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培养孩子的强势性格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教你培养孩子的强势性格

教你培养孩子的强势性格

2017-04-13

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未来强者心理重建法,主要用来训练孩子的心理素质、行为能力、道德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大声讲话法大声讲话是克服心理素质缺陷的有效训练手段之一,也是提高社会行为能力、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训练。要让孩子能够大声地、自然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愿望和情感。

有许多人到了二三十岁,甚至三四十岁都不能在公开场合明明白白地、大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都受制于这个缺陷和弱点。

年龄小的孩子总会喜欢要一样东西,如要吃的、要玩的、要家长帮孩子干什么。很简单,利用孩子最急切的要求,让孩子大声说句话,或者大声表达一个观点,家长再给孩子。这种方法训练孩子敢于大声讲话。这对于一两岁的孩子是百验百灵、立竿见影的方法。千万不要觉得让孩子大声说几句话就是委屈孩子了,孩子会终生受益。一定要训练孩子大声讲话。如果讲得虽然大声,但是还不够清楚,就要求他说清楚一点。如孩子想要个玩具,可是讲得太快,不清楚,要让孩子说清楚,然后再满足孩子的要求。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主要的方法是夸奖、鼓励,其次要注意由易而难。孩子不是比较怯生,不敢大声讲话吗?那么,在某一个场合,如果孩子说话的声音比原来大了一些,立刻夸奖,立刻鼓励。训练孩子讲话一定要由易而难。不能让孩子见一个自己最害怕的陌生人,或者带孩子到一个特别严肃的场合让自己大声讲话,这样会把孩子吓住。要由易而难:先在家里大声讲话;再和熟人大声讲话;再在某种轻松的场合大声讲话。对于再大一点的孩子,比如高中生,要及时晓之以利害。

要告诉孩子,不解决这个问题,孩子的人生将会失去很多机会。敢于清清楚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一个人必备的能力。成熟的孩子明白了这一点,问题很快会得以解决。

在家里做表情朗诵找一篇故事,故事里不是有各种人物吗?家长就用表情朗诵。这一段是小孩在说话,就用小孩子的声音大声念一段: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下一段是爸爸说的话:宝宝,给爸爸开门。要用爸爸的声音来朗诵。要在家里有声有色地念文学作品,声音大一点,如入无人之境。在家里用十分的声音讲话,出门用七分的声音讲话就不费力。

家长自己也可以这样训练自己。比如说家长想象某个名人那样讲话,就找到一本孩子写的书,大声朗读,这个朗读就好象讲话一样,要口语化。训练表情朗读,还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讲演资料。这种资料使家长能够进入讲话人的角度,找到感觉。大声讲话是训练孩子心理素质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

二、交还权力法现在某些家庭教育之所以有误区,就在于剥夺了孩子的两项权力:

1、关心和管理自己的权力2、关心他人的权力。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家长把孩子的一切:学习、吃喝拉撒睡都管起来,安排起来,照顾来,家长就是剥夺了孩子关心自己的权力。一个十岁的孩子,家长还不让孩子去关心父母,关心他人,家长就剥夺了孩子关心别人的权力。两个权力的剥夺让家庭教育陷入误区。这是一个特别大的误区,对家长不好,对孩子不好,对民族不好,对整个社会不好,也因此造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而孩子天生是有关心自己和关心他人的权力和兴趣的。

小孩子喜欢过家家,自己做做饭,弄个小锅小碗小盆,模拟大人。这叫自己关心自己。把洋娃娃当小孩,拍着哄着,让她睡觉。或者找个小一点的小朋友当小孩,给他模拟剃头,模拟洗脸。这叫关心他人的兴趣。孩子从小就有。孩子的这两个关心,是他作为一个人自然中 学到的、模拟到的一种本领、一种生活内容,你把它剥夺了,可以吗?不可以!

家长把权力还给孩子的时候,还要加一个词来界定,叫做有指导地把权力交还给孩子。因为孩子或者是小,或者是因为一直受到溺爱,没有让孩子管过自己,关心过自己,关心过别人,孩子不会,因此要有指导地交还给孩子。

该交还孩子的权力包括什么?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力;掌握自己作息的权力;掌握自己玩耍的权力;支配和使用家长给予孩子的那份金钱的权力;交往交际、社会生活的权力;选择、安排自己穿着的权力;选择、安排自己饮食的权力;掌管自己的床铺、书桌、抽屉的权力;掌管自己书籍的权力;在家长给定的那个经济范围内,孩子有自己购物的权力。

这些权力家长要随着孩子长大成熟,逐渐地有指导地交给孩子。一个从小把自己的抽屉、书本、床铺整理得井井有条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就有管理周边环境的能力,管理物质、管理金钱的能力。所以,让孩子有关心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力,又逐步有关心他人的权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上了小学的孩子,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不知道在父母生日的时候对父母有所表示,原因在家长的错误教育。因为父母不训练孩子关心他人,不给孩子关心他人的权力。当一个孩子不会关心父母,不会关心家人的时候,在其一生中也可能不会关心他人。这种人在社会中怎么生活呢?

把权力交还给孩子的最终表现是: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渐增长,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也逐渐增长。

三、角色置换法一般情况下,家里的事情都是由家长作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让孩子对某些事情做主。两三岁的孩子,就可以请孩子出出主意:今天吃什么饭?做什么菜?孩子有时候也很愿意做主。大一点的孩子,有大一点的事情可以请孩子做主:家里买什么家具?如何装修房子?星期天怎么过?假期去哪里旅游?爷爷奶奶的生日送什么礼物?

涉及到更大的事情,可以和更大的孩子商量。父母的工作,家庭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让孩子提出建议。让孩子为某些事情做主,使孩子站到了过去家长的角色上,这叫角色置换。具体的做法如请孩子在假日、星期天当一天家长。很多孩子提出要和家长颠倒一个位置,让家长当一当孩子,让孩子当一当家长,就是在这一天全部是孩子说了算。家长们体会体会当孩子的感觉如何?如果孩子用家长的方法来管理这个家,你舒服不舒服?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1、当家长的知道了孩子平时在哪些地方还不够舒服,不够自在,也知道过去自己当家长有哪些地方处理得不合适。

2、让孩子体会到当家做主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和心理素质。 双方都有收获。角色置换法的又一个具体活动是请孩子评判一下家长。平常都是家长评价孩子。家长找一个时间,非常诚恳地请孩子评价一下,爸爸妈妈有什么缺点,有什么优点,爸爸妈妈哪儿做得好,哪儿做得不够好。特别让孩子评价一下,爸爸妈妈形象设计得好吗?在家庭教育中对待孩子的态度正确吗?作为家长,家长的创造力、智力、心理素质、健康状态、道德涵养水平如何?让孩子评价一下家长。这样评价家长能够给孩子带来非常好的感觉。请听一听孩子们的心里话。让孩子评价一下家长。当孩子评价家长的时候家长会发现:自己的有些优点、长处、好的品质,孩子很清楚。孩子能够欣赏家长,这会让家长感动。自己的不足之处、缺陷、弱点,孩子提得非常亲切,让家长有所触动。这种触动使得家长有改变自己、重塑自己的愿望和决心。当家长请教孩子某些问题的时候,会发现,孩子有时候那种郑重其事是家长意想不到的,孩子会很努力地帮家长考虑问题。

当家长请孩子自己做一件事的时候,也会很强烈地触动孩子在这方面的责任心,关心他人的那种自豪感。

这种责任心和自豪感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善于帮助孩子、指导孩子,又善于让孩子帮助自己,善于向孩子请教、让孩子指导自己的家长,是真正的好家长,聪明的家长,是平等对待孩子的家长,也是尊重孩子创造力的家长。

四、爱心培育法现在到处都在讲爱心,讲得好多人已经忘了爱心有多么重要。当在家庭教育中培育爱心的时候,如果不讲清它的重要性,可能会被认为是空洞的说教。爱心的培育对孩子的未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有爱心的人才会身心健康我们发现一个规律,身心健康的人容易对人有爱心。你今天身体特别好,精力充沛,情绪饱满,就愿意关心别人。反之,一个再有爱心的人,当他痛苦不堪地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无暇去关心别人。身心健康是爱心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反过来,充满爱心能使人身心健康。一个从小有爱心的人,身心健康。不培养孩子的爱心,实际上是剥夺了让孩子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

2、有爱心的人具有创造力文学艺术有这样一个规律,创造在创造者有爱心的情况下能够成倍涌现。在一般的发明创造中,一个有爱心的人往往灵动活泼、状态优良。一个人心情暴躁、狠毒、嫉妒、狭隘,这种人缺乏创造力。所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就等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很多创造来自对人类的关心、爱心,比如说医学创造、科学创造、生物创造、心理学创造、文学创造都是因为关心人类,关心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才有创造力。没有爱心,哪来创造?

3、爱心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魅力一个人,无论是男、还是女,当走向社会的时候,对周边的人有爱心,这个人就有魅力,大家就喜欢他,大家也爱他。如果你的孩子有爱心,在未来他就会有很多人缘,很多机会。不培养孩子的爱心,等于剥夺了孩子的魅力,使他不会微笑,不会爱别人,也不被别人所爱,他在未来的人生中就是一个失败者。

4、爱心是一个美德有爱心的人关心社会,关心他人,是有道德的人,是被社会尊重的人。

5、有爱心就有了身心健康,有了创造力,有了魅力,有了美德,他才能有更好的社会生存能力孩子对同学、对朋友、对同事以及对整个社会有更好的处置能力。没有爱心,等于剥夺了这一切能力。家长现在不培养孩子的爱心,是想使孩子未来走什么路?失败之路吗?不健康之路吗?所以,爱心最终将成就孩子的未来。

培养爱心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在孩子身边设置需要孩子照顾、爱护的对象,设置需要孩子照顾、爱护的弱者,使孩子有那种类似家长对待孩子的宽仁之心。如说有比孩子小的弟弟妹妹在自己身边,这是需要孩子照顾、爱护的对象,这时在父母的引导下,孩子就会产生对对方照顾的爱心。家长可以让孩子养一盆花,或者饲养一种小动物。这盆花,这种小动物,就成了孩子能够照顾,也需要孩子照顾和关心的一个弱者、一个对象,孩子由此生出爱心。

更多的早教与育儿趣事和育儿宝典尽在查字典幼儿网,大家快来关注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与“教你培养孩子的强势性格”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教你培养孩子的强势性格”还看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除了分数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小测试教你发现宝宝8大潜能
猜你喜欢
童书中存在的问题
给孩子讲讲春节的习俗
孩子最需要10件"东西"
胡萍爱的误区访谈实录
老外眼中不合理的早教
咋让宝宝学会"争"与"让"
法国妈妈:BB要学会等待
6大兵法教你与孩子交流
父母谁对孩子影响更大?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九个习惯
什么是对孩子无条件的爱?
巴菲特之子的教育忠告
咋帮孩子选择合适的动画片
名人教育之鞠萍教子心得
细数宝宝六岁前重要敏感期
春节育儿莫轻四个细节
男孩女孩:性别教育记事簿
把握宝宝早教的4个关键期
如何让BB变得大方些?
孩子的优良品德要从小培养
五大最佳的教子时机
培养BB乐观向上的家庭教育
“延迟满足”培养好性格
和孩子说“反话”要不得?
寒假孩子最易养成四坏习惯
给孩子办婚礼是危险的游戏
隔代教育如何“扬长避短”?
家有男孩父亲千万别缺席
如何培养孩子的灵巧性
增强亲子关系的简单妙招
阅读可防治孩子“多动症”
咋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质
好绘本可以给宝宝读三遍
父母越无私孩子越自私
八字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怎样教会孩子“不放弃”
寒假如何避免孩子上网成瘾
BB怎样才能培养创造力
培养女孩乐观心态的四秘诀
幼儿寒假生活家长要注意啥
父母10行为最惹BB讨厌
适当的挫折有利于孩子成长
教子要学会故意冷淡
嘴硬的犟孩子该如何教育
中西教育内容比较
寒假咋避免孩子迷上电视
要让孩子经历点挫折教育
了解孩子"不乖"的秘密
梅子涵谈儿童阅读
中西教育方式不同