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导:让宝宝在学琴中感受快乐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教育指导:让宝宝在学琴中感受快乐

教育指导:让宝宝在学琴中感受快乐

2017-04-13

1.孩子学习新技能时有困难是正常的,一味严厉纠正会让孩子视若畏途。如果能借用符合孩子心理的生动形象来模拟,增加了趣味性,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教育指导:让宝宝在学琴中感受快乐1

弹钢琴的时候会要求孩子练手势和坐姿,这无疑是非常枯燥的,这时候如果家长(老师)过于严格要求,孩子生怕犯错,做起来就畏手畏脚的,让孩子恐惧的事怎么能让他坚持下去呢?

日常的习惯养成是自动化的,新的习惯不行能自然而然地生成,需要反复训练和强化才能最终自动化。如果能用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来模拟正确的动作或习惯,孩子会更感兴趣。

2.在合适情境下鼓励孩子多自我评价,孩子将减少抵触心理,也能增加孩子自我评估的能力。

家长(老师)如果一直在旁边提醒,孩子会觉得烦。用录像的方法,让孩子本身看到本身的演出(一般来说,孩子对看本身的录像都很有兴趣,而孩子也会有想体现好一点的欲望),从而自我调整。

其实父母一直在旁边纠正孩子的话,不但父母本身累,孩子也会变得不会自我评估,而要依赖别人的反馈来确认自我。给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让他学会自我评估,而且学会本身在需要注意或改正的地方标注,孩子的主动性自然会更强。

3.学习过程中,孩子能获得反馈、感觉到本身的进步特别重要。

一开始学习摆布手合练的时候没有获得及时反馈,只是被妈妈纠正,就感到很沮丧。妈妈后来调整了一下,增加了两种反馈:一是录下老师的示范弹奏,小鸿可以本身比力弹得对还是错;二是让小鸿练习本身熟悉的曲子,边弹边唱,就能够做到自我反馈和及时纠正。

家长使用具体、描述性的语言也是对孩子的积极反馈,这种成就感要比概要式的表彰弹得真棒要好得多。

4.在孩子学习遇挫时,要承认他的真实感受,鼓励他回顾过去的成功经历,从中获得动力去面对和迎接新的挑战。

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不免会遇到挫折,这时父母如果说:你怎么会这样呢,隔壁的姐姐弹琴的时候都很开心呢!或者说:很快就弹好啦,等会你就可以很开心去玩啦!这些反馈都不足取,前一种说法是否认他的感受,认为他不该该有这种感受,后一种说法是希望孩子烦躁的情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暗示了弹琴的确是一个让人厌烦的任务。孩子的真实感受都没有被接纳。

接纳孩子的真实感受,同时也承认了他付出的努力这样让孩子回顾切身经历,体会到练习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但找到合适的方法加以练习就能有所提高,孩子会有动力去迎接挑战。

5.满足孩子的自主需要,是培养内在动机的须要条件。

如果要求孩子每天练习以巩固和提高技能(好比说弹钢琴这种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艺)是必不行少的,那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让孩子多些动力呢?我们可以在时间(饭前还是饭后)、和谁一起弹(本身或妈妈陪)、观众(如故事中的象妈妈和小象)、怎么弹(改编《两只小黑鸟》)等方面多给孩子些选择,他的自主性就越强,就越会把学习当做是本身的事情,而非被动接受的任务。

对孩子有充分的接纳(包罗承认他的情绪感受)能满足孩子的归属需要,让孩子感受到本身能力的进步能满足孩子的能力需要。要满足孩子的自主需要应尽量少用或不消控制(威逼或利诱)、社会比力(和XX比)、最后期限(最后再给你五分钟)等手段。

有一位学生为什么她能从小一直坚持练琴,她说指导老师并不要求她们考级,在练习曲子中会告诉她们曲子的历史文化配景和作曲时的经历,让感受音乐的美好,在练习时也会不绝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本身的进步,老师还常组织学差别乐器的小伙伴合作排练曲子,从开始的磕磕绊绊,到后来演奏时乐器间的衔接和彼此应和,直到流畅的团体演奏,大家都能体会到团体和本身一块成长的快乐,因此这个老师的学生最后都愉快地坚持了旁人看来很枯燥的乐器学习。

这个老师的做法就满足了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归属、自主和胜任的内在需要,从内在动机开始,资助孩子们爱上了乐器学习、爱上了音乐。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与“教育指导:让宝宝在学琴中感受快乐”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教育指导:让宝宝在学琴中感受快乐”还看
宝宝加餐食品红黑榜
入园宝宝加餐方案推荐
宝宝加餐要像正餐一样吃
节后妈妈们的美肤小贴士
职场孕妈节后皮肤问题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宝宝“人之初,本自私”?
孩子的破坏行为是有理由的
弱智儿童的早期行为表现
父母最让孩子伤心的四种行为
孩子咬指甲家长大意不得
孩子哭了,要不要理?
理性对待宝宝的“坏”习惯
教你如何纠正宝宝自私的行为
宝宝咬人的原因有哪些?
看卡通助宝宝改变暴脾气
警惕家庭战火“烧”了孩子
怎样改正孩子自私自利的观念
宝宝19种不听话行为全揭秘
好父母首先是个“好演员”
巧妙对付宝宝16大“不愿意”
父亲暴躁会让新生儿常哭闹
为何宝宝总要大人抱着睡觉?
宝宝不理你时,你该怎么办?
小宝宝的忍耐力要怎样培养
宝宝自控力小课堂
爱捣乱是宝宝好奇心的表现
宝宝总是把书倒着看要紧吗
父母宠坏孩子的11个坏习惯
孩子的脸型与性格的关系
孩子遭欺负如何处理?
给宝宝一个机会去失败
胆大BB都是“折腾”出来的
如何应对宝宝不良睡眠习惯
容易宠坏孩子的行为与坏习惯
孩子咬人的心理情绪问题
用“60秒”纠正宝宝坏习惯
孩子发脾气时父母的对策
六大策略帮你调教顽皮宝宝
孩子“小气”怎么办
粘人宝宝,你在想什么
2岁孩子难缠的第一反抗期
宝宝暴躁的原因有哪些?
智障儿童的表现症状与防治
面对宝宝恐惧做个智慧妈妈
父母11个坏习惯宠坏孩子
6大妙招改善宝宝赖床毛病
宝宝“恋物”怎么疏导
延时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
孩子边吃边玩与喂养习惯有关
不能强硬压制孩子的倔脾气
如何分辨孩子在说谎还是想象
如何改造小小“电视迷”
怎样让磨蹭BB乖乖上床睡觉
儿子为何爱搞破坏
家长千万不能放纵的几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