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导: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教育指导: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

教育指导: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

2017-04-13

高尔基: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

现在的中国,什么都提倡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但最需要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的父母教育却被我们遗忘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年轻恋人如果想领取结婚证,必需参加政府举办的父母学校,培训合格,才能领到结婚证。

可是,中国的父母遍及坚持随意而轻松的心态:只要有结婚证,就可以生孩子;只要有能力生孩子,就有能力教育孩子。部分父母甚至认为:任何成人都可以教育孩子,祖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保姆也可以教育孩子。中国父母什么时候开始承认教育的艰难呢?直到本身的孩子在学校成为问题学生,父母们才开始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惊恐。

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可,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敷,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一、生了孩子,你就不克不及退货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措施反悔或者退货。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赔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可,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

教育孩子,仅有爱,不敷,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二、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

1、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好比:

★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

★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

★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

★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黄金阅读期(81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欠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2、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阶段分工差别、主次差别。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父性之爱:标的目的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必然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三、给家长的8条建议

1、(说给父亲)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孩子读初中之后,更需要父亲的关怀。作为父亲,必需意识到本身肩上的教育责任,必然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优秀。据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初中生,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等。

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扳谈,都酿成对孩子的教。

2、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妥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必然要吃药。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极易将本身封闭起来,做父母的,必然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差别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4、必然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

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行取。

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

努力丰富本身的教育方法。

5、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

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

不要培养超级婴儿。

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

6、不克不及当众教育孩子。

即使孩子做了最糟糕的事情,你要教育他也应该把孩子带回家,当众责骂、殴打,往往后果非常严重。对孩子的教育,最宁静而又有效的方式,是应该在暗里进行的,表彰可以公开,批评做到秘处,即使你的出发点是对的,但方式如果不妥,不光没效果,甚至食得其反。

我们要意识到无论对孩子的表彰与批评都是一种情感互动,父母太强势,往往导致孩子没出息,父母太粗暴,孩子往往性情同样狂躁。有智慧的教师不需对学生严辞斥责,有智慧的父母,时刻能够意识到教育孩子不克不及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尊严,要掩护孩子的心灵,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

任何人都需要获得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爱,二是宁静。幸福的人之所以幸福,是因为他既有爱又有宁静感。不幸的人之所以不幸,要么因为只有爱而没有宁静感,要么因为只有宁静感而没有爱。最不幸的人是那些既没有爱又没有宁静感的人。

对孩子来说,他极度地巴望爱,又极度地渴求宁静感。在爱与宁静感两个要素之间,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将对孩子的成长构成不行修复的伤害。

孩子的宁静感来自他的父母的陪伴。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伏尔泰:对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

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

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老师。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必然要与老师结成同盟军。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絮絮叨叨诉说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甚至与老师争吵,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

更多的早教与育儿趣事和育儿宝典尽在查字典幼儿网,大家快来关注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与“教育指导: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教育指导: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还看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除了分数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小测试教你发现宝宝8大潜能
猜你喜欢
2岁宝宝早教的8大训练方法
12招应对宝宝餐桌小麻烦
逗孩子最危险的10个方式
爸妈必知23条育儿法则
宝宝“不听教”爸妈该咋办
宝宝如厕训练六部走
为什么宝宝睡觉老爱踢被子?
孩子的破坏行为值得鼓励?
培养孩子精细动作的游戏
怎样拓展宝宝的运动能力?
宝宝爱生气妈妈巧应对
1岁宝宝学规矩父母反应最重要
宝宝游戏时父母不该做的事
训练宝宝抓握能力让宝宝更聪明
甲级装备让宝宝睡得舒适健康
宝宝5个动作显示无聊
12个妙招给宝宝止哭
BB“淘气”受好奇心支配
让宝宝的听力更灵敏的方法
教你几招,帮BB改掉坏习惯
1岁以上宝宝抓握能力训练
5个方面,父母投入越早越好
父母应教会宝宝自己玩耍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不要阻止宝宝“乱扔东西”
父母6举动养出胆小娃
8项运动让你的孩子高人一等
宝宝9种错误的睡眠方式
各年龄段宝宝必须学做的事
9良策让宝贝不再贪求玩具
怎样让宝宝成为小小社交家
会爬的宝宝才更“聪明”
如何有效的刺激宝宝的视觉神经发
4个标准判断宝宝睡商高低
走出“听话”教育的误区
宝宝学走路的错误观念
揭密孩子爱发脾气的4大原因
教你轻松学会帮宝宝做抚触
宝宝爱捡脏东西吃怎么办?
孩子爱打人怎么办?
好习惯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1岁的宝宝很“暴力”
家长请淡定别当众骂孩子
怎样“调教”急性子宝宝?
这几个习惯不是宝宝坏习惯
孩子养成坏习惯的三大原因
“不管”就是最好的“管”
让孩子更聪明的七个步骤
孩子口若悬河家长头疼不已
孩子需要从小培养的5个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