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教育指导:怎样避免走入早教误区?
2017-04-13
早教是当前最热门的一个教育话题,各种早教机构、早教方式零零种种,父母们应接不暇。方式科学的早期教育确实能让孩子出类拔萃,优人一等。生活中我们也的确看到了各种小神童和小天才的案例。 正是因为早教有这样的神奇功效,让许多父母不再用一种理性、安然平静的态度看待孩子,认识教育。求早、求快、求全优是现在父母们在早教中容易就犯的3种急功近利心理。
忌求早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要求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的希望。正因为一些父母心愿过强,于是便有了教育越超前越好一说,早期教育进入家庭就演酿成了超早期的行为能力训练。
任意超越孩子年龄阶段的训练教育是目前不少家庭还没有完意识到的教育误区。父母们在孩子的智力和行为活动能力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时,就急急地进行所谓的智力开发,要求孩子做一些高难度动作训练:出生2、3个月就训练孩子练习走路;2、3岁时开始教孩子识字、算术;到了4、5岁,小学语文、数学课本就已经摆在了孩子的面前。
更有一些父母执意主张提早孩子的入学年龄,由此也引发了育儿网上妈妈们关于早读书是否好的讨论。
专家分析:求早未必好
针对父母们在早教中的求早心理,儿童心理及教育专家们颇感忧虑。他们认为,过早的训练和学习违反幼儿认知心理发展的自然进程。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从无知到有知,从少知到多知、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父母早早地进行所谓的智能开发和能力训练,不但褫夺了孩子童年应有的快乐,增加他们学习的负担和压力;更严重的是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尝到了失败和不可功的负面情绪体验。
这种早期教育不但达不到父母们预想的效果,孩子还可能因为过多感受失败的沮丧,限制潜能的发挥,也易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在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等方面发展迟缓和压抑。
专家解语:
教育孩子的关键首先是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适时教育。
忌求快适得其反危害大
长大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如同小树苗有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一样,孩子也是慢慢长大的。
小时侯,我们会笑话成语故事中阿谁为了求快而去拔苗的农夫的愚蠢。有一天本身有了孩子,也许也会像阿谁农夫一样因为盼望本身的麦苗快快长大,而去做拔苗的动作。
当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一些父母便设计了宏伟的教育计划:婴儿期故意让孩子哭,训练孩子的肺活量;3、4岁就强迫他们弹琴、学画、学书法希望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快速打造成出一个小神童和小天才。
专家分析:求快出于父母的功利心理
早教中父母出现的求快心理很多半是出于害怕孩子落后和成人的功利心理。在父母中,尤其是在城市父母中有一种强烈的教育攀比心理。另外孩子学什么自家的宝物也要跟着学,而且孩子学习的快慢就是衡量孩子智商的尺度。
差别的孩子有他智能的强项和弱项,学习的时间和方式也各有差别。如果父母们一味地求快,认为早早让孩子学文字、算术,他今后的学习成绩必然会好,却不知这样的做法直接破坏了孩子的自然成长过程,可能引发孩子以后的极度厌学情绪。
专家解语: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对于孩子的学习和认知切不行求之过急、过早,需安然平静心态,理性看待。
忌求全忧 世界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教育出一个完美无缺的孩子当然是父母们心目中的最高目标。可是,事情总有愿违的时候,在成长路上孩子不免失败和错误。当他们体现出这欠好,那欠好时,性急的父母会有一种恨铁不可钢的悲痛,这种悲痛进而上升为用一种激进的方式让孩子长记性,样样做到最好。
专家分析:求全优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
想想我们自身吧,不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希望孩子样样都是最出色的,包罗着父母一种非理性的教育心态。
上个世纪末,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提醒我们:孩子生下来就并非全优。一些智能天生会比力出色,也有一些智能会比其他人逊色。我们要承认每个孩子的智能框架各不相同,8种智能有长有短正构成了孩子的个性和特点。
专家解语:
培养孩子全优不太现实,不如多花些时间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早教不是生产天才和神童万能法。养育聪明宝宝的关键还是要从孩子生长的自然规律出发,了解孩子的优势,让他发挥最大的潜能。
上一篇:教育指导:宝宝上早教班有用吗?
下一篇:教育指导:帮助孩子成才的早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