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有效沟通的六要素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隔代教育有效沟通的六要素

隔代教育有效沟通的六要素

2015-06-23

隔代教育是中国当下国情催生的一大特色,说起这个相信很多宝爸宝妈都感慨颇多。“对孩子过度保护”、“什么都不让孩子自己动手”、“无限制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相信每个妈妈都能有一堆不同于老人的育儿理念,最发愁的还是如何和老人沟通。不说吧,内心实在是觉得无法赞同;说吧,老人不一定能听进去,关键心理上肯定不舒服。这可如何是好?不妨试试以下的六大沟通技巧。

1.亲切地说

不论对父母还是公婆,年轻人都要心怀尊重与感恩。俗话说“老马识途”,老人的人生经验总有值得学习的,需要尊重;辛劳了一辈子,晚年还要来帮着带孩子,需要感激。

想给老人提建议,晚辈不妨先甜甜地叫声“爸”、“妈”,或者送他们一些小礼物,再轻描淡写地谈事情。老人往往不好意思反驳,觉得这些小事儿和晚辈的孝顺比起来不算什么,很容易接受和改变。

2.有重点地说

朋友跟我抱怨说,女儿病了,请老妈来帮忙。早上跟老妈嘱咐得周到详细,几点吃药、几点喝果汁、几点吃午饭……可晚上回家一看,老人给孩子吃错了药,果汁还剩了半瓶。我告诉他,跟老人说话要有重点,否则老人会觉得繁琐、记不住,甚至觉得自己不被信任而生气。

叮嘱老人,挑最重要的事说就可以了,比如一天三次吃药,这样老人就不会因为事杂而混乱了。

3.找“权威”说

老一辈人往往相信“权威”。

这个“权威”可以是专家,也可以是书本或老人认为“权威”的人。比如,老人一定要把食物嚼了喂孩子,儿女提意见,老人往往会反驳:“你小时候就是这么被我拉扯大的。”

此时,如果换成一个来家做客的护士朋友说句话,就可能让老人改变观点。再如,女儿的话老妈可能听不进去,可女婿来说,丈母娘就很容易接受。

小区里其他家长的育儿经往往也能成为老人的“权威”。究竟老人信哪一套,因人而异,还是看性格。

4.在适当场合说

想对老人提意见,最好别当着孩子、家人、邻居、医生等的面。老人往往很要面子,被当众一说,会觉得很下不来台,不但不会改,还会更加固执。老人特别高兴时也不适合说,否则让人扫兴。

散步、睡前看电视时,成功说服老人的几率会比较高。

5.让第三代说

不少老人往往振振有词,让子女无可辩驳。此时不妨先顺着他的意思,等“谋划”一番后,让孙辈来说。比如通常老人惯孩子,总带他们去吃垃圾食品,儿女可以给孩子多讲吃菜好的故事,如小白兔吃萝卜所以跑得快,山羊吃嫩草所以爬山高,大力水手吃菠菜所以有力气……不露声色地“策反”孩子,孩子也会主动要求吃“菜”,老人自然就“投降”了。

6.借自己的缺点说

和老人在育儿观念上有冲突,不妨反着说,即告诉老人如果不怎样做,孩子就会变成她不希望看到的那样。对公婆可以用自己当反面教材;对老妈可以“牺牲”老公。

比如告诉婆婆:“我妈惯着我吃糖,所以现在牙齿老疼。”

对老妈说:“你看孩子爸懒得啥也不干,都是婆婆小时候给惯的。”注意别反过来说,否则就如同指责老人在教育自己子女上很失败。

假如上面几招你都用遍了,老人还是不听。此时试着想想,老人的观念或许并不是全无道理。毕竟,在爱孩子这一点上,你们是完全一致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与“隔代教育有效沟通的六要素”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隔代教育有效沟通的六要素”还看
家长必知的狐狸法则,你可以试试
小升初你家孩子准备好了吗?
教育孩子父亲的角色与母亲不同
容易毁掉宝宝的7类父亲,你是吗
分离焦虑——妈妈OR宝宝?
猜你喜欢
3招助你远离“孩奴”焦虑
家有顽皮宝宝的教育策略
多做5种运动,宝宝聪明过人
宝宝3大坏习惯妈妈妙招巧应对
提醒:孩子哭闹别马上哄
宝宝哭闹父母需控制好情绪
让孩子受益终生的9个好习惯
3岁以内的宝宝爱发火的原因
四类个性宝宝性格转型方案
如何应对“踢被”小宝宝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七个习惯
宝宝任性其实缘于父母任性
五大法宝纠正宝宝睡觉日夜颠倒
宝宝间亲吻父母别大惊小怪
5招纠正宝宝的“吮指癖”
如何帮倔宝宝“下台阶”
从根源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
家长必须理解的4种BB行为
动作训练游戏:弯弯腰,捡东西
破解常见行为现象--爱咬人
模仿--2岁前的必修课
全职妈妈的N个心灵处方
吃手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信号
极度黏人宝宝如何炼成的
最易被忽略的20个育儿坏习惯
小宝宝爱攻击人的六个原因
正确对待孩子的幻想型撒谎
称赞不要一边夸奖一边唠叨
四种典型的婴儿意图
孩子对家长不必“言听计从”
宝宝19种不听话行为全揭秘
为人父母的七大“通病”
妈妈要学会适当忽视孩子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孩子为何以摔东西为乐
家长九种行为最伤害孩子
四招让男宝宝远离“娘娘腔”
粘人宝宝,你在想什么
解析宝宝喜欢打人的四大真相
5大方略让宝贝告别啃指甲
宝宝,你怎么这么“抠门”
从出生开始培养四个好习惯
宝宝当众哭闹聪明爸妈会冷处理
孩子与人交往的重要性
你的宝宝舍得“分享”吗?
孩子不听话,贿赂or鼓励?
父母最让孩子伤心的四种行为
了解哭泣BB背后的真相
孩子“逆反期”的危害
如何解决孩子睡觉难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