他父母的我们。他与别人的交往模式,都首先在我们这里得到练习,所以,我们怎样跟孩子打交道,孩子就怎样跟别人打交道。我们怎样处理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孩子就怎样处理他与别人之间的冲突。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是孩子社交能力的训练师,是他们社交行为的模板。
对于儿童的社交活动,家长们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要不要让孩子学会谦让?别人欺负我们家孩子了,我该怎么办?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你可能已经在其他地方读过我写的下面这段文字,不过我认为放在这里,依然恰如其分:
童年时期,孩子正在建立他的安全感,他需要知道这个世界是是善良的、人类是可信的、自己是值得存在的。有了这种坚实的安全感,孩子才有足够的内心力量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很多家长这样说:我的孩子太谦和了,别的孩子抢他的玩具还打他,是不是应该教他谁要打你就打回去,谁抢你的玩具你也抢回来,或者干脆站在一旁看着谁抢我孩子的玩具我就上去教训他,甚至教训对方孩子的家长,让孩子知道必须抢打争斗,不教育他这些不行,他将来无法适应这个社会,他谦让别人,别人不谦让他呀!
由于我们社会大环境的一些问题,但凡遭遇孩子社交方面的冲突和矛盾,父母的焦虑和恐惧就跟开水一样滚滚沸腾,家长们生怕孩子眼前吃亏,将来挨欺负。其实这是把成年人内心的担忧和偏颇投射到孩子身上,而孩子所需要的恰恰不是所谓世界的险恶真相。
孩子尚处于分辩善和恶的朦胧状态,如果我们教给他一套怀疑一切、锱铢必较的作为,他成年后会怎样对待这个世界呢?谁还敢跟他来往呢?如果我们给孩子营造一个善良的环境,他成年后会善意地看待这个世界和他人,他会主动去做善良的事情,他会下意识地寻找并且吸引同样善良的人跟他做朋友,而且他会排斥那些不善良的东西。一旦他很清楚善是什么,识别恶就不那么难了。无论在哪个社会环境里,一个善良、真诚、谦和、友爱、协作的人,都是受欢迎的,成功的机率也很高。
但是如果我们过早地教习孩子打、抢、斗、不能吃亏、竞争竞争再竞争,那他就真的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恶了,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不知道怎么和人打交道。把世界对孩子涂抹成一片漆黑,会让孩子充满恐慌,甚至失去生活的动力。当一个孩子把恶当成常态时,即便遇到善,他也认不出来,反而会误以为那是异态,并加以排斥。
有这样一个真理,你自己相信善良、真诚和爱,善良、真诚和爱才会来到你身边;你敢于做一个善良、真诚和爱的人,你才会体会到这中间甜蜜幸福的滋味。否则你总是什么都不相信,抱着那种虎视眈眈的目光看这个世界,你心里也不好受。
说句大白话吧:你怎样对待世界,世界就怎样对待你。你看这个世界充满险恶,你就会遭遇很多险恶的人和事;你看这个世界充满善良,你就会遇到很多善良的人和事。就这么简单。
特别说明:
本文论述的是让孩子早认字(注:5岁前,即文字敏感期前),而不是亲子阅读。早识字与亲子阅读是两码事,说实在的,就汉字的特殊性来说,识字与阅读也不一定有多大关联。这一点,请亲爱的读者们明辨,别弄混了。我一向大力支持爸爸妈妈与孩子每天进行亲子阅读,尤其是睡前故事,以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也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终身读书的好习惯。因此事先说明一下,免得引起误会。本文应邀匆忙完稿,难免挂一漏万,敬请读者谅解!更多相关论述,请参见拙文儿童的学习以及其他早期教育博文。
一位新西兰的幼儿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两个真实的故事:这位老师有2个孩子,二女儿刚出生时,她一边给小宝宝喂奶,一边给3岁的大女儿念一本童话故事书,一连几天念了很多遍。有一天,她忙着给小宝宝换尿布的时候,3岁的大女儿拿起书来,一字不落地念出书上的内容,到该翻篇的地方就能准确翻篇,要知道那是一本文字很多的书,于是这位老师忍不住惊呼:哇,我生了个天才!
后来,当大女儿7岁时,恰逢搬家,又把这本书翻出来,妈妈说,瞧,这是你小的时候最喜欢的一本书,那时候你还会念呢!此时大女儿已经学习认字了,于是再拿起这本书来读,却吭吭吧吧地非常吃力。这位老师对我们解释说,大女儿在3岁时念那本书,其实只是模仿性的背诵,因为妈妈念的次数多了,孩子无意识地记住了书的内容。等到了7岁,阅读需要经过大脑处理、识别、理解时,反而念得没有以前流畅了,而此时才是这个孩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这位老师到澳大利亚一所学校教书时,校长给她讲了这么个故事:每个孩子入学时都会参加面试,为了解孩子的阅读能力,校长给孩子准备了不同级别的阅读书籍,每级的颜色不同。有一个家庭共有5个孩子,都在这所学校就读,都参加过面试,某一年终于轮到最小的那个孩子来面试,他把第一级、第二级很快就念完了,一直到最高级别的阅读材料,全顺畅地念下来了。校长很吃惊,心想这个孩子的阅读能力怎么这么强呢?校长动了个心眼,找出其中一本书,让孩子把某个字找出来,这个孩子一下就蒙了。他其实是因为反复听了前面哥哥姐姐的阅读后,记住了书的内容,那不是真正的阅读。
儿童在3岁之前没有语义性记忆(semantic memory),只有肢体和情绪方面的记忆。到了3岁左右,当儿童的自我意识萌芽,不再叫自己为宝宝而是我的时候,他才开始真正的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所以,早期的自主阅读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小小孩生活体验非常有限,对这个世界缺乏认识,给他一本书,即便他每个字都认识、可以念出来,却并不理解他念的是什么。学龄前的孩子最最需要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亲身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感受去诠释这些体验,为将来的语义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很小的孩子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干什么的,需要从认识自己的手和脚开始,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待他去探索去发现去摸去碰去捏去玩儿,在他的脑里留下印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需要他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其中的奥秘。有了这些体验,等到他上学的时候,他才能真正理解文字的含义。
无论是古代的教育家,还是现代的科学家,都告诉我们,儿童的语言能力(包括文字能力)与他们的运动能力息息相关,运动能力发展良好的儿童,语言能力也强。人类认知与反应的回路是身体-情绪-理智,我们的脑深受我们身体的影响,这一点在幼儿那里尤为凸现。大自然安排好了人类儿童在学龄前就是用身体去感知和学习的,他们在运动中开发大脑,孩子动说明他脑在动,静止状态则脑也在休息。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将来语言文字方面发展良好,最佳方式肯定不是让孩子背诵静止的字,而是让他在大自然中奔跑、嬉戏,鼓励他多运动、多玩耍。
我不主张让孩子很小识字,这会破坏他们的视觉神经发育。我也不主张让孩子脱离了阅读单纯去识字,这会扰乱他们记忆神经的发育。识字的目的是阅读,而阅读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才有意义,才能够让孩子保持兴趣。
市面上流传着一些神童的故事,这些孩子在三五岁,就能认识两三千个字。但是这种识字毫无任何意义,一个三岁的孩子,即使能够流畅地阅读报纸,却无法理解这些文字所传达的信息。这种本事,除了满足父母炫耀的心理之外,对孩子来说,弊端远远大于利端。
眼睛是人体上唯一一个透过它能够看见大脑的器官,也是五官中最最重要的器官。视觉神经必须通过外界刺激才能得到发展,对视觉神经缺乏刺激,会导致其不可逆转的退化。刚出生的小婴儿,如果蒙上两天眼睛,就会终生成为盲人。一切正常的新生儿,需要大概十二年的时间,视力才能发育完全。在这个时期,我们给孩子视力什么样的刺激,也就是说,我们让孩子多看什么,至关重要。
我们的视力实际上并非我们习以为常的那样:睁开眼睛就什么都在视野之内,还都清晰聚焦。事实上,我们的视力非常有限,仅仅是光线进入瞳孔的那一点点,不超过巴掌大,其他的,我们自以为看见的,是什么呢?
靠我们的记忆和想象来补充!
外界传输给视觉神经多少信息,视觉神经就从记忆储存和想像力中反馈回来多少信息。我们的视觉神经不是集中一团,而是分散在大脑各处,各司其职:主管静物、运动、物品、人脸、形状、颜色,等等,是不同的区域。(我们的记忆也并非集中在一个地方,像放电影那样清晰可见历历在目,也是分散在大脑各处,由神经递质将其统合起来,因此,记忆的质量与情绪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过早让孩子看平面的、静止的、文字的东西,而是应该让孩子多接触立体的、运动的、丰富多彩的各种景象和人物。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储存足够的记忆,才能够开发足够的观察力,才能够锻造足够的想像力。
一次去外地讲座的时候,听当地主办人说,他们曾经请到一位教育专家来给大家宣讲怎样让孩子早认字。专家说,你抱着孩子,窗户外边能看见远处的山,墙上贴着一个'山'字,你给他看哪个?不要给他看远处的真山,那没什么意思,就给他看墙上贴的那个'山'字,告诉他那就是山,给他念,几次过后他就认识这个'山'字了。
的确,这样做会很快让孩子认识山这个字。但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孩子知道山字怎么写了,但他知道山是什么吗?他对山的认知是一片空白,那么单纯认识山字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换一种方式,我们带着他去爬山,让他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山的模样、山的高度、山的颜色,看到山上的树木、花草,闻到山里泥土的气息,听到山中鸟儿啾啾、小溪潺潺,触摸到山的植被、石子、土地,爬山的过程中流汗、喘息,登上山顶后俯瞰山下景观、眺望远方地平线,一句话,用全方位的感官去了解山。等到他准备好了认识山这个字的时候,他全身的器官都帮助他回忆起山是什么,他记住山这个字,以及一切跟山有关的文字和信息,还会费劲吗?
同样的,当孩子积累了足够的人生素材之后,让他去认识常见常用的字,他会心甘情愿地去学习。而如果我们剥夺孩子体验生活的机会,用枯燥无味的识字侵占他们探索世界的时间,学习于他们来说,不啻于一件苦差。开始的越早,厌学的越快。
早期开发的研究硕果都是在两极比较之下产生的,在那些得不到任何智力方面良性刺激的儿童身上,的确会看到飞速的进步。在现代化文明的城镇当中,过度的刺激,反而无益于儿童的发展,孩子需要很多安静、独处的时候,也需要时间来消化所接受的各类刺激。
多年来,脑神经科学家进行的所有研究,都仅仅发现并证明了,缺乏恰当的经历或者有害的经历,会阻碍乃至损伤儿童大脑的正常发育进程;却偏偏没有找到确凿的事实和证据,说明怎样做才能够促进或者加速大脑的发育。所有进入市面的理论,都缺乏长期效益(long-term effect)的证明。胎教、给婴儿听贝多芬莫扎特、闪卡、进行所谓的早期开发活动,等等,都的确能够取得短期的提高 智商效应,然而一旦进行长期效应的控制小组比较,这些早期开发活动毫无例外都不能证明自己有什么真正长远的好处。
而教育孩子,恰恰是一项长远的工程,需要我们具备远见,而不是短视。只要我们仔细想想:我的孩子在3岁会认字背唐诗、会心算口算,和他到了8岁再学会这些本事,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再问一个问题:哪一名22岁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信和简历上,会堂而皇之地写上:本人3岁即认识2000个字,会背100首唐诗,5岁会弹奏贝多芬,6岁拿到围棋二段证书?
哈佛大学校长说,他们招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孩子过去有多么辉煌,而是考察他未来能够为哈佛以及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以上文字摘抄自《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与市面上的一些流行说法恰恰相反,脑科学的研究证明,人类大脑的潜能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过度开发某一项功能,就会侵占其他正常功能的空间,抑制甚至泯灭其他应有的功能。所谓开发右脑一说是伪科学,人类大脑的发育应该是均衡的、循序渐进的,只要不是在过度荒芜的环境中,大脑的成长不需要人工的干涉。早识字阅读其实就是占用了孩子本应用于开发其他功能、本应健康成长的部分。不客气地讲,早识字早阅读实际上是在浪费和扭曲孩子的生命,任何此类立竿见影的教育方式,其唯一的好处就是取悦家长,给家长以炫耀的资本。
儿童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循序渐进、慢慢成熟的。就像我们不能催生孩子的第一颗牙一样,我们不能催生孩子的认知能力。任何提早、拔高、偃苗助长的行为,有可能取得暂时辉煌的成果,却会给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带来损伤。
儿童在生命的头几年,需要运用大部分能量去好好长身体,为将来的生活打下健康的基础;他们需要运用能量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为将来的生活奠定心理地基。他们需要运用能量确认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从而爱自己、接纳自己,才能在将来的生活中百折不挠。如果我们在这个时期让他们过早学习书本知识,那么我们则提前透支了他们用以发展生命的能量。(《接纳孩子》)
孩子3岁会念书,与到了8岁会念书,对孩子漫长的一生而言没有本质区别,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差别越来越小。一个人是否聪明、能否过上幸福生活,跟他几岁识字阅读没有关系。今后的世界需要创新型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具备坚实的自信心、富有别具一格的创造力、能够担负责任、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并有团队精神,而这些关乎情商的素质,恰恰是需要在学龄前培养、开发和保护的。
儿童在学龄前处于梦幻时期,人的创造性潜能都看在这个时期保护得好不好,此时的孩子就是要天马行空地去幻想,认为什么都是可能的,而不是给他一本书,死读那上面的内容,挫伤他的创造力,过早地唤醒他,让他以客观的物质的目光去看待世界。早醒的孩子在学龄期会出现行为和心理问题,在成年后容易患上抑郁症,在中年和晚年则容易患上各种因压力而引发的疾病。
其实大自然早就安排好了,孩子就是要慢慢长熟的。这个道理,连朴素的农民都知道--万物皆有时,何时翻土、何时播种、何时收割......都是有规律的,不能随意乱来,早熟的花果也必定早衰。我们都知道,被人工添加剂催熟的果蔬,只是样子好看而已,实质上缺乏真正的营养、口感不佳、还会给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我们的妈妈们那么注意给孩子吃什么,为什么不注意要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让孩子健康安全地成长呢?刚才说的只是农作物,动物也一样,动物妈妈都知道,一开始要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能催着它快快长大,早早独立打猎,为什么我们某些人类妈妈却丢掉了这个最起码的本能呢?!
最近北京市卫生局公布了一项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北京市大学生被确诊患有抑郁症者高达十万人,占大学生人数比例23.66%。也就是说,每4名大学生中就有一名患有抑郁症。官方数字一般比较保守,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重压之下死读书的直接后果就是摧毁孩子的心理健康,这种压力产生的年龄越小,后果越难以挽回。
有些家长会说,我是进行快乐教育的啊!我的孩子主动愿意认字呢!小孩子具备旺盛的求知欲,我们成年人往往暗自欣喜,并且很乐意给他们提供知识。卡尔荣格则认为,这种求知欲是孩子内心恐惧的表现,往往是孩子对父母的感情依恋出现某种障碍,转而通过求知欲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很多孩子为了讨好家长,会掩饰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做出家长愿意看到的样子。但这并非意味着面对父母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要求时,他们没有经受压力,往往他们当时觉察不到这种压力,而是要等到一个放松的机会时,才通过无理取闹而宣泄出来。很多脑科学家的研究证明,长期处于隐藏压力下的儿童,大脑的发育会受到损伤,记忆力会衰退,学习能力也会下降。
而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讯息是:必须以识字量和知识量--继而则是学习成绩--来评价自己,这种评价既不真实也不公平,孩子无法获得真正的自信心。
很多人误以为学习成绩好赋予孩子自信,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误解。从学习成绩那里获得的自信是一种假象,这种依靠外界打分数而得来的自信很不牢靠,不是根植于内心的坚实信念,一旦遇到超过自己的人,自我评价就会遭遇严重挫败。(《接纳孩子》)
也有很多妈妈着急地问:如果我不随波逐流让孩子提前学习,到了学龄期,发现其他同龄人比她会很多,岂不是给孩子造成打击?纵观多年来的咨询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父母不因此而感到自卑、气馁、焦虑,而是仍然全心全意地接纳自己的孩子,并且给予孩子实质性的帮助,只要孩子具备良好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他们不会因此而受到打击,而是能够很快赶上其他人的进度。我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不是让孩子什么都不学、什么都不会,遇见困难就被吓趴下,逃之夭夭,如果是这样的后果,那么这个教育不能称为成功。
一个好的教育方式,是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精心保护他的心灵,赋予他强大的内心力量,给孩子打好心理基础,让孩子具备生存的智慧和能力,相信自己,用于承担责任,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都能够不屈不挠、脱颖而出,并且以善良信任积极快乐的心态对待世界和他人,而不是焦虑不安地将所有人都看成竞争对象和潜在威胁,必须把他们都比下去甚至踩在脚下才能获得暂时的舒坦。在学习方面,最重要的是孩子有后劲儿,早期成绩优秀并不代表今后保持优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也逐渐增强,我建议家长们不要着急,而是等到孩子长大一些能够承受更多压力的时候,再让孩子承担适应其年龄段的压力。做到这一点,家长们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勇气,也需要对人类对上天怀有坚定的信念,相信人类儿童的自然成长轨迹和规律。
养育孩子是一项长远的工程,我们必须具备远见,而不能急功近利。还是那句话,我们要孩子赢在终点,而不是累倒在起跑线上。
第三章 玩耍,儿童认知发展的途径
如果有外星人来观察地球上的父母,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父母是这个星球上最重视孩子学习的家长。
的确,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是在父母只要学习好的指导思想下长大的。学习是父母们最最关心的话题,也是养育孩子最最重要的内容。很多父母在这方面舍得花钱,肯下功夫,甚至不惜像训练动物那样给尚在襁褓中的婴儿闪卡,追求立竿见影的功效。
然而,儿童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循序渐进、慢慢成熟的。就像我们不能催生孩子的第一颗牙一样,我们不能催生孩子的认知能力。任何提早、拔高、偃苗助长的行为,有可能取得暂时辉煌的成果,却会给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带来损伤。
儿童在生命的头几年,需要运用大部分能量去好好长身体,为将来的生活打下健康的基础;他们需要运用能量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为将来的生活奠定心理地基。他们需要运用能量确认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从而爱自己、接纳自己,才能在将来的生活中百折不挠。如果我们在这个时期让他们过早学习书本知识,那么我们则提前透支了他们用以发展生命的能量。
有些看过我的书的读者说,小巫不重视孩子的学习。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些片面。在我看来,学习并非不重要,而是我们很多时候误解了孩子的学习,在评判儿童认知方面也使用了不恰当的衡量标准。如果有读者朋友觉得我不重视学习,那是因为我不支持给孩子灌输书本知识,让孩子把生命的能量损耗在获取某些技能方面。我一向坚信,一个安全感牢固、自信心坚定、自我意识强大、生活体验丰富的孩子,不会被书本知识难倒。
其实,每一个孩子在基本生存得到保障之后,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孩子就像外星人来到地球上一样,他什么都没见过,如果不刻苦学习弄明白这个世界怎么回事儿,他就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存活。因此,我们总是说,孩子的每一动都是在学习。尤其生命头几年,儿童生活在他的行动当中,行动和思维不可分割。孩子活动的时候,说明他的大脑在积极运转;孩子什么都不做时候,说明他的大脑也放慢了脚步。
因此,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的就是--对于人类儿童来说,认知并不意味着坐在屋子里念书,而是不安分的到处探索、攀爬、触摸,等等。简单地说,儿童认知的模式就是亲身体验,就是一个词:玩耍。
玩耍是儿童内心世界的直接表达。因此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孩子的玩耍,鼓励他们,给他们玩耍的自由。
这个时候,你爬了进来,好奇地打量着地板上的插头,抓起来,把玩着。准备转身去上班的我转回身来,坐在你的旁边,安静地观察着你。你举起插头,用它去触碰着墙上的插座,一遍一遍地尝试着去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你是那样的专注,我知道你在working,在学习,在探索,我不去打搅你,只是静静地看着你,让你慢慢来。半个小时过去了,如果你要继续,我会用更多迟到的时间,来换取保护你不受任何打扰探索世界的时间。走出门外,几片薄薄的乌云中透着亮光,眼前的一切都似被着重地强调了轮廓,显得格外清晰。空气是那么的透彻,我最喜欢的阴晴天了。一阵秋风吹来,让人感到格外的清爽。毫不犹豫地跨上背包,这样的天气当然不能选择开车,边走路边戴上耳机,传来了清脆动听的吉他声,看着远处天空中飞着的一支变得很小却很清晰的风筝,这一刻,我感到很快乐。(子晏爸爸的日记)
如果你看完这一段,第一时间的感慨是插头!怎么能让孩子玩儿这么危险的东西!或者难道你提倡让我们都迟到吗?扣除的奖金你给我发?!云云,我请你放下书,深呼吸,而后再看一遍。
第二章 叛逆,儿童情商发展的过程
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个词:情商,也经常听到各路专家告诫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情商的发展,情商与智商并重,甚至更重要。
什么是情商呢?借用心理学家萨洛威的定义,有以下五大方面:了解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运用情绪产生做事情的动力;认识并理解他人的情绪;把握人际关系。
情商好的人,不是没有情绪,也不是不流露情绪,遇见什么都不动声色,而是接纳自己的情绪,也接纳他人的情绪,不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也不受他人情绪的控制。
心理学将人类基本情绪分为六种:喜悦、愤怒、恐惧、哀伤、厌恶、吃惊。无论民族、人种、文化、社会、环境差异如何,这六种情绪是人类共通的。
小宝宝从出生那天起就开始了情绪体验和反应,但是他们的情绪是逐渐发展、变化和成熟的。这个过程契合他们大脑的发育进度,同时,也受到父母和环境的影响。
儿童情绪的发展具备如下几个特点:
* 所有的情绪发展都跟随着认知的发展。儿童的智慧越成熟,情绪的发展也越深化和复杂。
* 同理,儿童的情绪发展越成熟,智力也越发达。
* 儿童的情绪和成人不一样。在成人看来,儿童对事物的情绪反应往往令人不可理喻。
* 儿童的情绪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成长而变化。
儿童的思维具有片面性和单一性,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不能理解两种感情可以并存,因此,当父母批评他们的时候,他们会认为父母不爱他们了。因为他们不能理解我爱你,但是我不喜欢你刚才做的事情这两种感觉可以并存。我们必须反复对他们强调这一点,在更正他们的错误行为的时候,采用平和、爱抚的态度,并且反复告诉他们我们的确仍然爱着他们,千万不能使用你这么着,我就不喜欢你了!这种威胁。这样到了七八岁左右,儿童初步掌握守恒的概念,也初步感知情感守恒之后,我们对他们进行批评的时候,他们就不会惊恐地以为我们不爱他们了。
这一点做的不好,会导致孩子在成人之后,仍然将任何人对自己行为的批评,误解成对方不喜欢自己、甚至是要抛弃(开除)自己,因而表现得不能容忍不同意见,也不能接受自己的错误或者失败。
在中国这种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社会里,通常人们比较排斥强烈的情绪反应和表达,更趋向认同平和、中庸、不温不火。每当体验到激烈的情绪时,人们往往首先感到恐惧和羞耻。在这种传统文化氛围里,大家都需要压抑自己的情绪,而不能平静地接纳它们,更不能自由地宣泄它们。
因此,当有了孩子时,对儿童那种未受压抑、无拘无束、奔放自如的情绪表达,人们不免感到恐惧、惊慌、乃至羞耻。几乎出于本能,父母们千方百计约束、压制、否定、拒绝孩子的情绪。
然而,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对自己情绪体验得越多,孩子的心态发展越成熟。每一次强烈情绪的经历,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如果我们允许儿童完整地体验自己的情绪,接纳并认可自己的感受,有助于他们认知事物、总结规律、提炼经验,有助于他们今后遇到同类境况时做出理智的分析和恰当的反应,有助于他们获得坚实的自信心。
如果我们不允许孩子体验或者表达情绪,并非意味着他们面对同样状况时就没有情绪了;我们只是暂时地压抑了孩子的情绪。孩子也会感受到,自己这些情绪是可憎的,甚至认为自己是可憎的。然而他缺乏控制情绪的能力和经验,强行忍受着内心的煎熬,绝望地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产生自卑。孩子将来长大了,面对内心依然会产生的强烈情绪反应,会感到不知所措,也会感到羞愧难当;既不知道怎样表达,也不知道怎样处理。压抑良久,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人们通常将理智和感情放到对立面,认为非此即彼。其实,任何理性思维都需要感情的参与。离开感情,我们就不能进行理智的思考,也不能做出明智的判断以及符合逻辑的决定。理智和感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儿童道德感的发展,除了需要认知领域的进步之外,也需要感情领域的参与。自我规范是生理、认知、感情三大领域的综合成果。
帮助我们的孩子开发良好的情商,我们要牢记几个重点:
-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所有的情绪都是合理的;
- 情绪依据个人秉性而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我们需要接受孩子天生而来的个性;
- 接纳孩子的情绪,需要我们首先做到接纳自己的情绪。
第一章 安全感,儿童生命发展的地基
众所周知,盖房子需要先打地基。房子盖得越高,地基越要打得深而稳。换句话说,地基坚固而牢靠,房子也会矗立得良久,不怕风吹雨打。反之,如果地基不牢固,那么房子就会摇摇欲坠。
人的生命也需要牢固的地基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这个地基是在人出生之后头几年建筑起来,影响这个人一生的身心健康。这个地基的名字叫做安全感。
理解安全感并不难。就拿最基本的生活起居来说,我们必须知道脚下的土地是结实的,不会松动和坍塌,才敢放心地迈出脚步去走。我们知道街道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没有战乱没有暴动,我们没有生命危险,于是我们敢到外边去游逛办事。这种安全感是存在我们脑后的,平常并不会浮现于意识层面,我们习以为常。
但是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些最基本的安全系数,如果我们感觉脚下的路松松垮垮、随时可能塌陷,如果我们看到窗外乱七八糟、人们面目狰狞、争斗得你死我活,那我们绝对不敢迈步,不敢出门。
对于儿童来说,什么是安全感呢?就是对世界对人间的基本信任。儿童必须怀有这样的信念:世界是可靠的,生活是美好的,父母(以及他人)是可信赖的。才能获得生存的动力、勇气和毅力。
安全感好的儿童内心坚信:我是可爱的,我是被爱的,我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我有能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我相信自己的判断。
儿童最初的安全感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来自于养育者。养育者(主要是母亲)对孩子需求的反应必须是及时的、可靠的、始终如一的、预料当中的,儿童才能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可靠的、善良的,同时儿童也在自我规范当中建立对自己的基本信任。有了这两个基本信任,儿童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有意义的,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自己是可爱的、受到保护的,从而建立起生命的意志力。给孩子安全感不仅要给予他们恰当的爱,也要给予孩子恰当的规则,他们才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坚实可靠的。
安全感充足,儿童才能发展自己,不会受到外界的左右和干扰,也不会遇见困难轻易放弃努力。一旦确认他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儿童就可以继续发展自己,不会再浪费精力和时间去获得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总是感觉到世界是有危险的、父母是不爱自己的,觉得会被父母抛弃。他总是在想办法证明:父母是爱我的、他们会照料我、不会抛弃我。
父母怎样给孩子安全感呢?有以下几件事情我们要做到:
1、 长时间、高质量的陪伴,尤其是孩子入睡之前的陪伴。
2、 不批评、责备、惩罚孩子,而是欣赏、鼓励、支持孩子。
3、 不要挟、威胁孩子,不从身体和感情上抛弃孩子。(不说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或者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
4、 鼓励孩子独立,接纳孩子个性。
5、 给孩子树立恰当的规则。
6、 修炼自己,以身作则。
事实上,父母的安全感好,孩子的安全感才充足。父母相信自己、热爱生活、关爱他人、信任世界,孩子才能获得坚实的安全感。
怎样判断一个孩子安全感好不好呢?首先,孩子与父母形成安全依恋的关系。安全依恋的孩子不是没有分离焦虑,不是一下子独立不需要父母。很小的孩子不在意父母去哪里了,妈妈走掉他都没反应,这不是安全感好,而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安全依恋的孩子在父母离开时会表现出焦虑,但不是生离死别那种绝望式的哭闹,他们会逐渐平息;在父母返回时他们会很乐意看到父母,跟父母亲热一番之后再松手去做自己的事情。
安全感稳固的儿童有以下特点:他们不随意冒险,不在马路上乱跑,每到一个陌生之处也不会一下子闯进去,而是沉稳地观察环境,慢慢地融入。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是依恋式独立,他们很自信,不怕犯错和失败,乐于分享与合作,不以竞争获胜或物质占有定义自身的价值,不怕不同意见,不刻意逢迎。
安全感缺乏的儿童则有以下的表现:他们要么过度怯懦,要么胆大妄为,不顾自身安全。他们要么过度粘人,要么过度独立;他们不愿意独立解决问题,而是依赖他人的帮助;他们迷恋物品,渴求物质满足,离开慰籍物就六神无主、寝食不安;他们不敢参与竞争,或者不能接受失败;他们不愿意接受不同意见,而是要求大家必须跟他意见统一。
安全感是人类儿童身体、情绪、认知发展的基础,没有安全感,其他的一切都好比空中楼阁,也许看上去很不错,但却缺乏根基,不堪一击
孩子不听话,乱摔东西怎么办 2008-09-05 16:09:39
来信:
鲍老师:您好!
鲍老师,您好! 我是一个很不称职的,总爱对孩子发脾气,且乱吼乱叫的妈妈。可能是我的不良行为影响了孩子的不听话。孩子现在快3周岁了,她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是会乱摔东西,比如;手中喝完的奶瓶、玩具、手机等等动不动就扔了;有时吃饭吃了一半,突然把一碗的汤全倒了。我跟她讲道理过、打过、骂过都无济于事。我都不知道怎么让她改过这个坏习惯?
鲍老师回复这位家长,你好:
首先,打骂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2岁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识已经形成,正处于人生第一个反抗期,这个时期,爸爸妈妈要特别注意教育方式,不然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反抗情绪。
这个时期,爸爸妈妈要多用正面的鼓励教育,不要一味否定孩子,要多肯定孩子好的做法。平时多让孩子尝试自己动手,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等,爸爸妈妈也可以要求孩子多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像是一起买菜,洗菜,洗碗,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很多事,有种责任感。
父母的态度是会影响孩子情绪的,有时候,孩子乱摔东西,是一种发泄。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不要用打骂的方式去抑制孩子的情绪表达,要和孩子多沟通,问问孩子,为什么这样做,今天是不是不开心啊,有不高兴的事,可以说出来,爸爸妈妈会帮助宝宝的,奶瓶、玩具他们也会有疼痛感,摔在地上,他们也会和宝宝一样不开心,而且还会很疼。多用拟人化的方式,让孩子有情感体验,这样孩子的泛灵心理会起到一定作用。
当孩子扔东西时,父母和孩子沟通好了,父母可以边收拾孩子乱扔的残局,边询问孩子是不是园艺帮助爸爸妈妈一起收拾。
当然,这些只能是针对发生的问题的一些办法,根本的原因还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多和孩子平等交流,避免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上一篇:请让孩子担负自己的人生
下一篇:引导孩子正确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